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璿被魏千翔待到了魏氏莊園,每天清晨在莊園裏轉一轉,下午就去圖書館看看書,一日三餐都搭配的很好,莊園裏每一個人都對王琪璿很友好。
但這不能改變王琪璿被軟禁地事實。
王琪璿很想出去,如果是知道那件事之前,被軟禁也沒什麽,隻要沒有危險,這樣安靜平和的日子其實還是不錯的。
但是現在她知道了那件事。
她剛剛知道那件事地時候不敢置信,也不想相信,但是過了這麽久,她漸漸篤定,陳歌,果然是他!
······
······
英雄
燭動
明亮的燭火,隔在秦王與無名中間。
六排小銅人擎著的蠟燭,每支均燒掉小半截。
火光映照著秦王麵前的兩把劍,殘劍和飛雪劍閃著暗光,彷佛也訴說著悲慘,令人歎息。
寂靜。
秦王打破沉默:「想不到殘劍與飛雪兩大劍客,竟是如此扭曲,會被情所困!」
無名不說話。
秦王盯著無名看了一會兒,說:「寡人聽這個故事,聽出你心亂!」
無名低著頭,還沉浸在過去。
嗚咽的風聲,似乎在無名的心裏迴旋!
大殿中很安寧,沒有一絲風,但這時發生一件奇怪的事:風彷佛從無名身體裏刮出,朝那些蠟燭吹去,於是燭動!
六排小銅人舉著的燭光,撲簌簌閃動!
燭火一動,秦王的目光就盯上了。
秦王目光嚴厲,望著齊刷刷倒向自己的火苗。過了片刻,這陣風好似平息,秦王不動聲色,鷹隼般的眼睛緩緩
?
起,越過燭火,望向對麵的無名。
秦王很沉著。
無名仍然不語,秦王的聲音很意味深長:「你知不知道,寡人還聽出什麽?」
無名低沉:「什麽?」
秦王:「破綻。」
無名一震,但不答話。
秦王卻輕歎:「你說的故事,的確很好,想盡量合乎情理──可惜,你是好劍客,但未必是好說客。」
無名身體凝固。秦王接著說:
「不是好說客,你為何要給寡人編出這些故事?隻有一種解釋──」
大殿內,靜得可怕,秦王停住不講,等無名反應。無名慢慢將目光抬起,與秦王的相觸,兩人的眼神像蠟凝在一起。秦王這才把下半截話說完:「莫非,你是──」
秦王又頓一頓,道:「刺客。」
隻有兩個字,但無異於在空曠殿內霹靂炸響!
無名是替秦王消滅刺客的英雄!就算他不是好說客,甚至不是好劍客,怎麽可能是刺客?
無名平靜反駁:「大王如何以為臣謀刺?」
秦王聲音冷冷嚴厲:「你編的故事非同凡響,但你低估一個人!」
無名:「誰?」
秦王:「我。」
無名不問,也不動。
秦王:「寡人十年來,屢遭長空、殘劍、飛雪叁人刺殺,若問天下何人最了解這叁名刺客,非寡人莫屬!」
秦王說得半點沒錯!刺客與被刺殺者,本來是一種特殊關係!
若刺客一刺得手,被殺者性命嗚咽,除了臨死前的迷茫一眼,自然談不上對刺客有什麽了解。但像秦王這樣遇刺十年仍能屢屢脫險者,情況則不同:
叁名刺客,像夢魘纏住秦王,迫使秦王不斷收集對方材料,了解他們習性,估計他們下次何時再來?秦王動用一切力量去了解他們,是為求生!何況,秦王手下有許多可以調動的力量!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秦王隻要不被刺殺,就會對叁名刺客愈來愈了解。
非常合乎邏輯。
驗證了一句話:對最強的敵人,可能比對最好的朋友還了解。
秦王隻有敵人。
秦王沒有朋友。
所以,秦王對自己的敵人非常了解。
推論畢──
情理上無懈可擊!
但秦王不需要同無名演示這套推論,秦王的進一步推論是:無名就是敵人!
秦王直接說結果,說參透的結果──
秦王說:「寡人以為,長空神矛,非你所斬;而殘劍飛雪,也非劍術不濟,被你所殺!」
秦王破解,犀利如劍!無名若想恢複自己是消滅刺客的英雄本色,必須努力反駁!
無名反駁:「但此叁人,確敗在臣的劍下!」
秦王接過:「故而,他們叁人之敗,隻有一個理由──」
無名反問:「是何理由?」
秦王目光咄咄逼人,寸步不讓:「他們叁人,故意求敗!」
秦王切到問題的核心!
因為無名來到這裏近見秦王,是他取勝叁人!
所以無名如何獲勝,便成了關鍵!
