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傾,小太監桂生走進來,“總管,您有什麽吩咐?”
“打明兒開始,你就負責跟隨袁公爺,等權賢妃案子破了再迴奉天殿。”候泰吩咐道,桂生點頭答應了。
方中愈就此告辭,桂生帶他出去,路上問道:“公爺,您想從哪查起?”
方中愈想了想說道:“今天先不查了,我出宮去有點事情要辦,明日辰時你在宮門處等我就行。”
“就這麽定好了...!”桂生將他帶至宮門才迴去。
方中愈迴到都司衙門也沒有進去,立刻叫莫生穀牽出自己的坐騎。
莫生的好奇的問:“頭兒,你這麽急是要去哪兒呀?”
“大理寺,你們就別跟著了...”人多紮眼,方中愈自己奔大理寺。
其實大理寺離得不太遠、就在皇宮另一側,沒用上一刻鍾就到了。
這是新建的房子很氣派,也比南京的府衙大多了。看門的衙役領著方中愈來到二層院子的西廂房,過了一會周新便迎出來。
方中愈和周新二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各自施禮問候,周新把他讓進房內。
雙方落座周新問道:“袁大人,你是為權賢妃的案子來的吧?”
方中愈點頭答是,周新歎口氣說道:“袁大人,你不應該接這個案子啊!”
方中愈嗬嗬笑了,“周大人,皇上下旨了,我還敢抗旨不尊嗎?”
“那倒也是...”
“怎麽的周大人,這個案子很難查嗎?”
周新又歎了口氣,“不是很難查,而是非常難查、根本就沒法查!”
“哦...是嗎?”方中愈摸了摸胡須,問道:“周大人能不能幫幫我,把你查到的情況告訴我呢?”
“當然可以了,反正是也沒有什麽可說的。”
“哦...怎麽會沒有可說的呢?”
“我也搞不清他們說的是真是假,”周新說道:“就拿那個隨軍的禦醫來說吧!我問他權賢妃是什麽原因死的?是生了病還是中了毒?他竟然說不知道...一個堂堂禦醫,居然搞不清死因。”
“嗯嗯...感覺是有點不對勁...”方中愈摸著小細胡須,“太醫...整個大明朝也就那麽二十幾個,都是朗中裏的翹楚啊...弄不清也可以,起碼也得看得出一些苗頭吧?”
“我也這麽認為呀!所以他什麽也說不出來我才感到奇怪嘛!還有權賢妃的貼身宮女姬順姬,她成天跟著主子、主子死了她說不出主子平時有什麽異常,跟誰有矛盾。你說,可笑不可笑...?”
現在,方中愈有些懷疑周新說的是真是假了,多少得有點情況啊!貼身宮女什麽也不知道,也太過分了吧?想了想,他問:“周大人,你還詢問過誰?”
“唉...我還問誰啊?”周新的沮喪的說道:“兩個最該知道點什麽的人什麽都不知道,我還問誰啊?進宮五次、問了二十三個人,迴答幾乎一模一樣...不知道、不清楚、別問我,我腦袋都大了!都是宮裏的人,我能怎麽樣啊?”
“噢...是這樣啊...”方中愈隨即想到:周新以前審的都是犯人,不管怎樣先把人抓起來、不說就用刑;可是目前不一樣了,尤其是宮裏那些人、誰搭理你這個大理寺小小的禦史啊!一句不知道他就沒招了。
“周大人,難道就沒有一點點...值得懷疑的地方、沒有值得懷疑的人嗎?”
周新出了口冷氣,“我是看誰都有嫌疑...但是,最值得懷疑的應該是權賢妃的那個貼身宮女姬順姬。
這麽說吧,權賢妃無病無災突然暴斃、八九成是人為的;這樣說來權賢妃應該有仇家才對,作為貼身宮女怎麽會什麽都不知道呢?”
方中愈點點頭,“周大人說的有道理...”再聊一會,周新也說不出什麽新情況、方中愈問了那個禦醫叫孫似邈便起身告辭。
通過和侯泰、周新的談話,方中愈覺得這個權賢妃之死還真是有問題。唉...有沒有問題現在也得查啊!
權賢妃來大明時她不過十八九歲、這時也就三十來歲,還記得她長得風華絕代,誰曾想正是壯健之年竟然就死了!
禦醫、貼身宮女什麽都不知道...絕對不正常,肯定是被人謀害的,朱棣應該是聽到什麽或者是感覺到什麽了,否則不會事隔這麽長時間又大動幹戈查這件事情!”
