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傑大吃一驚,“我的乖乖,還有這種粉,以前怎麽沒有聽說過。”
朱浩知道,這魚肉罐頭沒有半點技術含量,這大明朝也又沒有專利一說,他做得別人也做得,所以保密還是必要的,雖然譚猴子、許傑等人忠誠應該沒有問題,但也保不定他們會無意間說出去。
書房裏,朱浩撬開酒壇的蓋子,一股油炸海魚的香味,撲鼻而來。
喊了丫鬟備下碗筷,“曹明府,請品嚐,”曹雅興這時大感興趣,用筷子夾了一塊小小的魚肉,放到嘴裏慢慢的咀嚼,越咀嚼越發現這魚罐頭是迴味無窮,吃了還想吃。
曹雅興又夾了一筷子,就停手了,朱浩的丫鬟忙斟茶倒水,曹雅興簌了一把口。
“祖傳秘方防腐粉,可保鮮魚千裏販運不腐。”曹雅興默默的念著,突然一拍大腿,抬頭對著朱浩一笑,那個笑得燦爛。
“不知這防腐粉如何調製?!”曹明府整ri為這流民吃飯困擾,一聽到有如此神奇之物,當下脫口而出。
朱浩心中好笑,他哪有什麽防腐粉,當下神秘的說道:“既是祖傳秘方,當然不可為外人道哉。”曹明府心頭敞亮之人,出口便知自己關心太過,失言了,當下換了一個話題。
“我就說,你剛才冒出幾句莫名其妙的話,說這幾年廣州府連年災荒米價飛漲,這一石上好的大米怎麽也得二兩銀子吧!這個罐頭價值幾何。”
朱浩笑著說道:“我這罐頭就賣七分銀子,一罐五斤便是七十個銅子,酒壇和工價要十八個銅子,漁獲算起來二十到二十二個銅子,穩賺三分銀子,曹明府你看如何。”
曹雅興有些愕然,這也太好賺了,三十罐漁獲,就是一百五十斤,賺一兩銀子,這是好事啊。
朱浩又說:“廣州府一石上好的大米怎麽也得二兩銀子,一旦開始生產魚罐頭,老百姓用買大米的錢可以買五倍的罐頭,再加上罐頭裏麵放了鹽和油吃著肚皮不餓,如果老百姓知道罐頭是曹明府發現的,想罐頭沒有名字叫什麽名字好,就叫曹明府,那有損官威,所以請曹明府為罐頭命名題字。”
朱千戶的書房內有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鬥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聯雲: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
朱浩站在花梨大理石大案邊上,用壓尺鋪好宣紙,打開硯台做出磨墨狀,想請曹雅興。
曹雅興猶豫了一下,渲染站起來笑著走了過來,慢慢走到花梨大理石案邊。
古往今來,略微有點名氣的帝王將相、風流文士,都喜歡到處題個匾,寫個字。一方麵是對自己的字有絕對的自信,另一方麵,也是有人恭維、求字,愛抬轎子。到了現在,不少領導題字癖依舊存在,隻是不少人的字實在看不下去,所以,到處題字,還是後一種因素居多。
實際上,朱浩的罐頭要打開市場,要費很大勁,一般古代的老百姓接受一個新鮮事物是靠口口相傳,但是有達官貴人宣傳題字那是出乎意料的好,這是朱浩這一年多發現,在大明朝辦事還是打著官府的名義事半功倍。
我國古代的商業廣告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的名著《詩經》之《衛風·氓》裏,就記載了最原始的廣告形態:“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小夥子抱著布等待人們來購買。這裏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實物陳列廣告。
其實,較早的名人廣告代言,當數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是以自己的書法代言。有史料載:一次,王羲之見到一個老婆婆在集上叫賣竹扇。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麽裝飾,引不起人們的興趣,賣不出去,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麽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麵上龍飛鳳舞地寫了幾個字,隨後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隻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麵是王右軍寫的字。”老婆婆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籃子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王羲之的廣告代言,不僅沒有收取費用,反而含有扶貧的意味,跟曹雅興一樣。
一氣嗬成,曹雅興題了鬥大得兩個字,“牧場”,朱浩鼓起掌來,確實寫得好,朱浩在這一年裏的毛筆字突飛猛進,但是看了曹雅興字隻能說,人家是用來吃飯的本事,比不得。
曹雅興放下筆,拿起宣紙吹了吹,遞到朱浩麵前,朱浩趕忙雙手接了,曹雅興端起一杯茶,打開茶盞吹了吹抿了一口突然問起。
“你的罐頭作坊開在哪裏?”
