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個,蕭衍對武將的打壓,戰場上不給旁姓武將多少兵權,而宗室之人,在軍事上,也沒什麽出彩的人,可是,蕭衍仍堅持讓他們做主將,主持大局。
蕭衍自身的軍事素養也不高。
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本身就是個將軍,有不是軍功,蕭道成真可謂是一步一步殺出來的,但,蕭衍隻是借助可愛的昏君寶寶蕭寶卷弄下的亂局,一舉成名,占了個南齊宗室的出身。
說這些,並不是為了否定蕭衍的一些成就,隻是與蕭道成比起來,在軍事方麵的素養,要差一些,再加上他非要執著的選擇宗室庸才做將領,這也可以明白為何魏國都亂成個這了,南梁依然不能圖北方的原因了。
因為這些原因,蕭衍沒有聽陳慶之的建議,就認為攻打武興國是最好的,收拾不了焜昱國,難道連個小小的武興國還收拾不了嗎?所以,蕭衍派兵前往武興國。
待甯煦和甯暉帶兵走了之後,甯焽便安排人前往武興國,領兵的是甯承和黃凊。
在家的時候,甯承與甯昤、泫、甯猛也說起過武器的事情,但,泫覺得少死人就行,依賴就依賴,無所謂,但,甯昤、甯承卻不這麽認為。
武器做到如虎添翼,那是好事,可讓將士們產生依賴,就不是什麽好現象了。
黃凊在軍隊裏鍛煉了幾年,終於不那麽佛係了,不對,是他在作戰方麵,不佛係了,平日裏,還是相當、相當的佛係。
路上,甯承又想起這事,與黃凊討論,該怎麽打,少死人故而是好,但,能做到依賴戰術少死人,那更好了。
黃凊聽甯承講,越聽越覺得糊塗,在軍隊這幾年,比在家聽到關於泫的傳聞更多,對於黃凊來說,泫就是迷一樣的人,猜不到她在想什麽。
這會又聽甯承說,很是奇怪的問:
“卓爺打仗不願意死人?”
心裏嘀咕著後半句:那這仗該怎麽打?
嘀咕著,又想起自己參加的幾場戰鬥,一通炮竹、藥丸扔出去,來多少都得趴。黃凊把生化武器叫藥丸,覺得還是藥丸順口點,叫生化武器太容易咬到舌頭了。
又自言自語道:
“的確是不怎麽死人。”
甯承跟黃凊走了這一路,對他多少有些了解,黃凊有點活在自己世界中,有時別人聊天,他就坐在一旁想自己的,與旁人不在一個點上,更有甚者,即使就在與黃凊閑聊,他都能想到別處去。
總結起來就是,隻要是閑聊,黃凊搭不搭茬,是不是與說話者在一條線上思考,就看談論的話題他是否感興趣,話題不感興趣,就看說話的人他是否感興趣,如果這兩項都不滿足,那黃凊的思維便不知跑去了哪裏。
甯承就奇怪黃宓老將軍是怎麽教出了這樣一個神人,正因為了解到了這點,甯承與黃凊說話,從來都隻說與此次出征相關的話題,這是正事,不是閑聊,所以,可以保證黃凊的思維,絕對不會跑的不見了蹤影,就是有些跳躍。
甯承也不管黃凊怎麽跳躍,反正跟自己在一條線上就行,繼續說:
“不怎死人,便讓將士們對武器有了依賴,而不是對戰術,作為軍人,對戰術的依賴,才是正確的。”
黃凊點點頭:
“那麽小奕王是打算不用武器?可不用武器怎麽打?挖地道?但,城牆在地下也挺深的,挖地道太耗時,”抬頭看天“飛過去嗎?咱們沒帶飛人隊來啊,再個,飛人隊得來迴多少次才能把人都帶城裏去,這期間還會受到攻擊……”
甯承趕緊打斷黃凊的話,讓黃凊開始發散的思維,不能再繼續發散下去。
很是無奈的暗歎口氣:
“咱們這次是去幫著武興國抵禦外敵,不牽扯攻城一說,我說不依賴武器,是要依賴戰術。”
黃凊再次點點頭:
“對,我們這次不用攻城的!”
