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鐵弗匈奴建立政權之時,也攀附一個華夏族的先祖,自認為乃夏後氏之苗裔,所以,勃勃稱大夏天王、大單於,其政權名號“大夏”。
這點,在前麵的講述中,也可在多處見到,比如北魏、前秦等,都給自己攀個華夏的先祖,或者在編纂自己家族的來曆中,可見漢文化的蹤影。
遊牧文化的生存環境,是“不食之地”的地理與“逐水草遷徙”、“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的遊牧生產方式。而漢文化則是與濕潤半濕潤的大陸大河型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係統。
兩漢曹魏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大量內遷,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漢化。
也就是說,赫連勃勃的暴行,出自他的不自信。
在現代中,也會有不自信的人,做出很多匪夷所思或者過火的行為。
其實狗熊認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個強人!比那些無二兩肉,還自以為是的人,要強很多、很多,不要自卑,更不要為此生氣,努力提升自己,終有一天,努力會讓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因為本文是以北魏發展為主線的,所以,這裏不講述代國和北魏。
這卷有些吐槽呂先生的地方,在此要說明下:
呂先生的六部斷代史,都寫於二戰時期,別的幾部,狗熊還沒有看,就《兩晉南北朝史》來說,放到二戰的背景中,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麽這麽貶損胡人,呂先生是在借古喻今。
狗熊之所以要吐槽呂先生,隻是想讓大家明白,看曆史,得帶著腦子看,不要書裏寫什麽,就看什麽,中國古代的史官,是為朝廷服務的,當然是撿什麽好聽,說什麽。
比如說《百家姓》,為什麽趙排第一位,據說,因為《百家姓》寫於北宋,北宋的國姓是趙,因此當然把趙排第一位。
這也說明,看時的背景中,呂先生寫書時所想的,肯定與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所想的不一樣,作為讀者,也應該理解。
呂思勉言:
“史家的文章,最怕的就是不能為自己找出處,斷不能用自以為的來寫諸篇章;對於前人的說辭,雖然明知其不足為信,但又不能抹殺,而不傳後世;若逐一去論辯,則勢將不能勝辯(因為沒有證據證實嘛);在此希望諸位能喜歡學習,勤於思考,就能體會其中的含義”
狗熊在寫這篇文時,也有同感,也希望看狗熊文的,能從多角度思考,也望能體諒狗熊的迫不得已。
蔣廷黻提出:國人不缺乏曆史知識,缺乏的是曆史觀點。
呂思勉也說:曆史雖是記事之書,我們之所探求,則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眾事的,事則隻是一事。
最後,關於五胡十六國,在網上,總會看到神州陸沉、中原沉淪這樣很嚇人的語句來形容,不過,從漢族的民族立場來說,也確實如此。
其實了解後,會發覺,與春秋戰國時期沒什麽區別,一個政權起來、一個政權倒下,期間也會有毀田傷民之事。
唯一不同的是,五胡十六國,對於漢民族來說,是外族入侵,外族把漢族趕去南方偏居一隅,占領了原來漢族的地方。
其實,五胡十六國時,民族性,還未形成,看五胡造作史實,絕無自誇他們的民族,隻有自誇其種姓。
異族與我族(指漢族)相逢,民族性的顯晦,遼、金間,差不多是一個大分界。
遼以前,異族無不視漢族為高貴,想著攀附、效法,但,金以後,則無此事,這是因為,遼以前的諸族,都是依附邊塞居住,或幹脆在塞內居住的,而女真、蒙古、滿洲,則都離邊塞比較遠。
由此也可見,我民族同化異族的能力,不待五胡擾亂,便已潛移默化多年。
史書中之所以寫什麽中原沉淪等嚇人的話,是因為自三國以前,異族一直都是為我所服,至五胡亂起,而我轉為異族所服,被認為是無法忍受的事情。
作為現代人,就沒必要也跟著史書一起大喊中原沉淪了吧。
在晉室南渡之前,南方並不被重視,晉室南渡以後,南方才逐漸發展為另一個政治、文化中心。
放下民族立場不說,也沒必要說,現在漢族的血液中流淌著其他民族的血液,其他民族的血液中也流淌著漢族的血液,都成了一家人,還有必要說這些嗎?
從文化角度來說,這個時期居然被有些人歸為了文化的斷代中。
喂喂,有沒有搞錯?這個時代的漢文化,是自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從死水般沉寂的狀態,轉為了沸水般活躍的狀態,是激動人心的時期!
