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田縣有這樣一個傳說,據說當年女媧補天時,所煉的石頭沒有用完,後來便修得靈性,下凡變成了青田石,是故青田縣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媧補天遺石下凡變成青田石。”提起這句話,青田人都是無比自豪,青田石天下聞名,青田石雕也是被人們廣為稱道,許多人紛紛慕名而來,一邊看一邊嘖嘖稱奇,紛紛豎起大拇指盛讚不已。在青田縣,最大的石雕店在縣城最繁華的地段,在三間房大的鋪子裏,擺滿了琳琅滿目的石雕,或為花鳥蟲魚,或為山水人物,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這天午時,鋪子來了位年輕人,大約有十七八歲年紀,濃眉大眼,身體敦實,隻是看穿衣打扮,倒不像青田本地人。他一進鋪子就眼睛一亮,在幾排架子周圍轉來轉去,仿佛在找什麽東西。鋪子裏的小二是個機靈人,早滿麵笑容地迎上前問:“客官,可有什麽要買的,不是我吹,這個鋪子的石雕是是青田最全的,你想要什麽石雕,咱們這裏應用盡有,而且價錢公道,童叟無欺。”
那少年聞言又是精神一振,從懷裏掏出一個匣子,拿出一個石馬問道:“鋪子裏可有這樣的石雕?”
小二接過石雕,一邊看一邊說道:“這塊石雕是用上好的金玉凍刻成的,價值可是不菲呀。”看來看去又搖頭說:“店裏卻是沒有這樣的石雕。”
少年臉上便隱隱有些失望,又拿出匣子問小二說:“小哥兒,可曾見過這樣的匣子?”
小二接過匣子,仔細看了看說:“也是沒見過的。”
少年的臉便有些哭喪,小二見少年有些掃興,便趕緊熱情地說:“客官,雖然咱鋪子裏沒有這樣的石雕,但也有用封門青做的石馬,亦是上品。”
少年哪有心情再聽小二聒噪,勉強謝了小二,怏怏出了門。走到門外,少年愁眉苦臉,嘴裏嘟噥著說:“青田十一家店鋪都轉過來了,怎沒有一個鋪子見過這個東西的,這可怎麽辦呢?”原來,這少年正是到浙江走鏢的熊天雷,他隨船隊一路上風平浪靜,諸事順利,隻用了六天時間就到了永嘉,他按父親吩咐拜見了父親的一位朋友,那人卻也熱情,知道熊天雷第一次到浙江,就殷勤留熊天雷在此地玩耍,熊天雷就沒有隨同鏢局一塊返京,獨自一人留了下來。他之所以如此痛快留下來,也有自己的私心,原來,在熊平順給他帶迴的青田石雕匣子上,竟被人偷偷用胭脂寫上了兩個字,一為“天”字,一為“平”字,雖然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熊天雷一眼就識得這竟是母親的筆跡,原來有陣子馮月娥一時興起,逼著熊天雷教他寫字,熊天雷就各揀了自己名字和父親名字中一個簡單的字教她,馮月娥學了半日,終於學了一個“天”字一個“平”字,後來便沒了興致,再也不說寫字的事兒,但這兩字卻記了下來,熊天雷無意間在匣子上看見這兩個字,霎那間就如同絕地逢生,枯木逢春,心裏不禁想道:原來娘沒死,那屍體真不是娘。一時間喜不自禁,但興奮過後,熊天雷心裏也不住嘀咕:為何母親會在父親送的禮物匣子上寫字?是母親有事兒要告訴父親還是要告訴自己什麽?父親到底有什麽事瞞著自己?熊天雷想來想去,便決定這事不再告訴父親。他本想把此事告訴丁四,但想到丁四因為幫自己查案受盡磨難,連丁四父親都吃了連掛,於是便決定守口如瓶,又聽父親要自己到浙江永嘉走鏢,索性自己一人趁機暗查此事。
在炎熱的夏季裏,南方的天氣要更熱更潮一些,熊天雷站在鋪子前,臉上已滿是汗水,他心裏也不免有一絲沮喪,連青田縣最大的石雕鋪子都不知道這東西是哪家鋪子賣出的,這樣的找尋真無疑是大海撈針。他吸了口氣,極力想象母親人處險境,正等著人來救命的情形,這麽想了一會兒,便振作了精神,準備再向別的鋪子打聽打聽。他打定主意,便把匣子又往懷裏揣去。誰知就在這時,身子卻被一撞,匣子隨手就掉在地上,那匹石馬一下子摔了出來。熊天雷還沒來得及去撿摔在地上的東西,早有人搶先一步彎下腰,趕緊將那石馬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運氣,運氣,這用上好封門青雕的石馬紋絲沒事兒。”旁邊就有聲音說道:“石博士,今天走路怎這麽不小心,地上有銀子呀?”那被稱作“石博士”的男子並不理會旁邊的調侃,隻是對著熊天雷說道:“不好意思,剛走路沒有小心,幸虧你這石雕沒事。”熊天雷卻隻顧著撿地上的匣子,絲毫不關心那石馬摔得如何,聽那人這樣一說,隨手就把石馬放在匣子裏,連說:“無事。”卻連那人相貌都沒瞅上一瞅,邁步就要向前走。
那人見熊天雷如此,也有幾分奇怪,想了想終是忍不住在後麵喊道:“小兄弟,這可是方山黃家的手藝,上好的封門青石材,極為貴重的。”
熊天雷聞言卻是大喜過望,急忙迴過頭問道:“方山黃是誰?”
