魏千翔找到了候小楠,這次沒有用多少時間去說服候小楠,候小楠就跟他去了莊園。
魏千翔看著候小楠的背影,“嗬嗬,紅顏禍水這個詞用在陳歌身上,還真像那麽迴事。”
鵬雲不明所以。
魏千翔迴頭問:“武家的事怎麽樣了?”
鵬雲說:“桓娛負責人說,武飛很有手段,有點難辦。”
魏千翔笑著說:“告訴他,三天之內,我要結果,放手去做,桓娛背後站著魏家,魏家要搞掉一個小企業,花太多時間就是笑話。”
武飛的公司,在魏千翔眼裏竟隻是小企業。
三天後,武飛看著對麵桓娛的負責人,“我能不能知道為什麽?”
武飛心裏很平靜,因為武超群,如果不出意外現在已經在國外。
······
······
英雄。
縱情
秦王說,見過殘劍和飛雪。
秦王斷定,殘劍和飛雪是一對生死不渝的戀人,不可能彼此猜忌。
此話一出,無名的第二個故事也被推翻!那麽,秦王心裏應另有一個關於殘劍和飛雪的故事。
秦王沒有到趙國,沒看見現場的情況,但秦王覺得這不重要。
秦王掌握著一些基本事實:
飛雪和無名確實曾當著秦國攻趙大軍,公開一戰!
飛雪使出飛雪劍法,但被無名打敗!
殘劍的劍,也被無名帶迴來,說明殘劍也被降服。
秦王相信自己軍隊的報告,也同樣相信無名說的一些細節,諸如在書館找到殘劍和飛雪,替書館弟子擋箭等等。秦王以為,無名雖然想方設法編造出第二個故事,但隻是把真事改造。
所以,秦王理解的第二個故事,隻是有一點不同:
對人的理解不同!
對殘劍飛雪理解不同!
因為,秦王是王,但也是一個人!
秦王可能是天下無數人中最傑出的人之一。秦王聽無名的故事聽到一大半,便聽出其中不妥,據此推斷無名為刺客。
傑出的人,需要另一個傑出的人來理解。
無名很傑出,居然接近了秦王十步。
秦王也傑出,所以看破無名傑出的計策!
但秦王還很孤獨。
秦王是傑出、孤獨的人。
傑出和孤獨,本來就是同義詞。愈傑出,在人世間的知音或知己就愈少,因此就孤獨。
傑出的人,往往一輩子執著於一件事!
秦王執著於統一天下,而長空、殘劍、飛雪則執著於刺殺!
所以秦王能夠理解這些刺客。
所以秦王要道出對殘劍和飛雪的理解。
在秦王的理解中,故事首先應該是藍色的──
奇怪嗎?秦王說一點都不奇怪。秦王不喜歡無名第二個故事中的紅色──
紅色,意味著血腥、殺戮、人性之扭曲。
秦王認為這個故事裏沒有扭曲的血腥。
秦王說這故事裏有一個藍色的湖──
湖不大,水碧藍,極美麗,很寧靜,就在殘劍和飛雪棲身的書館旁邊。
秦王既然要攻趙,對趙國的草木地理早就查得很清楚。
湖上麵的天,也是藍色的,秦王提到藍天,因為秦王本人相當喜歡藍色──
藍色,意味著和諧、安寧、友誼,甚至愛情。
所以秦王如實說:
──在藍色的天之下,在藍色的湖水之旁,殘劍和飛雪一直
守在書館。兩人經常到湖邊戲水,像一對被世人羨慕的鴛鴦。
──殘劍和飛雪原來都很傑出孤獨,但由於兩人相遇,不再孤獨,隻更傑出。
──兩人是傑出的刺客,叁年前便一同入秦宮行刺,雖功敗垂成,卻奇跡般地安全撤退。
──與普通的刺客不同,這對刺客最大的特點,便是相互愛得很深,像藍色湖水一樣純淨,不摻任何雜質。叁年來他倆享受著愛情,同時在使他倆的劍法臻於完善。
──刺客的生涯,與劍客也不同。劍客可以獨身自善,但刺客卻必須隨時犧牲,由於殘劍飛雪選擇秦王做行刺對象,所以他倆犧牲的可能更大,愛情因此更彌足珍貴,相守的每一天都很珍貴!
──然而,在叁年練劍與享受愛情的最後一天,
無名來!
無名是一名新的刺客!
無名是一名奇怪、但威脅很大的刺客!
無名和他倆想刺殺的對象一樣,是秦王。
無名卻來取他倆的命,或者說請他倆獻出生命!
無名的到來打破寧靜!打破湖水般寧靜美麗的愛情!
秦王說,無名查到殘劍、飛雪的下落,可能依靠長空的幫助,長空在銅矛上刻了一個「臨」字,無名據此到臨城。當然實情是不是這樣,秦王認為不重要。
秦王認為,無名第二個故事的前一部分,除了編造出來的殘劍飛雪叁年無話,基本無虛假,無名確實請殘劍寫了一幅字,因為無名初到書館,不知如何開口,隻有請殘劍寫字。
然後午夜子時,在藏書閣,無名就開口了──
說什麽?
秦王縱情地想像──當然想像中,也不乏嚴密的推理:
懸賞令!
是的,懸賞令!
