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之所以會將這枚印章放在自己的床榻邊,正是因為這是父親用過的東西。


    看著這位印章,她在懷念父親。


    孰不知,也正是因為這一舉動,化解了一場即將到來的婚姻危機。


    【這一單元叫衝突與融合,衝突不用說了,融合指的就是民族融合。


    少數民族異軍突起,其中有一個民族在這段時間高調的登上了曆史舞台,那就是鮮卑族。


    拓跋、慕容、宇文、乞伏、禿發等部落輪番上場,北魏、北周我國在原來也是強盛一時。


    這些國家的不少鮮卑人到了現在已經完全融入進了漢族。】


    唐朝之後的人想到了慕容衝、拓跋燾、宇文邕等等帝王。


    他們隻知道這些人在曆史上名頭不小,從來沒有人特別關注他們的民族。


    這些人竟然全都是鮮卑人。


    有些素質不堪的男子,互相之間遞了一個眼色。


    想起慕容衝從前的經曆,這麽看來,鮮卑族人容貌都不錯呀。


    可惜了,現在找不出一個純種鮮卑的美姬了。


    堂而皇之談論著此等齷齪之事,旁人聽到了直接用異樣的目光來掃射著這幾位。


    不怪別人看不起這幾位混賬,看什麽都能想到床幃之事,也是夠可以的。


    【獨孤信就是鮮卑人。


    他一生功業無數,是北周數的上的大臣,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反而是他的女兒。


    獨孤信有七個女兒,三個女兒各自成了三個王朝的皇後。


    長女嫁給了北周文帝宇文毓,是當朝皇後。


    四女嫁給了當時的隴西郡公李昞,生下了兒子李淵,這也是未來的唐太祖。


    七女獨孤伽羅嫁給了楊堅,夫妻兩個成了大隋的開國帝後。


    別的外戚最多隻是一朝,連續三朝都是外戚,這可從來沒有過。】


    確實,誰家有獨孤家這麽牛。


    中華大地上連續換了三個不同的主人,每個都和他們家有斬不斷的血脈關係。


    就算兒子不成器,光靠女兒,也足以光耀家族。


    【獨孤信印章被發現的故事和之前那個杜虎符一模一樣。


    1981年,旬陽縣一位普通的中學生宋清迴家路上用腳踢著路邊的石頭玩,這一踢就踢中了一件寶物。


    他當時看這個小石頭顏色很奇怪,長了個心眼,撿起來,弄幹淨之後才發現上麵有字。


    知曉這可能是文物,他和另外一位中學生選擇一樣,將東西交給了文物機構。】


    百姓們每日一歎。


    我怎麽沒有撿到寶貝的運氣?


    這種事情在後世竟然還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唐朝


    長孫皇後也是鮮卑族出身,對於先祖們的功業,心中自然也是自豪的。


    這段時間用著科學的方法來吃飯、睡覺、運動,兩個多月下來,身子確實鬆快了很多。


    方法終於見了效,李世民自然喜不自勝。


    這代表著皇後不會早早離他和孩子們而去。


    夫妻兩個認真欣賞著這枚印章,這種形式確實不多見。


    【民族融合帶來的就是文化融合。


    關於漢民族政權,不少人各有各的看法。


    有人認為主要看皇帝是不是漢族人?


    有人認為要看是哪族人建立了這個王朝。


    還有人認為要看這個王朝實施統治是不是依托於漢文化。


    其實從民族性上來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融合,各種其他民族的人和漢人生下了後代。


    到了現在,漢族人身上的血統頗為複雜,融合了不少民族。


    至於原先最久遠的漢朝人民,到了後期,也是死的死,融合的融合。


    沒有所謂的純種漢人一說。


    這也是我國從來不講血統的原因。


    各個王朝是不是漢人王朝看的不是血統,而是道統。


    就是他們治國的基本法。


    北魏拓跋一氏立國之後,全民漢化,甚至皇族棄拓跋改姓元。


    從他全麵漢化的那一天開始,他就是一個漢人政權。


    有不少人還在爭論唐朝是不是漢人政權?


    他們的理由是李世民的母親是鮮卑人,長孫皇後也是鮮卑人,那麽李治,甚至是李唐皇氏的後代都流著鮮卑的血。


    這種說法其實是大誤特誤。


    到唐朝,大家已經或多或少都是混血兒了。】


    說的好。


    李世民直接撫掌稱讚。


    沒想到後世竟然有這樣的爭論。


    不得不說,單純以血統論民族,還是膚淺了。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血統,光認血統屬實是有些可笑。


    大唐是一個包容的王朝,李世民相信大唐之所以能創造盛世,也離不開那些許多人嘴裏的異族之人。


    【當然,有了所謂的漢政權,自然也有別的政權。


    元朝和清朝就不是漢族政權,不是因為他們的皇帝不是漢族,而是因為他們自始至終實行的基本國策都是民族政策。


    在元朝,蒙古人自然是高貴的,他們會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其他的民族。


    也正是因為這種文化,再加上他們不懂治理,隻知打仗,版圖最大的大元才會崩塌的那麽快。


    再說清朝。


    早在順治入關之後就開始全麵推行漢化,皇帝們說的是漢語,讀的是四書五經。


    甚至到了後期,好多滿族人壓根都不會說滿族話,完全忘記了自己的滿族姓氏。


    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和普通的漢族人沒有什麽兩樣。


    但他們同樣也是民族政策,八旗製度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多年以來,他們嚴格維持著他們滿族的血統,獎賞有功之人的方法是給他們一個旗籍,那些普通漢人就會感恩戴德。


    裝的再像,它也不是漢族政權。】


    洪秀全笑的暢快,那些韃子們可不就是這種嘴臉。


    韃子給拋出一點點好處,那些毫無骨氣的人就跟哈巴狗一樣,死也想要加入八旗,成為人家名正言順的奴才。


    此刻最著急的就是大清的皇帝,看來是必須要大改了。


    康熙想要破口大罵,又忍住了,憋的實在有些辛苦。


    什麽仇什麽怨?


    非要為難大清。


    雍正神色未明,改就改吧。


    他實在舍不得後世的技術。


    第一批鋼材已經鍛造成功,他親自試了試,在韌性和強度方麵,相較鐵器來說,新鋼材完全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這麽一來,新式火槍也算指日可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