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
抄經,是段思聰每日必做的功課,諸經都抄,但抄寫最多的,還是金剛經,七歲提筆,堅持習慣已有三十二年,每一個字,每一個段落都熟透於心。
然而,今日卻是鬼使神差一般,心字寫完,再要起筆時,卻在心頭破了一筆,成了“必”字。
段思聰心裏一突,頓時有煩燥意起,一推筆墨,長身而立。
“傳鄭簡。”
因南詔兵禍起,屏隔中原百十年,如今大理境內雖通行漢文,但讀音已大為不同,揉合了白族的口語發音,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讀法,又因地製宜的創造了一些名詞,於是,字同音不同,音同義不同的情況就出現了。
眼下還算好,再過百年,就到了句句重譯的地步了。
這鄭簡姓鄭沒錯,名卻不叫簡,這“簡”字,與中原朝廷的卿字同義,而皇帝自稱也不是朕字,而是“元”,百姓稱唿皇帝也不叫皇帝,叫驃信,將軍則叫弓久。
內侍匆匆下去,不一會,領著一位白須飄飄的老者進殿,“鄭廉見過驃信。”
“免禮,賜座。”
“謝驃信。”
鄭廉坐下,內侍上了香茗退下,段思聰才取過書案上那寫壞的經文,遞給鄭廉,“元自小抄習,從未出錯,今日這心頭多了一筆,仿若利刃,不知主何兇吉,請鄭簡為元解惑。”
“主不祥,刀臨心頭為禍,當逐宋使出境,再遣使與秦朝修好,方為良策。”
“你這酸儒,不好好教書,又在膘信這胡說八道什麽。”
人未至,聲先到,話音落了,一條彪悍的身影才從殿門外閃進來,其人年約五旬,虯須如紮,虎目含電,顧盼自雄,正是布燮高方長子,高方輔。
“膘信當麵,爾敢無禮……”
“哎哎哎……兩位簡家有話好好說,來,弓久坐下說話,你來的正好,正好幫元解一解惑。”
段思聰親自迎著高方輔坐下,又把經書取過,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高方輔大笑道:“酸儒誤國,心頭加一撇,為必字,是說我大軍此番出兵,必能斬獲大功。”
鄭廉大怒:“為何不是必敗。”
“老匹夫,爾敢咒某……”
段思聰一臉無奈,隻好又勸:“弓久呐,那孟昶坐擁四十六州,戰兵近二十萬,尚且半年而亡國,如今卻腆著老臉來我大理借兵,元日思夜想,總覺著有些不對勁,再說……”
“膘信想差了,再給三倍金銀,這兵也是一個也不借,我們要的是這名,正好出兵,把那肥沃的蜀地打下來,為我大理開疆辟土。”
“可……”
高方輔卻起身告退了,雄糾糾的來,氣昂昂的走。
不怕武人壞脾氣,就怕武人有心計。
高方輔便是這樣的人,外表粗魯,卻是真正能繡花的男人,該無禮時無禮,該裝愣時裝愣,該發飆時發飆,該陪笑時陪笑,該服軟時立馬滾成一個球,心機與他家裏那位瘦骨如柴的老家夥一脈相承。
騙過了所有人,騙成了第一大權臣。
孟昶來了其實有三個多月了,段思聰對他很禮遇,常促膝長談,請教治國方略,除開軍事版塊不說,孟昶在治國理政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段思聰常有所悟。
高方輔也時不時的設宴款待,談東說西卻隻字不提出兵之事,直到把孟昶的底都摸出來了,後續的使者帶著珠寶金銀來了,他才大手一拍,說無論如何也要說服膘信出兵,為孟昶報仇。
不過他打的主意,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出兵,當然王室與各部一起出,領兵者卻除了他高方輔外,無人敢請命,打贏打輸,他高家都得利。
但也有跟著鼓燥的部族,打的主意卻是抱緊高家大腿,好跟著喝湯。
隻是對於皇室來講,搞不好就吃大虧。
段思聰的猶豫,主要便是在這個點上。
皇宮不遠處的客舍,孟昶在練劍,身形矯健,劍影紛飛。
很多東西,隻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孟昶父子曆經亡國之痛後,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活在頹廢狀態中,正旦大朝,他這亡國之君不得不硬著頭皮參與大朝會,然而,沒想到人生的大機遇在等著他。
搏不搏?
簡直是廢話,他雖然長期囚在秦王府中,但經過板蕩後,曾經的百官,哪個可用,哪個不可用,還是能信手拈來。
宋九重給他畫的餅他不信,但聯合蠻部,奪下數城後,他便有這個信心,再也不用迴到京中的那個囚籠中去。
哪怕,多自由三五年也好呐。
孟玄哲也一夜間成長起來,不僅行為上告別過去,這一路上的風餐露宿,也令他的臉龐變的剛毅明朗,有了真正的男子氣概。
見父親一通劍舞畢,渾身白氣蒸騰,忙把早備好的毛布在熱水裏絞了,遞過去。
“父親。”
孟昶欣慰的接過毛巾,一邊擦臉,一邊笑道:“不用心急,你倆沒事城裏城外多走走,好不容易來了,洱海風光總要好生領略一番才行。”
“果真能成?”