秦王認為,無名若請求,一定會說懸賞令。
用薄紗製成的方形燈籠,散發出凜然的光。
同樣從試銅矛開始:無名約見殘劍飛雪,亮出銅矛戴在手上,讓殘劍和飛雪驗試。殘劍和飛雪輪番用筆、墨、硯、簡攻擊,都被無名用銳利的銅矛一一擊碎。
無名舉著銅矛,威嚴無比。
殘劍和飛雪目不轉睛,盯著銅矛。
地上,是抓碎
落的文房四寶,四麵屋角,藏書閣收藏的竹簡堆放如山。
無名不說話!
自從無名進到藏書閣,默默亮出銅矛,無名還沒有真正說過話。不說話,是因為無名不知道該如何說?
他是來請殘劍、飛雪獻出生命的,難道可以隨隨便便地說「請你們獻出生命」嗎?
可這句話,又不得不說。
這是無名來的目的。
很難說。
所以無名在考慮著怎麽說?
──也許,先得解釋長空銅矛的由來?
──也許,還得說出長空悲壯的捐獻?
──也許,這樣才輪到說懸賞令?
無名還在考慮,殘劍卻先說話了──
殘劍慢慢說:「長空神矛,並非敗在你的劍下!」
飛雪跟著說:「不錯,此矛是長空自願奉獻與你!」
無名很吃驚,因為他尚未開口,殘劍和飛雪已看破銅矛來曆?
殘劍飛雪,果然見識過人!
無名的眼裏露出疑問,他想知道,雙劍如何參透?殘劍和飛雪發覺他的疑問,於是殘劍迴答:「我倆雖未見過長空,但他武功蓋世,銅矛決不會旁落!」
飛雪也說:「不錯,隻有一種解釋──」
殘劍答:「長空自願求敗。」
飛雪問:「長空為何求敗?」
飛雪與殘劍竟不看無名,相互問答起來。飛雪望著殘劍,殘劍想了一想,神色凝重了!
「懸賞令!」殘劍一字一字道。
「懸賞令?」飛雪眼神一閃,隨即明白。
「懸賞令,」無名也沉聲道,「在下正為此而來。」
殘劍與飛雪一起看無名。從長空銅矛到懸賞令,需要複雜的推斷,但雙劍既然悟出長空自願求敗,聯想到懸賞令便不困難。
對雙劍不困難,令無名卻極佩服!
飛雪問無名:「你究竟何人?」
無名答:「刺客。」
殘劍問:「為何刺殺秦王?」
殘劍問的,乃是最要緊環節,以雙劍之才智,如何能悟不透懸賞令中的破綻?但悟透懸賞令是一迴事,想利用懸賞令則是另一迴事。
天下最好的刺客是長空、殘劍、飛雪,難道還有人的行刺功夫在這叁人之上?
所以殘劍要問。
無名不動聲色,答:「快劍。」
無名說完,不再說。
因為劍快不快,口說不算。
殘劍、飛雪也不再問。
道理同樣,所謂快劍,須眼見為實!
無名環視四周,開始行動,默不作聲布置。
無名把屋子四周的竹簡搬到中央,堆起作假人。成捆竹簡越積越高,儼然是威嚴端坐的秦王。無名擺好,在當中一卷竹簡標出記號,示意是秦王心髒部位。
無名迴身邁步,數好步數,緩緩轉向假人,取下劍,對準。
無名與竹簡堆成假人相距,正好十步!
十步,是秦王懸賞令給出的距離。
殘劍與飛雪默默看。
無名出劍!
幾乎沒有聲音!
鞘在空中脫出,快劍閃亮,有如雷霆,劍光耀處,刺向簡堆。
非常快,也許隻有一眨眼,劍尖已到!
當看的人剛意識到無名動時,無名已躍完十步!
劍──中!
竹簡堆動搖。「轟」的一聲,它坍塌掉一半。塌掉的切麵,一半異常整齊,另一半如天女散花,沿地麵風一樣散開,一撞十,十撞百,以極大力度,將旁邊靠牆數十堆竹簡像雪崩一般,撞成紛紛揚揚的黑色雪花,開了一地。
無名的劍仍凝住。
他的劍尖挑著那卷標記過的竹簡。
無名不動,片刻──
竹簡「噗」地碎成粉末,散落。
被劍力所震!
請假設它是秦王的心髒!
再沒有比這更淩厲有力的一劍了!
這,就是無名將用於行刺的快劍!
縱是天下聞名的劍客,飛雪與殘劍都不竟為練成這一劍的苦心動容!因為,隻有刺殺願望最強的人,才能練成此劍!
然而一劍使完,無名和旁觀的殘劍、飛雪也一同陷入沉默。
燈籠暗光,映照叁人。
──殘劍和飛雪沉默,是明白如果接受無名這劍,他們須付出生命代價!
──無名沉默,是因為他要完成最艱難的環節,開口借命!
──無名早就聽說,這二人是堅貞不渝的愛侶,今日親睹,無名更相信這一點,他很難要求奪去其中無論誰的命!
「懸賞令。」於是無名說。
殘劍和飛雪一愣,不知無名為何又提起懸賞令?
「秦王懸賞令說,有破掉殘劍、飛雪中任何一人者,賜上殿十步,」無名盯著雙劍,緩緩說道,「所以,在下隻需一人相助!」
──秦王當初如此頒布法令,是因殘劍、飛雪雙劍聯手時,天下再沒有人勝過。
──秦王不指望有誰能一舉消滅雙劍,隻求破掉其中一人,這樣剩下的另一半威脅便大大減小。
──說到底,秦王很實際,不會頒布不可能被實現的法令。
──如果將雙劍都消滅,秦王當然會大喜,無名何嚐不知?
