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出了一個女皇帝,還改了國號。那就必定不是我們李家之人。


    李世民想到這兒,氣的心都快梗了。


    房魏杜三人一言不發,誰也不敢在此事上開口。


    幸好長孫皇後正好過來,勸住了皇帝。


    【這一百二十六皇帝中,最短命的是東漢殤帝劉隆,一百多天登基,不到周歲便夭折,他也是繼位年齡最小的皇帝。


    活得最長的是清朝的乾隆帝,坐了六十年帝位,去世時八十九歲。


    這年紀擱到現在都算是長壽了。】


    東漢殤帝劉隆。國號為漢還姓劉,應當是我大漢皇帝,隻是這天幕為何要說東漢。劉邦心裏滿是不解。


    隻是年齡這麽小就繼位,難不成後代無能,父親早死?


    想到這兒,劉邦覺得嘴裏的肉都不香了。


    八十九歲!嬴政有些不敢置信,這還是人嗎?


    秦朝的平均壽命也就四十多,那個年代生產力低下,沒有豐富的資源,人民的壽數實在比不上後世。


    八十九歲對他們來說算是一個奇跡。


    可惜這天幕似是隻說死法,不說怎麽長壽。百姓無不扼腕歎息。


    乾隆看著天幕,頓時喜不自勝,看來自己當真是不凡,竟一下子成了皇帝之最,心裏樂開了花。


    康熙位麵


    站在康熙旁邊的太子胤礽忍不住心想,不知這乾隆會不會是自己,就算不是自己,肯定也是自己的子孫。


    想到這一點,他朝著站在下邊的大哥胤禔瞟了一眼,就你也配跟我鬥。


    “太子,你的子孫不錯啊!”康熙稱讚道。


    雖不知這位乾隆執政如何,但看他壽命這麽長,必定也不是太過無能之人。


    胤礽趕忙迴話,“不敢勞動皇阿瑪誇獎,實在是受之有愧。”


    兩人父慈子孝,九阿哥胤禟暗地裏翻了個白眼。


    真當沒人看出太子的想法,照他看來,這乾隆和老二有沒有關係還不一定呢,犯得著在這嘚瑟。


    【數據顯示,皇帝死於非命的概率是百分之二十。這還是因為統計的是大一統王朝,國家相對平穩,要是統計所有的皇帝,死於非命的概率至少得翻兩倍。


    值得一提的是,病逝的皇帝大部分也不是壽終正寢。而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狂吃丹藥、沉迷酒色、積年傷病、意外事故、驚懼憂憤等。】


    【第一大類就是丹藥中毒死亡的。】


    丹藥中毒!


    丹藥怎麽會有毒?曆朝曆代吃過丹藥的人都不相信。


    丹藥明明是可以提升精神的藥呀。


    曆朝曆代嗑藥的君王頭都大了,丹藥明明是藥啊!


    【唐朝也是一個神奇的王朝。總共二十一位皇帝,至少有五位都是因為服食丹藥死亡。有學者認為,唐太宗李世民也是因丹藥而亡。】


    “怎會如此!”李世民不能接受。丹藥之道他一直不太相信,自己將來竟是服食丹藥而亡?


    大唐竟有這麽多皇帝為此而亡,難道是自己種下的禍患?


    魏征立馬諫言道:“還請聖上保重龍體,千萬不能服食丹藥。”


    “愛卿放心,雖不知為何將來朕為何會服食丹藥,現已知曉此物有毒,將來必定不會再重蹈覆轍。”


    天下初定,嬴政正是焦頭爛額,前段時間他也有服食丹藥的打算,聽到天幕這麽說,立馬打消了念頭。


    大唐想必是後世的朝代,有二十一個皇帝,那至少也得兩三百年。不知天幕何時才能說到我大秦,縱有隻言片語也好。嬴政在心裏思索著。


    【雖說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李世民是死於丹藥。但經過專家學者研究,李世民晚年時身體不好,聽信印度和尚有天竺長生藥的鬼話,取了丹藥來吃,直接一命嗚唿。


    估計是受他的影響。往後大唐皇帝都沉迷於丹藥,後人還曾寫詩諷刺大唐皇帝不問蒼生問鬼神。


    唐朝死於丹藥的皇帝還有唐憲宗李純、唐穆宗李恆、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


    他們其中不乏明君,縱是如此英明神武,最終還是抵不住丹藥的誘惑。也許做皇帝越成功的人,越想長生不老,千秋萬世。】


    唐朝那幾個被提及的皇帝。分分鍾感覺膝蓋中了一箭。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早就發現了,這天幕不是隻有自己這個朝代能看到。這下丟臉丟到別的地方了。


    【除了唐朝,鍾情修仙嗑丹藥的著名皇帝還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明世宗朱厚熜、清世宗雍正。


    再此奉勸各位,別再吃了。】


    被提起的君王看著天幕,捂住了心口,這女子未免也太明目張膽,一世英名盡毀於此。


    【除了唐朝皇帝還有一位史書明確記載死於丹藥的皇帝,那就是明光宗朱常洛。他繼位不到一個月就因為丹藥暴斃。也是讓人無比唏噓。


    後世為他的死因,還有些許推測,朱常洛是長子,所以被立為太子。但是他的皇帝父親不喜歡他。更喜歡另一個兒子。為了立另外一個兒子為太子。和大臣置氣多年,二十多年不上朝。


    朱常洛好不容易登上帝位。僅僅一個月就暴斃而亡。因此,也有人猜測可能是後宮之人所為。】


    朱常洛本人看見天幕這麽說也很難過,他知道自己不討父親喜歡。可是父親難道不知道被廢的太子都是什麽下場嗎?