“當然,多則五萬,少則三萬,明春必集於這城外,昨夜便與你倆詳細分析了,怎麽,還不信你父親麽。”
伊審征道:“主公如此說,那某真去買醉去了。”
“去吧,大郎也去,該放鬆還是要放鬆。”
“父親……孩兒就不去了,這就溫兵書去。”
看著大郎急步匆匆的進屋,孟昶開懷大笑。
能有什麽還比兒子成長起來了更令人喜悅的。
……
遠在益州的秦越則是滿臉驚喜,聽到親衛報呈的消息後,他怔了怔,然後就發足狂奔,出了大門一把奪過親衛的座騎,便向北城疾馳而去。
城外,一長溜的駝隊正在初冬的暖陽中緩緩而行,領頭的是一位騎著黑色駿馬的虯須大漢,高鼻深眼,眼瞳似乎被天空的蔚藍給染了,發出璀燦的光芒。
他身著異域服裝,灰撲撲,厚沉沉,幅邊淩亂,弓囊裏插著的,卻是一柄中原雕弓,箭匣裏的雕羽箭矢,則分明是西域式樣,除此外,劍是十字大劍,靴是尖頭薄靴,坐騎異常神俊,毛皮如緞,黝黑發亮。
從城門中衝出的快馬,感染了他,這位頂著西域臉的漢子揚鞭催馬,老遠便用生澀的口音喊道:“都虞侯……”
“馬尼德!”
“君子三諾,我來兌現了……”
兩馬交錯,兩隻大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秦越看了看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駝隊,開心的笑道:“你能迴來,比那滿載的物資,更讓我喜悅,走,我為你開路,進城。”
……
很多年以後,倍受世人所尊敬的馬尼德先生在他的迴憶錄裏寫道:“我這一生,最大的榮耀不是加冕為王,而是受到了中國皇帝最隆重的歡迎,他親自策馬開路,把我及我的駝隊迎進了他的臨時都城,萬千百姓夾道歡唿……”
抄經,是段思聰每日必做的功課,諸經都抄,但抄寫最多的,還是金剛經,七歲提筆,堅持習慣已有三十二年,每一個字,每一個段落都熟透於心。
然而,今日卻是鬼使神差一般,心字寫完,再要起筆時,卻在心頭破了一筆,成了“必”字。
段思聰心裏一突,頓時有煩燥意起,一推筆墨,長身而立。
“傳鄭簡。”
因南詔兵禍起,屏隔中原百十年,如今大理境內雖通行漢文,但讀音已大為不同,揉合了白族的口語發音,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讀法,又因地製宜的創造了一些名詞,於是,字同音不同,音同義不同的情況就出現了。
眼下還算好,再過百年,就到了句句重譯的地步了。
這鄭簡姓鄭沒錯,名卻不叫簡,這“簡”字,與中原朝廷的卿字同義,而皇帝自稱也不是朕字,而是“元”,百姓稱唿皇帝也不叫皇帝,叫驃信,將軍則叫弓久。
內侍匆匆下去,不一會,領著一位白須飄飄的老者進殿,“鄭廉見過驃信。”
“免禮,賜座。”
“謝驃信。”
鄭廉坐下,內侍上了香茗退下,段思聰才取過書案上那寫壞的經文,遞給鄭廉,“元自小抄習,從未出錯,今日這心頭多了一筆,仿若利刃,不知主何兇吉,請鄭簡為元解惑。”
“主不祥,刀臨心頭為禍,當逐宋使出境,再遣使與秦朝修好,方為良策。”
“你這酸儒,不好好教書,又在膘信這胡說八道什麽。”
人未至,聲先到,話音落了,一條彪悍的身影才從殿門外閃進來,其人年約五旬,虯須如紮,虎目含電,顧盼自雄,正是布燮高方長子,高方輔。
“膘信當麵,爾敢無禮……”
“哎哎哎……兩位簡家有話好好說,來,弓久坐下說話,你來的正好,正好幫元解一解惑。”
段思聰親自迎著高方輔坐下,又把經書取過,把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高方輔大笑道:“酸儒誤國,心頭加一撇,為必字,是說我大軍此番出兵,必能斬獲大功。”
鄭廉大怒:“為何不是必敗。”
“老匹夫,爾敢咒某……”
段思聰一臉無奈,隻好又勸:“弓久呐,那孟昶坐擁四十六州,戰兵近二十萬,尚且半年而亡國,如今卻腆著老臉來我大理借兵,元日思夜想,總覺著有些不對勁,再說……”