當下朱浩又將罐頭工場的選址要求跟曹明府說了,比如要靠海,有港口適合船隻靠岸,地近海上漁場,周圍漁民眾多,附近還要有足夠的淡水。曹明府想了想,說道:“這麽一說,我倒有個地方,就在上川島的西麵,廣海衛南灣水營廢棄的上川所。”
正說著,朱浩的丫鬟走了過來,“大少爺,老爺請曹明府過去用餐。”
曹雅興坐主位,朱千戶同何氏作陪,朱俊祥和朱浩,妹妹朱翠翠坐下首,典型的家宴。炙蛤蜊、燒田雞、筍雞脯、三事、酒糟虷、燎肚子、生炒黃鱔、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鰍、酢豆腐、水母匯、油煎雞、炙鴨、一撚針、水煠肉。擺在一張桌子。
朱浩拎著甘順辛辛苦苦帶來的酒作陪,曹雅興一喝,口齒留香,“著個酒不像是廣東的酒,這酒叫什麽名字。”
朱浩順口答道:“九江雙蒸。”
“飲起來確實很棉稠,好酒好酒。”
曹雅興一邊品著酒一邊找朱千戶說著話:“大哥,你四月份要去廣州府大操練,一去就的半年,精鹽的事你得抓緊,那個守備趙琦,你是怎麽分配的紅股,守備趙琦應該是有廣州府同知的背景。”
朱千戶想了一下開聲道:“你說的分配的紅股,我親自送到廣海衛守備趙琦的府邸,這個數。”說罷朱千戶拿手一比劃,伸出了兩根手指頭。“那個你的侄子虎頭跟您講了沒有,就是罐頭的事。”
曹雅興微微一笑,這個遠房不能在遠房的親戚,長得人高馬大的實際上比猴子還精,要不新寧縣商圈裏麵有綽號假商人,你自己不好出麵就拿兒子出麵,曹雅興掃了一眼朱浩,朱浩正夾菜給妹妹朱翠翠,“嗯”對待家裏人可算厚道,曹雅興微微點頭。
曹雅興看是醉了說道:“如果此事成真,那每年家裏獲利可是非常豐厚。而且,此事不但能獲利,如果有吃的,還能大大解決境內的流民問題,還新寧縣一個太平之地,可說是造福於民,將來你妹夫也可青史名留了。”
“小女年方十三,尚沒許人,虎頭有沒有娶親,”曹雅興看是醉了說。
“什麽?”朱千戶一愣,馬上明白過來,不禁喜不自禁,這是要成為親家了。
“朱浩,快,拜見嶽父,”朱俊祥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腳朱浩。
來到大明在一年多,就這樣被套牢了,朱浩歎息。
這一頓酒,朱千戶和曹雅興喝的是開心了,飯後,在朱千戶家休息,曹雅興和朱千戶閉門談論事情,一直搞到天蒙蒙亮,曹雅興坐著轎子迴了新寧縣,至於曹雅興和朱千戶夜談的內容就不得而知了。
新寧縣西南城岡巡檢司就在新寧縣西郊,三十餘歲巡檢的獨臂祖群,正在衙門裏的偏堂陪著朱浩喝酒。
巡檢司是衛所的補充,明初時衛所多在人煙密集之處,荒僻之處設置巡檢司,以緝盜、捉拿逃軍、潰軍為主要業務。每位巡檢任期內,以三十人、一百人、二百人為功績進行評定升賞或裁留。
後來巡檢司會參與地方衙門的捉拿、緝捕之類的差事,主要業務也改成了偵查境內私鑄印信、鑄錢、印製寶鈔、緝拿鹽販子等差事。為了防止巡檢司幹涉地方,嚴禁巡檢司參與、過問案訟官司,也不許巡檢司的人協同征稅。
隨著國家統治平穩,各地巡檢司被一口氣裁掉三百多個,新寧縣的巡檢司可以說是一個異類,前身就是廣海衛,是廣海衛武力的延續。
在他們看來,他們才是正統的廣海衛子弟,而現在的廣海衛就是朝廷安置一幫世襲軍官的空架子,做不得真。
朱浩說:“來來來,表姐夫,再喝一杯。”
朱浩知道,這魚肉罐頭沒有半點技術含量,這大明朝也又沒有專利一說,他做得別人也做得,所以保密還是必要的,雖然譚猴子、許傑等人忠誠應該沒有問題,但也保不定他們會無意間說出去。
書房裏,朱浩撬開酒壇的蓋子,一股油炸海魚的香味,撲鼻而來。
喊了丫鬟備下碗筷,“曹明府,請品嚐,”曹雅興這時大感興趣,用筷子夾了一塊小小的魚肉,放到嘴裏慢慢的咀嚼,越咀嚼越發現這魚罐頭是迴味無窮,吃了還想吃。
曹雅興又夾了一筷子,就停手了,朱浩的丫鬟忙斟茶倒水,曹雅興簌了一把口。
“祖傳秘方防腐粉,可保鮮魚千裏販運不腐。”曹雅興默默的念著,突然一拍大腿,抬頭對著朱浩一笑,那個笑得燦爛。
“不知這防腐粉如何調製?!”曹明府整ri為這流民吃飯困擾,一聽到有如此神奇之物,當下脫口而出。
朱浩心中好笑,他哪有什麽防腐粉,當下神秘的說道:“既是祖傳秘方,當然不可為外人道哉。”曹明府心頭敞亮之人,出口便知自己關心太過,失言了,當下換了一個話題。
“我就說,你剛才冒出幾句莫名其妙的話,說這幾年廣州府連年災荒米價飛漲,這一石上好的大米怎麽也得二兩銀子吧!這個罐頭價值幾何。”
