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平大夫的到來帶來了一項極重要的武學“一陽指”原著中平大夫以“一指”為名,張賀之就有所猜測。


    這下醫學院的建立條件已經具備了。


    普及教育開始之後的第一批的學生已經接受了八年教育,這一批的數量不是太多,由於才開始,教育鋪設範圍窄,人口素質也低,學生中湧現出來的天才不多。


    即便如此,這個年代的下層百姓能夠免費讀書,還能包食宿,學生及其家庭都十分珍惜,學生們的刻苦精神不是後世大多數學生能比的,平均水平已經接近高中畢業,文科比後世強很多,理科差點。


    隻是思維模式還是農業時代的,他們畢竟沒有見識過工業化。


    對於現在的道門來說各項目的開展急缺人才,高中水平的學生在各行各業的表現都是非常好的,師兄們一擁而上馬上搶空了,若不是張賀之有優先權,師範學院與醫學院才能完成人員選拔。


    平大夫還不習慣後世的批量教學方式,還在用傳統師徒模式教學,第一批醫學師範學校學生一百多人,平大夫完全教不過來,還好林師兄已經帶過許多課程,慢慢與平大夫交流,情況正在好轉,為幾年後的正式醫學院逐步準備。


    平大夫的一陽指修煉到了六品,大家研究發現這個一陽指肯定不是原版,更適合醫生們探脈使用,削弱了給人治療的能力,畢竟醫生們也要吃飯,總不能醫治一個病人,醫生就報廢好幾年。


    經過大家努力基本上推演出了一陽指修煉到四品的功法,成為醫學生必修課,任何學科都需要因材施教,醫學生的選拔科目之一就是適合修煉一陽指。


    一陽指的按品級修煉法給了張賀之一個提示,準備為天下武學境界確定品級。


    這個世界並沒有明確的武學等級劃分,如果要說,那就隻有一個大境界,內外合一,以及傳說中的先天。


    又是一番研究後參考九品中正製與圍棋九品名稱定下品級,各品級之間並不是完全不能同存的。


    最高一品,張賀之命名為“超脫”圍棋術語“入神”,道家謂之成仙,佛家曰證果,儒家叫成聖,都是傳說。


    最低九品“守拙”拳諺曰:千招會不如一招精,學得幾招粗淺拳腳弓馬,打熬身體,將招式弓馬練得熟練了,練成肌肉記憶,能在出手時習慣性按照招式施展。


    一般鄉間民團,軍戶,各門派入門打基礎的弟子,大概這個水平,這個階段許多習武之人還打不過一些壯漢。


    八品“若愚”,所謂大巧若愚,就是開始用“巧”了,招式熟練了,開始理解招式含義後續變化,能應招拆招,雖然開始巧,但其實不巧,經常弄巧成礎反而不如九品直接,如果遇見九品武學大漢不管不顧直接莽上來,可能束手束腳。


