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構想很好,但見康瑞一直不得舒展的眉頭,他心裏應當清楚,西國留給楚軍太多時間,就算現在全力進攻,也隻是圍魏救趙之計,麵對已進入好州的楚軍而言,可能並不會有太多成效。
“現在已經晚了一步吧?”
康瑞有些分神。
過了好長時間,他才說道:“能拖住一點是一點,而且楚國的士兵數量遠超出我們的預估。之前我們有猜測他們的小孩也同樣會上戰場,但——你知道他們年紀最小的是幾歲嗎?”
“十五?”
和自己年紀相當,應該差不多吧。
“十歲。”
“十歲?”
“是啊。”康瑞說道,“楚人驍勇善戰——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也能同我們的成年士兵有一戰之力。”
還以為這些孩子隻是後勤保障……
“現在楚軍有多少人?”
“接近三十萬。楚國裏估計還保留十萬左右作為防守和增援。”
“大人!”
屋外傳來急促的腳步,士兵有失禮數地破門而入,手中拿著剛從前線傳來的急報。他看到許久未見的神子大人也在房間內,稍微有些吃驚,不過門上單膝跪於康瑞麵前,將急報呈給他。
康瑞接過後示意士兵離去,隨後匆忙攤開疊成一卷的信紙。
這是國家要事,蘇暮槿這個置身其外的人沒有理由湊上去看,她隻是默默坐在一旁,等待康瑞接下來的動作。
急報的內容很少,康瑞三兩眼就讀完。
“作戰是成功了,”他的語氣並沒有絲毫喜悅,“不過對方的人數極少。”
傻坐在這裏也不會有更多結果了,蘇暮槿準備起身離去。
“那……車鵒良——有他的消息嗎?”
“信上沒說,隻說大獲全勝。”康瑞坦言。
應當問題不大。
“希望平天卿能幫我注意一下富州的情況,我明日啟程迴三從方仙境,若有什麽消息,還望能及時告知我。”
“沒事,你不見見笪千潭嗎?”
“他?”蘇暮槿有些猶豫,“他也在汾州?”
“聽說之前去尋找落跑臘柴人未果,也就迴到這邊來住了。”
“住在以前的地方?”
“嗯。”
“等會兒我去尋他。”
“好。”
康瑞送蘇暮槿出去房間。
雖入戌時,不過因是夏日,天色還算亮堂,街上的人流還是密集得很。蘇暮槿靈巧地穿梭在人群之中,向官府居所走去。不過她很快又調轉了方向,雖然方才跟康瑞說去見笪千潭,可這些日子身心俱疲,她不大想和人交談,因此直轉去了相反方向的一家客棧居住下來,打算明早不聲不響地離開汾州。
坐在紛紛攘攘的小菜館裏。
楚人居然讓十歲的小孩上戰場殺人……
蘇暮槿有些惱火,不過腦中忽然出現另一種聲音,正和之前氣氛對峙。
那聲音在告訴她,這是別國人的事情,自己沒必要因此憤怒。而且小孩上戰場和大人上戰場難道有區別嗎?對於亙古至今的時間而言,生命的長短從來不是衡量其貴賤的準繩,小孩的命也是命,大人的命同樣是命。為什麽你能接受成人在戰場上殺敵,而小孩不行?
