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二零零一年的冬天。我又坐在了火車上。
我已經記不清楚曾經多少次這樣孤獨地一人坐在火車上。自從大學畢業以後,我追隨我的祖輩父輩那樣宿命般逃離生我養我的故土廣州灣,好像一個沒有終點的流浪漢,在外麵的世界裏四處漂泊流浪;我的確已經記不清多少次這樣孤獨一人坐在長途火車上了。然而,這一次和以往很不同。這是一趟從蕪湖出發,直達廣州的火車;可是我去蕪湖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那時候我的身邊還有宋青。我和她大約是在前一年秋夏季節一個充滿溫暖的日子裏認識的。第一次看見宋青的時候,我便好像觸了電似的,內心裏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奇妙感覺,仿佛我們已經了認識許多年,相互尋找了許多年。我感覺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們的邂逅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又是那麽的理所當然;而且我還相信無論如何,將來我們再也不會分開。然而,現實的殘酷總是超越了我的夢想。她仿佛是我愛的起點,也是我愛的終點;我們之間的愛情就如同一本舊了的日曆牌。日子每過去一天,日曆牌上的日曆就少了一張,我們的愛情離死去的終點也近了一天。還沒來得及等到第二年的殘冬結束,我們之間那段恍如夢幻般的戀情便在蕪湖死去了。當我依依不舍又無可奈何地從江南那片充滿浪漫色彩的水鄉離開以後,我伏在車窗前無意識地向外觀望著,整個人一動也不想動,隻感覺身心已經千瘡百孔血淚橫流疲憊不堪,好像要死去一般。瞬息之間,一種山崩海嘯式的巨大惆悵感如同排山倒海似的席卷我的全身;我恍然覺得全身肢體被撕扯得淋漓破碎,被深埋在千萬層岩石下麵成了凝固的化石。我靠在窗邊默默的癡望著,也不知過了多久;我的意識裏早已沒有了東南西北,另一種莫明的感覺悄悄地取代了剛才的巨大痛楚;我感到自己在倏忽間被一種深深的落寞感完全籠罩了。那是一種高山流水般的落寞感,好像被困宥於遙遠無比的、完全不為人所知的某個地方,時間變得悠然、空蕩而漫長。在那種沒有邊界的落寞裏,我的腦子變得一片空白。
火車不知疲倦地繼續奔馳在荒郊野嶺上。然而,我的意誌卻像稀薄的空氣一般向四處彌漫,找不到任何落腳的地方。透過車窗,可以看見野山坡上的樹木葉子大部分已經變得枯黃,頹廢,好像走過無數滄桑歲月的老人的白發。那些可憐的葉子啊,縱然依依難舍,卻不得不嘩啦啦地向下掉。一陣莫明其妙的寒風驟然吹過,卷起幾片葉子飛蛾撲火似的向車窗撲來,猛然貼在冰冷的玻璃上,把癡癡遙望的我嚇了一大跳。轉瞬之間,那葉子帶著一種奇怪的哀鳴聲離開了車窗,飄零到沒有世人知道的某個角落裏去了。偶然間,火車路過在山坡與山坡之間平地時,便會看見片片使人欣喜振奮的村莊和田野。然而,在這個昏暗冰冷的冬日裏,僅有的一點美好也顯得如此的灰蒙蒙,了無生趣。就好像影片裏沒有意義的過場那樣,急匆匆地從我的眼裏一晃而過,什麽印象沒有留下。我不無悲哀地想道:
“這個冬天實在太冷了。”
隨即,我那早已被悲哀的苦水浸泡得麻木的神經開始活動起來,關於過去一年多的、甚至更遙遠的迴憶漸漸在我的腦海裏蘇醒起來,我想起了許多的事情,同時我也對這些事情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驀地,我看見車窗上有一個身影——那車窗好像是一麵魔法般的鏡子似的,照出我心裏的影像——我看見一張夢幻般的臉龐奇跡地展現在車窗的玻璃上;她正在默默地注視我。她神情有點像西方宗教油畫上的聖母像,莊重而寧靜;她的嘴角微微勾起,帶著某種神秘的、令人怦然心動的微笑,好像已經看穿我所有的心思似的。啊,眼前的女子分明是宋青!我差點叫出聲來……哦,她竟奇跡般出現在我麵前!我感到無比的迷惑;然而眼前這一切真實地發生著,如同宋青始終堅定不移信奉的上帝所創造出來的神跡一般。我輕輕觸摸著車窗,感覺自己似乎再次親手觸摸到她那張精致勻稱極富表現力的臉,嗅到她溫柔迷人的氣息。——我目瞪口呆地望著,心裏覺得這樣的事情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令人難以置信。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睛裏那些充滿感激的淚水嘩啦啦地流淌了出來。
