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隨著長安周圍的岐、恆、豳、宜、同等州歸入周軍控製之下,關中局勢大定,征隋行軍元帥、魏安郡公尉遲惇率軍抵達長安,首先拜謁了諸位先帝的陵寢,然後和征隋行軍總管、杞國公宇文亮會晤。
諸般事宜繁多,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接下來的作戰方略,雖然宇文亮作為行軍總管名義上受行軍元帥節製,但尉遲惇實際上並不能直接指揮這位周國宗室。
以資曆而言,尉遲惇不如宇文亮,但他是丞相尉遲迥的兒子,掛帥是理所當然,宇文亮率領的山南周軍,其實是作為朝廷大軍的側翼行動。
隋國如今大勢已去,就看如何最快和損失最小將其消滅,畢竟事久生變,南邊的陳國,西邊的吐穀渾,還有北麵的突厥都有可能按耐不住有小動作。
隋國剩下的地盤,河東的隋軍已如驚弓之鳥,需要提防本已因為內鬥而虛弱的突厥漁翁得利,敗逃河東的楊俊如果向突厥稱臣,或者向突厥請求援兵,都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隴右的隋軍,西麵有吐穀渾的威脅,北麵有突厥虎視眈眈,如果逼急了,隴右隋軍將領來個引狼入室很麻煩,即便對方願意投降,可那兩家若趁火打劫,也能讓周國頭痛。
略過吐穀渾不談,如今的突厥雖然和周國有姻親,但在誘人的利益麵前姻親關係就是張
蜀地的隋軍閉門自守,而秦嶺南麓梁州、金州的隋軍除非突破襄陽,否則構不成威脅,但要提防已稱帝的楊秀狗急跳牆。
一旦這位向陳國稱藩,南北之戰有可能提前爆發,那麽事情就會變得棘手。
也就是棘手些,如今天下局勢對周國有利,不是周軍怕陳軍,隻是想有些時間修生養息,待得平隋的消耗恢複過來,屆時大軍南下平陳易如反掌。
所以時間在周國這邊,盡快穩定局勢是當務之急。
周軍接下來的具體規劃外人不得而知,但尉遲惇來到長安,除了和宇文亮商討軍務之外,還帶來朝廷的旨意,撫慰諸位“反正”忠臣,讓他們繼續為大周效力。
其實這就是丞相尉遲迥的意思,由尉遲惇來說,可信度又大了幾分,有了丞相尉遲迥和宗室宇文亮的雙重保證,以郕國公梁士彥為首的棄暗投明者,終於放下心來。
但讓人放心不下的,是今年關中地區的收成,因為受戰亂影響,關中今年大規模歉收已成定局,尉遲惇在長安詳細了解當前局勢,向朝廷急報調集糧食支援。
但那還是杯水車薪,關中要作為對河東、隴右甚至蜀地用兵的大本營,軍需壓力很大,農田歉收的影響沒辦法有效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部分百姓外遷就食。
有遷去洛州的,有遷去山南的,諸多事宜繁雜不已,到了月末,又有新的消息傳出:
行軍元帥尉遲惇從長安出發,到華州匯合主力大軍,然後前往同州蒲津,河陽周軍已攻拔東岸蒲州,搭建好黃河浮橋,周國收複河東地區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長安東郊,灞橋以東灞橋驛,杞國公宇文亮率領文武官員為尉遲惇送行,場麵十分熱鬧,而驛站一處停放馬車的院子內,卻有甲士守著個囚車,閑人勿近。
囚車裏關著一個年輕人,衣著考究但帶著枷鎖,披頭散發的盤腿坐著,低頭看著車板發呆,上午的陽光灑在他身上,卻未能喚起一絲溫暖之氣。
年僅十八歲的楊廣,數月時間內麵容已滄桑許多,雖然沒有遭到毒打,但他的精神氣已經渙散,宛如八十多歲的老頭。
隋國晉王楊廣被俘的消息已經大白於天下,而他今日就要被押送鄴城,大約會被遊街示眾,然後獻俘太廟梟首示眾。
一想到自己即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受刑,楊廣隻覺得心如刀絞,他想過自行了斷以免屆時受辱,但遲遲下不了決心,雖然死了就能和家人團聚,可...
