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有什麽問題的,英法都解決了,我不信德國人敢公然和英法對抗,而且是為了沒有利益的事情。”森山茂給伊藤博文打氣道。


    伊藤博文歎口氣,“你跟著我這麽多年了,為什麽還是想事情這麽簡單?如果能夠打擊英法,就等於是加強了自己的實力,雖然德國在亞洲沒有殖民地,和華國,和我們日本,都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但是這不代表在華國和日本的事情上,德國人和英法沒有利益關聯。看事情,要從全局來看。”伊藤博文冷然道。


    “是,先生說的是。”森山茂嚇得趕緊道歉。


    伊藤博文心中打鼓,不知道德皇會是什麽態度。


    德皇威廉一世在自己的寢宮大廳接見了伊藤博文和森山茂。


    即便是伊藤博文這種有一定經驗的政客,見到德皇威廉一世的時候,還是難免會感覺緊張。


    七十多歲的威廉一世,精神矍鑠,滿頭的銀發,胡須也是白的。


    “尊敬的陛下。”伊藤博文和森山茂趕緊對德皇行禮,深深的一鞠躬。


    “請坐吧。”德皇眯了眯眼睛,並沒有將眼前的這兩個日本人放在眼裏。


    對於威廉一世來說,不要說日本,就是在歐洲名聲更大的華國,他也沒有放在眼裏,因為,亞洲似乎離的太遠,至少德國還沒有介入到亞洲去。


    “謝陛下。”伊藤博文和森山茂趕緊道謝,並且坐下。


    “你們找我有什麽事情嗎?”威廉一世開門見山的問道。


    “哦,我們主要是來拜會陛下,我是伊藤博文,日本的外交大臣,今天能夠見到陛下,萬分的榮幸。並且,我們日本國想在外交上,得到德國的支持,相信陛下應該知道日本和華國現在正在打仗,希望陛下能夠在外交上支持我們,還有,不要賣軍備給華國,我們日本將來會向德國訂購軍艦的。”伊藤博文開著空頭支票,事實上,他的錢都拿給英法了,哪裏還有實力再向德國訂購軍艦。


    “你倒是很直接,你們這些小國家,希望給一點好處,就貪得無厭的索取,是很煩人的。”威廉一世輕蔑的道。“向你們這樣的國家,我見的多了。”


    “尊敬的陛下,我們日本國的確是一個小國,但是日本和德國的關係一直很好,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很崇拜德國,去德國參觀考察,修憲也基本參考德國。”伊藤博文獻媚道:“日本的發展,對於德國在亞洲的勢力擴張,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如果讓華國強大起來,亞洲將沒有歐洲列強說話的餘地。”


    伊藤博文說完,拿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紅色信封。


    威廉一世感到好笑,給他送禮的人很多,但是像伊藤博文這麽直接的人,倒是很少,而且送的這麽自然,像是跟他很熟悉一樣。


    “你這是做什麽?我會要你的錢嗎?”威廉一世佯裝不悅道。


    “陛下不要誤會,我不是用錢收買陛下,尊貴的陛下,怎麽可能為了錢而改變心意?這隻是我們日本國對於陛下的見麵禮而已,希望陛下不要放在心上,這個錢,跟我向陛下懇求的事情,沒有一點關係。”伊藤博文一個深深的鞠躬,“請陛下務必收下。”


    威廉一世笑道:“你倒是很會說話,我想,你和俾斯麥交談,一定會很有趣。”


    威廉一世說著,拿起信封,用手指在嘴巴上點了一點口水,打開了信封,抽出了其中的支票,看到居然是500萬馬克,嚇了一跳,暗道這麽大的一筆錢,這個日本人真的是瘋了嗎?