甯承一樂,看他精神抖擻的樣子,想著他肯定要說什麽。
黃凊兩眼發亮的看了前方一會,突然氣勢又散了,苦著一張臉說:
“可守城戰沒什麽好打的,要依賴戰術的是對方,我們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采取什麽戰術,全看對方放什麽招式,而且,”很認真的看著甯承“攻城戰很慘烈,小奕王真的不打算用藥丸嗎?那樣真的能少死很多人。”
甯承抬頭望天,突然不知道該如何把這個話題進行下去了。
這邊甯承不說話了,可那邊的黃凊,仍繼續思維發散著,以至於樹枝都刮臉上了,才察覺到該彎腰躲避。
一行人抵達武興國,受到楊智慧的熱烈歡迎,大擺宮宴,超級熱烈的招待了甯承等主要人員。
之後,甯承他們去了武興國與南梁交界的關城,甯承下令,不要把他們的旗幟擺出去,也不要聲張,軍隊並未全部進入關城,有不少都留在了城外,就是要製造假象給南梁看。
至於與陰平國的邊界,完全不在甯承的考慮範圍內,甯煦和甯暉帶兵去打陰平國,陰平國哪還有精力來算計武興國,但,甯承還是向楊智慧提議,讓他別掉以輕心。
楊智慧連連同意,積極配合著甯承他們的行動。
再說甯煦和甯暉這邊。
兩人並未著急趕路,不緊不慢的緩緩前行,這麽做,就是要個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就是要他們看著死神扛著大鐮刀,一步步的緩緩走來。
兩人說過想靠戰術贏得戰鬥,路上是,便與幾個將領商議。
他們這次來,沒有帶攻城工具,所以,除非官員投降,否則就隻能用生化武器。
一個將領說:
“卓爺當年攻打千陽時,圍了千陽,卻繼續前進攻打陳倉,使得千陽不戰而敗。”
又一個將領接話說:
“對對對,拓跋燾奇襲千陽,也使得我們的陳倉不戰而敗。”
第一個說話的將領,看了眼他,又擔心的看了看甯煦和甯暉。
身為一個武將,不可能沒有敗績,但,戰敗還丟了城池,這個就是汙點了,怕甯暉和甯煦找這個將領的麻煩。
但,看來看去,兩人不但沒找這個將領的麻煩,還熱烈的討論了起來,暗自鬆口氣。
甯煦說:
“當年卓爺為千陽,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雖然甯煦沒有明說,但,眾人都知道,各種花樣百出的心思,生生拖了好幾個月,等到樂正元攻占陳倉,迴頭的增援。
甯暉搖搖頭:
“故技重施不失為一個辦法,但不能照本宣科,得有點花樣,不然,很容易被識破。”
的確是如此,可要怎麽樣的花樣呢?
雷衡想了想說:
“上次卓爺用的是軟招,麻痹千陽人,這次我們用硬招,吊著城裏的人。”
陰平國關城後麵的守城將士們,終於得到焜昱國軍快到的消息,自從關城被破後,眾人都提心吊膽的等著,斥候發迴來的情報,如同雪花般飄落在刺史的桌子上,這期間,刺史幾乎把所有的斥候,都用在了探查焜昱國軍的事情上。
看到焜昱國軍終於快到了,長長吐了口氣,靠在椅背上:
“終於啊,終於要來了。”
坐了會,起身走到街道上,得知關城被破後,這座城的民眾,能逃的都逃走了,即使是刺史,也讓家人離開了,現在這座城,除了少數的民眾外,就隻剩將士了,盡管焜昱國有著很好的名聲,但,打仗就是打仗,名聲再好,也是要打仗了,百姓如何能不擔憂、害怕?
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現在隻有民眾逃離時,慌亂中遺落的各種東西,未關好的門,吱吱呀呀的掛在門框上,風吹過空曠的街道,吹著吹著,便形成一個小小的龍卷風,打著旋的快速往前移動著,引得一堆的紙屑、樹葉爭相追逐其左右。
盡管現在還沒有到寒冬臘月,但,身為刺史,心裏卻如寒冬臘月般淒涼:
努力營建的城池,最後就落得這般慘景……
刺史轉身,看向焜昱國軍要來的方向,那片天空似乎都要陰暗很多:
或許,這不是最後的景象,等焜昱國軍過境,那才是最後的。
一個將領騎著馬從城牆方向來,看到此時後,下了馬,衝他行武將禮:
“大人。”
刺史看了看將領:
“起來吧,這個時候了,也不用這些虛禮了,”待武將起身後“前方如何?焜昱國軍隊還有多遠?”
將領說:
“大概晚上便到了。”
“晚上啊,”刺史抬頭看看天“讓將士們都打起精神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一到便來攻擊,但,都需做好作戰準備!”
將領應道:
“是!”