秦王看著無名:「寡人一生,遇刺客無數,豈止長空、殘劍、飛雪叁人?包括他們在內,十年來卻無一名刺客能夠成功,你可知緣由?」
無名:「為何?」
秦王緩緩將答案說破:
「距離!行刺關鍵,在於距離!」
無名不動聲色聽,秦王說:「刺殺寡人,需用刀劍,寡人防
極其嚴密,尋常人等,不可能靠近寡人百步,也無從下手,但寡人防
再嚴,仍留下了一處破綻!」
說到此,秦王輕喟一聲,用讚賞的目光打量無名。
秦王說:「懸賞令。」
無名默不作聲。
秦王道:「寡人隻以為長空、殘劍及飛雪為大敵,故頒下法令,凡破此叁名刺客者,可賜上殿對飲。寡人沒有料到,你竟會以寡人之懸賞令,還刺寡人!你悟出此中破綻,可謂才智過人了!」
秦王已經說得很清楚。
距離──關鍵在距離。
而此時,秦王與無名相對而坐,中間雖隔燭火,距離隻有十步。
天下離秦王最近的便是無名!
十步,隻需縱身一躍──
大殿中的氣氛凝固。
秦王的臉上毫無懼色。
秦王是無比強悍的王!
「寡人懸賞,有破刺客長空者,賜上殿二十步,」秦王盯著無名,緩緩道;「所以,你首先要找到的是長空……」
······
······
武家和桓娛的交鋒,終於開始了。
明爭暗鬥。
步步驚心。
武飛輕輕敲擊著桌麵,告訴司機,“告訴少爺,這段時間不要出門,如果事情有變,我會告訴你,你第一時間帶著少爺出國。我在瑞士銀行還存有三千萬美金,應該夠他生活。”
司機上前一步,“老板,還沒有到那一步。”
武飛笑了,略帶苦澀,“的確沒有到那一步,但是,我以為隻有桓娛,現在看來,遠遠不止。桓娛已經是巨頭,而能夠操控桓娛的人,全國又有幾家呢?”
武飛說:“我不懼才狼虎豹,卻深知做人不能以卵擊石。”
“我們這次,是被人盯上了。”
“怪不得,怪不得梁家會倒的那麽快,父子倆音訊全無。”
“可我不甘心,為什麽,到底為什麽會同時盯上我們兩家!”
“不過,即便以卵擊石!我也一定要讓他沾一手的腥氣!”
武飛站起身,“通知公司副經理職位以上人員,到會議室開會!”
······
······
英雄。
心動。
在無名的第一個故事中,與長空之戰經曆了叁動:
動魄──長空沒有亮出右手神矛,隻憑左手一根普通長矛,便將前來追捕的七大衛士打成重傷。
動心──無名露麵,以亭長身份捉拿長空,長空先是嘲笑,但無名快劍刺出,斬斷長空的普通長矛,長空於是對無名劍術頗為欣賞,決定正式與無名一戰。
動手──長空亮出右手銅矛,矛手合一,天下無敵手!無名仍是躍起一劍,斬落長空右手,快得連血都沒有濺!
七大衛士返迴秦宮,詳細報告整件事的過程。
所以即使無名不說,現場的情形,秦王也了如指掌。
聽完無名講述,秦王覺得可以把此事重說一遍──
秦王要說的隻有一動──心動!
此心動非彼動心。
無名說的動心,是長空略略動了心。
秦王猜想的心動,卻是長空心動,無名也心動。
嚴格地講,是長空先心動,無名後心動,而這二人的心動,將令人們聽了非常心動!至少秦王就心動!
怎樣的心動?
一種感動?
但秦王講之前,需要先判斷一件事情──
「寡人在想,你與長空是否認識?」秦王對無名如是說。
秦王想了想,覺得無名和長空不太可能認識。
秦王的理由是,無名在秦國,長空在趙國,而長空每次進秦國行刺都行蹤詭秘,無名很難有機會與長空認識。
秦王的另一個理由是,如果無名與長空素不相識,那麽這個故事,將使人聽得更加動心!
於是秦王如是說──
長空為阻止秦軍攻趙,潛入秦國行刺,但甫入境,便被秦宮七大衛士盯上,這是秦王料想長空會來,特別派在邊境的。長空擺脫不掉,於是決定在棋館與七大衛士一戰。
無名也在棋館。
無名如何得到長空出現的消息,秦王覺得不必深究。
秦王是磊落做大事的王,習慣捕捉要害,直取核心。
秦王於是說核心──
長空打敗七大衛士,要走,無名出現了。
無名對長空喊:「慢!」
這時候,無名在想什麽?
秦王以為,無名一定覺得這是絕好機會!
因為七大衛士就躺在一旁,可以作為見證,證明無名擊敗長空。若擊敗長空,無名便可上殿二十步。
秦王以為,長空一開始不知道無名的想法。
但秦王以為長空很快便知道了!
訣竅在於無名的第一劍,斬斷長空普通長矛的一劍!
無名曾這樣說,他──
後退。
無名握著劍,走近長空,忽然覺得不妥,看看兩人之間的距離,後退,越退越後。長空給這舉動搞得有些奇怪?
「你幹什麽?」長空問。
「拿你。」無名說。
「為什麽退來退去?」長空說。
「你矛法很厲害,」無名說,「我第一次向你這種人出劍。」
無名擺好位置,接著就出劍──
秦王說,自己聽七大衛士描述無名奇怪的出劍習慣時,並沒有嗅出危險,甚至聽無名再講時,也沒有醒悟,但秦王忽然猜出來了:
無名如果是刺客,練的一定是特殊的劍!
無名要克服刺殺時的障礙,劍法一定特別講究距離!