可他放不下遠在晉陽的王妃,放不下國仇家恨,楊廣總覺得隻要再熬下去,說不定事情會有轉機。
也許會有心係楊家的義士來解救他,也許宇文氏和尉遲氏就要內杠了,也許他在半路還有機會逃跑,也許...
院外傳來說話,似乎是有人想進入院子,被看守攔下,低聲交談了不知道多久,院門打開,一名男子在士兵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那人二十來歲,手裏提著個水罐,罐口扣著個碗,來到囚車附近,接受士兵的再度搜身之後,靠向囚車。
“殿下。”
接連幾聲唿喚,讓楊廣迴過神來,他抬起頭,眯著眼望向聲音的來源,隨後愣住了。
“殿下,義臣來為殿下送行。”
“是你?楊義臣?”
楊廣驚訝不已,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敢來給他送行,而且還是這位。
“殿下,此去鄴城路途遙遠,義臣未能隨行,請保重。”
楊義臣倒了碗水,雙手捧著遞到囚籠前,碗的尺寸略小,勉強能穿過囚籠。
“你複姓了,對吧?”
楊廣接過碗問道,語氣聽起來尋常無奇,而楊義臣聽了略微失神,隨後點點頭:“是的。”
“那就該叫做尉遲義臣囉。”楊廣說完將碗水一飲而盡,隨後猛地噴向楊義臣,噴得對方一臉都是水。
“反複小人!你見我楊家勢大,就改姓楊,如今楊家完了,尉遲迥勢大,又急不可耐的複姓,恬不知恥!反複小人!”
楊廣咆哮著,到後麵甚至哈哈大笑起來,一臉是水的楊義臣,看著他發愣,旁邊的士兵隻覺得莫名其妙,不過聽得楊廣所說,對這位開始另眼相待。
有知道他底細的,開始竊竊私語,這位尉遲義臣,聽姓氏就知道有些門道,雖然天下姓尉遲的也不少,但這位還真就同尉遲丞相有些關係。
尉遲義臣之父尉遲崇,為周國丞相、蜀國公尉遲迥的遠親族人,不過這位和楊堅的關係不錯,大象二年時沒有響應尉遲迥的號召起兵,而是投向了楊堅。
楊堅篡位,尉遲崇就成了隋國臣子,數年後,他領兵抵禦來犯的突厥大軍最後戰死沙場,未成年的尉遲義臣從此被楊堅收養在宮中。
尉遲崇沒有和尉遲迥一起“造反”,後來又沒於國事,楊堅感念這位真心追隨的故友,便讓尉遲義臣改姓楊,正式編入楊氏宗譜,作為自己的族人。
就此說來,尉遲義臣改名楊義臣後,已經是楊隋的宗室成員,平日裏也得到隋帝楊堅諸多賞賜,和楊家一榮俱榮,一損...麽,那就不是了。
周軍入長安,擔當皇宮侍衛的楊義臣僥幸保得性命,因為其為尉遲丞相遠親族人的緣故,周軍隻是將其軟禁。
前不久行軍元帥尉遲惇來到長安,召見這位遠房族親,楊義臣立刻恢複了“尉遲”的姓氏,又變成了尉遲義臣,和丞相這邊拉上了關係。
既然迴歸了宗族,那麽地位就不一樣了,所以今日也能得看守允許,靠近囚車給楊廣送行。
眾人聽得這番緣由,看向楊義臣,不,尉遲義臣的眼神都變得鄙夷起來。
什麽義臣,為了榮華富貴不斷改姓,義字在哪裏?恬不知恥,反複小人!
楊義臣抹了把臉,尷尬的笑了笑,見著楊廣把碗向他砸來也不躲閃,虧得囚籠攔住那水碗,不然臉上挨一下必然掛彩。
哐啷一聲,楊義臣手裏的水罐落地裂成幾塊,殘骸之中露出一把短刀,還有一個油紙包,沒等旁人反應過來,之間楊義臣彎腰撿起那油紙包,撕開之後向身邊一甩。
白霧彌漫,幾名士兵被油紙包裏撒出來的白色粉末糊了一臉,痛苦的捂著臉滿地打滾,楊義臣拿著短刀砍翻了一個正要拔刀的士兵,高聲喊著:“動手!”