──但無名也很實際,秦王要破掉長空神矛,無名便隻砍長空右手;秦王要破雙劍合璧,無名便打算隻讓殘劍飛雪中一人犧牲。
──不需要更大犧牲。
──因為即使長空一隻胳膊,加上殘劍飛雪中一人的性命,也已經是極大犧牲!
──再多犧牲一點,無名便會心痛得不能忍受!
──誰說無名隻是冷酷無情?
──於是,無名恭敬地向二人行禮。
無名朝殘劍飛雪跪下。
他向兩位俠士深深地跪拜行禮!
這是最隆重的禮!
殘劍與飛雪看著無名,表情肅穆。
無名陳情畢,站起來,聲音低沉:
「兩位請自行決定,若戰,明晨城外,秦軍大營!」
說罷,無名再不多說一字,轉身離開!
無名走了,留下沉默的殘劍和飛雪!
無名留下了兩個問題──給殘劍飛雪。
問題一:殘劍飛雪看過無名快劍,是否接受請求?
問題二:如果接受請求,殘劍飛雪中哪一個捐獻生命?
──秦王認為,這兩個問題都很難,因為與長空捐獻時不一樣,殘劍與飛雪有充份的時間思考。
──秦王認為,事情往往思考得越久,便越複雜。
──秦王認為,以殘劍和飛雪的劍術,假以時日,他倆未必不能行刺成功。這種想法很有誘惑力,他倆可以繼續練劍,繼續找機會刺。
但無名的方法,顯然更有效。
從道義上說,殘劍和飛雪不能拒絕!
拒絕了,就顯得殘劍和飛雪是小人!
朝聞道,夕死可也;當仁,不讓於師;殺身成仁──是為義!
每個人都本能會愛惜自己生命,這是人之常理──是為情!
義不容情──嗎?
──秦王知道殘劍的那些傳說,因此秦王想像殘劍做一番思想鬥爭:
──殘劍想到,當年自己慷慨悲歌的誓言,連奔八百裏,赴秦國刺秦未遂,又返奔八百裏,與趙國邊境四城軍民共存亡。惜乎城破,可自己俠義之舉,叁月間已聳動趙國!自己是一個俠!
殘劍想完,答案:義不容情!
──秦王也知道飛雪的那些傳說,所以秦王同樣想像飛雪的思考:
──飛雪思考,她本是趙國大將趙震之女,父親抗秦身亡,傳下一柄飛雪劍,劍是俠客之劍,劍要行俠義之舉,她持飛雪劍遇到另一位俠客殘劍,兩人一同行俠!
飛雪是性情女子,想事情通常很快。
她一般都不用想,她憑俠客本能便有答案!
所以她比殘劍想得快。
她不看殘劍,話卻對著殘劍說。
她說:「好快的劍。」
她指無名施展的快劍。
「是,」殘劍低聲答,「快得我看不清!」
「這一劍,」飛雪輕聲問,「你我都施展不出?」
「是,施展不出。」殘劍答。
「沒有人能擋?」飛雪說。
「沒有人!秦王也不能!」
「所以,此人是真正能刺秦王之人?」
「是。」
「所以,我們要去?」
「是。」
「去死?」
「是,」殘劍緩緩說,「我與你同去,與你同死!」
──秦王設想了殘劍和飛雪這段對話。
──秦王很了解這對俠侶。
──秦王從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從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認為,殘劍如果說:「讓我去。」飛雪一定不答應。因為殘劍清楚,飛雪會搶著去,如果隻需要一個人犧牲,那麽飛雪肯定搶著犧牲!所以殘劍的要求隻能是:「與你同去!」
這句話,若由一個男人對一個男子說出,意味著義氣!
這句話,若由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說出,意味著愛情!
誰說義不容情?
於是,無名留下的難題,便被殘劍飛雪如此解決!
義悲壯,情也慷慨。
情慷慨之中,還有一種惻惻纏綿。
燭火熊熊,帳幔低垂,兩把連鞘的劍並排放在一起:殘劍,飛雪劍!
帳內,殘劍端坐,麵對飛雪。
這是兩人的最後一夜!
等天明,兩人就要為刺秦捐獻出自己。兩人的目光相對,是深情、是堅定、是欣慰和愛!因為,能殺死秦王,是他們的最高誌願。
飛雪偎在殘劍旁邊,開始替他更衣。她動作很輕,很溫柔,給殘劍換上寬大睡袍。認識殘劍以來,她每夜都替殘劍寬衣。這是她最後一次能這樣做了。
飛雪長長的黑發,垂到殘劍眼前。殘劍伸出手,撫摸飛雪的頭發。
飛雪緩緩脫去外麵衣裙,望著殘劍。
殘劍
?
手,寬大的袍子張開,用寬闊的愛,將飛雪包圍。
衣袍緊緊將兩人裹住,火熱的身體接觸到一起!
深沉的喘息,含著這對情侶內心的激動。兩把劍,並排地躺在燭火裏。
沒有生離死別,這是他們特殊的儀式,來迎接明天的死亡!
──秦王設想的這個夜晚,簡直有一些煽情!
──因為秦王很不喜歡無名編的那段畸情。
──秦王要以煽情對畸情!
──秦王說這段煽情,還有一個理由。
──理由如下:
一個夜晚很短,對充滿激情的情侶,不管這激情多麽煽情,都太短不夠。
天灰蒙蒙亮了。
書館長長的甬道,光線微明,隱隱綽綽中,兩個人影緩緩飄動,就像風。
殘劍、飛雪!