多長的距離?二十步?十步?秦王猜測是十步,所以,當時的情形是:無名後退十步,擺好位置,出劍──
無名這樣做,有兩種可能:一是給長空暗示,暗示最好的刺客在這裏;第二種可能,也許無名根本不想提示,無名隻擅長在十步的距離出劍──
十步出劍,意味著這是刺客之劍!
但長空當時能夠猜出來嗎?
秦王以為──
長空猜出!
······
······
魏千翔對麵坐著陳如。
魏千翔認識陳如,但不是很熟。
魏千翔說:“我很欣賞你。”
陳如隻是很清冷地說:“謝謝。”
魏千翔說:“你和一個人很像。”
陳茹皺起眉頭。
魏千翔說:“這個人你應該認識,她叫王琪璿。”
魏千翔說:“她現在在我的莊園裏,我想,你們之間應該有些事需要聊一聊。”
陳如搖頭,“抱歉,我很忙。”
魏千翔忽然說:“我知道你喜歡陳歌。”
陳如一怔,跟著否認,“沒有。”
魏千翔卻說:“你和王琪璿,應該聊一聊關於兩個陳歌的事,相信你會很感興趣!”
陳如默然。
······
······
英雄。
心痛
。
「你的劍法很好。」長空如實說。
長空猜出來,所以看著無名微笑。
無名如實說:「隻會這一劍。」
長空道:「這一劍已足夠。」
長空何等機敏,何嚐不知以這一劍威力,接近刺殺秦王已經足夠!
長空大大地心動,可惜七大衛士在旁窺伺,無法與無名公開、詳細地討論這一劍。
長空不能殺掉七大衛士,他們要留下做人證。這個環節,長空也飛快地悟到了!
長空十年矢誌行刺,有什麽關於行刺的細枝末節悟不透?
長空和無名又說了幾句假話,諸如長空說:「我要去殺秦王!」無名答:「不,你已走不了。現在,我必須殺你。」等等。
這些話都說給七大衛士聽。
然後長空亮出右手銅矛。
不盡寒意,蓄於矛上!
一矛在手,天下無敵手!
細細的雨絲開始飄,無名與長空相距十步,劍鋒矛尖遙遙相對,一名是秦國亭長,一名是趙國恐怖刺客。
但,仗劍的亭長無名,才是隱蔽更深的刺客!
秦王以為──當時的情形驚心動魄,因為兩個人都無法說出真實心意!
秦王以為──無名的想法較容易猜測,無名既然練成驚世駭俗一劍,也把快劍向長空展示,那麽不管長空看懂沒有,無名都要出劍,砍下長空的手,完成懸賞令。
秦王以為──無名內心一定隱痛!因為他被迫要摧毀長空,摧毀他敬重的一名大俠!同
?
刺客,長空難道不是無名的夥伴嗎?
秦王以為──無名其實沒有把握,覺得未必能戰勝長空的矛!無名的快劍用於行刺,上陣搏殺,並不一定能勝過長空。所以,兩個人僵持了半個時辰。
兩人都在等對方先動。
兩人都等對方動了,再發動致命一擊。
看上去非常像真的決鬥!
秦王說──那半個時辰裏,長空在想什麽?
秦王覺得──這最令人感興趣!
秦王以為──長空必須要做出決定!
──如秦王推理,長空已經看出無名是更好的刺客了。
──長空看出,無名練成了更好的一劍。
──更好,是因為更有效,比長空自己的神矛更有效,因為無名將利用懸賞令。
──長空願意將右手給無名砍下嗎?
──萬一長空當時猜錯,萬一無名不是刺客,而真是秦國殺手呢?
──長空必須想清楚各種可能,因為手斷不能複生。
──手臂一斷,矛神長空將不複存,將如廢人。
──想到這裏,長空會心痛嗎?
──心痛斷手之痛?
一滴雨,滑下亭簷。
於是長空的矛尖,忽然不引人注目地動了一下。
無名也動。
無名一動,便快若脫兔,整個人和劍都騰空而起。劍鞘在空中脫出,快劍閃亮。
一眨眼,無名的人和劍已淩空攻到長空眼前,長空右手一曲,矛尖兇狠刺出。
秦王以為──接下來便沒有懸念,因為──
長空已想清楚。
······
······
陳如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魏千翔剛才說的一切是真的?
陳如站起身,“抱歉,我不能和你去魏氏莊園。”
鵬雲搶先一步,站在陳如身前,“抱歉,陳小姐,你要留下來。”
魏千翔說:“去見一見吧,陳歌的事,我會把所有一切全部告訴你們,從他的死,到他改頭換麵變成現在這樣。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拒絕,我不希望用強,因為在這途中,王琪璿很配合,我希望你也是這樣。”
看著陳茹被送上車,魏千翔忽然開口,“鵬雲,你是不是覺得,我這麽做有些多此一舉?”
鵬雲搖頭說:“沒有,少爺的心思,我向來猜不到。”
魏千翔搖頭說:“其實我也覺得有點多此一舉,但我做事,喜歡萬無一失。畢竟,陳歌這個人,不是個束手就擒願意做狗的人。”
“走,去見候小楠!”