人們的思想掙脫了以前禮教的束縛,向著自覺覺醒的方向發展!
佛教:西漢末年就傳入中國的佛學,到了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佛教教義正式以獨立的哲學姿態出現。中國的四大石窟,都是開鑿於五胡十六國以及北魏時期,給後世留下了璀璨的瑰寶!
繪畫:也從“人倫之補助,政教之方便”的枷鎖中擺脫了出來,單獨發展成為一門藝術,傳神寫意盡在筆端,不再單純為政教所服務。出現了顧愷之、宗炳等,在中國繪畫史中有著濃重一筆的大家。
書法:文字亦是在這個時期,從單純的記事走向書法藝術,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出現在中華文化中。篆、隸、楷、行、草等今天還在同行的諸種書體,皆於東晉完備定型,王羲之、王獻之,我們耳熟能詳的王氏父子,也是這一時期的人物。
文學:在這一時期更是井噴式發展!出現了田園詩、山水詩、律體詩、駢體文。
經過五胡十六國,中原文化中以漢族一家獨大的局麵越來越被淡化,中原文化也逐漸成了融匯諸多民族、諸多文化、諸多民俗的多元文化,再經過南北朝的南北融合,漢文化中除了其根本外,還有著江南的溫柔婉約,以及草原的豪爽奔放。
如果沒有這個時代,我們怎麽能欣賞到《蘭亭序》,怎麽能拜讀到《桃花源記》,又怎麽會有四大石窟的璀璨?現代中華文化中的很多都成形於這個時代,所以說,這是一個即混蛋又偉大的時代,混蛋到讓人咬牙切齒,又偉大到讓人亢奮不已!
感慨這麽多,並不是想為什麽正名,而是看到網上一些帖子寫的實在太氣人!
一直認為曆史是個嚴謹的學科,對它可以討論,可以思考,甚至可以質疑,但是,在有新的證據推翻目前的史實前,這條主線容不得歪嘴和尚念歪經!
這卷講的有些細,其中感慨也有些多,是想讓大家好好了解下“五胡十六國”,其實並沒有網上有些帖子寫的那麽嚇人,隻是因為能耐住枯燥看史書的人太少,大部分都是需要什麽,在網上一找便好,於是以訛傳訛,這段曆史便更加魔化了。
這個時代,不單漢人生存難,連胡人同樣生存難,網上一些帖子寫的,這個時代的漢人,都活不了了,胡人都生活非常好。
通過這卷的講解,也可看出,胡人是生活好了,卻也僅僅限於掌權者,可是,掌權者即使不在五胡十六國,也依然生活的很好,至於老百姓,與以前並沒什麽區別,甚至也與漢族一樣,要飽受戰火的侵害。
再次提醒大家,看書,不管是看小說,還是看曆史書,都別忽略了寫書時的背景,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偏聽、偏看、偏信。
借用呂思勉的一句話:
“曆史的可貴,並不在於其記了很多事實,而在其能據此事實,說明社會進化的真相。”
站在客觀的角度,正確的看曆史,才能看到曆史的全貌,我們才能有所收獲,有所學習,有所成長,對今後所走的路,才能有所幫助。
咳咳,被狗熊歪的,快給歪到外太空的文,終於被狗熊給成功歪迴來了!我們繼續哈。
狗熊推開演員房間門,裏麵一片熱火朝天,一點不像被冷落半個月的樣子:
大人們或聊天,或玩手機,或看書,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瘋玩,還有幾個小嬰兒,睜著好奇的雙眼,看著來迴跑動的大小孩們。
泫盤腿坐在地上,貼了滿臉的紙條,正對同樣盤坐在地甯昤、甯承等人打牌:
“對a!”
甯昤對甯承使了個眼色,甯承出了一對王:
“對王,再來一個1。”
甯婍看看甯昤和甯承,喊道:
“要不起,過。”
泫大叫道:
“你們賴皮!1怎麽要不起啦!”