朱浩笑著說道:“我這罐頭就賣七分銀子,一罐五斤便是七十個銅子,酒壇和工價要十八個銅子,漁獲算起來二十到二十二個銅子,穩賺三分銀子,曹明府你看如何。”
曹雅興有些愕然,這也太好賺了,三十罐漁獲,就是一百五十斤,賺一兩銀子,這是好事啊。
朱浩又說:“廣州府一石上好的大米怎麽也得二兩銀子,一旦開始生產魚罐頭,老百姓用買大米的錢可以買五倍的罐頭,再加上罐頭裏麵放了鹽和油吃著肚皮不餓,如果老百姓知道罐頭是曹明府發現的,想罐頭沒有名字叫什麽名字好,就叫曹明府,那有損官威,所以請曹明府為罐頭命名題字。”
朱千戶的書房內有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鬥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西牆上當中掛著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左右掛著一副對聯,乃是顏魯公墨跡,其聯雲:煙霞閑骨格,泉石野生涯。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右邊洋漆架上,懸著一個白玉比目磬。
朱浩站在花梨大理石大案邊上,用壓尺鋪好宣紙,打開硯台做出磨墨狀,想請曹雅興。
曹雅興猶豫了一下,渲染站起來笑著走了過來,慢慢走到花梨大理石案邊。
古往今來,略微有點名氣的帝王將相、風流文士,都喜歡到處題個匾,寫個字。一方麵是對自己的字有絕對的自信,另一方麵,也是有人恭維、求字,愛抬轎子。到了現在,不少領導題字癖依舊存在,隻是不少人的字實在看不下去,所以,到處題字,還是後一種因素居多。
實際上,朱浩的罐頭要打開市場,要費很大勁,一般古代的老百姓接受一個新鮮事物是靠口口相傳,但是有達官貴人宣傳題字那是出乎意料的好,這是朱浩這一年多發現,在大明朝辦事還是打著官府的名義事半功倍。
我國古代的商業廣告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當時的名著《詩經》之《衛風·氓》裏,就記載了最原始的廣告形態:“氓之蚩蚩,抱布貿絲。”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小夥子抱著布等待人們來購買。這裏的“抱布”就是最早的實物陳列廣告。
其實,較早的名人廣告代言,當數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他是以自己的書法代言。有史料載:一次,王羲之見到一個老婆婆在集上叫賣竹扇。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麽裝飾,引不起人們的興趣,賣不出去,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很同情,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麽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麵上龍飛鳳舞地寫了幾個字,隨後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隻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麵是王右軍寫的字。”老婆婆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籃子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王羲之的廣告代言,不僅沒有收取費用,反而含有扶貧的意味,跟曹雅興一樣。
一氣嗬成,曹雅興題了鬥大得兩個字,“牧場”,朱浩鼓起掌來,確實寫得好,朱浩在這一年裏的毛筆字突飛猛進,但是看了曹雅興字隻能說,人家是用來吃飯的本事,比不得。
曹雅興放下筆,拿起宣紙吹了吹,遞到朱浩麵前,朱浩趕忙雙手接了,曹雅興端起一杯茶,打開茶盞吹了吹抿了一口突然問起。
“你的罐頭作坊開在哪裏?”