候小楠,另一個和陳歌有過瓜葛的女人。
陳歌知道這些之後,不知道該慶幸還是擔心,畢竟,目前為止,魏千翔還沒有去找他的父母。
而侯曉楠這時候正在做什麽呢?
她正在拍電影。
候小楠拍電影的動力,就是讓陳歌後悔當初對她的態度。
······
······
英雄。
他覺得不痛
「斷餘臂兮,
餘心傷悲!
餘心悲兮,
事不複成!
事不成兮人將逝,
王兮王兮奈我何?」
──長空的歌聲,很蒼涼。
秦王真正想說的,正是這一刻──
無名快劍刺出,平平切落長空以手持矛的右臂!
長空竟對地上那隻滲血的胳膊看也不看,兀自而歌,慢慢而去。
手已斷,人已廢,夢已散,
一曲悲歌,贈予友人。
無名就是長空的友人!
無名與長空成為朋友,便在無名出劍的時刻!
無名快劍刺出,忽然發現長空並不是真正迎戰,而是將整隻手臂送至劍下!
做得非常隱蔽,非常快,比無名的劍都快,快得讓旁邊七大衛士看不出!
無名心痛!
無名知道長空識破自己的計劃!
無名隻是想不到,長空竟伸出胳膊,將這隻珍貴無比的胳膊送出!
可長空和無名原來素不相識!
可長空卻決定把無名當做朋友!
朋友,就是信任!
朋友,就是心意相通!
所以長空信任無名,便將胳膊慷慨一獻!
拿去吧,不管無名最後能不能成功!
這即是長空作為朋友的心意!
──無名忍著淚,望著長空慷慨而去的背影。
──無名必須強忍,不能讓七大衛士看破這個計劃。
──秦王覺得,這一刻非常動人!
──因為長空的歌聲應該如此理解:
「斷餘臂兮,
餘心歡喜!
餘心喜兮,
大事將成!
事將成兮人將逝,
得一知己複何求?」
長空覺得不痛。
長空得到一個知己,能替自己去殺秦王。
長空相信無名能做到,胳膊這點痛算什麽呢?
不痛!
無名攥著劍,內心卻在痛、動。
為長空而痛,因長空感動!
歌漸遠,但長空留給無名的朋友之情、和刺秦之托,卻很深、很重!
秦王破解一出,大殿的寂靜與清冷中,便籠罩著濃濃的敵意。
秦王看著無名,緩緩道:「長空相信,給你手臂,是助你行刺的最好選擇,可他與你素昧平生,如此氣概,令寡人歎服!」
無名不動。
秦王道:「長空,是你的第一位捐獻者!」
按秦王所說,無名此來,不僅自己要行刺,還肩負著長空的重托,可謂任重。
可對秦王的話,無名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像等著秦王繼續說。
也許,無名已近秦王十步,控製了局勢,所有的衛兵和大臣,都在百步之外,都在大殿下。
無名默默地坐在那裏。
秦王的坐姿也很穩,看不出一絲慌亂。
秦王不像生命處於威脅中的君王,而像沉著斷案的判官。
秦王是氣度豪邁,能統一六國的君王。
秦王目光逼無名。
秦王說:「寡人在想,長空心高氣傲,縱橫無敵,他何以認定,唯有你能成功?」
無名不語。
秦王問:「莫非,你專為刺寡人而練的那一劍,非常特別,無人能比?」
無名不答。
秦王牢牢看定無名:「劍術之上,應是精神意誌,你未必是最好的劍客,但一定是最好的刺客!」
無名抬頭,麵對秦王。
秦王:「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無名仍不答。
空氣彷佛凝固,秦王冷冷再問。
秦王:「你已上殿十步,為何不動?」
無名若是刺客,不動則已,動則殺人。
沒有別人,殿內隻有秦王,要殺便殺秦王!
可秦王卻不避諱,直接發問!
六排明亮的燭火映照著秦王和無名,很安靜。無名端坐。
秦王歎:「你實在是很特別的刺客。」
秦王補充:「──不動手的刺客,所以寡人在猜,你不動手的理由?」
無名看著秦王,沉默得像謎一樣。
秦王說:「你不動,是暫時不想動──」
無名不答。
秦王說:「暫時不想動,因你已控製情勢,隨時可動──」
無名不動。
但秦王接下來的話,就使無名的嘴動了!
秦王說:「你大概在想,寡人如何能夠識破你?」
無名的嘴微開──秦王說:「或許,你還想問寡人,寡人怎麽看你的故事?」
無名低沉說:「是。」
「你前麵所說,破綻甚多,」秦王冷冷道,「寡人聽你講與長空之戰,尚無疑惑,可聽到你與殘劍和飛雪之戰,便疑竇頓生!」
無名不說話。秦王說:「你忽略了最大一件事!」
「何事?」無名說。
「叁年前,寡人見過殘劍和飛雪,」秦王道。「月光下,雖是驚鴻一瞥,然印象至深,在寡人眼中,此二人忠貞不渝,決不可能如你所說不合,飛雪更不可能與長空另有戀情!」
秦王的聲調甚為自信!
秦王相信自己的眼睛!