兩人都穿戴整齊,穿著藍色的戰袍,都有一種美麗──死亡的美麗。
兩人都還佩戴著劍。他們當年因劍相識,如今也一同佩劍赴死。
甬道很長,他倆慢慢地走出。
殘劍當時想的,大概與劍有關──
不是想無名的快劍,他倆既然決定捐獻生命,就不用多想無名的劍,殘劍在迴憶當年飛雪美妙的一劍──
一劍刺出,萬點雪花!
從此他就愛上她,愛得比劍勢都猛,愛得比雪花更純。
殘劍一邊想,一邊暗暗醞釀著一劍。
殘劍在昨天夜裏,說與飛雪同去時,其實就在醞釀。
殘劍決心一劍刺倒飛雪。
殘劍決心為愛情出劍!
外麵有霧。
這霧,不是秦王虛構。
秦王手中,有攻趙國大軍的每日戰報。包括天氣,秦王事無钜細都能知曉。
秦王想像,那天清晨的風,緩緩將霧撥開,前麵停著兩匹馬,藍色的戰馬,殘劍與飛雪的坐騎。
殘劍與飛雪一前一後,朝馬走去。
殘劍走得很穩,他的手,慢慢握向劍柄。
他攥住劍,要使勁拔出,偷襲飛雪!
可突然,身後有一道白光,破開濃霧刺來,正刺向他!
飛雪劍!
──非常淩厲的一劍!
──足以將殘劍刺成重傷的一劍!
──為什麽?
──秦王以為,殘劍和飛雪其實都想留下對方,但對方是說服不了的,要留下對方,隻有用劍。
──秦王以為,殘劍和飛雪口中不說,其實心裏早想好自己去死,讓對方活,這樣昨夜的纏綿,竟又有另一種滋味!不是共同赴死前的做愛,而是暗中的生離死別,死者跟生者訣別!隻是雙方都認為自己將成為死者。
──成為死者,需要競爭。
──於是飛雪搶先出劍。
──出劍淩厲,是因殘劍劍術強大,不淩厲不足以刺中他!
──刺他重傷,是因傷他不重,殘劍仍會搶著赴死,等於白刺!
──所以,
飛雪含淚刺。
很淩厲,
很重,
愛愈深,刺愈重!
她從沒有向殘劍下過這般狠手!
但她刺,
她刺中!
殘劍中劍重傷!
殘劍捂著腹部傷處,不動──
但殘劍的臉上,慢慢浮現出理解與悲哀,那是痛苦的愛!
殘劍慢慢說:「飛雪,我仍比你晚了一步!」
飛雪握劍的手在顫抖,她哭了:「我知道你也想要刺!」
飛雪哭著扔劍,抱住慢慢跪下的殘劍,「我怕把你傷得太重!」
「可若我刺你,」殘劍無奈道,「也不會比這一劍輕!」
殘劍努力想起,但站不起,他痛苦地望著飛雪,知道這是生離死別了!「為什麽讓我留下,應該我去死!」他眼神中包含責怪。
飛雪抱緊他:「不,我要你活!」
殘劍苦笑,輕輕搖頭:「你死了,我還怎麽活?」
飛雪哭著,盯著殘劍:「你一定要好好活,答應我!」
飛雪的眼神非常淒苦,非常癡情!殘劍看著她,慢慢地點點頭。飛雪刺他一劍,已很傷心,他不能再使她傷心!
飛雪撕下一角衣裙,替殘劍裹傷。殘劍喘息著,已坐不直。飛雪像怕把他弄痛一樣,輕輕將他放下,最後深情看他。
飛雪:「如月馬上會到,我走了。」
說罷,飛雪提劍轉身,在濃霧中朝戰馬走去,她被風吹起的衣裙,就像一片雲。殘劍痛苦地目送。他攔不住她!
就這樣,他要永遠失去她了!
飛雪在霧中,走到馬前,對殘劍迴頭,粲然一笑。
飛雪:「你答應我!」
淚水,終於從殘劍眼中流出!他再也不能見到這個女子,見到她的笑了!
風,將濃霧吹攏,擋住殘劍視線,淚水也模糊他的眼!
──秦王說,無名的故事中有飛雪刺殘劍一劍。
──秦王相信,無名大概不會憑空編出一劍,而隻會改變這一劍的解釋。
──所以秦王想複原這一劍的真實麵目,殘劍和飛雪雖然是秦王的敵人,秦王卻不願辱滅他倆的悲壯!
──所以,秦王說:
當無名仗劍等候在秦軍大營前,隻看到孤身而來的飛雪。
飛雪的臉色很蒼白,但有一種幸福的欣慰。
因為,她即將為刺殺秦王計劃獻身!
而且,作為一個女人,她還成功阻止了自己的男人,使自己的男人可以活下去!
······
······
武超群沒有去國外,車在半路被擋了迴來。
然後,他和梁太偉一樣,去了香江。
香江是個好地方,武超群早已經聽說過,但從沒有來過,沒想到終於有機會來一趟,居然是這樣的情況。
武超群見到了魏千翔,他知道,這個年輕人,這個被稱作少爺的人,就是搞垮武家的人。
武家比梁家倒得要慢很多,但也僅此而已,一個月的時間,武家偌大的產業,武飛的絕對控股權被不斷縮小。
最後,武飛被趕出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而武超群這個富二代,被迫出逃。(未完待續。)
魏千翔看著候小楠的背影,“嗬嗬,紅顏禍水這個詞用在陳歌身上,還真像那麽迴事。”
鵬雲不明所以。
魏千翔迴頭問:“武家的事怎麽樣了?”
