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行,”小太監說道:“我是司禮房的人,得是總管派我做什麽就做什麽,我自己是不能隨便變動的。”
“哦,你是司禮房的...”方中愈問道:“管你們的是不是候泰?”
“是啊!難道您也認識候總管嗎?”
“曾經見過一麵,你領我去見他。”
“好吧...!”小太監立刻領著他走。
皇宮太大了,左一個院子、右一個大殿的,好像走不到頭。一路之上,有不少太監跟領路小太監打招唿,神態都很恭敬。方中愈驚疑的問:“小公公,看來你還是個當官的呢!”
“就算是吧!”小太監喜滋滋的答道:“您別看我年紀不大,我是十歲進宮、至今已經整整六年了!做過長隨、奉禦、監丞、少監,今年夏天候總管才升我為太監。”
“噢...你很厲害啊!”方中愈還以為淨身進宮的都是太監呢,沒想到太監之下還有那麽多等級。
“有什麽厲害了,上麵還有副統領太監、統領太監、主管太監、總管太監,我還差得遠呢!”小太監說道:“不過,十六歲就做到太監的也不太多。”
“嗬嗬...應該是很少吧!”方中愈見總走不到地方,問道:“這皇宮有多大,好像沒有盡頭似的?”
“還不得有萬八千間房子啊...馬上就到了...!”
方中愈聽了咂舌不已,見前麵走進一個僻靜的小院,一個人正背著手在廊下來迴踱步。
“迴總管,”小太監大聲說道:“有人想見您。”
“哦...是誰啊?”那人轉過身來。
看到果然是見過的那個候姓太監,方中愈笑著說道:“候總管,我是錦衣衛袁中愈。”
“哎喲!袁公爺...”候泰立刻走下台階,“是什麽風把您吹來了...您找我有事兒?”
“其實也沒有什麽事情,皇上讓我查權賢妃的死因,我就四處轉轉打聽打聽。”
“哦,袁公爺快到裏麵坐...”候泰把他讓到房中,吩咐人沏茶拿點心。
房中隻剩下二人,候泰問道:“不知道袁公爺想知道什麽?”
“咱們先不說那些...”方中愈笑著問:“我聽說侯總管和楊慶不太對付,不知道是真是假?”
侯泰驚疑的看過來,“我和楊總管都是侍候皇上、皇妃的,隻是分工不同,哪有什麽不對付了,袁公爺這是聽誰胡說的?”
“鄭和...我相信他不會騙我吧!”既然沒法套近乎,方中愈決定直接了當。
“鄭和...”侯泰的臉色變了幾變,不高興的問道:“袁公爺找我到底有什麽事情?”
“實話跟你說吧...我要對付楊慶,想請侯總管幫忙。”
“對付楊慶...為什麽?”
“不為什麽,我是大明之臣忠於皇上,皇上立大皇子為太子,我自然也忠於太子,但是...有些人總想取代太子,這事在我職責之內,就這麽簡單。”
“哦...”侯泰轉著眼珠看他,隔了好一會兒突然問道:“有句話...也許不該問,你是...姓方吧?”
這迴輪到方中愈驚疑了,他心中吃驚麵上卻哈哈笑道:“侯總管,滿朝文武都知道我姓袁,你怎麽這樣問?”
侯泰笑了笑,“公爺,我是浙江寧海人氏,同鄉之中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當世大儒,我非常敬佩他的學問和為人,跟他也算得上是好友。當年,就是我向建文帝舉薦的他...”
浙江寧海是方中愈的祖籍之地,出的著名讀書人也隻有自己父親啊!方中愈心裏有點打鼓,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公爺...”侯泰盯著他看,“我這位朋友姓方名孝孺,我看你的相貌、神態和言談舉止跟他...非常像,所以有此一問。”
子隨父是天然之理,方中愈心裏有六七分信了,但他可不是當年的莽撞少年了,哈哈笑著說:“原來侯總管說的是方孝孺啊!也許我真的跟他相像吧,但是我姓袁,跟他沒有關係。”
“哦...那是我冒昧了,”侯泰笑著收迴目光,“公爺請喝茶。”
方中愈心裏也難免起伏,這時借著喝茶平穩一下。
“看得出公爺是個爽快人,我也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所以...我很希望跟你合作。”
“哦...這可太好了。”方中愈明白,他是認出自己身份了,雖然自己不承認。
侯泰問道:“公爺想我怎麽做?”