秦王用嚴厲的眼神鎖住無名:「你雖得長空神矛,隻能上殿二十步,以你劍法,一定以十步為距。所以,你必須利用懸賞令,再找下一名捐獻者,找到殘劍、飛雪!」(未完待續。)
但這不能改變王琪璿被軟禁地事實。
王琪璿很想出去,如果是知道那件事之前,被軟禁也沒什麽,隻要沒有危險,這樣安靜平和的日子其實還是不錯的。
但是現在她知道了那件事。
她剛剛知道那件事地時候不敢置信,也不想相信,但是過了這麽久,她漸漸篤定,陳歌,果然是他!
······
······
英雄
燭動
明亮的燭火,隔在秦王與無名中間。
六排小銅人擎著的蠟燭,每支均燒掉小半截。
火光映照著秦王麵前的兩把劍,殘劍和飛雪劍閃著暗光,彷佛也訴說著悲慘,令人歎息。
寂靜。
秦王打破沉默:「想不到殘劍與飛雪兩大劍客,竟是如此扭曲,會被情所困!」
無名不說話。
秦王盯著無名看了一會兒,說:「寡人聽這個故事,聽出你心亂!」
無名低著頭,還沉浸在過去。
嗚咽的風聲,似乎在無名的心裏迴旋!
大殿中很安寧,沒有一絲風,但這時發生一件奇怪的事:風彷佛從無名身體裏刮出,朝那些蠟燭吹去,於是燭動!
六排小銅人舉著的燭光,撲簌簌閃動!
燭火一動,秦王的目光就盯上了。
秦王目光嚴厲,望著齊刷刷倒向自己的火苗。過了片刻,這陣風好似平息,秦王不動聲色,鷹隼般的眼睛緩緩
?
起,越過燭火,望向對麵的無名。
秦王很沉著。
無名仍然不語,秦王的聲音很意味深長:「你知不知道,寡人還聽出什麽?」
無名低沉:「什麽?」
秦王:「破綻。」
無名一震,但不答話。
秦王卻輕歎:「你說的故事,的確很好,想盡量合乎情理──可惜,你是好劍客,但未必是好說客。」
無名身體凝固。秦王接著說:
「不是好說客,你為何要給寡人編出這些故事?隻有一種解釋──」
大殿內,靜得可怕,秦王停住不講,等無名反應。無名慢慢將目光抬起,與秦王的相觸,兩人的眼神像蠟凝在一起。秦王這才把下半截話說完:「莫非,你是──」
秦王又頓一頓,道:「刺客。」
隻有兩個字,但無異於在空曠殿內霹靂炸響!
無名是替秦王消滅刺客的英雄!就算他不是好說客,甚至不是好劍客,怎麽可能是刺客?
無名平靜反駁:「大王如何以為臣謀刺?」
秦王聲音冷冷嚴厲:「你編的故事非同凡響,但你低估一個人!」
無名:「誰?」
秦王:「我。」
無名不問,也不動。
秦王:「寡人十年來,屢遭長空、殘劍、飛雪叁人刺殺,若問天下何人最了解這叁名刺客,非寡人莫屬!」
秦王說得半點沒錯!刺客與被刺殺者,本來是一種特殊關係!
若刺客一刺得手,被殺者性命嗚咽,除了臨死前的迷茫一眼,自然談不上對刺客有什麽了解。但像秦王這樣遇刺十年仍能屢屢脫險者,情況則不同:
叁名刺客,像夢魘纏住秦王,迫使秦王不斷收集對方材料,了解他們習性,估計他們下次何時再來?秦王動用一切力量去了解他們,是為求生!何況,秦王手下有許多可以調動的力量!所以,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秦王隻要不被刺殺,就會對叁名刺客愈來愈了解。
非常合乎邏輯。
驗證了一句話:對最強的敵人,可能比對最好的朋友還了解。
秦王隻有敵人。
秦王沒有朋友。
所以,秦王對自己的敵人非常了解。
推論畢──
情理上無懈可擊!
但秦王不需要同無名演示這套推論,秦王的進一步推論是:無名就是敵人!
秦王直接說結果,說參透的結果──
秦王說:「寡人以為,長空神矛,非你所斬;而殘劍飛雪,也非劍術不濟,被你所殺!」
秦王破解,犀利如劍!無名若想恢複自己是消滅刺客的英雄本色,必須努力反駁!
無名反駁:「但此叁人,確敗在臣的劍下!」
秦王接過:「故而,他們叁人之敗,隻有一個理由──」
無名反問:「是何理由?」
秦王目光咄咄逼人,寸步不讓:「他們叁人,故意求敗!」
秦王切到問題的核心!
因為無名來到這裏近見秦王,是他取勝叁人!
所以無名如何獲勝,便成了關鍵!
秦王看著無名:「寡人一生,遇刺客無數,豈止長空、殘劍、飛雪叁人?包括他們在內,十年來卻無一名刺客能夠成功,你可知緣由?」
無名:「為何?」
秦王緩緩將答案說破:
「距離!行刺關鍵,在於距離!」
無名不動聲色聽,秦王說:「刺殺寡人,需用刀劍,寡人防
極其嚴密,尋常人等,不可能靠近寡人百步,也無從下手,但寡人防
再嚴,仍留下了一處破綻!」
說到此,秦王輕喟一聲,用讚賞的目光打量無名。
秦王說:「懸賞令。」
無名默不作聲。
秦王道:「寡人隻以為長空、殘劍及飛雪為大敵,故頒下法令,凡破此叁名刺客者,可賜上殿對飲。寡人沒有料到,你竟會以寡人之懸賞令,還刺寡人!你悟出此中破綻,可謂才智過人了!」
秦王已經說得很清楚。
距離──關鍵在距離。
而此時,秦王與無名相對而坐,中間雖隔燭火,距離隻有十步。
天下離秦王最近的便是無名!