小甯遙扒在泫背上:
“娘,你不要生氣,遙兒給你捶背。”
泫哼了聲:
“現實中我可不是你娘,別給我來這套。”
小甯遙又爬到泫腿上,眨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
“可是你看遙兒這麽可愛,就別生氣啦,生氣對身體不好。”
泫被萌的滿眼萌萌花,突聽她上家的甯昤說道:
“從5到k,我出完了。”
泫迴過神,猛的看向牌桌,在小甯遙衝她撒嬌時,他們都出完了!大甯遙拿起一個紙條,大笑著貼在泫臉上。
這點,在前麵的講述中,也可在多處見到,比如北魏、前秦等,都給自己攀個華夏的先祖,或者在編纂自己家族的來曆中,可見漢文化的蹤影。
遊牧文化的生存環境,是“不食之地”的地理與“逐水草遷徙”、“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的遊牧生產方式。而漢文化則是與濕潤半濕潤的大陸大河型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係統。
兩漢曹魏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大量內遷,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麵,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漢化。
也就是說,赫連勃勃的暴行,出自他的不自信。
在現代中,也會有不自信的人,做出很多匪夷所思或者過火的行為。
其實狗熊認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個強人!比那些無二兩肉,還自以為是的人,要強很多、很多,不要自卑,更不要為此生氣,努力提升自己,終有一天,努力會讓我們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因為本文是以北魏發展為主線的,所以,這裏不講述代國和北魏。
這卷有些吐槽呂先生的地方,在此要說明下:
呂先生的六部斷代史,都寫於二戰時期,別的幾部,狗熊還沒有看,就《兩晉南北朝史》來說,放到二戰的背景中,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什麽這麽貶損胡人,呂先生是在借古喻今。
狗熊之所以要吐槽呂先生,隻是想讓大家明白,看曆史,得帶著腦子看,不要書裏寫什麽,就看什麽,中國古代的史官,是為朝廷服務的,當然是撿什麽好聽,說什麽。
比如說《百家姓》,為什麽趙排第一位,據說,因為《百家姓》寫於北宋,北宋的國姓是趙,因此當然把趙排第一位。
這也說明,看時的背景中,呂先生寫書時所想的,肯定與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所想的不一樣,作為讀者,也應該理解。
呂思勉言:
“史家的文章,最怕的就是不能為自己找出處,斷不能用自以為的來寫諸篇章;對於前人的說辭,雖然明知其不足為信,但又不能抹殺,而不傳後世;若逐一去論辯,則勢將不能勝辯(因為沒有證據證實嘛);在此希望諸位能喜歡學習,勤於思考,就能體會其中的含義”
狗熊在寫這篇文時,也有同感,也希望看狗熊文的,能從多角度思考,也望能體諒狗熊的迫不得已。
蔣廷黻提出:國人不缺乏曆史知識,缺乏的是曆史觀點。
呂思勉也說:曆史雖是記事之書,我們之所探求,則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眾事的,事則隻是一事。
最後,關於五胡十六國,在網上,總會看到神州陸沉、中原沉淪這樣很嚇人的語句來形容,不過,從漢族的民族立場來說,也確實如此。
其實了解後,會發覺,與春秋戰國時期沒什麽區別,一個政權起來、一個政權倒下,期間也會有毀田傷民之事。
唯一不同的是,五胡十六國,對於漢民族來說,是外族入侵,外族把漢族趕去南方偏居一隅,占領了原來漢族的地方。
其實,五胡十六國時,民族性,還未形成,看五胡造作史實,絕無自誇他們的民族,隻有自誇其種姓。
異族與我族(指漢族)相逢,民族性的顯晦,遼、金間,差不多是一個大分界。
遼以前,異族無不視漢族為高貴,想著攀附、效法,但,金以後,則無此事,這是因為,遼以前的諸族,都是依附邊塞居住,或幹脆在塞內居住的,而女真、蒙古、滿洲,則都離邊塞比較遠。
由此也可見,我民族同化異族的能力,不待五胡擾亂,便已潛移默化多年。
史書中之所以寫什麽中原沉淪等嚇人的話,是因為自三國以前,異族一直都是為我所服,至五胡亂起,而我轉為異族所服,被認為是無法忍受的事情。
作為現代人,就沒必要也跟著史書一起大喊中原沉淪了吧。
在晉室南渡之前,南方並不被重視,晉室南渡以後,南方才逐漸發展為另一個政治、文化中心。
放下民族立場不說,也沒必要說,現在漢族的血液中流淌著其他民族的血液,其他民族的血液中也流淌著漢族的血液,都成了一家人,還有必要說這些嗎?
從文化角度來說,這個時期居然被有些人歸為了文化的斷代中。
喂喂,有沒有搞錯?這個時代的漢文化,是自春秋戰國的百家爭鳴後,再一次從死水般沉寂的狀態,轉為了沸水般活躍的狀態,是激動人心的時期!
人們的思想掙脫了以前禮教的束縛,向著自覺覺醒的方向發展!