“麻煩你派個可靠的人盯著楊慶和黃儼,看看他們有什麽異常舉動。”
“可以...你是想查...三皇子吧?”
“哦...”這下方中愈可是真吃了一驚,隨即便釋然了,侯泰在宮中這麽多年自然知道楊慶和朱高燧的關係,再說了自己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對付一個太監啊!
“侯總管洞察秋毫啊!”
“嗬嗬,公爺過獎了。公爺,權賢妃的案子可不好查啊!你可得放心。”
“哦...”聽話聽音,方中愈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您的意思...這權賢妃之死...果然是被人害的嗎?”
候泰點了點頭,低聲說道:“我也不知道太多,但是...宮裏的確有傳聞,所謂無風不起浪呀!”
“什麽樣的傳聞?”
“得寵遭人嫉唄!這些年,皇上對她真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啊!能沒有嫉恨嗎?後宮之中向來是非多,想得寵得不到就生害人之心唄!”
“哦...”方中愈點頭,“楊慶說權賢妃在大軍歸途中暴斃,隨軍太醫都查不到死因。”
“這個卻未必,”侯泰說道:“也許害人者事先就買通了太醫呢?所以說,這個案子很難查啊!”
“這個我倒是知道,”方中愈說道:“聽說連周新都沒查出來,談何容易呀!”
“也許吧...未必就是查不出來,也許是其他原因。”
“哦...噢,我懂了。”方中愈似有所悟,“你的意思...確定是宮裏的其他嬪妃幹的?”
候泰搖頭,“我也說不好,說什麽的都有、撲朔迷離,但是...我猜想還是宮裏的人可能性大一些...”
方中愈跟他談了很長時間,最後說道:“楊慶故意整我連個帶路的人都不給,我看剛才那個小太監挺機靈、派給我吧?”
“當然可以了!”候泰二話沒說便答應了,“他叫桂生,別看年紀小進宮已經六年了,這皇宮裏熟悉得很...來人,把桂生叫進來。”
少傾,小太監桂生走進來,“總管,您有什麽吩咐?”...
“哦,你是司禮房的...”方中愈問道:“管你們的是不是候泰?”
“是啊!難道您也認識候總管嗎?”
“曾經見過一麵,你領我去見他。”
“好吧...!”小太監立刻領著他走。
皇宮太大了,左一個院子、右一個大殿的,好像走不到頭。一路之上,有不少太監跟領路小太監打招唿,神態都很恭敬。方中愈驚疑的問:“小公公,看來你還是個當官的呢!”
“就算是吧!”小太監喜滋滋的答道:“您別看我年紀不大,我是十歲進宮、至今已經整整六年了!做過長隨、奉禦、監丞、少監,今年夏天候總管才升我為太監。”
“噢...你很厲害啊!”方中愈還以為淨身進宮的都是太監呢,沒想到太監之下還有那麽多等級。
“有什麽厲害了,上麵還有副統領太監、統領太監、主管太監、總管太監,我還差得遠呢!”小太監說道:“不過,十六歲就做到太監的也不太多。”
“嗬嗬...應該是很少吧!”方中愈見總走不到地方,問道:“這皇宮有多大,好像沒有盡頭似的?”
“還不得有萬八千間房子啊...馬上就到了...!”
方中愈聽了咂舌不已,見前麵走進一個僻靜的小院,一個人正背著手在廊下來迴踱步。
“迴總管,”小太監大聲說道:“有人想見您。”
“哦...是誰啊?”那人轉過身來。
看到果然是見過的那個候姓太監,方中愈笑著說道:“候總管,我是錦衣衛袁中愈。”
“哎喲!袁公爺...”候泰立刻走下台階,“是什麽風把您吹來了...您找我有事兒?”
“其實也沒有什麽事情,皇上讓我查權賢妃的死因,我就四處轉轉打聽打聽。”
“哦,袁公爺快到裏麵坐...”候泰把他讓到房中,吩咐人沏茶拿點心。
房中隻剩下二人,候泰問道:“不知道袁公爺想知道什麽?”
“咱們先不說那些...”方中愈笑著問:“我聽說侯總管和楊慶不太對付,不知道是真是假?”
