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又等了一天,牛邵去召集的人馬總算坐祖瑪的鳥船到了上川島,很多大匠沒有坐過船,到了上川島是吐得一塌糊塗。得,朱浩在鳥船上麵微微搖頭,看情況今天是開不成迴了。


    朱浩取了畫架和作圖用的工具,帶上牛邵,祖瑪和幾個鐵血會的家丁往,上川所的後山最高峰走去。劉瞎子和孟保羅領了一項艱巨的任務,對上下倆川島的丁口進行必要的統計是朱浩希望的。


    朱浩隻有徹底統計清楚確切的丁口數量,才能真切地實施征稅、加賦、派役等官府行為,大明朝是不會做疍民跟艇民的人丁數量,因為他們都屬於賤民。朱浩為上述疍民跟艇民的漁船為依據,並不是要實行了中國千年的人頭稅,而是要將後世的財產和流轉環節做為征稅製度。


    上川島人口數量的多少,現今不僅關係朱浩的稅賦有多少,同時還可以募集到海軍的兵員要多少。


    朱浩按照明末的募兵製常備軍隊的募兵比例大約,一個縣人口為二十比一,這些軍隊是職業兵,隨時可戰,隨時敢戰。當大戰發生時,除了職業兵以外,還可征發民兵,征發比例為一戶一丁這些民兵主動承擔輜重後勤,遇到緊急情況時,則需加入作戰。


    劉瞎子對朱浩說道,以上川島目前的疍民和艇民數量來看,常備募兵應為八百人,戰時可征發二千至三千民兵,那還算好得,用後世的話來說,這就是上川島現在的戰時動員能力。


    朱浩微微皺眉。人口啊!對了,新寧縣不是有流民嗎!


    劉瞎子進入角色開始給鐵血會的年輕家丁布置作業,將在場的部分家丁分作數組,準備從上川所的破爛營寨出發,分左右兩邊,沿著上川島的外灘分南北部地區進行查訪,統計各村各寨各堡的丁口人數,這項任務非常艱巨,預計將遇到各種困難。


    而上川島和下川島海商和疍民,艇民頭領的帶領下,就好像孟保羅一樣,許多村寨則結寨自保,構築寨牆,抵禦海寇的進犯,保護村寨不被海寇亂搶,這些村寨形成了一人有難,八方支援,在一定意義上成為了南海特有的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


    能否順利將這些村寨納入朱浩的統治之下,也是此次朱浩的關鍵。為此,曹明府親自找書吏撰寫了同樣的許多公文,加蓋新寧縣縣令印鑒,全數給上川島的朱浩,劉瞎子安排各個“工作組”“人口普查”。


    通過三天的“人口普查”劉瞎子對朱浩的培訓出來的家丁刮目相看。


    其中有的家丁實務能力顯然高出祖群的巡丁,還不止一籌。


    因此,劉瞎子在分派“工作組”的時候,都以鐵血會的家丁為首,輔以巡丁為輔,事實上有的十五六歲的年輕家丁,不比成年老吏差。


    如果是在明朝末年也就是1642年,中國估計很難找到幾個畫工,做有史以來第一幅工業區規劃設計圖,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從事工業區規劃的技術人員可謂是如過江之鯽一般,朱浩沒做商人前,大學畢業就是幹這一行的。


    朱浩鋪開所做的地圖,指著地圖說到這份地圖是朱浩特意花錢買到的上川島地形圖,雖然是明朝畫師繪製的,但是朱浩花了一周的時間教了姓白的畫師,畫等高線和比例尺。


    上川島大都是地形都是山丘,隻有上川所的西麵是一馬平川的稻田。


    開發區除了按片分布輕工業、冶金工業、造船業,機械製造業之外還需要考慮到居民區的安置,尤其是開發區內商貿區的規劃。


    朱浩初步構想機械製造工業、冶金工業都是耗水量較高的工業,站在上川所的後山最高峰。從地圖上看右邊的望牛山上,朱浩用望遠鏡看過,望牛山上峽穀裏淌著一條大溪流,大溪流上遊可以修建一個庫容有五百多萬立方米的為小型水庫。


    大溪流上遊可以修建水庫,要是修建峽穀水庫,雖然並不處在工業區整體規劃之內,但是根據勘探的結果上提到的,這溪流的流量朱浩覺得要保證未來開發區用水,還要同時打深井。


    “少爺,姓白的畫師來了,”牛邵看著山道上姓白的畫師,鍋著一個腰,手裏還拿著一個撿來的樹棍慢慢的走路。


    “快去扶他,”朱浩放下望遠鏡。


    牛邵扶著白雲超趕到山頂,朱浩看到臉色蒼白的畫師,心疼的不得了,好得畫師難找。如果跟得上朱浩的跳躍性思維的人,還大體上聽得懂朱浩的術語的人才,那可是不得了,朱浩著一年以來就出現怎麽一個人。


    “暈船就要休息,還趕過來幹嘛!”