佛教:西漢末年就傳入中國的佛學,到了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佛教教義正式以獨立的哲學姿態出現。中國的四大石窟,都是開鑿於五胡十六國以及北魏時期,給後世留下了璀璨的瑰寶!
繪畫:也從“人倫之補助,政教之方便”的枷鎖中擺脫了出來,單獨發展成為一門藝術,傳神寫意盡在筆端,不再單純為政教所服務。出現了顧愷之、宗炳等,在中國繪畫史中有著濃重一筆的大家。
書法:文字亦是在這個時期,從單純的記事走向書法藝術,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出現在中華文化中。篆、隸、楷、行、草等今天還在同行的諸種書體,皆於東晉完備定型,王羲之、王獻之,我們耳熟能詳的王氏父子,也是這一時期的人物。
文學:在這一時期更是井噴式發展!出現了田園詩、山水詩、律體詩、駢體文。
經過五胡十六國,中原文化中以漢族一家獨大的局麵越來越被淡化,中原文化也逐漸成了融匯諸多民族、諸多文化、諸多民俗的多元文化,再經過南北朝的南北融合,漢文化中除了其根本外,還有著江南的溫柔婉約,以及草原的豪爽奔放。
如果沒有這個時代,我們怎麽能欣賞到《蘭亭序》,怎麽能拜讀到《桃花源記》,又怎麽會有四大石窟的璀璨?現代中華文化中的很多都成形於這個時代,所以說,這是一個即混蛋又偉大的時代,混蛋到讓人咬牙切齒,又偉大到讓人亢奮不已!
感慨這麽多,並不是想為什麽正名,而是看到網上一些帖子寫的實在太氣人!
一直認為曆史是個嚴謹的學科,對它可以討論,可以思考,甚至可以質疑,但是,在有新的證據推翻目前的史實前,這條主線容不得歪嘴和尚念歪經!
這卷講的有些細,其中感慨也有些多,是想讓大家好好了解下“五胡十六國”,其實並沒有網上有些帖子寫的那麽嚇人,隻是因為能耐住枯燥看史書的人太少,大部分都是需要什麽,在網上一找便好,於是以訛傳訛,這段曆史便更加魔化了。
這個時代,不單漢人生存難,連胡人同樣生存難,網上一些帖子寫的,這個時代的漢人,都活不了了,胡人都生活非常好。
通過這卷的講解,也可看出,胡人是生活好了,卻也僅僅限於掌權者,可是,掌權者即使不在五胡十六國,也依然生活的很好,至於老百姓,與以前並沒什麽區別,甚至也與漢族一樣,要飽受戰火的侵害。
再次提醒大家,看書,不管是看小說,還是看曆史書,都別忽略了寫書時的背景,這樣,我們才不至於偏聽、偏看、偏信。
借用呂思勉的一句話:
“曆史的可貴,並不在於其記了很多事實,而在其能據此事實,說明社會進化的真相。”
站在客觀的角度,正確的看曆史,才能看到曆史的全貌,我們才能有所收獲,有所學習,有所成長,對今後所走的路,才能有所幫助。
咳咳,被狗熊歪的,快給歪到外太空的文,終於被狗熊給成功歪迴來了!我們繼續哈。
狗熊推開演員房間門,裏麵一片熱火朝天,一點不像被冷落半個月的樣子:
大人們或聊天,或玩手機,或看書,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瘋玩,還有幾個小嬰兒,睜著好奇的雙眼,看著來迴跑動的大小孩們。
泫盤腿坐在地上,貼了滿臉的紙條,正對同樣盤坐在地甯昤、甯承等人打牌:
“對a!”
甯昤對甯承使了個眼色,甯承出了一對王:
“對王,再來一個1。”
甯婍看看甯昤和甯承,喊道:
“要不起,過。”
泫大叫道:
“你們賴皮!1怎麽要不起啦!”
小甯遙扒在泫背上:
“娘,你不要生氣,遙兒給你捶背。”
泫哼了聲:
“現實中我可不是你娘,別給我來這套。”
小甯遙又爬到泫腿上,眨著一雙水靈靈的眼睛:
“可是你看遙兒這麽可愛,就別生氣啦,生氣對身體不好。”
泫被萌的滿眼萌萌花,突聽她上家的甯昤說道:
“從5到k,我出完了。”
泫迴過神,猛的看向牌桌,在小甯遙衝她撒嬌時,他們都出完了!大甯遙拿起一個紙條,大笑著貼在泫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