然而,當我抹去淚水稍稍地冷靜了下來的時候,不知為什麽,我突然覺得那張曾經熟悉無比的、俏麗的臉龐倏然變得陌生起來;初看起來很像宋青,可是仔細看清楚,又覺得不像——因為如此凝重、深情而充滿張力的表情我還從沒有在宋青的臉上見過。她是不會這樣看著我的,她隻會這樣看著她的上帝。而我和她的上帝在她的心裏,兩者絕對無法相提並論的。一時之間,我恍若走入夢中,依稀覺得想起了更遙遠的什麽來;我想起了另一個和宋青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女子王心潔,她曾經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戀人,或許也是我一生中永恆的戀人。隻有天知道為什麽她們倆長得如此相似,好像同一個人似的,真不可思議!也隻有天知道我為什麽會先後遇上兩個長得如此相像的女子……我已經分不清浮現在車窗上的影像到底是宋青還是王心潔。畢竟,王心潔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過去許多年的事情了,她和宋青之間還有什麽關係呢?她們倆除了長得很像,除了先後在我生命中不同時期出現過以外,好像什麽關係也沒有。不是同一個地方的人,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也又不是什麽孿生姐姐之類,一點瓜葛也沒有。然而,在車窗上的那個女子的麵容裏,我分明清晰地看到了她們兩人共同的影子,好像同一個人似的。我為此感到迷惑不解;當我再次想看得更清楚的時候,車窗上的人影已經消失了。好像雨後天上出現的彩虹似的,倏忽而至,又倏忽消逝,沒有任何的征兆可言。我不由自主的頹然倒在座椅的靠背上,閉上了眼睛,什麽也不敢去想了,就算硬著腦皮去想,也不會想得明白的。我與宋青之間這場撲朔迷離的愛情早已經使我心力交瘁,我的腦子好像被掏空了似的,空白一片;又好像亂成一鍋粥似的,稀裏嘩啦的。無論我看什麽事情、想什麽事情,都覺得糊裏糊塗恍恍惚惚,盡在雲山霧海之中的樣子。
黑夜狂奔的列車到達廣州以後,我帶著悲傷和無奈心情再次迴到從前住過那條環境惡劣的城中村,在那租下了一間小房子。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以後,會使人心情變得灰暗而低落,這一點許多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感覺那時的心情不能簡單用“無比痛苦”或“無比絕望”來形容。那樣極致的心情在我和王心潔之間的愛情結束時,已經經曆過了。當類似的經曆再次重複的時候,每一次的心情是不會複印的,往往表層受到的傷害會變得越來越輕,而內心無形的痛楚卻是一次次加重。我再也沒有心思出去工作;也沒有心思到別的城市繼續我苦難而迷茫的漂泊之旅。或許是出於懷念,或許是一種無奈的習慣,或許還有某種神秘不可知的原因,我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心情拿起筆來,準備把我和宋青之間這段匪夷所思撲朔迷離的戀情寫出來。我覺得惟有這樣做,才能擺脫我深深的困惑和無盡的思念之情。然而,令我感到無比詫異的是,盡管我的心情痛苦不堪惡劣之極,我思想的某一部分卻意外地清醒著,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清醒,好像站在太空之上遙望地球一樣,清醒地看到了整個地球和地球以外的許多東西。我不知道那種奇怪的感覺從何而來,我的心裏暗暗地納悶。
下麵的文字就是我在那幾天裏寫下的;它是一段是最粗糙的、最原始的愛情記錄。我把它轉載如下,文字沒有任何更改和變動。
……我認識她的時候,正好是二十世紀的盡頭,二十一世紀的曙光隱隱在前麵出現,那年她三十歲,我二十九歲。她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江南女子,是一個四歲小女孩的母親,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同時又是一個精神麵臨崩潰神經衰弱者。三年前的某一天,她突然帶上所有的積蓄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離開了一個先後跟她結了三次婚又離了兩次婚的男人,還有叫她日夜思念不已隻有一歲多的寶貝女兒,開始了自我尋找自我解脫的漫長旅途。“我覺得人活著挺沒有意思的,因為我有了對遠方的渴望,才有了無盡的目標;有了目標我才有了活著的勇氣。否則的話,除了死亡我已經別無選擇。”她帶著某種哲學的思辨來解釋出走的原因。事實上,她已經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嚐試去自殺,次數不下二十次,然而每一次都奇跡般地生存下來。那時她覺得活著對於她說,是一件令她痛苦不堪的事情;然而連死的權利都沒有,更是令她感到無比的絕望,如同被打十八層地獄裏時時刻刻都受著煎熬似的——後來她加入教會以後就不這樣想了,她把活下來的“奇跡”都歸功上帝賜予的恩典。——也就是說,雖然她那宛如幽蘭一般嬌豔動人的肉體一次又一次躲過了自我毀滅的曆程;但是她精神已經完全崩潰了……