那石博士聞言不由失笑:“小兄弟,你果然不懂,來,讓我好好給你說道說道。”原來,這石博士是青山縣有名的喜歡石刻之人,他又恰巧姓石,久而久之,人們便仿照“茶博士”給他取了個綽號:“石博士。”
熊天雷在一旁聽石博士說這石馬的好處,卻是越聽越是心花怒放,心裏陣陣興奮: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據石博士講,在青田縣方山鄉,有一姓黃的人家,世代以雕石為生,家傳手藝甚是精湛,但隻是這家人做石雕講究“慢工出細活”,一年做出來的石雕也不過是幾十件,因此市麵上能見到的人極少。熊天雷又趕緊拿匣子讓石博士看,石博士笑著指了指盒子下麵一個雲錦樣的花紋說:“你看這個紋路,是不是頗像一個黃字?”熊天雷聽石博士這麽一說,確實有幾分相像,大喜之下,仔細謝了謝石博士,倒又引起了石博士談興,願意向熊天雷普及青田石雕的知識。熊天雷哪有心情再聽下去,對著石博士謝了又謝,問清方山鄉方向,便立即趕了過去。
不過半日時間,熊天雷就趕到了方山鄉,一問石雕黃家,就有人給他指了方向,待熊天雷趕到黃家,才發現這家連鋪子都沒一個,仔細一想:也是,總共一年才幾十件,哪還用得上鋪子?黃家主人名叫黃燦,原是一個黑黑瘦瘦的漢子,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甚至有幾分木訥。
熊天雷拿出匣子給黃燦看,黃燦立馬點頭說是自家的東西,熊天雷強忍住心裏的激動,向黃燦問道:“黃老板,你還有沒有印象,是何人買走這石馬?”
黃燦不知熊天雷用意,猶豫著不知如何開口,熊天雷急得眼淚都快掉了下來,黃燦才吞吞吐吐說:“應該是二十天前,一位長得很是壯實的漢子,出手倒挺闊綽,沒還甚價錢就買了下來。”
熊天雷趕緊問道:“那漢子可是約四十歲左右年紀,兩道劍眉,皮膚有些黝黑,一臉絡腮胡,不是本地口音。”他所描述樣子正是熊平順長像。
沒想到黃燦呆呆地想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是,那人本地口音,皮膚白淨,臉上也沒甚麽胡子。”
熊天雷大吃一驚,難道這石馬不是父親買來的?他又問道:“黃老板能不能再想想,或是有兩個一樣的石馬,一時給記渾了。”
黃燦倒沒猶豫:“這倒不會,這石馬我今年就雕了這一個,你看這馬身,我借了這上麵黃色做成馬鞍,就是往年雕的都沒有這樣的。”
熊天雷覺得腦袋一片糊塗,又趕緊指著匣子問道:“這匣子應該也是從此處買來的吧?”