十步,隻需縱身一躍──
大殿中的氣氛凝固。
秦王的臉上毫無懼色。
秦王是無比強悍的王!
「寡人懸賞,有破刺客長空者,賜上殿二十步,」秦王盯著無名,緩緩道;「所以,你首先要找到的是長空……」
······
······
武家和桓娛的交鋒,終於開始了。
明爭暗鬥。
步步驚心。
武飛輕輕敲擊著桌麵,告訴司機,“告訴少爺,這段時間不要出門,如果事情有變,我會告訴你,你第一時間帶著少爺出國。我在瑞士銀行還存有三千萬美金,應該夠他生活。”
司機上前一步,“老板,還沒有到那一步。”
武飛笑了,略帶苦澀,“的確沒有到那一步,但是,我以為隻有桓娛,現在看來,遠遠不止。桓娛已經是巨頭,而能夠操控桓娛的人,全國又有幾家呢?”
武飛說:“我不懼才狼虎豹,卻深知做人不能以卵擊石。”
“我們這次,是被人盯上了。”
“怪不得,怪不得梁家會倒的那麽快,父子倆音訊全無。”
“可我不甘心,為什麽,到底為什麽會同時盯上我們兩家!”
“不過,即便以卵擊石!我也一定要讓他沾一手的腥氣!”
武飛站起身,“通知公司副經理職位以上人員,到會議室開會!”
······
······
英雄。
心動。
在無名的第一個故事中,與長空之戰經曆了叁動:
動魄──長空沒有亮出右手神矛,隻憑左手一根普通長矛,便將前來追捕的七大衛士打成重傷。
動心──無名露麵,以亭長身份捉拿長空,長空先是嘲笑,但無名快劍刺出,斬斷長空的普通長矛,長空於是對無名劍術頗為欣賞,決定正式與無名一戰。
動手──長空亮出右手銅矛,矛手合一,天下無敵手!無名仍是躍起一劍,斬落長空右手,快得連血都沒有濺!
七大衛士返迴秦宮,詳細報告整件事的過程。
所以即使無名不說,現場的情形,秦王也了如指掌。
聽完無名講述,秦王覺得可以把此事重說一遍──
秦王要說的隻有一動──心動!
此心動非彼動心。
無名說的動心,是長空略略動了心。
秦王猜想的心動,卻是長空心動,無名也心動。
嚴格地講,是長空先心動,無名後心動,而這二人的心動,將令人們聽了非常心動!至少秦王就心動!
怎樣的心動?
一種感動?
但秦王講之前,需要先判斷一件事情──
「寡人在想,你與長空是否認識?」秦王對無名如是說。
秦王想了想,覺得無名和長空不太可能認識。
秦王的理由是,無名在秦國,長空在趙國,而長空每次進秦國行刺都行蹤詭秘,無名很難有機會與長空認識。
秦王的另一個理由是,如果無名與長空素不相識,那麽這個故事,將使人聽得更加動心!
於是秦王如是說──
長空為阻止秦軍攻趙,潛入秦國行刺,但甫入境,便被秦宮七大衛士盯上,這是秦王料想長空會來,特別派在邊境的。長空擺脫不掉,於是決定在棋館與七大衛士一戰。
無名也在棋館。
無名如何得到長空出現的消息,秦王覺得不必深究。
秦王是磊落做大事的王,習慣捕捉要害,直取核心。
秦王於是說核心──
長空打敗七大衛士,要走,無名出現了。
無名對長空喊:「慢!」
這時候,無名在想什麽?
秦王以為,無名一定覺得這是絕好機會!
因為七大衛士就躺在一旁,可以作為見證,證明無名擊敗長空。若擊敗長空,無名便可上殿二十步。
秦王以為,長空一開始不知道無名的想法。
但秦王以為長空很快便知道了!
訣竅在於無名的第一劍,斬斷長空普通長矛的一劍!
無名曾這樣說,他──
後退。
無名握著劍,走近長空,忽然覺得不妥,看看兩人之間的距離,後退,越退越後。長空給這舉動搞得有些奇怪?
「你幹什麽?」長空問。
「拿你。」無名說。
「為什麽退來退去?」長空說。
「你矛法很厲害,」無名說,「我第一次向你這種人出劍。」
無名擺好位置,接著就出劍──
秦王說,自己聽七大衛士描述無名奇怪的出劍習慣時,並沒有嗅出危險,甚至聽無名再講時,也沒有醒悟,但秦王忽然猜出來了:
無名如果是刺客,練的一定是特殊的劍!
無名要克服刺殺時的障礙,劍法一定特別講究距離!