鵬雲說:“桓娛負責人說,武飛很有手段,有點難辦。”
魏千翔笑著說:“告訴他,三天之內,我要結果,放手去做,桓娛背後站著魏家,魏家要搞掉一個小企業,花太多時間就是笑話。”
武飛的公司,在魏千翔眼裏竟隻是小企業。
三天後,武飛看著對麵桓娛的負責人,“我能不能知道為什麽?”
武飛心裏很平靜,因為武超群,如果不出意外現在已經在國外。
······
······
英雄。
縱情
秦王說,見過殘劍和飛雪。
秦王斷定,殘劍和飛雪是一對生死不渝的戀人,不可能彼此猜忌。
此話一出,無名的第二個故事也被推翻!那麽,秦王心裏應另有一個關於殘劍和飛雪的故事。
秦王沒有到趙國,沒看見現場的情況,但秦王覺得這不重要。
秦王掌握著一些基本事實:
飛雪和無名確實曾當著秦國攻趙大軍,公開一戰!
飛雪使出飛雪劍法,但被無名打敗!
殘劍的劍,也被無名帶迴來,說明殘劍也被降服。
秦王相信自己軍隊的報告,也同樣相信無名說的一些細節,諸如在書館找到殘劍和飛雪,替書館弟子擋箭等等。秦王以為,無名雖然想方設法編造出第二個故事,但隻是把真事改造。
所以,秦王理解的第二個故事,隻是有一點不同:
對人的理解不同!
對殘劍飛雪理解不同!
因為,秦王是王,但也是一個人!
秦王可能是天下無數人中最傑出的人之一。秦王聽無名的故事聽到一大半,便聽出其中不妥,據此推斷無名為刺客。
傑出的人,需要另一個傑出的人來理解。
無名很傑出,居然接近了秦王十步。
秦王也傑出,所以看破無名傑出的計策!
但秦王還很孤獨。
秦王是傑出、孤獨的人。
傑出和孤獨,本來就是同義詞。愈傑出,在人世間的知音或知己就愈少,因此就孤獨。
傑出的人,往往一輩子執著於一件事!
秦王執著於統一天下,而長空、殘劍、飛雪則執著於刺殺!
所以秦王能夠理解這些刺客。
所以秦王要道出對殘劍和飛雪的理解。
在秦王的理解中,故事首先應該是藍色的──
奇怪嗎?秦王說一點都不奇怪。秦王不喜歡無名第二個故事中的紅色──
紅色,意味著血腥、殺戮、人性之扭曲。
秦王認為這個故事裏沒有扭曲的血腥。
秦王說這故事裏有一個藍色的湖──
湖不大,水碧藍,極美麗,很寧靜,就在殘劍和飛雪棲身的書館旁邊。
秦王既然要攻趙,對趙國的草木地理早就查得很清楚。
湖上麵的天,也是藍色的,秦王提到藍天,因為秦王本人相當喜歡藍色──
藍色,意味著和諧、安寧、友誼,甚至愛情。
所以秦王如實說:
──在藍色的天之下,在藍色的湖水之旁,殘劍和飛雪一直
守在書館。兩人經常到湖邊戲水,像一對被世人羨慕的鴛鴦。
──殘劍和飛雪原來都很傑出孤獨,但由於兩人相遇,不再孤獨,隻更傑出。
──兩人是傑出的刺客,叁年前便一同入秦宮行刺,雖功敗垂成,卻奇跡般地安全撤退。
──與普通的刺客不同,這對刺客最大的特點,便是相互愛得很深,像藍色湖水一樣純淨,不摻任何雜質。叁年來他倆享受著愛情,同時在使他倆的劍法臻於完善。
──刺客的生涯,與劍客也不同。劍客可以獨身自善,但刺客卻必須隨時犧牲,由於殘劍飛雪選擇秦王做行刺對象,所以他倆犧牲的可能更大,愛情因此更彌足珍貴,相守的每一天都很珍貴!
──然而,在叁年練劍與享受愛情的最後一天,
無名來!
無名是一名新的刺客!
無名是一名奇怪、但威脅很大的刺客!
無名和他倆想刺殺的對象一樣,是秦王。
無名卻來取他倆的命,或者說請他倆獻出生命!
無名的到來打破寧靜!打破湖水般寧靜美麗的愛情!
秦王說,無名查到殘劍、飛雪的下落,可能依靠長空的幫助,長空在銅矛上刻了一個「臨」字,無名據此到臨城。當然實情是不是這樣,秦王認為不重要。
秦王認為,無名第二個故事的前一部分,除了編造出來的殘劍飛雪叁年無話,基本無虛假,無名確實請殘劍寫了一幅字,因為無名初到書館,不知如何開口,隻有請殘劍寫字。
然後午夜子時,在藏書閣,無名就開口了──
說什麽?
秦王縱情地想像──當然想像中,也不乏嚴密的推理:
懸賞令!
是的,懸賞令!