侯泰驚疑的看過來,“我和楊總管都是侍候皇上、皇妃的,隻是分工不同,哪有什麽不對付了,袁公爺這是聽誰胡說的?”
“鄭和...我相信他不會騙我吧!”既然沒法套近乎,方中愈決定直接了當。
“鄭和...”侯泰的臉色變了幾變,不高興的問道:“袁公爺找我到底有什麽事情?”
“實話跟你說吧...我要對付楊慶,想請侯總管幫忙。”
“對付楊慶...為什麽?”
“不為什麽,我是大明之臣忠於皇上,皇上立大皇子為太子,我自然也忠於太子,但是...有些人總想取代太子,這事在我職責之內,就這麽簡單。”
“哦...”侯泰轉著眼珠看他,隔了好一會兒突然問道:“有句話...也許不該問,你是...姓方吧?”
這迴輪到方中愈驚疑了,他心中吃驚麵上卻哈哈笑道:“侯總管,滿朝文武都知道我姓袁,你怎麽這樣問?”
侯泰笑了笑,“公爺,我是浙江寧海人氏,同鄉之中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當世大儒,我非常敬佩他的學問和為人,跟他也算得上是好友。當年,就是我向建文帝舉薦的他...”
浙江寧海是方中愈的祖籍之地,出的著名讀書人也隻有自己父親啊!方中愈心裏有點打鼓,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公爺...”侯泰盯著他看,“我這位朋友姓方名孝孺,我看你的相貌、神態和言談舉止跟他...非常像,所以有此一問。”
子隨父是天然之理,方中愈心裏有六七分信了,但他可不是當年的莽撞少年了,哈哈笑著說:“原來侯總管說的是方孝孺啊!也許我真的跟他相像吧,但是我姓袁,跟他沒有關係。”
“哦...那是我冒昧了,”侯泰笑著收迴目光,“公爺請喝茶。”
方中愈心裏也難免起伏,這時借著喝茶平穩一下。
“看得出公爺是個爽快人,我也早聽說過您的大名,所以...我很希望跟你合作。”
“哦...這可太好了。”方中愈明白,他是認出自己身份了,雖然自己不承認。
侯泰問道:“公爺想我怎麽做?”
“麻煩你派個可靠的人盯著楊慶和黃儼,看看他們有什麽異常舉動。”
“可以...你是想查...三皇子吧?”
“哦...”這下方中愈可是真吃了一驚,隨即便釋然了,侯泰在宮中這麽多年自然知道楊慶和朱高燧的關係,再說了自己這個錦衣衛指揮使也不能無緣無故的對付一個太監啊!
“侯總管洞察秋毫啊!”
“嗬嗬,公爺過獎了。公爺,權賢妃的案子可不好查啊!你可得放心。”
“哦...”聽話聽音,方中愈心中不禁咯噔一下,“您的意思...這權賢妃之死...果然是被人害的嗎?”
候泰點了點頭,低聲說道:“我也不知道太多,但是...宮裏的確有傳聞,所謂無風不起浪呀!”
“什麽樣的傳聞?”
“得寵遭人嫉唄!這些年,皇上對她真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啊!能沒有嫉恨嗎?後宮之中向來是非多,想得寵得不到就生害人之心唄!”
“哦...”方中愈點頭,“楊慶說權賢妃在大軍歸途中暴斃,隨軍太醫都查不到死因。”
“這個卻未必,”侯泰說道:“也許害人者事先就買通了太醫呢?所以說,這個案子很難查啊!”
“這個我倒是知道,”方中愈說道:“聽說連周新都沒查出來,談何容易呀!”
“也許吧...未必就是查不出來,也許是其他原因。”
“哦...噢,我懂了。”方中愈似有所悟,“你的意思...確定是宮裏的其他嬪妃幹的?”
候泰搖頭,“我也說不好,說什麽的都有、撲朔迷離,但是...我猜想還是宮裏的人可能性大一些...”
方中愈跟他談了很長時間,最後說道:“楊慶故意整我連個帶路的人都不給,我看剛才那個小太監挺機靈、派給我吧?”
“當然可以了!”候泰二話沒說便答應了,“他叫桂生,別看年紀小進宮已經六年了,這皇宮裏熟悉得很...來人,把桂生叫進來。”
少傾,小太監桂生走進來,“總管,您有什麽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