當下朱浩又將罐頭工場的選址要求跟曹明府說了,比如要靠海,有港口適合船隻靠岸,地近海上漁場,周圍漁民眾多,附近還要有足夠的淡水。曹明府想了想,說道:“這麽一說,我倒有個地方,就在上川島的西麵,廣海衛南灣水營廢棄的上川所。”
正說著,朱浩的丫鬟走了過來,“大少爺,老爺請曹明府過去用餐。”
曹雅興坐主位,朱千戶同何氏作陪,朱俊祥和朱浩,妹妹朱翠翠坐下首,典型的家宴。炙蛤蜊、燒田雞、筍雞脯、三事、酒糟虷、燎肚子、生炒黃鱔、花珍珠、烹虎肉、炙泥鰍、酢豆腐、水母匯、油煎雞、炙鴨、一撚針、水煠肉。擺在一張桌子。
朱浩拎著甘順辛辛苦苦帶來的酒作陪,曹雅興一喝,口齒留香,“著個酒不像是廣東的酒,這酒叫什麽名字。”
朱浩順口答道:“九江雙蒸。”
“飲起來確實很棉稠,好酒好酒。”
曹雅興一邊品著酒一邊找朱千戶說著話:“大哥,你四月份要去廣州府大操練,一去就的半年,精鹽的事你得抓緊,那個守備趙琦,你是怎麽分配的紅股,守備趙琦應該是有廣州府同知的背景。”
朱千戶想了一下開聲道:“你說的分配的紅股,我親自送到廣海衛守備趙琦的府邸,這個數。”說罷朱千戶拿手一比劃,伸出了兩根手指頭。“那個你的侄子虎頭跟您講了沒有,就是罐頭的事。”
曹雅興微微一笑,這個遠房不能在遠房的親戚,長得人高馬大的實際上比猴子還精,要不新寧縣商圈裏麵有綽號假商人,你自己不好出麵就拿兒子出麵,曹雅興掃了一眼朱浩,朱浩正夾菜給妹妹朱翠翠,“嗯”對待家裏人可算厚道,曹雅興微微點頭。
曹雅興看是醉了說道:“如果此事成真,那每年家裏獲利可是非常豐厚。而且,此事不但能獲利,如果有吃的,還能大大解決境內的流民問題,還新寧縣一個太平之地,可說是造福於民,將來你妹夫也可青史名留了。”
“小女年方十三,尚沒許人,虎頭有沒有娶親,”曹雅興看是醉了說。
“什麽?”朱千戶一愣,馬上明白過來,不禁喜不自禁,這是要成為親家了。
“朱浩,快,拜見嶽父,”朱俊祥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腳朱浩。
來到大明在一年多,就這樣被套牢了,朱浩歎息。
這一頓酒,朱千戶和曹雅興喝的是開心了,飯後,在朱千戶家休息,曹雅興和朱千戶閉門談論事情,一直搞到天蒙蒙亮,曹雅興坐著轎子迴了新寧縣,至於曹雅興和朱千戶夜談的內容就不得而知了。
新寧縣西南城岡巡檢司就在新寧縣西郊,三十餘歲巡檢的獨臂祖群,正在衙門裏的偏堂陪著朱浩喝酒。
巡檢司是衛所的補充,明初時衛所多在人煙密集之處,荒僻之處設置巡檢司,以緝盜、捉拿逃軍、潰軍為主要業務。每位巡檢任期內,以三十人、一百人、二百人為功績進行評定升賞或裁留。
後來巡檢司會參與地方衙門的捉拿、緝捕之類的差事,主要業務也改成了偵查境內私鑄印信、鑄錢、印製寶鈔、緝拿鹽販子等差事。為了防止巡檢司幹涉地方,嚴禁巡檢司參與、過問案訟官司,也不許巡檢司的人協同征稅。
隨著國家統治平穩,各地巡檢司被一口氣裁掉三百多個,新寧縣的巡檢司可以說是一個異類,前身就是廣海衛,是廣海衛武力的延續。
在他們看來,他們才是正統的廣海衛子弟,而現在的廣海衛就是朝廷安置一幫世襲軍官的空架子,做不得真。
朱浩說:“來來來,表姐夫,再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