“膘信想差了,再給三倍金銀,這兵也是一個也不借,我們要的是這名,正好出兵,把那肥沃的蜀地打下來,為我大理開疆辟土。”
“可……”
高方輔卻起身告退了,雄糾糾的來,氣昂昂的走。
不怕武人壞脾氣,就怕武人有心計。
高方輔便是這樣的人,外表粗魯,卻是真正能繡花的男人,該無禮時無禮,該裝愣時裝愣,該發飆時發飆,該陪笑時陪笑,該服軟時立馬滾成一個球,心機與他家裏那位瘦骨如柴的老家夥一脈相承。
騙過了所有人,騙成了第一大權臣。
孟昶來了其實有三個多月了,段思聰對他很禮遇,常促膝長談,請教治國方略,除開軍事版塊不說,孟昶在治國理政上還是很有一套的,段思聰常有所悟。
高方輔也時不時的設宴款待,談東說西卻隻字不提出兵之事,直到把孟昶的底都摸出來了,後續的使者帶著珠寶金銀來了,他才大手一拍,說無論如何也要說服膘信出兵,為孟昶報仇。
不過他打的主意,明眼人都看的出來。
出兵,當然王室與各部一起出,領兵者卻除了他高方輔外,無人敢請命,打贏打輸,他高家都得利。
但也有跟著鼓燥的部族,打的主意卻是抱緊高家大腿,好跟著喝湯。
隻是對於皇室來講,搞不好就吃大虧。
段思聰的猶豫,主要便是在這個點上。
皇宮不遠處的客舍,孟昶在練劍,身形矯健,劍影紛飛。
很多東西,隻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孟昶父子曆經亡國之痛後,曾經好長一段時間活在頹廢狀態中,正旦大朝,他這亡國之君不得不硬著頭皮參與大朝會,然而,沒想到人生的大機遇在等著他。
搏不搏?
簡直是廢話,他雖然長期囚在秦王府中,但經過板蕩後,曾經的百官,哪個可用,哪個不可用,還是能信手拈來。
宋九重給他畫的餅他不信,但聯合蠻部,奪下數城後,他便有這個信心,再也不用迴到京中的那個囚籠中去。
哪怕,多自由三五年也好呐。
孟玄哲也一夜間成長起來,不僅行為上告別過去,這一路上的風餐露宿,也令他的臉龐變的剛毅明朗,有了真正的男子氣概。
見父親一通劍舞畢,渾身白氣蒸騰,忙把早備好的毛布在熱水裏絞了,遞過去。
“父親。”
孟昶欣慰的接過毛巾,一邊擦臉,一邊笑道:“不用心急,你倆沒事城裏城外多走走,好不容易來了,洱海風光總要好生領略一番才行。”
“果真能成?”
“當然,多則五萬,少則三萬,明春必集於這城外,昨夜便與你倆詳細分析了,怎麽,還不信你父親麽。”
伊審征道:“主公如此說,那某真去買醉去了。”
“去吧,大郎也去,該放鬆還是要放鬆。”
“父親……孩兒就不去了,這就溫兵書去。”
看著大郎急步匆匆的進屋,孟昶開懷大笑。
能有什麽還比兒子成長起來了更令人喜悅的。
……
遠在益州的秦越則是滿臉驚喜,聽到親衛報呈的消息後,他怔了怔,然後就發足狂奔,出了大門一把奪過親衛的座騎,便向北城疾馳而去。
城外,一長溜的駝隊正在初冬的暖陽中緩緩而行,領頭的是一位騎著黑色駿馬的虯須大漢,高鼻深眼,眼瞳似乎被天空的蔚藍給染了,發出璀燦的光芒。
他身著異域服裝,灰撲撲,厚沉沉,幅邊淩亂,弓囊裏插著的,卻是一柄中原雕弓,箭匣裏的雕羽箭矢,則分明是西域式樣,除此外,劍是十字大劍,靴是尖頭薄靴,坐騎異常神俊,毛皮如緞,黝黑發亮。
從城門中衝出的快馬,感染了他,這位頂著西域臉的漢子揚鞭催馬,老遠便用生澀的口音喊道:“都虞侯……”
“馬尼德!”
“君子三諾,我來兌現了……”
兩馬交錯,兩隻大手緊緊的握在一起。
秦越看了看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駝隊,開心的笑道:“你能迴來,比那滿載的物資,更讓我喜悅,走,我為你開路,進城。”
……
很多年以後,倍受世人所尊敬的馬尼德先生在他的迴憶錄裏寫道:“我這一生,最大的榮耀不是加冕為王,而是受到了中國皇帝最隆重的歡迎,他親自策馬開路,把我及我的駝隊迎進了他的臨時都城,萬千百姓夾道歡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