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讓人驚喜
農家窮叮當,科舉當自強 作者:立身之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都吏殷勤的將兩人請到了一處頭頂漏洞的大房間內。
沒了其他人,古在田也不裝了,上前一把拍著王學洲的肩膀:“可真有你的,你昨日裏剛迴家,今日我們一進衙門,就被打包扔了過來,來的時候,尚書大人還殷殷叮囑我們好好做事,不能懈怠。”
王學洲歎氣:“我為了要人,這迴真是不要臉了。”
古在田有些詫異:“你才發現你不要臉?”
王學洲轉過頭看著他,死亡凝視。
古在田眼神閃爍:“我是說···呃,這迴確實挺不要臉的···”
曹都吏肅著一張臉:“古都事此言差矣,王大人這是為了完成目標,犧牲自己,為了將水泥廠做起來,不惜一切代價!這與臉麵無關,反而這恰恰說明王大人是個十分純粹的人,一心隻為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這等勁頭實乃讓人佩服至極,是我輩仰慕的典範,是我等該潛心學習的要義所在!古都事豈可用這等貶義之詞來形容王大人?”
王學洲聽的頻頻點頭,有些驚喜:“不錯老曹,你最近覺悟提高了,以後前途一片光明。”
沒想到老曹這麽快就領悟了升職的要領,也不知道前麵十幾年都怎麽混的,愣是一動不動。
兩人這番話讓古在田聽的瞠目結舌。
不對勁兒,十分不對勁兒。
這說的是一個人嗎?
曹都吏的眼睛莫不是被什麽東西糊住了?
古在田愣了下反應過來,一下子就感覺到了壓力。
臥槽!
大家都是王子仁親近的左右手,你竟然不動聲色,潤物無聲的拍馬屁!
古在田神情一凜:“王大人,下官此次前來,特意帶來了工部最會做糯米灰漿的匠人,還有我們營繕所火房、磚木科、營造科的幾個熟手,有他們在,想必生產水泥一事能很快見到成效!”
說起正事,王學洲也高興了起來:“我就知道你不會讓人失望的,很好!現在隻要把原材料搞迴來,我們差不多就可以進行第一次製作了,對於配比這塊兒,我還不是十分有把握,到時候可能還要大家一起再試試。”
“那原材料什麽時候迴來?”
這個問題王學洲也不知道。
吏部說是提交名單上去給陛下篩選,到了現在還沒個結果。
這一波人還是自己厚著臉皮找工部要過來的,其他的至今沒影兒。
雖說各種手續走起來確實比較慢,但你這也太慢了!
總不能事事都要他親力親為吧?
那還幹個屁啊!
第二天下朝,王學洲就去堵吏部尚書去了。
趙尚書看到王學洲試圖靠近,毫不猶豫的掉頭大步流星的離去,王學洲追了幾步結果看到對方竟然跑了起來。
跑、了起來!!!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跑什麽呢?!
王學洲悻悻的看著他的背影,氣哼哼的轉身去堵嶽遊去了。
這廝自從上次看了荒草叢生的水泥廠之後,竟然一個照麵都沒給他!
人怎麽能摸魚到這個地步?
追到司禮監,王學洲很快就根據指引找到了嶽遊。
此時,對方正坐在椅子上,喝著茶,吃著點心,看起來十分愜意。
王學洲的怨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大人!您快跟我走,水泥廠出事了!”
嶽遊連忙放下茶杯站了起來,麵色凝重:“什麽事?”
“您先跟我走!路上說!”
王學洲火燒屁股一樣,拉著嶽遊就往外走,路上嶽遊坐立難安的問道:“到底出什麽事了?”
王學洲抹了一把腦門上熱出來的汗水:“無所事事。”
嶽遊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什、什麽?”
王學洲眼神幽怨,幽幽的說道:“見您一麵可真不容易啊!下官最近,不是厚著臉皮去追工部尚書,就是忙裏忙外的整理水泥廠,不知大人最近在忙什麽?”
嶽遊心中一虛。
王學洲在工部尚書家門口睡草席的事情,他也有所聽聞。
他鎮定道:“你年輕···丟點臉不要緊,可我這把年紀了,丟不起這人,王主事體諒一下我這個老人家。”
“······咱們水泥廠得做個牌匾掛上去,裏麵的雜草現在已經清理幹淨,就等著修好房子便可製作,但現在緊要的問題是缺人,修葺房頂、造火房都可以用工部的人,但原材料需要聯係工部的軍器局、磚窯廠、瓷器廠。”
“還需要有人負責聯係礦場那塊,弄些石灰石、石膏等東西來,這些事您總不能指望著下官一個人幹吧?”