這時天近中午,方中愈便迴到家中,吃飯的時候他還在琢磨著該從哪入手查案。
張玉景看出不對便問他有什麽愁心事,方中愈也不隱瞞便告訴了她。
張玉景說道:“我也聽寶慶說過,朱棣非常喜歡這個權賢妃,既然是被人害死的肯定要查嘍。”
“是啊!權賢妃不僅長得貌美如花而且才藝雙絕。”方中愈說道:“聽說她尤其擅長吹簫,寧王朱權還曾經寫過宮詞描繪她呢:
忽聞天外玉簫聲,花下聽來獨自行。
三十六宮秋一色,不知何處偏月明。
魷魚窗冷夜迢迢,海嶠雲飛月色遙。
宮漏已沉參倒影,美人猶自學吹簫。”
“嘿嘿,沒想到朱權還有點才學,寫得真好、仿佛一幅圖畫浮在眼前。你也挺厲害,居然記得這樣清楚,還有沒有?”
“記得住有什麽厲害的,隻不過我是喜歡詩詞罷了,還有一首是宮裏女官王司彩寫的:
瓊花移入大明宮,旖旎濃香韻晚風。
贏得君王留步輦,玉簫嘹亮月明中。”
張玉景側頭凝思悠然神往,“人家是怎麽寫出來的呢?佩服啊...!”
“哈...佩服什麽!”方中愈說道:“他們還佩服你武藝高強呢...雨奇,你可別學你母親從小就喜歡舞槍弄刀的,好好學習我教你的書。”
“好的父親,”雨奇天真的說道:“可是我讀好了書再學武可以嗎?”
“嗯,那倒是可以。”
“哎...”張玉景這才醒過味來,“我還當你真心誇我呢,原來是嫌我沒讀過書啊?”
“沒有沒有,”方中愈連忙解釋,“學武還是讀書也得看個人喜好嘛!如果我嫌棄你沒讀過書還能娶你嗎?”
“你娶我?當初如果不是我...”話說一半張玉景又不說了,心想當初自己主動追他的事兒最好不讓雨奇知道,便轉口問道:“你打算從哪下手查案?”
方中愈想了想說道:“宮裏的人不好盤問,我想先從那個太醫孫似邈開始...嘿,孫似邈...看名字就是想學先唐藥王孫思邈呀!哼,連死因都說不出,還想學人家藥王?”
“打明兒開始,你就負責跟隨袁公爺,等權賢妃案子破了再迴奉天殿。”候泰吩咐道,桂生點頭答應了。
方中愈就此告辭,桂生帶他出去,路上問道:“公爺,您想從哪查起?”
方中愈想了想說道:“今天先不查了,我出宮去有點事情要辦,明日辰時你在宮門處等我就行。”
“就這麽定好了...!”桂生將他帶至宮門才迴去。
方中愈迴到都司衙門也沒有進去,立刻叫莫生穀牽出自己的坐騎。
莫生的好奇的問:“頭兒,你這麽急是要去哪兒呀?”
“大理寺,你們就別跟著了...”人多紮眼,方中愈自己奔大理寺。
其實大理寺離得不太遠、就在皇宮另一側,沒用上一刻鍾就到了。
這是新建的房子很氣派,也比南京的府衙大多了。看門的衙役領著方中愈來到二層院子的西廂房,過了一會周新便迎出來。
方中愈和周新二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各自施禮問候,周新把他讓進房內。
雙方落座周新問道:“袁大人,你是為權賢妃的案子來的吧?”
方中愈點頭答是,周新歎口氣說道:“袁大人,你不應該接這個案子啊!”
方中愈嗬嗬笑了,“周大人,皇上下旨了,我還敢抗旨不尊嗎?”
“那倒也是...”
“怎麽的周大人,這個案子很難查嗎?”
周新又歎了口氣,“不是很難查,而是非常難查、根本就沒法查!”
“哦...是嗎?”方中愈摸了摸胡須,問道:“周大人能不能幫幫我,把你查到的情況告訴我呢?”
“當然可以了,反正是也沒有什麽可說的。”
“哦...怎麽會沒有可說的呢?”
“我也搞不清他們說的是真是假,”周新說道:“就拿那個隨軍的禦醫來說吧!我問他權賢妃是什麽原因死的?是生了病還是中了毒?他竟然說不知道...一個堂堂禦醫,居然搞不清死因。”
“嗯嗯...感覺是有點不對勁...”方中愈摸著小細胡須,“太醫...整個大明朝也就那麽二十幾個,都是朗中裏的翹楚啊...弄不清也可以,起碼也得看得出一些苗頭吧?”