秦王認為,無名若請求,一定會說懸賞令。
用薄紗製成的方形燈籠,散發出凜然的光。
同樣從試銅矛開始:無名約見殘劍飛雪,亮出銅矛戴在手上,讓殘劍和飛雪驗試。殘劍和飛雪輪番用筆、墨、硯、簡攻擊,都被無名用銳利的銅矛一一擊碎。
無名舉著銅矛,威嚴無比。
殘劍和飛雪目不轉睛,盯著銅矛。
地上,是抓碎
落的文房四寶,四麵屋角,藏書閣收藏的竹簡堆放如山。
無名不說話!
自從無名進到藏書閣,默默亮出銅矛,無名還沒有真正說過話。不說話,是因為無名不知道該如何說?
他是來請殘劍、飛雪獻出生命的,難道可以隨隨便便地說「請你們獻出生命」嗎?
可這句話,又不得不說。
這是無名來的目的。
很難說。
所以無名在考慮著怎麽說?
──也許,先得解釋長空銅矛的由來?
──也許,還得說出長空悲壯的捐獻?
──也許,這樣才輪到說懸賞令?
無名還在考慮,殘劍卻先說話了──
殘劍慢慢說:「長空神矛,並非敗在你的劍下!」
飛雪跟著說:「不錯,此矛是長空自願奉獻與你!」
無名很吃驚,因為他尚未開口,殘劍和飛雪已看破銅矛來曆?
殘劍飛雪,果然見識過人!
無名的眼裏露出疑問,他想知道,雙劍如何參透?殘劍和飛雪發覺他的疑問,於是殘劍迴答:「我倆雖未見過長空,但他武功蓋世,銅矛決不會旁落!」
飛雪也說:「不錯,隻有一種解釋──」
殘劍答:「長空自願求敗。」
飛雪問:「長空為何求敗?」
飛雪與殘劍竟不看無名,相互問答起來。飛雪望著殘劍,殘劍想了一想,神色凝重了!
「懸賞令!」殘劍一字一字道。
「懸賞令?」飛雪眼神一閃,隨即明白。
「懸賞令,」無名也沉聲道,「在下正為此而來。」
殘劍與飛雪一起看無名。從長空銅矛到懸賞令,需要複雜的推斷,但雙劍既然悟出長空自願求敗,聯想到懸賞令便不困難。
對雙劍不困難,令無名卻極佩服!
飛雪問無名:「你究竟何人?」
無名答:「刺客。」
殘劍問:「為何刺殺秦王?」
殘劍問的,乃是最要緊環節,以雙劍之才智,如何能悟不透懸賞令中的破綻?但悟透懸賞令是一迴事,想利用懸賞令則是另一迴事。
天下最好的刺客是長空、殘劍、飛雪,難道還有人的行刺功夫在這叁人之上?
所以殘劍要問。
無名不動聲色,答:「快劍。」
無名說完,不再說。
因為劍快不快,口說不算。
殘劍、飛雪也不再問。
道理同樣,所謂快劍,須眼見為實!
無名環視四周,開始行動,默不作聲布置。
無名把屋子四周的竹簡搬到中央,堆起作假人。成捆竹簡越積越高,儼然是威嚴端坐的秦王。無名擺好,在當中一卷竹簡標出記號,示意是秦王心髒部位。
無名迴身邁步,數好步數,緩緩轉向假人,取下劍,對準。
無名與竹簡堆成假人相距,正好十步!
十步,是秦王懸賞令給出的距離。
殘劍與飛雪默默看。
無名出劍!
幾乎沒有聲音!
鞘在空中脫出,快劍閃亮,有如雷霆,劍光耀處,刺向簡堆。
非常快,也許隻有一眨眼,劍尖已到!
當看的人剛意識到無名動時,無名已躍完十步!
劍──中!
竹簡堆動搖。「轟」的一聲,它坍塌掉一半。塌掉的切麵,一半異常整齊,另一半如天女散花,沿地麵風一樣散開,一撞十,十撞百,以極大力度,將旁邊靠牆數十堆竹簡像雪崩一般,撞成紛紛揚揚的黑色雪花,開了一地。
無名的劍仍凝住。
他的劍尖挑著那卷標記過的竹簡。
無名不動,片刻──
竹簡「噗」地碎成粉末,散落。
被劍力所震!
請假設它是秦王的心髒!
再沒有比這更淩厲有力的一劍了!
這,就是無名將用於行刺的快劍!
縱是天下聞名的劍客,飛雪與殘劍都不竟為練成這一劍的苦心動容!因為,隻有刺殺願望最強的人,才能練成此劍!
然而一劍使完,無名和旁觀的殘劍、飛雪也一同陷入沉默。
燈籠暗光,映照叁人。
──殘劍和飛雪沉默,是明白如果接受無名這劍,他們須付出生命代價!
──無名沉默,是因為他要完成最艱難的環節,開口借命!
──無名早就聽說,這二人是堅貞不渝的愛侶,今日親睹,無名更相信這一點,他很難要求奪去其中無論誰的命!
「懸賞令。」於是無名說。
殘劍和飛雪一愣,不知無名為何又提起懸賞令?
「秦王懸賞令說,有破掉殘劍、飛雪中任何一人者,賜上殿十步,」無名盯著雙劍,緩緩說道,「所以,在下隻需一人相助!」
──秦王當初如此頒布法令,是因殘劍、飛雪雙劍聯手時,天下再沒有人勝過。
──秦王不指望有誰能一舉消滅雙劍,隻求破掉其中一人,這樣剩下的另一半威脅便大大減小。
──說到底,秦王很實際,不會頒布不可能被實現的法令。
──如果將雙劍都消滅,秦王當然會大喜,無名何嚐不知?
