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馬車緩緩停在外街道邊,楊麗華帶著女兒宇文娥英下車,向著前方安寧寺正門走去,柳葉提著籃子跟著,又有數名侍女緊隨其後。
今日,楊麗華帶著女兒到安寧寺燒香拜佛,祈禱佛祖保佑宇文娥英,往後能找到個好人家,而臨出門時收到的消息,讓她黯然神傷,順便祈求佛祖,保佑她的弟弟楊秀能夠苟活於世。
周軍平定蜀地,隋國滅亡,隋帝楊秀被俘,被押往鄴城,此行兇險異常,楊麗華隻能祈求佛祖保佑,即便楊秀被軟禁終生也好,至少能免去一死。
那年,她嫁給太子宇文贇為太子妃,同年四弟楊秀出生,雖然沒有一起在隋國公府生活,但楊麗華對弟弟的關心,從來沒有少過。
時光流逝,楊家已經家破人亡,三叔楊瓚一家,還有她的堂弟楊智積及其寡母尉遲氏被軟禁起來,除此之外,楊家男丁隻剩下落不明的二弟楊廣,還有四弟楊秀。
“母親?”
宇文娥英見母親有些走神,關切詢問並緊抓著母親的手,她已經長大了,所以許多事情已漸漸迴過神來,外祖家的變故,讓她哀傷不已。
“娥英,一會定要誠心祈禱,知道麽?”
“知道的。”
女兒懂事,楊麗華既欣慰又心痛,欣慰的是女兒一直守口如瓶,從不向人提起自己外祖父家的事情,心疼的是女兒從此也得隱姓埋名,從來都是按著母親所述,說外祖家已經沒人了。
然而周軍攻入長安後,外祖家真的家破人亡時,宇文娥英隻能和母親一般暗暗落淚,卻不敢披麻戴孝,這個秘密,恐怕要一輩子埋在心中。
楊麗華如今的身份,是被西陽王宇文溫納為妾的寡婦,宇文娥英是西陽王的繼女,母女倆的來曆,決不能讓外人知道,否則會生出禍事來。
楊麗華本為大周太後,卻已於八年前“去世”,即便真相大白,可如今的天子以及朝廷,不可能認她的真實身份。
你是太後?莫非想迴到宮裏發號施令?竊國逆賊的女兒,有何資格做大周的太後!
你的父親,逼著你的兒子禪讓,你這個做嫡母的,有何麵目見幼帝、先帝以及大周的列祖列宗!!!
楊麗華無法對世人的指責,而她的女兒宇文娥英,雖然是大周的正牌公主,已不可能名正言順,母女倆,不過是西陽王宇文溫的妾和繼女罷了。
宇文娥英不是嫡女,甚至不是宇文溫親生,這樣的庶女,能找到什麽好家世的夫君?
沒有哪個大族的主支嫡子,會娶這樣的女人為妻,就算是嫁過去後,在婆家的地位也高不起來,而夫妻生活能否美滿還是個問題。
以西陽王的地位,要和門當戶對的家族聯姻不是不行,對方家主也許能看在西陽王的份上,捏著鼻子讓一個兒子娶宇文娥英,但夫妻倆的感情就很難說會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奉父母之命娶了新娘,可小兩口過日子,父母之命是沒用的,如果新郎對新娘的出身不滿意,那新娘往後的日子就有得熬了。
作為嶽父,宇文溫很年紀,搞不好女婿就隻比他小幾歲,對方心裏會對年輕嶽父怎麽想還不知道,會不會對出身“卑微”的宇文娥英冷嘲熱諷,那就更不知道了。
一想到原本是金枝玉葉的女兒,因為自己的緣故很可能婚姻不幸,做母親的楊麗華心如刀絞,可若是當年她帶著女兒留在長安,現在怕也已家破人亡。
時也命也,楊麗華隻能祈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兒能嫁個如意郎君,保佑弟弟能逢兇化吉,保佑她現在的家庭能夠平平安安。
大殿前的庭院裏,大香爐上插滿香火,香霧繚繞,青煙嫋嫋,身著尋常衣裙的楊麗華母女,與其他香客一般在此處插香,柳葉提著籃子站在其後不斷拿香出來。
王府典衛符有才,在不遠處“放風”,今日他領著王府護衛,隨玉竹院來廟裏進香,雖然現在已經不可能有誰在想來“救人”,但正常的護衛還是必須的。
一人近前,在符有才耳邊低語數句,他隨後問道:“素膳是按著菜譜點的麽?”