話音剛落,院外響起打鬥聲,楊義臣從那名士兵身上抽出佩刀,和衝上來的人殊死搏鬥,以少敵多卻威不可擋,身被數創亦格殺數人。
院門被人撞開,數名便裝男子衝了進來,其中一人拿著斧頭,對著囚車上的鐵鏈揮斧就砍,楊義臣領著剩下的人阻擋周兵,不一會功夫,就陣亡大半。
鐵鏈很快砍斷,還沒迴過神的楊廣被人從囚籠裏拉了出來,滿身是血的楊義臣扭頭看向他,高喊道:
“殿下快走,義臣為殿下斷後!”
“啊?你...你是來救孤的?”
楊廣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他無數個日夜都在祈禱,祈禱會有人來救他,結果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失望變成絕望的時候,真有人來救他了!
腳步聲起,摻雜著甲葉的撞擊聲,有大批周兵聞訊從前院之外趕來,楊義臣護著楊廣邊打邊退來到後院,返身將院門關上。
楊廣被人攙著來到後側院牆,一人先攀了上去,騎在牆頭轉身探手,楊廣踮起腳伸手去夠卻夠不著,另一人顧不得那麽多,攔腰把楊廣直直抱起向上遞去:
“殿下,翻過牆後有備好的馬匹!”
嘭嘭聲起,院門被人用力撞著,雖然上了門栓,但撐不了多久,楊廣狼狽的騎上牆頭,見著牆外不遠處果然有數人牽著十餘匹馬,旁邊地上倒著幾個周兵。
果然有人接應,有機會逃命了!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激動異常,開口問道:“義臣,一會是往哪裏逃?”
迴頭看去,楊廣發現楊義臣沒有過來,而是領著人頂門,看樣子是真的要親自斷後。
“義臣!你快過來啊!”
楊廣心中發急,院門已經被撞得搖搖欲墜,楊義臣再不過來可真就來不及了,而牆外遠處已經有人看見這邊的動靜,正唿喊著跑來。
“你們幾個,帶著殿下快走!”
“義臣、義臣!”
楊廣唿喊著,被人帶下圍牆,楊義臣見狀心中稍定,就在這時正門被人撞開,殺氣騰騰的周兵衝了進來,其中許多人端著弩。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
楊義臣唿喊著,率領同伴衝上前去,一如飛蛾撲火般悲壯。
我,楊義臣,既入楊家宗譜便為楊家人,死也要做楊家鬼,今生今世,無怨無悔!(未完待續。)
諸般事宜繁多,最重要的就是確定接下來的作戰方略,雖然宇文亮作為行軍總管名義上受行軍元帥節製,但尉遲惇實際上並不能直接指揮這位周國宗室。
以資曆而言,尉遲惇不如宇文亮,但他是丞相尉遲迥的兒子,掛帥是理所當然,宇文亮率領的山南周軍,其實是作為朝廷大軍的側翼行動。
隋國如今大勢已去,就看如何最快和損失最小將其消滅,畢竟事久生變,南邊的陳國,西邊的吐穀渾,還有北麵的突厥都有可能按耐不住有小動作。
隋國剩下的地盤,河東的隋軍已如驚弓之鳥,需要提防本已因為內鬥而虛弱的突厥漁翁得利,敗逃河東的楊俊如果向突厥稱臣,或者向突厥請求援兵,都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隴右的隋軍,西麵有吐穀渾的威脅,北麵有突厥虎視眈眈,如果逼急了,隴右隋軍將領來個引狼入室很麻煩,即便對方願意投降,可那兩家若趁火打劫,也能讓周國頭痛。
略過吐穀渾不談,如今的突厥雖然和周國有姻親,但在誘人的利益麵前姻親關係就是張
蜀地的隋軍閉門自守,而秦嶺南麓梁州、金州的隋軍除非突破襄陽,否則構不成威脅,但要提防已稱帝的楊秀狗急跳牆。