──但無名也很實際,秦王要破掉長空神矛,無名便隻砍長空右手;秦王要破雙劍合璧,無名便打算隻讓殘劍飛雪中一人犧牲。
──不需要更大犧牲。
──因為即使長空一隻胳膊,加上殘劍飛雪中一人的性命,也已經是極大犧牲!
──再多犧牲一點,無名便會心痛得不能忍受!
──誰說無名隻是冷酷無情?
──於是,無名恭敬地向二人行禮。
無名朝殘劍飛雪跪下。
他向兩位俠士深深地跪拜行禮!
這是最隆重的禮!
殘劍與飛雪看著無名,表情肅穆。
無名陳情畢,站起來,聲音低沉:
「兩位請自行決定,若戰,明晨城外,秦軍大營!」
說罷,無名再不多說一字,轉身離開!
無名走了,留下沉默的殘劍和飛雪!
無名留下了兩個問題──給殘劍飛雪。
問題一:殘劍飛雪看過無名快劍,是否接受請求?
問題二:如果接受請求,殘劍飛雪中哪一個捐獻生命?
──秦王認為,這兩個問題都很難,因為與長空捐獻時不一樣,殘劍與飛雪有充份的時間思考。
──秦王認為,事情往往思考得越久,便越複雜。
──秦王認為,以殘劍和飛雪的劍術,假以時日,他倆未必不能行刺成功。這種想法很有誘惑力,他倆可以繼續練劍,繼續找機會刺。
但無名的方法,顯然更有效。
從道義上說,殘劍和飛雪不能拒絕!
拒絕了,就顯得殘劍和飛雪是小人!
朝聞道,夕死可也;當仁,不讓於師;殺身成仁──是為義!
每個人都本能會愛惜自己生命,這是人之常理──是為情!
義不容情──嗎?
──秦王知道殘劍的那些傳說,因此秦王想像殘劍做一番思想鬥爭:
──殘劍想到,當年自己慷慨悲歌的誓言,連奔八百裏,赴秦國刺秦未遂,又返奔八百裏,與趙國邊境四城軍民共存亡。惜乎城破,可自己俠義之舉,叁月間已聳動趙國!自己是一個俠!
殘劍想完,答案:義不容情!
──秦王也知道飛雪的那些傳說,所以秦王同樣想像飛雪的思考:
──飛雪思考,她本是趙國大將趙震之女,父親抗秦身亡,傳下一柄飛雪劍,劍是俠客之劍,劍要行俠義之舉,她持飛雪劍遇到另一位俠客殘劍,兩人一同行俠!
飛雪是性情女子,想事情通常很快。
她一般都不用想,她憑俠客本能便有答案!
所以她比殘劍想得快。
她不看殘劍,話卻對著殘劍說。
她說:「好快的劍。」
她指無名施展的快劍。
「是,」殘劍低聲答,「快得我看不清!」
「這一劍,」飛雪輕聲問,「你我都施展不出?」
「是,施展不出。」殘劍答。
「沒有人能擋?」飛雪說。
「沒有人!秦王也不能!」
「所以,此人是真正能刺秦王之人?」
「是。」
「所以,我們要去?」
「是。」
「去死?」
「是,」殘劍緩緩說,「我與你同去,與你同死!」
──秦王設想了殘劍和飛雪這段對話。
──秦王很了解這對俠侶。
──秦王從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從人情、人性、人心的角度理解。
──秦王認為,殘劍如果說:「讓我去。」飛雪一定不答應。因為殘劍清楚,飛雪會搶著去,如果隻需要一個人犧牲,那麽飛雪肯定搶著犧牲!所以殘劍的要求隻能是:「與你同去!」
這句話,若由一個男人對一個男子說出,意味著義氣!
這句話,若由一個男人對一個女人說出,意味著愛情!
誰說義不容情?
於是,無名留下的難題,便被殘劍飛雪如此解決!
義悲壯,情也慷慨。
情慷慨之中,還有一種惻惻纏綿。
燭火熊熊,帳幔低垂,兩把連鞘的劍並排放在一起:殘劍,飛雪劍!
帳內,殘劍端坐,麵對飛雪。
這是兩人的最後一夜!
等天明,兩人就要為刺秦捐獻出自己。兩人的目光相對,是深情、是堅定、是欣慰和愛!因為,能殺死秦王,是他們的最高誌願。
飛雪偎在殘劍旁邊,開始替他更衣。她動作很輕,很溫柔,給殘劍換上寬大睡袍。認識殘劍以來,她每夜都替殘劍寬衣。這是她最後一次能這樣做了。
飛雪長長的黑發,垂到殘劍眼前。殘劍伸出手,撫摸飛雪的頭發。
飛雪緩緩脫去外麵衣裙,望著殘劍。
殘劍
?
手,寬大的袍子張開,用寬闊的愛,將飛雪包圍。
衣袍緊緊將兩人裹住,火熱的身體接觸到一起!
深沉的喘息,含著這對情侶內心的激動。兩把劍,並排地躺在燭火裏。
沒有生離死別,這是他們特殊的儀式,來迎接明天的死亡!
──秦王設想的這個夜晚,簡直有一些煽情!
──因為秦王很不喜歡無名編的那段畸情。
──秦王要以煽情對畸情!
──秦王說這段煽情,還有一個理由。
──理由如下:
一個夜晚很短,對充滿激情的情侶,不管這激情多麽煽情,都太短不夠。
天灰蒙蒙亮了。
書館長長的甬道,光線微明,隱隱綽綽中,兩個人影緩緩飄動,就像風。
殘劍、飛雪!