將領騎著馬又走了,隨著馬蹄噠噠聲的漸漸遠離,街道上又隻剩刺史一人。
轉身迴到府裏,可是,裏裏外外都隻剩他一人,別說人了,連貓貓狗狗都隨家人一同走了,空空蕩蕩的府裏,走個路都有迴音,待在這裏更為惆悵,幹脆到城牆上,與將士們一起等待焜昱國軍隊的到來。
天,越來越黑,明明不是怎麽冷的天氣,今夜卻覺得異常寒涼,迎麵而來的風,似乎都夾雜著血腥氣以及鐵鏽味,嗖嗖的直往脖子裏鑽。
蕭衍自身的軍事素養也不高。
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本身就是個將軍,有不是軍功,蕭道成真可謂是一步一步殺出來的,但,蕭衍隻是借助可愛的昏君寶寶蕭寶卷弄下的亂局,一舉成名,占了個南齊宗室的出身。
說這些,並不是為了否定蕭衍的一些成就,隻是與蕭道成比起來,在軍事方麵的素養,要差一些,再加上他非要執著的選擇宗室庸才做將領,這也可以明白為何魏國都亂成個這了,南梁依然不能圖北方的原因了。
因為這些原因,蕭衍沒有聽陳慶之的建議,就認為攻打武興國是最好的,收拾不了焜昱國,難道連個小小的武興國還收拾不了嗎?所以,蕭衍派兵前往武興國。
待甯煦和甯暉帶兵走了之後,甯焽便安排人前往武興國,領兵的是甯承和黃凊。
在家的時候,甯承與甯昤、泫、甯猛也說起過武器的事情,但,泫覺得少死人就行,依賴就依賴,無所謂,但,甯昤、甯承卻不這麽認為。
武器做到如虎添翼,那是好事,可讓將士們產生依賴,就不是什麽好現象了。
黃凊在軍隊裏鍛煉了幾年,終於不那麽佛係了,不對,是他在作戰方麵,不佛係了,平日裏,還是相當、相當的佛係。
路上,甯承又想起這事,與黃凊討論,該怎麽打,少死人故而是好,但,能做到依賴戰術少死人,那更好了。
黃凊聽甯承講,越聽越覺得糊塗,在軍隊這幾年,比在家聽到關於泫的傳聞更多,對於黃凊來說,泫就是迷一樣的人,猜不到她在想什麽。
這會又聽甯承說,很是奇怪的問:
“卓爺打仗不願意死人?”
心裏嘀咕著後半句:那這仗該怎麽打?
嘀咕著,又想起自己參加的幾場戰鬥,一通炮竹、藥丸扔出去,來多少都得趴。黃凊把生化武器叫藥丸,覺得還是藥丸順口點,叫生化武器太容易咬到舌頭了。
又自言自語道:
“的確是不怎麽死人。”
甯承跟黃凊走了這一路,對他多少有些了解,黃凊有點活在自己世界中,有時別人聊天,他就坐在一旁想自己的,與旁人不在一個點上,更有甚者,即使就在與黃凊閑聊,他都能想到別處去。
總結起來就是,隻要是閑聊,黃凊搭不搭茬,是不是與說話者在一條線上思考,就看談論的話題他是否感興趣,話題不感興趣,就看說話的人他是否感興趣,如果這兩項都不滿足,那黃凊的思維便不知跑去了哪裏。
甯承就奇怪黃宓老將軍是怎麽教出了這樣一個神人,正因為了解到了這點,甯承與黃凊說話,從來都隻說與此次出征相關的話題,這是正事,不是閑聊,所以,可以保證黃凊的思維,絕對不會跑的不見了蹤影,就是有些跳躍。
甯承也不管黃凊怎麽跳躍,反正跟自己在一條線上就行,繼續說:
“不怎死人,便讓將士們對武器有了依賴,而不是對戰術,作為軍人,對戰術的依賴,才是正確的。”
黃凊點點頭:
“那麽小奕王是打算不用武器?可不用武器怎麽打?挖地道?但,城牆在地下也挺深的,挖地道太耗時,”抬頭看天“飛過去嗎?咱們沒帶飛人隊來啊,再個,飛人隊得來迴多少次才能把人都帶城裏去,這期間還會受到攻擊……”
甯承趕緊打斷黃凊的話,讓黃凊開始發散的思維,不能再繼續發散下去。
很是無奈的暗歎口氣:
“咱們這次是去幫著武興國抵禦外敵,不牽扯攻城一說,我說不依賴武器,是要依賴戰術。”
黃凊再次點點頭:
“對,我們這次不用攻城的!”