黃燦點頭:“這種匣子外麵是沒有賣的。”
熊天雷打開匣子,指著夾層裏胭脂寫上的字說:“黃老板能否確認一下,這字是買前就有的還是買後才寫上去的?”他說到此處,聲音顫抖,心裏甚是緊張。
黃燦斷然說道:“這盒子都是我親手做的,從不假手於人,這定是買迴去後寫上的字。”
熊天雷又問了半晌,發現實在問不出來什麽,才謝了黃燦,走出了黃家家門。此時天色已晚,街上響起了女人喊孩子吃飯的聲音,熊天雷左顧右盼,此時身在異鄉,連一個人都不認識,而心裏的痛苦與茫然,卻又是難以啟齒,禁不住就長長歎了一聲。
那少年聞言又是精神一振,從懷裏掏出一個匣子,拿出一個石馬問道:“鋪子裏可有這樣的石雕?”
小二接過石雕,一邊看一邊說道:“這塊石雕是用上好的金玉凍刻成的,價值可是不菲呀。”看來看去又搖頭說:“店裏卻是沒有這樣的石雕。”
少年臉上便隱隱有些失望,又拿出匣子問小二說:“小哥兒,可曾見過這樣的匣子?”
小二接過匣子,仔細看了看說:“也是沒見過的。”
少年的臉便有些哭喪,小二見少年有些掃興,便趕緊熱情地說:“客官,雖然咱鋪子裏沒有這樣的石雕,但也有用封門青做的石馬,亦是上品。”
少年哪有心情再聽小二聒噪,勉強謝了小二,怏怏出了門。走到門外,少年愁眉苦臉,嘴裏嘟噥著說:“青田十一家店鋪都轉過來了,怎沒有一個鋪子見過這個東西的,這可怎麽辦呢?”原來,這少年正是到浙江走鏢的熊天雷,他隨船隊一路上風平浪靜,諸事順利,隻用了六天時間就到了永嘉,他按父親吩咐拜見了父親的一位朋友,那人卻也熱情,知道熊天雷第一次到浙江,就殷勤留熊天雷在此地玩耍,熊天雷就沒有隨同鏢局一塊返京,獨自一人留了下來。他之所以如此痛快留下來,也有自己的私心,原來,在熊平順給他帶迴的青田石雕匣子上,竟被人偷偷用胭脂寫上了兩個字,一為“天”字,一為“平”字,雖然這字寫得歪歪扭扭,熊天雷一眼就識得這竟是母親的筆跡,原來有陣子馮月娥一時興起,逼著熊天雷教他寫字,熊天雷就各揀了自己名字和父親名字中一個簡單的字教她,馮月娥學了半日,終於學了一個“天”字一個“平”字,後來便沒了興致,再也不說寫字的事兒,但這兩字卻記了下來,熊天雷無意間在匣子上看見這兩個字,霎那間就如同絕地逢生,枯木逢春,心裏不禁想道:原來娘沒死,那屍體真不是娘。一時間喜不自禁,但興奮過後,熊天雷心裏也不住嘀咕:為何母親會在父親送的禮物匣子上寫字?是母親有事兒要告訴父親還是要告訴自己什麽?父親到底有什麽事瞞著自己?熊天雷想來想去,便決定這事不再告訴父親。他本想把此事告訴丁四,但想到丁四因為幫自己查案受盡磨難,連丁四父親都吃了連掛,於是便決定守口如瓶,又聽父親要自己到浙江永嘉走鏢,索性自己一人趁機暗查此事。
在炎熱的夏季裏,南方的天氣要更熱更潮一些,熊天雷站在鋪子前,臉上已滿是汗水,他心裏也不免有一絲沮喪,連青田縣最大的石雕鋪子都不知道這東西是哪家鋪子賣出的,這樣的找尋真無疑是大海撈針。他吸了口氣,極力想象母親人處險境,正等著人來救命的情形,這麽想了一會兒,便振作了精神,準備再向別的鋪子打聽打聽。他打定主意,便把匣子又往懷裏揣去。誰知就在這時,身子卻被一撞,匣子隨手就掉在地上,那匹石馬一下子摔了出來。熊天雷還沒來得及去撿摔在地上的東西,早有人搶先一步彎下腰,趕緊將那石馬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運氣,運氣,這用上好封門青雕的石馬紋絲沒事兒。”旁邊就有聲音說道:“石博士,今天走路怎這麽不小心,地上有銀子呀?”那被稱作“石博士”的男子並不理會旁邊的調侃,隻是對著熊天雷說道:“不好意思,剛走路沒有小心,幸虧你這石雕沒事。”熊天雷卻隻顧著撿地上的匣子,絲毫不關心那石馬摔得如何,聽那人這樣一說,隨手就把石馬放在匣子裏,連說:“無事。”卻連那人相貌都沒瞅上一瞅,邁步就要向前走。
那人見熊天雷如此,也有幾分奇怪,想了想終是忍不住在後麵喊道:“小兄弟,這可是方山黃家的手藝,上好的封門青石材,極為貴重的。”
熊天雷聞言卻是大喜過望,急忙迴過頭問道:“方山黃是誰?”