腦中的爭論無窮盡。
艱難地吞咽下晚餐以填飽肚子後,蘇暮槿便直接迴到客棧內,等待第二天的來臨。
離開汾州不到一周,這裏的空氣就讓蘇暮槿稍稍覺得有些陌生。她斜靠在床邊,坐在冰涼的石地板上,右手捏著四塊從地上撿來的普通石子,無意識地堆疊又推倒。
這是黃北的習慣,之前在獄中無事可做,他每天就靠撿石子、堆石子打發時間,蘇暮槿小時不懂事,覺得這是高手的做法,因此總是有事沒事就學著黃北的動作,久而久之也成了自己的習慣。
把一些大小不一、形狀迥異的石子以各種不同姿態堆成高峰。說容易也確實容易,隻要將大的、平整的石子放下,小的、樣貌嶙峋的石子放上,很快就能搭建出一個有模有樣的石頭峰。
正因為這樣做太過容易,黃北和她都喜歡在此之上增加些難度。
她將形狀最為古怪且塊頭最小的石子放在了最下麵作為基礎,將其他三塊有序放在上麵,做這件事要全神貫注、聚氣凝神,她做這件事也確實如此。
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此事上,有超脫世外感,蘇暮槿很享受這種時刻。
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
石堆越是難壘起,也就越容易倒塌,一旦外麵出現什麽大動靜,石堆就成了最好的預警工具。在監獄中,黃北也偶爾會用此來判斷外頭是否有獄卒走動——不過這件事在監獄裏沒有任何意義,就算知道有人走又如何?江淮大牢裏總不乏獄卒的。
過了大概半刻,蘇暮槿完成了自己的工藝品,滿意地看了幾眼後,輕輕推到了地上。
以前,她完成後會直接把石堆晾在一邊,結果偶爾的震動就會讓它徹底垮掉,惹得她沒法有個好覺,因此,此乃必不可少的工序。
晚上的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第二天的雞鳴就如期而至了。
蘇暮槿攜帶一行輕便物品,就向著青州去了。
去青州就更是輕車熟路,一路上覺得時間過得非常之快,不到三日,她就進了青州,進入了三從方仙境。
楚軍就在青州北麵經過,這一路,景還是之前的景、風也還是之前的風,變得隻有一路的見聞。
蘇暮槿見到許多拖著馬車和家畜的人。
仔細一問才知道,因西國和楚國已經宣戰,青州北麵隨時都可能會被偷襲,這些人隻得放棄祖祖輩輩守著的家宅而向南麵遷徙。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戰爭和蘇暮槿毫無關聯,但自己的無為還是占有一份責任。
她帶著自責的心情重新迴到三從方。
三從方比以往多出了一些人,似乎是同門把自己的家人都接了進來,以求避難。
方謝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三從方這麽大,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多讓世人享享福氣。
這都是蘇暮槿自己幻想的,事實上,師兄告訴她,方謝已經很久沒有迴過仙境了。
“現在已經晚了一步吧?”
康瑞有些分神。
過了好長時間,他才說道:“能拖住一點是一點,而且楚國的士兵數量遠超出我們的預估。之前我們有猜測他們的小孩也同樣會上戰場,但——你知道他們年紀最小的是幾歲嗎?”
“十五?”
和自己年紀相當,應該差不多吧。
“十歲。”
“十歲?”
“是啊。”康瑞說道,“楚人驍勇善戰——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也能同我們的成年士兵有一戰之力。”
還以為這些孩子隻是後勤保障……
“現在楚軍有多少人?”
“接近三十萬。楚國裏估計還保留十萬左右作為防守和增援。”
“大人!”
屋外傳來急促的腳步,士兵有失禮數地破門而入,手中拿著剛從前線傳來的急報。他看到許久未見的神子大人也在房間內,稍微有些吃驚,不過門上單膝跪於康瑞麵前,將急報呈給他。
康瑞接過後示意士兵離去,隨後匆忙攤開疊成一卷的信紙。
這是國家要事,蘇暮槿這個置身其外的人沒有理由湊上去看,她隻是默默坐在一旁,等待康瑞接下來的動作。
急報的內容很少,康瑞三兩眼就讀完。
“作戰是成功了,”他的語氣並沒有絲毫喜悅,“不過對方的人數極少。”
傻坐在這裏也不會有更多結果了,蘇暮槿準備起身離去。
“那……車鵒良——有他的消息嗎?”
“信上沒說,隻說大獲全勝。”康瑞坦言。
應當問題不大。
“希望平天卿能幫我注意一下富州的情況,我明日啟程迴三從方仙境,若有什麽消息,還望能及時告知我。”
“沒事,你不見見笪千潭嗎?”
“他?”蘇暮槿有些猶豫,“他也在汾州?”
“聽說之前去尋找落跑臘柴人未果,也就迴到這邊來住了。”
“住在以前的地方?”