甯承一樂,看他精神抖擻的樣子,想著他肯定要說什麽。
黃凊兩眼發亮的看了前方一會,突然氣勢又散了,苦著一張臉說:
“可守城戰沒什麽好打的,要依賴戰術的是對方,我們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采取什麽戰術,全看對方放什麽招式,而且,”很認真的看著甯承“攻城戰很慘烈,小奕王真的不打算用藥丸嗎?那樣真的能少死很多人。”
甯承抬頭望天,突然不知道該如何把這個話題進行下去了。
這邊甯承不說話了,可那邊的黃凊,仍繼續思維發散著,以至於樹枝都刮臉上了,才察覺到該彎腰躲避。
一行人抵達武興國,受到楊智慧的熱烈歡迎,大擺宮宴,超級熱烈的招待了甯承等主要人員。
之後,甯承他們去了武興國與南梁交界的關城,甯承下令,不要把他們的旗幟擺出去,也不要聲張,軍隊並未全部進入關城,有不少都留在了城外,就是要製造假象給南梁看。
至於與陰平國的邊界,完全不在甯承的考慮範圍內,甯煦和甯暉帶兵去打陰平國,陰平國哪還有精力來算計武興國,但,甯承還是向楊智慧提議,讓他別掉以輕心。
楊智慧連連同意,積極配合著甯承他們的行動。
再說甯煦和甯暉這邊。
兩人並未著急趕路,不緊不慢的緩緩前行,這麽做,就是要個對方造成心理壓力,就是要他們看著死神扛著大鐮刀,一步步的緩緩走來。
兩人說過想靠戰術贏得戰鬥,路上是,便與幾個將領商議。
他們這次來,沒有帶攻城工具,所以,除非官員投降,否則就隻能用生化武器。
一個將領說:
“卓爺當年攻打千陽時,圍了千陽,卻繼續前進攻打陳倉,使得千陽不戰而敗。”
又一個將領接話說:
“對對對,拓跋燾奇襲千陽,也使得我們的陳倉不戰而敗。”
第一個說話的將領,看了眼他,又擔心的看了看甯煦和甯暉。
身為一個武將,不可能沒有敗績,但,戰敗還丟了城池,這個就是汙點了,怕甯暉和甯煦找這個將領的麻煩。
但,看來看去,兩人不但沒找這個將領的麻煩,還熱烈的討論了起來,暗自鬆口氣。
甯煦說:
“當年卓爺為千陽,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雖然甯煦沒有明說,但,眾人都知道,各種花樣百出的心思,生生拖了好幾個月,等到樂正元攻占陳倉,迴頭的增援。
甯暉搖搖頭:
“故技重施不失為一個辦法,但不能照本宣科,得有點花樣,不然,很容易被識破。”
的確是如此,可要怎麽樣的花樣呢?
雷衡想了想說:
“上次卓爺用的是軟招,麻痹千陽人,這次我們用硬招,吊著城裏的人。”
陰平國關城後麵的守城將士們,終於得到焜昱國軍快到的消息,自從關城被破後,眾人都提心吊膽的等著,斥候發迴來的情報,如同雪花般飄落在刺史的桌子上,這期間,刺史幾乎把所有的斥候,都用在了探查焜昱國軍的事情上。
看到焜昱國軍終於快到了,長長吐了口氣,靠在椅背上:
“終於啊,終於要來了。”
坐了會,起身走到街道上,得知關城被破後,這座城的民眾,能逃的都逃走了,即使是刺史,也讓家人離開了,現在這座城,除了少數的民眾外,就隻剩將士了,盡管焜昱國有著很好的名聲,但,打仗就是打仗,名聲再好,也是要打仗了,百姓如何能不擔憂、害怕?
昔日熙熙攘攘的街道,現在隻有民眾逃離時,慌亂中遺落的各種東西,未關好的門,吱吱呀呀的掛在門框上,風吹過空曠的街道,吹著吹著,便形成一個小小的龍卷風,打著旋的快速往前移動著,引得一堆的紙屑、樹葉爭相追逐其左右。
盡管現在還沒有到寒冬臘月,但,身為刺史,心裏卻如寒冬臘月般淒涼:
努力營建的城池,最後就落得這般慘景……
刺史轉身,看向焜昱國軍要來的方向,那片天空似乎都要陰暗很多:
或許,這不是最後的景象,等焜昱國軍過境,那才是最後的。
一個將領騎著馬從城牆方向來,看到此時後,下了馬,衝他行武將禮:
“大人。”
刺史看了看將領:
“起來吧,這個時候了,也不用這些虛禮了,”待武將起身後“前方如何?焜昱國軍隊還有多遠?”
將領說:
“大概晚上便到了。”
“晚上啊,”刺史抬頭看看天“讓將士們都打起精神來,不知道他們會不會一到便來攻擊,但,都需做好作戰準備!”
將領應道:
“是!”
將領騎著馬又走了,隨著馬蹄噠噠聲的漸漸遠離,街道上又隻剩刺史一人。
轉身迴到府裏,可是,裏裏外外都隻剩他一人,別說人了,連貓貓狗狗都隨家人一同走了,空空蕩蕩的府裏,走個路都有迴音,待在這裏更為惆悵,幹脆到城牆上,與將士們一起等待焜昱國軍隊的到來。
天,越來越黑,明明不是怎麽冷的天氣,今夜卻覺得異常寒涼,迎麵而來的風,似乎都夾雜著血腥氣以及鐵鏽味,嗖嗖的直往脖子裏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