一旦這位向陳國稱藩,南北之戰有可能提前爆發,那麽事情就會變得棘手。
也就是棘手些,如今天下局勢對周國有利,不是周軍怕陳軍,隻是想有些時間修生養息,待得平隋的消耗恢複過來,屆時大軍南下平陳易如反掌。
所以時間在周國這邊,盡快穩定局勢是當務之急。
周軍接下來的具體規劃外人不得而知,但尉遲惇來到長安,除了和宇文亮商討軍務之外,還帶來朝廷的旨意,撫慰諸位“反正”忠臣,讓他們繼續為大周效力。
其實這就是丞相尉遲迥的意思,由尉遲惇來說,可信度又大了幾分,有了丞相尉遲迥和宗室宇文亮的雙重保證,以郕國公梁士彥為首的棄暗投明者,終於放下心來。
但讓人放心不下的,是今年關中地區的收成,因為受戰亂影響,關中今年大規模歉收已成定局,尉遲惇在長安詳細了解當前局勢,向朝廷急報調集糧食支援。
但那還是杯水車薪,關中要作為對河東、隴右甚至蜀地用兵的大本營,軍需壓力很大,農田歉收的影響沒辦法有效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部分百姓外遷就食。
有遷去洛州的,有遷去山南的,諸多事宜繁雜不已,到了月末,又有新的消息傳出:
行軍元帥尉遲惇從長安出發,到華州匯合主力大軍,然後前往同州蒲津,河陽周軍已攻拔東岸蒲州,搭建好黃河浮橋,周國收複河東地區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長安東郊,灞橋以東灞橋驛,杞國公宇文亮率領文武官員為尉遲惇送行,場麵十分熱鬧,而驛站一處停放馬車的院子內,卻有甲士守著個囚車,閑人勿近。
囚車裏關著一個年輕人,衣著考究但帶著枷鎖,披頭散發的盤腿坐著,低頭看著車板發呆,上午的陽光灑在他身上,卻未能喚起一絲溫暖之氣。
年僅十八歲的楊廣,數月時間內麵容已滄桑許多,雖然沒有遭到毒打,但他的精神氣已經渙散,宛如八十多歲的老頭。
隋國晉王楊廣被俘的消息已經大白於天下,而他今日就要被押送鄴城,大約會被遊街示眾,然後獻俘太廟梟首示眾。
一想到自己即將在眾目睽睽之下受刑,楊廣隻覺得心如刀絞,他想過自行了斷以免屆時受辱,但遲遲下不了決心,雖然死了就能和家人團聚,可...
可他放不下遠在晉陽的王妃,放不下國仇家恨,楊廣總覺得隻要再熬下去,說不定事情會有轉機。
也許會有心係楊家的義士來解救他,也許宇文氏和尉遲氏就要內杠了,也許他在半路還有機會逃跑,也許...
院外傳來說話,似乎是有人想進入院子,被看守攔下,低聲交談了不知道多久,院門打開,一名男子在士兵的陪同下走了進來。
那人二十來歲,手裏提著個水罐,罐口扣著個碗,來到囚車附近,接受士兵的再度搜身之後,靠向囚車。
“殿下。”
接連幾聲唿喚,讓楊廣迴過神來,他抬起頭,眯著眼望向聲音的來源,隨後愣住了。
“殿下,義臣來為殿下送行。”
“是你?楊義臣?”
楊廣驚訝不已,這個時候竟然有人敢來給他送行,而且還是這位。
“殿下,此去鄴城路途遙遠,義臣未能隨行,請保重。”
楊義臣倒了碗水,雙手捧著遞到囚籠前,碗的尺寸略小,勉強能穿過囚籠。
“你複姓了,對吧?”
楊廣接過碗問道,語氣聽起來尋常無奇,而楊義臣聽了略微失神,隨後點點頭:“是的。”
“那就該叫做尉遲義臣囉。”楊廣說完將碗水一飲而盡,隨後猛地噴向楊義臣,噴得對方一臉都是水。
“反複小人!你見我楊家勢大,就改姓楊,如今楊家完了,尉遲迥勢大,又急不可耐的複姓,恬不知恥!反複小人!”