那石博士聞言不由失笑:“小兄弟,你果然不懂,來,讓我好好給你說道說道。”原來,這石博士是青山縣有名的喜歡石刻之人,他又恰巧姓石,久而久之,人們便仿照“茶博士”給他取了個綽號:“石博士。”
熊天雷在一旁聽石博士說這石馬的好處,卻是越聽越是心花怒放,心裏陣陣興奮: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據石博士講,在青田縣方山鄉,有一姓黃的人家,世代以雕石為生,家傳手藝甚是精湛,但隻是這家人做石雕講究“慢工出細活”,一年做出來的石雕也不過是幾十件,因此市麵上能見到的人極少。熊天雷又趕緊拿匣子讓石博士看,石博士笑著指了指盒子下麵一個雲錦樣的花紋說:“你看這個紋路,是不是頗像一個黃字?”熊天雷聽石博士這麽一說,確實有幾分相像,大喜之下,仔細謝了謝石博士,倒又引起了石博士談興,願意向熊天雷普及青田石雕的知識。熊天雷哪有心情再聽下去,對著石博士謝了又謝,問清方山鄉方向,便立即趕了過去。
不過半日時間,熊天雷就趕到了方山鄉,一問石雕黃家,就有人給他指了方向,待熊天雷趕到黃家,才發現這家連鋪子都沒一個,仔細一想:也是,總共一年才幾十件,哪還用得上鋪子?黃家主人名叫黃燦,原是一個黑黑瘦瘦的漢子,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甚至有幾分木訥。
熊天雷拿出匣子給黃燦看,黃燦立馬點頭說是自家的東西,熊天雷強忍住心裏的激動,向黃燦問道:“黃老板,你還有沒有印象,是何人買走這石馬?”
黃燦不知熊天雷用意,猶豫著不知如何開口,熊天雷急得眼淚都快掉了下來,黃燦才吞吞吐吐說:“應該是二十天前,一位長得很是壯實的漢子,出手倒挺闊綽,沒還甚價錢就買了下來。”
熊天雷趕緊問道:“那漢子可是約四十歲左右年紀,兩道劍眉,皮膚有些黝黑,一臉絡腮胡,不是本地口音。”他所描述樣子正是熊平順長像。
沒想到黃燦呆呆地想了一會兒,搖搖頭說:“不是,那人本地口音,皮膚白淨,臉上也沒甚麽胡子。”
熊天雷大吃一驚,難道這石馬不是父親買來的?他又問道:“黃老板能不能再想想,或是有兩個一樣的石馬,一時給記渾了。”
黃燦倒沒猶豫:“這倒不會,這石馬我今年就雕了這一個,你看這馬身,我借了這上麵黃色做成馬鞍,就是往年雕的都沒有這樣的。”
熊天雷覺得腦袋一片糊塗,又趕緊指著匣子問道:“這匣子應該也是從此處買來的吧?”
黃燦點頭:“這種匣子外麵是沒有賣的。”
熊天雷打開匣子,指著夾層裏胭脂寫上的字說:“黃老板能否確認一下,這字是買前就有的還是買後才寫上去的?”他說到此處,聲音顫抖,心裏甚是緊張。
黃燦斷然說道:“這盒子都是我親手做的,從不假手於人,這定是買迴去後寫上的字。”
熊天雷又問了半晌,發現實在問不出來什麽,才謝了黃燦,走出了黃家家門。此時天色已晚,街上響起了女人喊孩子吃飯的聲音,熊天雷左顧右盼,此時身在異鄉,連一個人都不認識,而心裏的痛苦與茫然,卻又是難以啟齒,禁不住就長長歎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