“況且,今日我聽說,等後日開始各部門要迴家休沐三天過中秋節,說起來,要是耽誤了進度,這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王學洲往後一靠,一臉準備擺爛,無所吊謂的樣子。
你不幹,我不幹,大家都別幹了。
“缺人嘛!你早說!等下我就進宮找皇上要人去!”
嶽遊一看他這樣,趕緊拿出態度來。
下麵的人不幹,他還怎麽高枕無憂?
那不行!
見他還算上道,王學洲瞬間覺得好受多了。
帶著嶽遊在水泥廠轉了一圈,又簡單的說明了情況,嶽遊心中有數了。
地方整理出來之後麵積不小,但房屋多有破損,需要修葺一下才能使用····至少房頂得先補齊了。
偌大個水泥廠,現在隻有十幾個人,站到一起連一間屋子都站不滿,看上去著實可憐。
嶽遊看完扭頭就進宮找皇帝要人去了。
仁武帝最近忙著其他事情,雖然偶爾會想起來此事,但被事情一打岔就忘記了。
聽到嶽遊提起,他立馬吩咐人,讓吏部尚書把名單交上來,他勾勾畫畫,很快就確定下來了人選。
“現在水泥廠情況不明,不宜要太多人員,加上王主事要來的這些,約莫三十多人就夠了,等後麵再視情況增減。”
說完仁武帝看了一眼嶽遊:“雖說此事重任在王愛卿身上,但你身為水泥廠的統管,總在司禮監算什麽事?”
嶽遊跪下請罪:“是奴才懈怠了,請陛下恕罪。”
仁武帝並沒有怪罪的意思:“去吧,好好協助王愛卿。”
王學洲和毛玠的簡單交鋒,讓仁武帝有些驚喜。
在他什麽幫助都沒給的情況下,王愛卿硬生生的從工部要了十幾個人過去,這十幾個人竟然還各有長處。
可見這些人王愛卿是早做過準備,調查過的。
這樣的辦事能力,讓他驚喜。
沒了其他人,古在田也不裝了,上前一把拍著王學洲的肩膀:“可真有你的,你昨日裏剛迴家,今日我們一進衙門,就被打包扔了過來,來的時候,尚書大人還殷殷叮囑我們好好做事,不能懈怠。”
王學洲歎氣:“我為了要人,這迴真是不要臉了。”
古在田有些詫異:“你才發現你不要臉?”
王學洲轉過頭看著他,死亡凝視。
古在田眼神閃爍:“我是說···呃,這迴確實挺不要臉的···”
曹都吏肅著一張臉:“古都事此言差矣,王大人這是為了完成目標,犧牲自己,為了將水泥廠做起來,不惜一切代價!這與臉麵無關,反而這恰恰說明王大人是個十分純粹的人,一心隻為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
“這等勁頭實乃讓人佩服至極,是我輩仰慕的典範,是我等該潛心學習的要義所在!古都事豈可用這等貶義之詞來形容王大人?”
王學洲聽的頻頻點頭,有些驚喜:“不錯老曹,你最近覺悟提高了,以後前途一片光明。”
沒想到老曹這麽快就領悟了升職的要領,也不知道前麵十幾年都怎麽混的,愣是一動不動。
兩人這番話讓古在田聽的瞠目結舌。
不對勁兒,十分不對勁兒。
這說的是一個人嗎?
曹都吏的眼睛莫不是被什麽東西糊住了?
古在田愣了下反應過來,一下子就感覺到了壓力。
臥槽!
大家都是王子仁親近的左右手,你竟然不動聲色,潤物無聲的拍馬屁!
古在田神情一凜:“王大人,下官此次前來,特意帶來了工部最會做糯米灰漿的匠人,還有我們營繕所火房、磚木科、營造科的幾個熟手,有他們在,想必生產水泥一事能很快見到成效!”
說起正事,王學洲也高興了起來:“我就知道你不會讓人失望的,很好!現在隻要把原材料搞迴來,我們差不多就可以進行第一次製作了,對於配比這塊兒,我還不是十分有把握,到時候可能還要大家一起再試試。”
“那原材料什麽時候迴來?”