“都是按著柳管事所給菜譜來點的。”
“好的。”
符有才點點頭,安寧寺附近的幾個食肆專門做素膳,其手藝很不錯,做出來的素齋深受香客歡迎,而檔次也分很多種,豐儉由人。
便宜的素膳,合適囊中羞澀的香客果腹,而最受有錢人歡迎的,是各種素肉。
一碟碟素雞肉、素豬肉、素魚端上來,店家不說的話,食客根本意識不到這是素肉,隻有吃了幾口之後,才會恍然大悟。
雖然不是真肉,但吃起來味道也不錯,深受有錢人家的歡迎,許多大魚大肉的富貴人家,時常來此換換口味,所以要在這些素齋包廂用膳,得提前預訂。
“都小心著些,莫要讓偷兒驚了玉竹院。”
“典衛隻管放心,這寺裏還有周邊的偷兒,都被竭澤而漁了。”
“竭澤而漁?”
“那不是怎的?吳典衛成日裏帶新人來此處練手,一撥撥的抓,哪裏有許多偷兒給他們抓?”
符有才無語,因為他瞥見吳明正若無其事般從寺外走進來,“開光辦”的貓隊,通過抓偷兒來鍛煉新人的行為確實很有效果。
不過該注意的還是得注意,職責所在,他可不敢有絲毫懈怠,迴顧四周,確定手下已各就位,擺擺手讓護衛迴崗。
如非必要,西陽王府家眷出行都不會擾民,所以諸如上香之類尋常出行,都不會大張旗鼓搞清場,因此增加了護衛工作的難度。
當然,要是家眷們認為有必要,也可以擺出場麵,不過府裏的幾位都不願如此,故而保證安全的重任,就全壓到護衛們肩上。
眼見著楊麗華母女即將往大殿裏去,符有才和另一側護衛不動聲色跟上,就在這時,他麵前一個年輕人手中的香掉落在地。
右手下意識往懷裏匕首摸,符有才緩緩走向其右前方,在確保能看見對方動作的同時,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就這麽看著對方去香爐上香後,才慢慢走開。
一個正在香爐前插香的大娘,見著剛走過來的年輕人似乎有些發抖,便好心的勸道:“後生,莫要怕,香灰落在手上是有些燙,但這是佛祖的考驗,你可別哆嗦呀。”
“啊?啊...沒,沒事,不怕...”
化名柳寬的楊廣,按捺著心中震驚,強裝鎮靜的說著。
“後生是外鄉人?”
“啊?啊啊,是啊是啊...”
楊廣敷衍著,麵上看起來無異,可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因為就在剛才,他竟然遇見了早已不在人世的姊姊楊麗華!
這怎麽可能,姊姊八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大周太後楊麗華,於大象二年底忽發急病,不久後病逝,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楊廣也深信不疑,可當他時隔八年,在西陽城這座寺廟裏見到姊姊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許是有人長得像姊姊,這也有可能,但另一個人,楊廣也認出來了:姊姊的貼身女官阿奴!
一個人長得像,那可以是巧合,可如今是兩個人,不可能那麽巧,怎麽會有人長得像阿奴,並與長得像姊姊的人在一起!
而那個小娘子,觀其年紀,楊廣覺得和自己的侄女宇文娥英相仿,這麽多巧合湊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而是事實:姊姊還活著,帶著女兒還有侍女,就在他的麵前燒香!
心髒劇烈的跳動,楊廣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東躲西藏一年多,正要孤零零一個人活下去,結果竟然遇見了姊姊,這也太...太...
太不可思議了!
怎麽辦?怎麽辦?是該上前相認麽?還是先弄清楚情況再說?
現在相認,萬一姊姊身邊有別人怎麽辦?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可是會禍及姊姊...
可是現在不相認,萬一再也見不到了怎麽辦?姊姊說不定是剛好路過西陽,這一走,又能去何處尋訪?
楊廣心中兩股念頭激烈的交鋒著,眼見著姊姊進入大殿,正要下決心之際,他忽然間側身一讓,躲過身後探來的一隻手,隨後拔腿就跑。
吳明一擊落空,見著老鼠溜之大吉,立刻轉身做了個手勢,外圍策應的手下隨即向那老鼠追去,一旁的符有才,瞠目結舌的看著吳明:“阿明,這是...”