“我也這麽認為呀!所以他什麽也說不出來我才感到奇怪嘛!還有權賢妃的貼身宮女姬順姬,她成天跟著主子、主子死了她說不出主子平時有什麽異常,跟誰有矛盾。你說,可笑不可笑...?”
現在,方中愈有些懷疑周新說的是真是假了,多少得有點情況啊!貼身宮女什麽也不知道,也太過分了吧?想了想,他問:“周大人,你還詢問過誰?”
“唉...我還問誰啊?”周新的沮喪的說道:“兩個最該知道點什麽的人什麽都不知道,我還問誰啊?進宮五次、問了二十三個人,迴答幾乎一模一樣...不知道、不清楚、別問我,我腦袋都大了!都是宮裏的人,我能怎麽樣啊?”
“噢...是這樣啊...”方中愈隨即想到:周新以前審的都是犯人,不管怎樣先把人抓起來、不說就用刑;可是目前不一樣了,尤其是宮裏那些人、誰搭理你這個大理寺小小的禦史啊!一句不知道他就沒招了。
“周大人,難道就沒有一點點...值得懷疑的地方、沒有值得懷疑的人嗎?”
周新出了口冷氣,“我是看誰都有嫌疑...但是,最值得懷疑的應該是權賢妃的那個貼身宮女姬順姬。
這麽說吧,權賢妃無病無災突然暴斃、八九成是人為的;這樣說來權賢妃應該有仇家才對,作為貼身宮女怎麽會什麽都不知道呢?”
方中愈點點頭,“周大人說的有道理...”再聊一會,周新也說不出什麽新情況、方中愈問了那個禦醫叫孫似邈便起身告辭。
通過和侯泰、周新的談話,方中愈覺得這個權賢妃之死還真是有問題。唉...有沒有問題現在也得查啊!
權賢妃來大明時她不過十八九歲、這時也就三十來歲,還記得她長得風華絕代,誰曾想正是壯健之年竟然就死了!
禦醫、貼身宮女什麽都不知道...絕對不正常,肯定是被人謀害的,朱棣應該是聽到什麽或者是感覺到什麽了,否則不會事隔這麽長時間又大動幹戈查這件事情!”
這時天近中午,方中愈便迴到家中,吃飯的時候他還在琢磨著該從哪入手查案。
張玉景看出不對便問他有什麽愁心事,方中愈也不隱瞞便告訴了她。
張玉景說道:“我也聽寶慶說過,朱棣非常喜歡這個權賢妃,既然是被人害死的肯定要查嘍。”
“是啊!權賢妃不僅長得貌美如花而且才藝雙絕。”方中愈說道:“聽說她尤其擅長吹簫,寧王朱權還曾經寫過宮詞描繪她呢:
忽聞天外玉簫聲,花下聽來獨自行。
三十六宮秋一色,不知何處偏月明。
魷魚窗冷夜迢迢,海嶠雲飛月色遙。
宮漏已沉參倒影,美人猶自學吹簫。”
“嘿嘿,沒想到朱權還有點才學,寫得真好、仿佛一幅圖畫浮在眼前。你也挺厲害,居然記得這樣清楚,還有沒有?”
“記得住有什麽厲害的,隻不過我是喜歡詩詞罷了,還有一首是宮裏女官王司彩寫的:
瓊花移入大明宮,旖旎濃香韻晚風。
贏得君王留步輦,玉簫嘹亮月明中。”
張玉景側頭凝思悠然神往,“人家是怎麽寫出來的呢?佩服啊...!”
“哈...佩服什麽!”方中愈說道:“他們還佩服你武藝高強呢...雨奇,你可別學你母親從小就喜歡舞槍弄刀的,好好學習我教你的書。”
“好的父親,”雨奇天真的說道:“可是我讀好了書再學武可以嗎?”
“嗯,那倒是可以。”
“哎...”張玉景這才醒過味來,“我還當你真心誇我呢,原來是嫌我沒讀過書啊?”
“沒有沒有,”方中愈連忙解釋,“學武還是讀書也得看個人喜好嘛!如果我嫌棄你沒讀過書還能娶你嗎?”
“你娶我?當初如果不是我...”話說一半張玉景又不說了,心想當初自己主動追他的事兒最好不讓雨奇知道,便轉口問道:“你打算從哪下手查案?”
方中愈想了想說道:“宮裏的人不好盤問,我想先從那個太醫孫似邈開始...嘿,孫似邈...看名字就是想學先唐藥王孫思邈呀!哼,連死因都說不出,還想學人家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