這個問題王學洲也不知道。
吏部說是提交名單上去給陛下篩選,到了現在還沒個結果。
這一波人還是自己厚著臉皮找工部要過來的,其他的至今沒影兒。
雖說各種手續走起來確實比較慢,但你這也太慢了!
總不能事事都要他親力親為吧?
那還幹個屁啊!
第二天下朝,王學洲就去堵吏部尚書去了。
趙尚書看到王學洲試圖靠近,毫不猶豫的掉頭大步流星的離去,王學洲追了幾步結果看到對方竟然跑了起來。
跑、了起來!!!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跑什麽呢?!
王學洲悻悻的看著他的背影,氣哼哼的轉身去堵嶽遊去了。
這廝自從上次看了荒草叢生的水泥廠之後,竟然一個照麵都沒給他!
人怎麽能摸魚到這個地步?
追到司禮監,王學洲很快就根據指引找到了嶽遊。
此時,對方正坐在椅子上,喝著茶,吃著點心,看起來十分愜意。
王學洲的怨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大人!您快跟我走,水泥廠出事了!”
嶽遊連忙放下茶杯站了起來,麵色凝重:“什麽事?”
“您先跟我走!路上說!”
王學洲火燒屁股一樣,拉著嶽遊就往外走,路上嶽遊坐立難安的問道:“到底出什麽事了?”
王學洲抹了一把腦門上熱出來的汗水:“無所事事。”
嶽遊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什、什麽?”
王學洲眼神幽怨,幽幽的說道:“見您一麵可真不容易啊!下官最近,不是厚著臉皮去追工部尚書,就是忙裏忙外的整理水泥廠,不知大人最近在忙什麽?”
嶽遊心中一虛。
王學洲在工部尚書家門口睡草席的事情,他也有所聽聞。
他鎮定道:“你年輕···丟點臉不要緊,可我這把年紀了,丟不起這人,王主事體諒一下我這個老人家。”
“······咱們水泥廠得做個牌匾掛上去,裏麵的雜草現在已經清理幹淨,就等著修好房子便可製作,但現在緊要的問題是缺人,修葺房頂、造火房都可以用工部的人,但原材料需要聯係工部的軍器局、磚窯廠、瓷器廠。”
“還需要有人負責聯係礦場那塊,弄些石灰石、石膏等東西來,這些事您總不能指望著下官一個人幹吧?”
“況且,今日我聽說,等後日開始各部門要迴家休沐三天過中秋節,說起來,要是耽誤了進度,這事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
王學洲往後一靠,一臉準備擺爛,無所吊謂的樣子。
你不幹,我不幹,大家都別幹了。
“缺人嘛!你早說!等下我就進宮找皇上要人去!”
嶽遊一看他這樣,趕緊拿出態度來。
下麵的人不幹,他還怎麽高枕無憂?
那不行!
見他還算上道,王學洲瞬間覺得好受多了。
帶著嶽遊在水泥廠轉了一圈,又簡單的說明了情況,嶽遊心中有數了。
地方整理出來之後麵積不小,但房屋多有破損,需要修葺一下才能使用····至少房頂得先補齊了。
偌大個水泥廠,現在隻有十幾個人,站到一起連一間屋子都站不滿,看上去著實可憐。
嶽遊看完扭頭就進宮找皇帝要人去了。
仁武帝最近忙著其他事情,雖然偶爾會想起來此事,但被事情一打岔就忘記了。
聽到嶽遊提起,他立馬吩咐人,讓吏部尚書把名單交上來,他勾勾畫畫,很快就確定下來了人選。
“現在水泥廠情況不明,不宜要太多人員,加上王主事要來的這些,約莫三十多人就夠了,等後麵再視情況增減。”
說完仁武帝看了一眼嶽遊:“雖說此事重任在王愛卿身上,但你身為水泥廠的統管,總在司禮監算什麽事?”
嶽遊跪下請罪:“是奴才懈怠了,請陛下恕罪。”
仁武帝並沒有怪罪的意思:“去吧,好好協助王愛卿。”
王學洲和毛玠的簡單交鋒,讓仁武帝有些驚喜。
在他什麽幫助都沒給的情況下,王愛卿硬生生的從工部要了十幾個人過去,這十幾個人竟然還各有長處。
可見這些人王愛卿是早做過準備,調查過的。
這樣的辦事能力,讓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