“你先忙,我去抓老鼠。”
今日,楊麗華帶著女兒到安寧寺燒香拜佛,祈禱佛祖保佑宇文娥英,往後能找到個好人家,而臨出門時收到的消息,讓她黯然神傷,順便祈求佛祖,保佑她的弟弟楊秀能夠苟活於世。
周軍平定蜀地,隋國滅亡,隋帝楊秀被俘,被押往鄴城,此行兇險異常,楊麗華隻能祈求佛祖保佑,即便楊秀被軟禁終生也好,至少能免去一死。
那年,她嫁給太子宇文贇為太子妃,同年四弟楊秀出生,雖然沒有一起在隋國公府生活,但楊麗華對弟弟的關心,從來沒有少過。
時光流逝,楊家已經家破人亡,三叔楊瓚一家,還有她的堂弟楊智積及其寡母尉遲氏被軟禁起來,除此之外,楊家男丁隻剩下落不明的二弟楊廣,還有四弟楊秀。
“母親?”
宇文娥英見母親有些走神,關切詢問並緊抓著母親的手,她已經長大了,所以許多事情已漸漸迴過神來,外祖家的變故,讓她哀傷不已。
“娥英,一會定要誠心祈禱,知道麽?”
“知道的。”
女兒懂事,楊麗華既欣慰又心痛,欣慰的是女兒一直守口如瓶,從不向人提起自己外祖父家的事情,心疼的是女兒從此也得隱姓埋名,從來都是按著母親所述,說外祖家已經沒人了。
然而周軍攻入長安後,外祖家真的家破人亡時,宇文娥英隻能和母親一般暗暗落淚,卻不敢披麻戴孝,這個秘密,恐怕要一輩子埋在心中。
楊麗華如今的身份,是被西陽王宇文溫納為妾的寡婦,宇文娥英是西陽王的繼女,母女倆的來曆,決不能讓外人知道,否則會生出禍事來。
楊麗華本為大周太後,卻已於八年前“去世”,即便真相大白,可如今的天子以及朝廷,不可能認她的真實身份。
你是太後?莫非想迴到宮裏發號施令?竊國逆賊的女兒,有何資格做大周的太後!
你的父親,逼著你的兒子禪讓,你這個做嫡母的,有何麵目見幼帝、先帝以及大周的列祖列宗!!!
楊麗華無法對世人的指責,而她的女兒宇文娥英,雖然是大周的正牌公主,已不可能名正言順,母女倆,不過是西陽王宇文溫的妾和繼女罷了。
宇文娥英不是嫡女,甚至不是宇文溫親生,這樣的庶女,能找到什麽好家世的夫君?
沒有哪個大族的主支嫡子,會娶這樣的女人為妻,就算是嫁過去後,在婆家的地位也高不起來,而夫妻生活能否美滿還是個問題。
以西陽王的地位,要和門當戶對的家族聯姻不是不行,對方家主也許能看在西陽王的份上,捏著鼻子讓一個兒子娶宇文娥英,但夫妻倆的感情就很難說會好。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新郎奉父母之命娶了新娘,可小兩口過日子,父母之命是沒用的,如果新郎對新娘的出身不滿意,那新娘往後的日子就有得熬了。
作為嶽父,宇文溫很年紀,搞不好女婿就隻比他小幾歲,對方心裏會對年輕嶽父怎麽想還不知道,會不會對出身“卑微”的宇文娥英冷嘲熱諷,那就更不知道了。
一想到原本是金枝玉葉的女兒,因為自己的緣故很可能婚姻不幸,做母親的楊麗華心如刀絞,可若是當年她帶著女兒留在長安,現在怕也已家破人亡。
時也命也,楊麗華隻能祈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兒能嫁個如意郎君,保佑弟弟能逢兇化吉,保佑她現在的家庭能夠平平安安。
大殿前的庭院裏,大香爐上插滿香火,香霧繚繞,青煙嫋嫋,身著尋常衣裙的楊麗華母女,與其他香客一般在此處插香,柳葉提著籃子站在其後不斷拿香出來。
王府典衛符有才,在不遠處“放風”,今日他領著王府護衛,隨玉竹院來廟裏進香,雖然現在已經不可能有誰在想來“救人”,但正常的護衛還是必須的。
一人近前,在符有才耳邊低語數句,他隨後問道:“素膳是按著菜譜點的麽?”