楊廣咆哮著,到後麵甚至哈哈大笑起來,一臉是水的楊義臣,看著他發愣,旁邊的士兵隻覺得莫名其妙,不過聽得楊廣所說,對這位開始另眼相待。
有知道他底細的,開始竊竊私語,這位尉遲義臣,聽姓氏就知道有些門道,雖然天下姓尉遲的也不少,但這位還真就同尉遲丞相有些關係。
尉遲義臣之父尉遲崇,為周國丞相、蜀國公尉遲迥的遠親族人,不過這位和楊堅的關係不錯,大象二年時沒有響應尉遲迥的號召起兵,而是投向了楊堅。
楊堅篡位,尉遲崇就成了隋國臣子,數年後,他領兵抵禦來犯的突厥大軍最後戰死沙場,未成年的尉遲義臣從此被楊堅收養在宮中。
尉遲崇沒有和尉遲迥一起“造反”,後來又沒於國事,楊堅感念這位真心追隨的故友,便讓尉遲義臣改姓楊,正式編入楊氏宗譜,作為自己的族人。
就此說來,尉遲義臣改名楊義臣後,已經是楊隋的宗室成員,平日裏也得到隋帝楊堅諸多賞賜,和楊家一榮俱榮,一損...麽,那就不是了。
周軍入長安,擔當皇宮侍衛的楊義臣僥幸保得性命,因為其為尉遲丞相遠親族人的緣故,周軍隻是將其軟禁。
前不久行軍元帥尉遲惇來到長安,召見這位遠房族親,楊義臣立刻恢複了“尉遲”的姓氏,又變成了尉遲義臣,和丞相這邊拉上了關係。
既然迴歸了宗族,那麽地位就不一樣了,所以今日也能得看守允許,靠近囚車給楊廣送行。
眾人聽得這番緣由,看向楊義臣,不,尉遲義臣的眼神都變得鄙夷起來。
什麽義臣,為了榮華富貴不斷改姓,義字在哪裏?恬不知恥,反複小人!
楊義臣抹了把臉,尷尬的笑了笑,見著楊廣把碗向他砸來也不躲閃,虧得囚籠攔住那水碗,不然臉上挨一下必然掛彩。
哐啷一聲,楊義臣手裏的水罐落地裂成幾塊,殘骸之中露出一把短刀,還有一個油紙包,沒等旁人反應過來,之間楊義臣彎腰撿起那油紙包,撕開之後向身邊一甩。
白霧彌漫,幾名士兵被油紙包裏撒出來的白色粉末糊了一臉,痛苦的捂著臉滿地打滾,楊義臣拿著短刀砍翻了一個正要拔刀的士兵,高聲喊著:“動手!”
話音剛落,院外響起打鬥聲,楊義臣從那名士兵身上抽出佩刀,和衝上來的人殊死搏鬥,以少敵多卻威不可擋,身被數創亦格殺數人。
院門被人撞開,數名便裝男子衝了進來,其中一人拿著斧頭,對著囚車上的鐵鏈揮斧就砍,楊義臣領著剩下的人阻擋周兵,不一會功夫,就陣亡大半。
鐵鏈很快砍斷,還沒迴過神的楊廣被人從囚籠裏拉了出來,滿身是血的楊義臣扭頭看向他,高喊道:
“殿下快走,義臣為殿下斷後!”
“啊?你...你是來救孤的?”
楊廣幾乎不敢相信眼前發生的事情,他無數個日夜都在祈禱,祈禱會有人來救他,結果是一次次的失望,就在失望變成絕望的時候,真有人來救他了!
腳步聲起,摻雜著甲葉的撞擊聲,有大批周兵聞訊從前院之外趕來,楊義臣護著楊廣邊打邊退來到後院,返身將院門關上。
楊廣被人攙著來到後側院牆,一人先攀了上去,騎在牆頭轉身探手,楊廣踮起腳伸手去夠卻夠不著,另一人顧不得那麽多,攔腰把楊廣直直抱起向上遞去:
“殿下,翻過牆後有備好的馬匹!”
嘭嘭聲起,院門被人用力撞著,雖然上了門栓,但撐不了多久,楊廣狼狽的騎上牆頭,見著牆外不遠處果然有數人牽著十餘匹馬,旁邊地上倒著幾個周兵。
果然有人接應,有機會逃命了!
想到這裏,他不由得激動異常,開口問道:“義臣,一會是往哪裏逃?”
迴頭看去,楊廣發現楊義臣沒有過來,而是領著人頂門,看樣子是真的要親自斷後。
“義臣!你快過來啊!”
楊廣心中發急,院門已經被撞得搖搖欲墜,楊義臣再不過來可真就來不及了,而牆外遠處已經有人看見這邊的動靜,正唿喊著跑來。
“你們幾個,帶著殿下快走!”
“義臣、義臣!”
楊廣唿喊著,被人帶下圍牆,楊義臣見狀心中稍定,就在這時正門被人撞開,殺氣騰騰的周兵衝了進來,其中許多人端著弩。
“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了!”
楊義臣唿喊著,率領同伴衝上前去,一如飛蛾撲火般悲壯。
我,楊義臣,既入楊家宗譜便為楊家人,死也要做楊家鬼,今生今世,無怨無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