    白雲超喘口氣,“我不累,大公子要把開發區建拉。”


    “來,來來,我打算開發區建在上川所的右手邊,那個一馬平川的稻田裏,我剛才在看望牛山的溪水,相見一個水庫。”


    “工業區內,沿著公路工業區北區生產鋼鐵,我把三座高爐放在溪流得下遊靠海的地方。而像槍炮、冶金、機械和造船,一字擺開就在南區,占地麵積一般較大估計會占到整個工業的四成左右,再一個就是倉庫包括原料、設備、成品、半成品倉庫。”


    白雲超點了一下頭說:“從規劃角度來說,南北區就是重工業區,一個綜合體。要修路,修碼頭,即然是工業區那麽第一個自然就是煉鋼鐵的高爐,包括煉鋼鐵的生產車間和輔助車間,工業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朱浩簡直就驚呆了,白雲超就在朱浩的書房裏悶了一個月,把朱浩的開發區的草稿看了無數遍,居然能說出這種話語,朱浩仿佛覺得自己有迴到了二十一世紀,跟哥們一起做探討。


    “水廠、汙水處理廠及各種排水管和排水溝,這些設施應由有經驗的大匠統一修建。重工業區他的配套加工,既解解決生產需要又有利於各種勞動的安排。還有最為重要是運輸,像這類重工業區對物資的輸入和輸出都有著很高的要求。顯然一般土路是無法滿足的,要修建馬拉鐵路,用專用馬拉鐵路、公路、航運碼頭、連續運輸的管道、索道等可顯著節約投資加快建設度。”


    “還有,東區公共設施,包括辦公室、醫院、食堂、浴室、幼托機構學校等。工業區內修建公共設施還要有,包括設計院、研究所、實驗室、技校等。這些科研機構可布置在廠前區中亦可布置在居住區或工業區之內。當然還需要根據工業生產特點確定衛生防護帶所需寬度。這些隻是籠統的硬件設施如果要拿出具體方案估計還需要一段時間”


    朱浩微笑的點著頭,拍著手以示鼓勵,“講,快講,說完了!”牛邵聽天書一般,就看到白畫師在哪裏,口如懸河的講話,臉色由暈船的蒼白,越講越興奮他的臉變成了紅彤彤的顏色。


    白雲超卡殼了,鬧一鬧頭發,給山風吹吹拂。


    朱浩輕輕講到:“你還忘記說北區輕工業門類,像北區的罐頭工廠就整座工廠分為幾個部分,管事區、庫房區、住房區、灶房區、加料房、刀俎房、收魚房,這必須要又快又重的把它建起了,罐頭工廠絕對是重中之重。一些像食品工業、醫藥製造、紡織工業、玻璃工業、縫紉工業、工藝品製造工業都是來錢比較快的項目,一年,不,半年,當我的艦隊成立的時候,當然這隻是初步的構想你覺得怎麽樣。”


    朱浩在腦子裏慢慢的結合自己過去所學,和大明朝現有條件來規劃。慢慢的一個龐大的重工業區規劃在他的腦子裏開始成型,雖然還有些不成熟可是大框架已經基本被構畫了出來。


    而之所以強調修建像巴黎那樣的大型下水道係統,實際是朱浩受一些歐洲電影的影響,這種距離地麵的較遠的下水道,不僅僅隻是下水道在戰爭時完全可以作防空洞,當然大明朝沒看空軍,朱浩主要就是為了以防萬一,軍隊作戰時也可以通過下水道轉移、迂迴,這不是有水泥嗎!


    迴隨船來的鐵血會的年輕人帶來了,朱浩教他們的水泥製法。


    他們讓隨船的十幾名深井鎮的軍戶窯工,背著海風,他們在石屋山的峽穀裏勘探到了有石灰石,靠著石屋山背對著海灣,建起一座專燒水泥的立窯。水泥的原料是石灰石、粘土,這二者淡水都不缺少。


    燒窯的煤炭也多得是聯係韶關曲江煤,煤順著珠江支流北江五天就運過來了,實在是方便好用。


    在開發區沒有建成前,他們就生產水泥,以石灰石和粘土為主要原料,經破碎、配料、磨細製成生料,喂入水泥窯中煆燒成熟料,加入適量石膏(有時還摻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劑)磨細而成。


    有了水泥,朱浩最先發布命令,鋪路,而且是三橫一豎,寬十二米的水泥路,建房,朱浩給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留了一處房子,美國的白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暴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封他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封他號並收藏暴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