    邊軍,鄉野潑皮中的一些頭目,鏢局趟子手,武林門派學習入門武器招式,開始修煉氣功的弟子,大概在這個水平,這個階段一般可以壓製沒有學武之人。


    七品“鬥力”武學到了一定階段,雙方比較的就是速度力量了,如同後世擂台賽,需要根據體重分公斤級,力量大速度快的占據一定優勢。


    邊軍精銳,軍隊長期習武的中級軍官,鏢師,武林門派氣功入門的弟子,大概在這個水平。


    這個時期,武俠世界優勢開始表現出來,入門級別的內功沒有什麽攻擊力,但可以調節修複身體訓練中的疲憊損傷,使得內功修習者訓練效果遠大於普通人,有助於打破人體極限。


    六品“小巧”整體開始進入武俠的軌道,內功小成,開始有了心法這個東西,任何一招一式都可以通過心法調動氣功的作用,對招式速度力量等有一定加成。


    但有了心法就有了製約束縛,往往招式威力會加強,但由於心法束縛,略顯呆板。


    一招準備好,但情況變化,不得不變招,就不合心法,不利於內功配合招式,之前的嶽季南就在這個程度,華山派分劍氣兩宗就有這個原因在內。


    五品用智,到了這個階段,華山劍派的劍氣之爭也就進入了激烈的高潮,嶽季南現在就超越了這個階段,武藝尚未大成的嵩山派樂厚就在這個階段。


    到了這個階段,劍法武功不再是一招一式,而是一整套的套路。


    經過一代一代前輩的打磨鑽研,把敵人的一舉一動都計算入套路的變化之中。


    劍宗放棄了一些內功上的巨大威力,來提升劍法的靈活性,通過預先的一些計算和推演,將敵人納入自身劍法的套路之中。


    氣宗利用內功的威力,將敵人逼的不得不按照自己的預設來走,甚至劍法平鋪直敘,橫推過去。


    到了這一步,人體技能和身體的表現也就達成高度一致,在武學上稱之為內外合一。


    並隱隱約約開始走向了四品武學的境界“道路”。


    四品通幽,所謂曲徑通幽,這就是道路的意思,開場時的左冷禪,將陽性的嵩山派大嵩陽神功練成寒冰神功,嵩山派明明號稱劍派,但幾大太保各個的外號都是手上功夫。


    到了這一步,人們開始明了和尋找自身應該走的道路,完成“技”階段的圓滿並開始技近乎道,觸及三品武學道路。


    這一階段技藝是否圓滿,並不妨礙步入三品武學,但是三品武學想要將自己的道途具現出來,並具現到什麽程度,卻由四品武學是否圓滿來決定。


    四品階段重要的在於“通”後世武學講的念頭通達就是這個意思。


    這裏就要求一種武功的修煉者性格要與武學配套,或者開創自己的武學。


    把一門武功變成自己的武功,修習適合自己的武學,或者佛門武學那般把習練者修改成那門武功的適格者。


    一門武學修煉到了這一步就是大成了,至於是否圓滿就看各人心性了。


    少林方證就在四品圓滿的位置,但作為一門武學被動的適格者,方證已經不可能繼續超越前人了,除非他自創一門易筋經。


    後來的嶽不群就是卡在了這裏無法圓滿,他的心性與所修習的武功並不完全適格。


    三品具體,具體就是俱現,四品找到自己道路,並去實踐自身道路,“技”近乎道,但還不是道,三品境界就是將“道”俱現,實踐,三品道路就是修道,不僅僅是身體圓滿,還要一直修煉到精神圓滿。


    後來的東方不敗與林師兄就卡在這裏,他們身體都留下了缺陷,在沒有彌補這個缺陷之前,他們的精神也不可能圓滿,一般情況下他們隻能卡在先天道途的中間而不能真正成就先天,重陽祖師應該也是一樣,心靈與身體都殘破時強行突破先天,突破了卻不能真正成就,導致早早隕落。


    二品坐照,所謂“照見五蘊皆空”坐照就是映照內外,無缺無憾,上下通透,與自身,天地溝通,是謂“先天”。


    一品入神,這裏就脫離了天地束縛得大自在,傳說神話境界了。


    理清了這些東西之後,張賀之意識到林師兄修習葵花寶典,幾乎不可能真正成就先天。


    後來的東方不敗領悟了天人化生的道途進入三品,已經超越了葵花寶典的開創者,等同於自己開創了一門葵花寶典,但由陽入陰以擺脫燥藥的束縛,導致自身缺憾不能彌補,等於自己成為自己所開創武學的適格者,與少林方證被鎖死在四品圓滿一般,東方不敗自己鎖死了自己在三品不滿狀態。


    林師兄情況要好點,高超的醫學修為,以及周伯通祖師能夠修煉神意的武學彌補了精神缺陷,但想要彌補身體缺陷卻隻能指望“葵花向陽”。


    張賀之此時不知道,後來的林師兄真正到達至鏡時,不存在精神缺陷的情況下,自俱自足,圓缺無礙,已經不需要補全了。


    九品中正製還是不全,隻要精神修為不出問題,境界到了這一步,身體每一塊骨骼,每一塊肌肉都由自身需要調整生長,如觀世音菩薩化身千萬般,無男女相,“葵花向陽”自然已經隨時可以達到了。


    但此時他們不知道這點。


    於是張賀之反複推敲,認為必需要保證現在的東方勝能夠成為東方不敗,蝴蝶翅膀不能影響東方不敗領悟道途,然後林師兄可以與東方不敗這種百年級別的天才相互啟發,兩人聯手看看能不能在有突破。


    為了保證蝴蝶翅膀不至於引起過大變化,特別是現在江湖上流傳林師兄是武功天下第一,這種情況很可能導致車輪發生變化。


    考慮之後,張賀之決定,盡快打造華山純陽峪,與林師兄躲起來玩隱身術,隻要不傳出武功名號,以江湖武林的健忘,用不了幾年,就會遺忘今時之事。


    後來的東方不敗隱居黑木崖十年,江湖還是傳說不斷“不在江湖,江湖上還是有哥的傳說”那是因為他是魔教教主,有無數的手下時刻提醒江湖他的存在。


    以現在普及教育的推廣速度,十幾年內培養出來的人才連自己都不夠用,也不用太擔心外流,導致過度影響江湖格局,到任我行被困西湖,就可以放開手腳了。


    由於推廣周氏全真武學的時間不長,當前這些學生都是修煉老版築基,現在轉修才不到兩年,學生們的武學修為,普遍不如五嶽劍派進門五年的年輕弟子,並不顯眼不會引起武林江湖的過分注意。。


    即便十八年後大戲開場後,這些習練全真武學三十年的學生,大多數還是打不過練武十五六年的青城四秀。


    張賀之卻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係統化普及化教育導致的變化,張賀之自然知道係統化普及化教育數量優勢會自然湧現出天才,但前世一個武校搏擊班的天才學員,也不可能打得過自己兩個同學聯手。


    其他人對於這種非師徒教育也不知道會有怎樣的變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證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玄道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玄道人並收藏諸天證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