多長的距離?二十步?十步?秦王猜測是十步,所以,當時的情形是:無名後退十步,擺好位置,出劍──
無名這樣做,有兩種可能:一是給長空暗示,暗示最好的刺客在這裏;第二種可能,也許無名根本不想提示,無名隻擅長在十步的距離出劍──
十步出劍,意味著這是刺客之劍!
但長空當時能夠猜出來嗎?
秦王以為──
長空猜出!
······
······
魏千翔對麵坐著陳如。
魏千翔認識陳如,但不是很熟。
魏千翔說:“我很欣賞你。”
陳如隻是很清冷地說:“謝謝。”
魏千翔說:“你和一個人很像。”
陳茹皺起眉頭。
魏千翔說:“這個人你應該認識,她叫王琪璿。”
魏千翔說:“她現在在我的莊園裏,我想,你們之間應該有些事需要聊一聊。”
陳如搖頭,“抱歉,我很忙。”
魏千翔忽然說:“我知道你喜歡陳歌。”
陳如一怔,跟著否認,“沒有。”
魏千翔卻說:“你和王琪璿,應該聊一聊關於兩個陳歌的事,相信你會很感興趣!”
陳如默然。
······
······
英雄。
心痛
。
「你的劍法很好。」長空如實說。
長空猜出來,所以看著無名微笑。
無名如實說:「隻會這一劍。」
長空道:「這一劍已足夠。」
長空何等機敏,何嚐不知以這一劍威力,接近刺殺秦王已經足夠!
長空大大地心動,可惜七大衛士在旁窺伺,無法與無名公開、詳細地討論這一劍。
長空不能殺掉七大衛士,他們要留下做人證。這個環節,長空也飛快地悟到了!
長空十年矢誌行刺,有什麽關於行刺的細枝末節悟不透?
長空和無名又說了幾句假話,諸如長空說:「我要去殺秦王!」無名答:「不,你已走不了。現在,我必須殺你。」等等。
這些話都說給七大衛士聽。
然後長空亮出右手銅矛。
不盡寒意,蓄於矛上!
一矛在手,天下無敵手!
細細的雨絲開始飄,無名與長空相距十步,劍鋒矛尖遙遙相對,一名是秦國亭長,一名是趙國恐怖刺客。
但,仗劍的亭長無名,才是隱蔽更深的刺客!
秦王以為──當時的情形驚心動魄,因為兩個人都無法說出真實心意!
秦王以為──無名的想法較容易猜測,無名既然練成驚世駭俗一劍,也把快劍向長空展示,那麽不管長空看懂沒有,無名都要出劍,砍下長空的手,完成懸賞令。
秦王以為──無名內心一定隱痛!因為他被迫要摧毀長空,摧毀他敬重的一名大俠!同
?
刺客,長空難道不是無名的夥伴嗎?
秦王以為──無名其實沒有把握,覺得未必能戰勝長空的矛!無名的快劍用於行刺,上陣搏殺,並不一定能勝過長空。所以,兩個人僵持了半個時辰。
兩人都在等對方先動。
兩人都等對方動了,再發動致命一擊。
看上去非常像真的決鬥!
秦王說──那半個時辰裏,長空在想什麽?
秦王覺得──這最令人感興趣!
秦王以為──長空必須要做出決定!
──如秦王推理,長空已經看出無名是更好的刺客了。
──長空看出,無名練成了更好的一劍。
──更好,是因為更有效,比長空自己的神矛更有效,因為無名將利用懸賞令。
──長空願意將右手給無名砍下嗎?
──萬一長空當時猜錯,萬一無名不是刺客,而真是秦國殺手呢?
──長空必須想清楚各種可能,因為手斷不能複生。
──手臂一斷,矛神長空將不複存,將如廢人。
──想到這裏,長空會心痛嗎?
──心痛斷手之痛?
一滴雨,滑下亭簷。
於是長空的矛尖,忽然不引人注目地動了一下。
無名也動。
無名一動,便快若脫兔,整個人和劍都騰空而起。劍鞘在空中脫出,快劍閃亮。
一眨眼,無名的人和劍已淩空攻到長空眼前,長空右手一曲,矛尖兇狠刺出。
秦王以為──接下來便沒有懸念,因為──
長空已想清楚。
······
······
陳如忽然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魏千翔剛才說的一切是真的?
陳如站起身,“抱歉,我不能和你去魏氏莊園。”
鵬雲搶先一步,站在陳如身前,“抱歉,陳小姐,你要留下來。”
魏千翔說:“去見一見吧,陳歌的事,我會把所有一切全部告訴你們,從他的死,到他改頭換麵變成現在這樣。最重要的是,你不能拒絕,我不希望用強,因為在這途中,王琪璿很配合,我希望你也是這樣。”
看著陳茹被送上車,魏千翔忽然開口,“鵬雲,你是不是覺得,我這麽做有些多此一舉?”
鵬雲搖頭說:“沒有,少爺的心思,我向來猜不到。”
魏千翔搖頭說:“其實我也覺得有點多此一舉,但我做事,喜歡萬無一失。畢竟,陳歌這個人,不是個束手就擒願意做狗的人。”
“走,去見候小楠!”
候小楠,另一個和陳歌有過瓜葛的女人。
陳歌知道這些之後,不知道該慶幸還是擔心,畢竟,目前為止,魏千翔還沒有去找他的父母。
而侯曉楠這時候正在做什麽呢?