“都是按著柳管事所給菜譜來點的。”
“好的。”
符有才點點頭,安寧寺附近的幾個食肆專門做素膳,其手藝很不錯,做出來的素齋深受香客歡迎,而檔次也分很多種,豐儉由人。
便宜的素膳,合適囊中羞澀的香客果腹,而最受有錢人歡迎的,是各種素肉。
一碟碟素雞肉、素豬肉、素魚端上來,店家不說的話,食客根本意識不到這是素肉,隻有吃了幾口之後,才會恍然大悟。
雖然不是真肉,但吃起來味道也不錯,深受有錢人家的歡迎,許多大魚大肉的富貴人家,時常來此換換口味,所以要在這些素齋包廂用膳,得提前預訂。
“都小心著些,莫要讓偷兒驚了玉竹院。”
“典衛隻管放心,這寺裏還有周邊的偷兒,都被竭澤而漁了。”
“竭澤而漁?”
“那不是怎的?吳典衛成日裏帶新人來此處練手,一撥撥的抓,哪裏有許多偷兒給他們抓?”
符有才無語,因為他瞥見吳明正若無其事般從寺外走進來,“開光辦”的貓隊,通過抓偷兒來鍛煉新人的行為確實很有效果。
不過該注意的還是得注意,職責所在,他可不敢有絲毫懈怠,迴顧四周,確定手下已各就位,擺擺手讓護衛迴崗。
如非必要,西陽王府家眷出行都不會擾民,所以諸如上香之類尋常出行,都不會大張旗鼓搞清場,因此增加了護衛工作的難度。
當然,要是家眷們認為有必要,也可以擺出場麵,不過府裏的幾位都不願如此,故而保證安全的重任,就全壓到護衛們肩上。
眼見著楊麗華母女即將往大殿裏去,符有才和另一側護衛不動聲色跟上,就在這時,他麵前一個年輕人手中的香掉落在地。
右手下意識往懷裏匕首摸,符有才緩緩走向其右前方,在確保能看見對方動作的同時,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就這麽看著對方去香爐上香後,才慢慢走開。
一個正在香爐前插香的大娘,見著剛走過來的年輕人似乎有些發抖,便好心的勸道:“後生,莫要怕,香灰落在手上是有些燙,但這是佛祖的考驗,你可別哆嗦呀。”
“啊?啊...沒,沒事,不怕...”
化名柳寬的楊廣,按捺著心中震驚,強裝鎮靜的說著。
“後生是外鄉人?”
“啊?啊啊,是啊是啊...”
楊廣敷衍著,麵上看起來無異,可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因為就在剛才,他竟然遇見了早已不在人世的姊姊楊麗華!
這怎麽可能,姊姊八年前就已經去世了!
大周太後楊麗華,於大象二年底忽發急病,不久後病逝,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楊廣也深信不疑,可當他時隔八年,在西陽城這座寺廟裏見到姊姊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也許是有人長得像姊姊,這也有可能,但另一個人,楊廣也認出來了:姊姊的貼身女官阿奴!
一個人長得像,那可以是巧合,可如今是兩個人,不可能那麽巧,怎麽會有人長得像阿奴,並與長得像姊姊的人在一起!
而那個小娘子,觀其年紀,楊廣覺得和自己的侄女宇文娥英相仿,這麽多巧合湊在一起,那就不是巧合,而是事實:姊姊還活著,帶著女兒還有侍女,就在他的麵前燒香!
心髒劇烈的跳動,楊廣不知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他東躲西藏一年多,正要孤零零一個人活下去,結果竟然遇見了姊姊,這也太...太...
太不可思議了!
怎麽辦?怎麽辦?是該上前相認麽?還是先弄清楚情況再說?
現在相認,萬一姊姊身邊有別人怎麽辦?自己的身份一旦暴露,可是會禍及姊姊...
可是現在不相認,萬一再也見不到了怎麽辦?姊姊說不定是剛好路過西陽,這一走,又能去何處尋訪?
楊廣心中兩股念頭激烈的交鋒著,眼見著姊姊進入大殿,正要下決心之際,他忽然間側身一讓,躲過身後探來的一隻手,隨後拔腿就跑。
吳明一擊落空,見著老鼠溜之大吉,立刻轉身做了個手勢,外圍策應的手下隨即向那老鼠追去,一旁的符有才,瞠目結舌的看著吳明:“阿明,這是...”
“你先忙,我去抓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