兩人都穿戴整齊,穿著藍色的戰袍,都有一種美麗──死亡的美麗。
兩人都還佩戴著劍。他們當年因劍相識,如今也一同佩劍赴死。
甬道很長,他倆慢慢地走出。
殘劍當時想的,大概與劍有關──
不是想無名的快劍,他倆既然決定捐獻生命,就不用多想無名的劍,殘劍在迴憶當年飛雪美妙的一劍──
一劍刺出,萬點雪花!
從此他就愛上她,愛得比劍勢都猛,愛得比雪花更純。
殘劍一邊想,一邊暗暗醞釀著一劍。
殘劍在昨天夜裏,說與飛雪同去時,其實就在醞釀。
殘劍決心一劍刺倒飛雪。
殘劍決心為愛情出劍!
外麵有霧。
這霧,不是秦王虛構。
秦王手中,有攻趙國大軍的每日戰報。包括天氣,秦王事無钜細都能知曉。
秦王想像,那天清晨的風,緩緩將霧撥開,前麵停著兩匹馬,藍色的戰馬,殘劍與飛雪的坐騎。
殘劍與飛雪一前一後,朝馬走去。
殘劍走得很穩,他的手,慢慢握向劍柄。
他攥住劍,要使勁拔出,偷襲飛雪!
可突然,身後有一道白光,破開濃霧刺來,正刺向他!
飛雪劍!
──非常淩厲的一劍!
──足以將殘劍刺成重傷的一劍!
──為什麽?
──秦王以為,殘劍和飛雪其實都想留下對方,但對方是說服不了的,要留下對方,隻有用劍。
──秦王以為,殘劍和飛雪口中不說,其實心裏早想好自己去死,讓對方活,這樣昨夜的纏綿,竟又有另一種滋味!不是共同赴死前的做愛,而是暗中的生離死別,死者跟生者訣別!隻是雙方都認為自己將成為死者。
──成為死者,需要競爭。
──於是飛雪搶先出劍。
──出劍淩厲,是因殘劍劍術強大,不淩厲不足以刺中他!
──刺他重傷,是因傷他不重,殘劍仍會搶著赴死,等於白刺!
──所以,
飛雪含淚刺。
很淩厲,
很重,
愛愈深,刺愈重!
她從沒有向殘劍下過這般狠手!
但她刺,
她刺中!
殘劍中劍重傷!
殘劍捂著腹部傷處,不動──
但殘劍的臉上,慢慢浮現出理解與悲哀,那是痛苦的愛!
殘劍慢慢說:「飛雪,我仍比你晚了一步!」
飛雪握劍的手在顫抖,她哭了:「我知道你也想要刺!」
飛雪哭著扔劍,抱住慢慢跪下的殘劍,「我怕把你傷得太重!」
「可若我刺你,」殘劍無奈道,「也不會比這一劍輕!」
殘劍努力想起,但站不起,他痛苦地望著飛雪,知道這是生離死別了!「為什麽讓我留下,應該我去死!」他眼神中包含責怪。
飛雪抱緊他:「不,我要你活!」
殘劍苦笑,輕輕搖頭:「你死了,我還怎麽活?」
飛雪哭著,盯著殘劍:「你一定要好好活,答應我!」
飛雪的眼神非常淒苦,非常癡情!殘劍看著她,慢慢地點點頭。飛雪刺他一劍,已很傷心,他不能再使她傷心!
飛雪撕下一角衣裙,替殘劍裹傷。殘劍喘息著,已坐不直。飛雪像怕把他弄痛一樣,輕輕將他放下,最後深情看他。
飛雪:「如月馬上會到,我走了。」
說罷,飛雪提劍轉身,在濃霧中朝戰馬走去,她被風吹起的衣裙,就像一片雲。殘劍痛苦地目送。他攔不住她!
就這樣,他要永遠失去她了!
飛雪在霧中,走到馬前,對殘劍迴頭,粲然一笑。
飛雪:「你答應我!」
淚水,終於從殘劍眼中流出!他再也不能見到這個女子,見到她的笑了!
風,將濃霧吹攏,擋住殘劍視線,淚水也模糊他的眼!
──秦王說,無名的故事中有飛雪刺殘劍一劍。
──秦王相信,無名大概不會憑空編出一劍,而隻會改變這一劍的解釋。
──所以秦王想複原這一劍的真實麵目,殘劍和飛雪雖然是秦王的敵人,秦王卻不願辱滅他倆的悲壯!
──所以,秦王說:
當無名仗劍等候在秦軍大營前,隻看到孤身而來的飛雪。
飛雪的臉色很蒼白,但有一種幸福的欣慰。
因為,她即將為刺殺秦王計劃獻身!
而且,作為一個女人,她還成功阻止了自己的男人,使自己的男人可以活下去!
······
······
武超群沒有去國外,車在半路被擋了迴來。
然後,他和梁太偉一樣,去了香江。
香江是個好地方,武超群早已經聽說過,但從沒有來過,沒想到終於有機會來一趟,居然是這樣的情況。
武超群見到了魏千翔,他知道,這個年輕人,這個被稱作少爺的人,就是搞垮武家的人。
武家比梁家倒得要慢很多,但也僅此而已,一個月的時間,武家偌大的產業,武飛的絕對控股權被不斷縮小。
最後,武飛被趕出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而武超群這個富二代,被迫出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