她正在拍電影。
候小楠拍電影的動力,就是讓陳歌後悔當初對她的態度。
······
······
英雄。
他覺得不痛
「斷餘臂兮,
餘心傷悲!
餘心悲兮,
事不複成!
事不成兮人將逝,
王兮王兮奈我何?」
──長空的歌聲,很蒼涼。
秦王真正想說的,正是這一刻──
無名快劍刺出,平平切落長空以手持矛的右臂!
長空竟對地上那隻滲血的胳膊看也不看,兀自而歌,慢慢而去。
手已斷,人已廢,夢已散,
一曲悲歌,贈予友人。
無名就是長空的友人!
無名與長空成為朋友,便在無名出劍的時刻!
無名快劍刺出,忽然發現長空並不是真正迎戰,而是將整隻手臂送至劍下!
做得非常隱蔽,非常快,比無名的劍都快,快得讓旁邊七大衛士看不出!
無名心痛!
無名知道長空識破自己的計劃!
無名隻是想不到,長空竟伸出胳膊,將這隻珍貴無比的胳膊送出!
可長空和無名原來素不相識!
可長空卻決定把無名當做朋友!
朋友,就是信任!
朋友,就是心意相通!
所以長空信任無名,便將胳膊慷慨一獻!
拿去吧,不管無名最後能不能成功!
這即是長空作為朋友的心意!
──無名忍著淚,望著長空慷慨而去的背影。
──無名必須強忍,不能讓七大衛士看破這個計劃。
──秦王覺得,這一刻非常動人!
──因為長空的歌聲應該如此理解:
「斷餘臂兮,
餘心歡喜!
餘心喜兮,
大事將成!
事將成兮人將逝,
得一知己複何求?」
長空覺得不痛。
長空得到一個知己,能替自己去殺秦王。
長空相信無名能做到,胳膊這點痛算什麽呢?
不痛!
無名攥著劍,內心卻在痛、動。
為長空而痛,因長空感動!
歌漸遠,但長空留給無名的朋友之情、和刺秦之托,卻很深、很重!
秦王破解一出,大殿的寂靜與清冷中,便籠罩著濃濃的敵意。
秦王看著無名,緩緩道:「長空相信,給你手臂,是助你行刺的最好選擇,可他與你素昧平生,如此氣概,令寡人歎服!」
無名不動。
秦王道:「長空,是你的第一位捐獻者!」
按秦王所說,無名此來,不僅自己要行刺,還肩負著長空的重托,可謂任重。
可對秦王的話,無名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像等著秦王繼續說。
也許,無名已近秦王十步,控製了局勢,所有的衛兵和大臣,都在百步之外,都在大殿下。
無名默默地坐在那裏。
秦王的坐姿也很穩,看不出一絲慌亂。
秦王不像生命處於威脅中的君王,而像沉著斷案的判官。
秦王是氣度豪邁,能統一六國的君王。
秦王目光逼無名。
秦王說:「寡人在想,長空心高氣傲,縱橫無敵,他何以認定,唯有你能成功?」
無名不語。
秦王問:「莫非,你專為刺寡人而練的那一劍,非常特別,無人能比?」
無名不答。
秦王牢牢看定無名:「劍術之上,應是精神意誌,你未必是最好的劍客,但一定是最好的刺客!」
無名抬頭,麵對秦王。
秦王:「你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無名仍不答。
空氣彷佛凝固,秦王冷冷再問。
秦王:「你已上殿十步,為何不動?」
無名若是刺客,不動則已,動則殺人。
沒有別人,殿內隻有秦王,要殺便殺秦王!
可秦王卻不避諱,直接發問!
六排明亮的燭火映照著秦王和無名,很安靜。無名端坐。
秦王歎:「你實在是很特別的刺客。」
秦王補充:「──不動手的刺客,所以寡人在猜,你不動手的理由?」
無名看著秦王,沉默得像謎一樣。
秦王說:「你不動,是暫時不想動──」
無名不答。
秦王說:「暫時不想動,因你已控製情勢,隨時可動──」
無名不動。
但秦王接下來的話,就使無名的嘴動了!
秦王說:「你大概在想,寡人如何能夠識破你?」
無名的嘴微開──秦王說:「或許,你還想問寡人,寡人怎麽看你的故事?」
無名低沉說:「是。」
「你前麵所說,破綻甚多,」秦王冷冷道,「寡人聽你講與長空之戰,尚無疑惑,可聽到你與殘劍和飛雪之戰,便疑竇頓生!」
無名不說話。秦王說:「你忽略了最大一件事!」
「何事?」無名說。
「叁年前,寡人見過殘劍和飛雪,」秦王道。「月光下,雖是驚鴻一瞥,然印象至深,在寡人眼中,此二人忠貞不渝,決不可能如你所說不合,飛雪更不可能與長空另有戀情!」
秦王的聲調甚為自信!
秦王相信自己的眼睛!
秦王用嚴厲的眼神鎖住無名:「你雖得長空神矛,隻能上殿二十步,以你劍法,一定以十步為距。所以,你必須利用懸賞令,再找下一名捐獻者,找到殘劍、飛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