    伊藤博文偷看威廉一世的臉色,就知道威廉一世動心了,暗自竊喜,他不怕送錢會打水漂,最擔心送不出去,伊藤博文在外交上,的確是很有魄力的。


    “陛下,我們告退了。不敢打擾陛下休息。”伊藤博文見威廉一世還在猶豫,趕緊說道。


    威廉一世暗暗點頭,暗忖這個伊藤博文果然是一個人精,很懂得察言觀色,“好吧,這件事情我會考慮。”


    “謝謝陛下。”伊藤博文和森山茂趕緊鞠躬。


    威廉一世對身邊的侍從官員做了一個手勢,意思是送客,侍從官員上來領著伊藤博文和森山茂出去。


    “大人,這次怎麽樣?是不是成功了?”出去之後,森山茂便迫不及待的,小聲的興奮的問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點頭道:“成功了九成吧,但是還不能說百分之百,因為還有俾斯麥這一關,不過我看,在德國的眼裏,我們日本和華國,似乎都不太重要,所以,我想,他們看在錢的份上,應該會支持日本的。”


    “是的,那個華皇在外交上非常吝嗇,賄賂官員都是小裏小氣的,有大國的架子,又怎麽會向我們這樣,對德皇這樣的人低聲下氣的呢?”森山茂笑道。


    伊藤博文聽完森山茂的話,非常不高興,冷哼了一聲,向前走去,嚇得森山茂不敢再廢話了。


    伊藤博文雖然跟華皇是對手,但是伊藤博文事實上是很欣賞華皇的風骨和做事的方法的。


    在實力上,華國強大,日本弱小,如果顛倒一下,伊藤博文相信自己同樣不會靠著這些低三下四的手段去和列強高層交往,所以會生森山茂的氣。


    伊藤博文事實上在能力上是要比李鴻章強太多了。


    如果不是華皇改變曆史,統一了華國,原本曆史中的李中堂有何改革內政的舉措?


    華皇欣賞李鴻章,主要是因為李鴻章的應變能力,所以,李鴻章頂天也隻能作為外交人員。


    建個艦隊,那和內政的關係不大,而且這艦隊也隻是艦隊,不是海軍。


    而且中國第一個辦海軍的,是左宗棠,那已經比幕府海軍晚了十幾年。


    幕府開眼看世界如此之早,倒幕派還是覺得太慢。


    伊藤博文,本身出身貧賤,開眼看世界的時候已經晚了,1863年才得到機會,去英國留學,也就待了半年。


    這時候李中堂已經是封疆大吏,伊藤隻是長州的一個小翻譯官。


    迴國之後趕上倒幕鬧革命,伊藤作為長州智囊一步登天。內政改革是不容易,不容易哥就鬧革命去。


    李鴻章沒有這種膽量,他隻能做輔臣。見識更是相差天淵了。


    伊藤本來沒受過什麽高深的儒家教育,這是個好事,要是受了,滿腦子的理學思想,那就是連個算術館都要反對的倭仁之類了。


    儒家教育,誤國不淺。伊藤受了點粗淺教育,然後就直接去留學了,迴來之後,看日本沒有一樣合理的東西。


    提出“國是綱目”,內中有兩點很重要:取消等級差別學萬國學術。


    伊藤沒有什麽和學為體的想法,他頭腦中隻有學術。


    出國是改變思想的最快路徑,倒幕之後,新政府一半人都出國考察了,迴來之後異口同聲要改內政。


    這種思想,李鴻章在同期是萬萬沒有想過的。


    當然,外國政體也有區別,學哪一種,這是伊藤的設計了。


    李鴻章認識到製度的不足,恐怕還在甲午之後,比伊藤晚了三十年。


    以三十年的差距,怎麽會比伊藤幹得好?日本又不止伊藤一人,山縣有朋一手打造日本軍製,是日本皇軍的父親之一,那思想也比李鴻章超前幾十年。


    伊藤博文讓森山茂準備密會俾斯麥的時候,華皇已經接到了密電,知道伊藤博文見過了德皇威廉一世。


    “陛下?”卡特麗娜卡芙公主輕聲喚道。


    萌總裁迴過神來,長歎一聲,“好像事情越來越麻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甲午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樟並收藏甲午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