    他知道,他什麽都知道,但還是想為他喜愛的兒子鋪路,用另外一個兒子的鮮血鋪路。


    想著想著,朱常洛笑了起來,原來我這一生就是多餘的。那笑聲很悲涼。


    “但是父皇,我還不想死。”他在心裏說道,螻蟻尚可掙命,我為何不可!


    【第二大類是沉迷酒色,俗話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


    任何東西都講究合適,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過度就完了。】


    因為酒色而死,劉徹大為震驚。


    “這是哪個朝代的,死法也太過丟人,他祖宗都能被氣死。”


    【這種死法的代表人物就是漢成帝劉驁,劉驁少年時也是聰慧異常,奈何長大就越來越荒唐。


    廢了原配皇後,另立妖後趙飛燕,從此沉迷於趙飛燕姐妹的溫柔鄉,也不知這趙飛燕姐妹給他施了什麽妖法,趙飛燕不能生育,嫉妒生下皇子的妃嬪,劉驁竟然掐死自己還在繈褓中的孩子,討好趙飛燕。


    最後更是死在了趙合德的床上,後繼無人。


    這個故事被記載到了漢書,可真的就是事實嗎?


    猛然一看,反派好像是趙飛燕和趙合德的姐妹。


    可皇帝的責任明明更大,相反有些地方是失實的。


    實際上是趙合德殺害徐美人及女官曹公之子,趙飛燕並未參與,成帝自己也脫不了幹係。


    然而外人眼中,趙氏姐妹被視為一體,班固的評論是“飛燕之妖,禍成厥妹”,並將“燕飛來,啄皇孫”的童謠載入正史,這個故事也因此流傳下來,成為後妃殺害皇族的一個典故。


    隻能說實冤。】


    漢成帝劉驁!


    “竟是朕的子孫。怎會如此!我大漢怎能有如此帝王。”劉徹氣急敗壞。


    桌案上的竹簡應聲落地。


    劉徹趕緊命令史官記錄,後代帝王一定不能傳位於此人。


    隻要不傳位,應當就不會發生那麽荒唐的事。


    與此同時,漢元帝劉奭也立馬寫下詔書,廢黜太子。


    他原本就有這個打算,隻是一直猶豫不決,這下終於能狠得下心了。


    兒子因為天幕之言被廢,已經大失民心,也不會成為下任皇帝的肉中釘眼中刺,這樣對誰都好。


    【第三大類則是憂憤驚懼而死。這類的代表皇帝是唐肅宗李亨。


    李亨晚年時,權宦李輔國與張皇後因太子之位爭鬥不休,張皇後想害死太子以扶持自己的兒子登基,這事被李輔國知道了,他決定先下手為強。


    張皇後知道李輔國帶人進宮,跑去皇帝寢宮求救,豈料李輔國直接當著皇帝的麵讓人將皇後拖走,直接殺害。


    家奴竟敢當著主公的麵殺死主母。


    唐肅宗李亨就這麽驚懼而死。】


    【其實這件事也分不清對錯。個人有個人的立場。


    權力之爭就是你死我活。】


    “後世的皇帝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還有被嚇死的,真是無能。”嬴政不能理解。


    “王上,後世朝代又怎能比得上我國,後世帝王又怎能比得上王上的偉業。”李斯趕緊接話道。


    在場的大臣無不深恨自己沒能接上話,風頭全被這李斯所占。


    現在跟著拍馬屁作用也不大。


    唐朝時空


    李亨看著神女劇透了自己的死因,一時感慨頗多。


    自從安祿山史思明叛亂之後,他再也不敢相信握有兵權的將軍。想到當年長安城的慘狀,他夜夜噩夢連連。隻能把權柄交給身邊人。


    皇後的小心思他也是知道的。但太子是嫡子,有軍功在身,實在是沒有理由廢黜。


    正思考著,宮人來報,皇後求見。


    張皇後一進門就哭著抱住了李亨的大腿,嘴裏直喊著,“求陛下救命。”


    看著風韻猶存的皇後,李亨伸手挑起了她的下巴,溫柔的說道。


    “朕一定會保證你絕對不會如天幕所言,死於李輔國手中。”


    安撫完皇後,李亨寫下了兩道聖旨,一道是自己崩逝後令張皇後陪葬;另一道是貶李輔國為庶人。


    【第四大類的就是積年傷病】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的皇帝隻能早死。明仁宗朱高熾就是個典型。


    明仁宗也算一代明君。但奈何繼位不到九個月就病死。


    他從小便身體肥胖,年齡大了之後,不減反增,最後甚至到了走路都要人扶的地步。


    長期的營養過剩,導致他得了消渴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糖尿病。


    後來更是得了糖尿病足。這個病的典型症狀是,腳發爛,慢慢不能走路。


    糖尿病在現在都是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在醫療匱乏的明朝,自然是不可能治愈的。最終,等待他的隻能是死亡。】


    明仁宗朱高熾看了一眼自己臃腫的身體,有些無奈。這麽多年下來,身體早已是沉屙滿布。隻能希冀於年輕的自己能重視身體,不要再疏忽大意,由著性子亂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長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長安並收藏直播開局劇透皇帝死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