“嗯。”
“等會兒我去尋他。”
“好。”
康瑞送蘇暮槿出去房間。
雖入戌時,不過因是夏日,天色還算亮堂,街上的人流還是密集得很。蘇暮槿靈巧地穿梭在人群之中,向官府居所走去。不過她很快又調轉了方向,雖然方才跟康瑞說去見笪千潭,可這些日子身心俱疲,她不大想和人交談,因此直轉去了相反方向的一家客棧居住下來,打算明早不聲不響地離開汾州。
坐在紛紛攘攘的小菜館裏。
楚人居然讓十歲的小孩上戰場殺人……
蘇暮槿有些惱火,不過腦中忽然出現另一種聲音,正和之前氣氛對峙。
那聲音在告訴她,這是別國人的事情,自己沒必要因此憤怒。而且小孩上戰場和大人上戰場難道有區別嗎?對於亙古至今的時間而言,生命的長短從來不是衡量其貴賤的準繩,小孩的命也是命,大人的命同樣是命。為什麽你能接受成人在戰場上殺敵,而小孩不行?
腦中的爭論無窮盡。
艱難地吞咽下晚餐以填飽肚子後,蘇暮槿便直接迴到客棧內,等待第二天的來臨。
離開汾州不到一周,這裏的空氣就讓蘇暮槿稍稍覺得有些陌生。她斜靠在床邊,坐在冰涼的石地板上,右手捏著四塊從地上撿來的普通石子,無意識地堆疊又推倒。
這是黃北的習慣,之前在獄中無事可做,他每天就靠撿石子、堆石子打發時間,蘇暮槿小時不懂事,覺得這是高手的做法,因此總是有事沒事就學著黃北的動作,久而久之也成了自己的習慣。
把一些大小不一、形狀迥異的石子以各種不同姿態堆成高峰。說容易也確實容易,隻要將大的、平整的石子放下,小的、樣貌嶙峋的石子放上,很快就能搭建出一個有模有樣的石頭峰。
正因為這樣做太過容易,黃北和她都喜歡在此之上增加些難度。
她將形狀最為古怪且塊頭最小的石子放在了最下麵作為基礎,將其他三塊有序放在上麵,做這件事要全神貫注、聚氣凝神,她做這件事也確實如此。
把注意力全都放在此事上,有超脫世外感,蘇暮槿很享受這種時刻。
這麽做還有一個好處。
石堆越是難壘起,也就越容易倒塌,一旦外麵出現什麽大動靜,石堆就成了最好的預警工具。在監獄中,黃北也偶爾會用此來判斷外頭是否有獄卒走動——不過這件事在監獄裏沒有任何意義,就算知道有人走又如何?江淮大牢裏總不乏獄卒的。
過了大概半刻,蘇暮槿完成了自己的工藝品,滿意地看了幾眼後,輕輕推到了地上。
以前,她完成後會直接把石堆晾在一邊,結果偶爾的震動就會讓它徹底垮掉,惹得她沒法有個好覺,因此,此乃必不可少的工序。
晚上的時間過得很快,沒多久,第二天的雞鳴就如期而至了。
蘇暮槿攜帶一行輕便物品,就向著青州去了。
去青州就更是輕車熟路,一路上覺得時間過得非常之快,不到三日,她就進了青州,進入了三從方仙境。
楚軍就在青州北麵經過,這一路,景還是之前的景、風也還是之前的風,變得隻有一路的見聞。
蘇暮槿見到許多拖著馬車和家畜的人。
仔細一問才知道,因西國和楚國已經宣戰,青州北麵隨時都可能會被偷襲,這些人隻得放棄祖祖輩輩守著的家宅而向南麵遷徙。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戰爭和蘇暮槿毫無關聯,但自己的無為還是占有一份責任。
她帶著自責的心情重新迴到三從方。
三從方比以往多出了一些人,似乎是同門把自己的家人都接了進來,以求避難。
方謝對此沒有任何意見,三從方這麽大,空著也是空著,倒不如多讓世人享享福氣。
這都是蘇暮槿自己幻想的,事實上,師兄告訴她,方謝已經很久沒有迴過仙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