後來不知為什麽,她瘋狂地認定得到自我拯救的唯一可能,就是到飄渺不定的遠方去。她出走的第一站是北京。她跑到一個全封閉式的英語學校報了名。她突發奇想,腦子裏產生了一個令人感覺不可思議的願望:她想把英語學好以後,到西方世界給有錢的外國人做情人去。我問她為什麽是給他們做情人,而不是做老婆呢。她說我早已經對愛情絕望了;而婚姻如同暗無天日的墳墓,裏麵空氣稀薄,連唿吸都感到困難。隻有遙遠的外麵世界,最好是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異國土地,才是內心平靜的所在;我不可能再走進婚姻,也不可能束縛在某一個男人的身上,所以隻有不斷地給別人當情人才可以完成了的使命。她的想法使人相信隻有瘋子才想得出來。然而我看得出來,有某個方麵她顯得非常正常,盡管她已經不再年輕,但是她依舊對自己的美貌還是充滿了自信,甚至有點盲目地認為她會永遠那樣美下去。我充滿著同情和傷感地聽著她的內心傾訴,心裏猛然跳了一下,仿佛迴到了我的青年時期,那時候我何曾不是把遠方當作目標呢。正當我沉入一種類似同病相憐的深深悲哀中的時候,突然她莫明其妙地笑了起來,有點神經質的樣子,笑容卻是說不出的嫵媚動人。那甜美的笑容使人忘卻了這樣瘋狂的念頭是從一個美貌的女人嘴裏說出來的。爾後,她的語氣變得出奇的輕鬆,反而變得有點不可信起來。她說其實我出走的真正原因是太喜歡錢,太喜歡高大威猛的外國男人;我覺得能夠給那些有錢的外國男人當情人,肯定是天底下最快樂不過的事情。聽到這裏,我不禁感到驚詫,又感到疑惑。我看著她那張善變的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樣張夢幻般的臉龐,多少年來我一直渴望得到的,當她出現在我的麵前的時候,我卻感到了猶豫不決。然而,內心強大的渴望已經足以使我原諒她一切的瘋狂的語言——唉,這莫非就是我的宿命!後來她說,三年來她遇過無數過男人,我是第一個沒有被她嚇跑的男人。
然而,她遠遠沒有想到,她那個準備出國當情人的怪異願望,竟然由於一個小小的意外,很快就破滅了。也許因為她那天使般美麗的容貌,注定了她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也無法找到絕對的平靜與安寧。在女生居多的英語學校裏,她和幾個女生住在一間舒服幹淨的女生宿舍裏;其中一個同性戀的女孩居然也對她癡情不已,常常半夜三更悄悄地爬上她的床,用比男人還要溫暖的臂彎深情地擁抱著她,一次次地撫摸著她妙曼的身體。那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她一度被那種從沒有得到過的溫柔所迷惑和感動,不能自拔。然而,當她的頭腦清醒過來的時候,忍不住叫了起來:“這算什麽迴事!”對於突如其來的這種另類的愛意,使她惶恐不安又不知所措,她那原本脆弱不堪的神經,再次陷入了難言的痛苦中,再次墜入了另一個無底的深淵裏。“這個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到底是什麽迴事,難道都瘋了不成。”她不無迷惑地想道。
很快,她堅定地選擇了退學,把自己拋進茫茫人海之中,開始了毫無目的流浪生活。
正當她為前途命運感到徬徨和憂慮的時候,一種所謂來自西方的博大而聖潔的精神之愛——上帝之愛,用一種不可阻擋的方式進入了她心靈的深處,徹底俘虜了她。據她所說,那是一個天空灰蒙蒙的周日早晨,她在大街上漫步,突然看見一間教堂高高的鍾塔上搖響著彌撒布道的鍾聲,她就神差鬼使似的走了進去。在寬敞明亮的教堂裏麵,她看見了高大莊嚴的十字架,和聽見了充滿聖潔之愛的青年唱詩班的歌聲,她感到內心突然無比的安靜起來。雖然她從沒有看過《聖經》,也對這個來自異國鄉的宗教一無所知。然而,在那一瞬間,她卻獲得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宗教體驗。她說,我學著別人那樣,閉上眼睛默默祈禱時,突然感到眼前一片亮光,亮光之中還伴著一陣如麝如蘭的香氣。緊接著,我聽到了一個洪亮而神奇的聲音,穿過千山萬水進入她的心裏,進入我的思想裏,慈祥地對我說:‘你是我的聖女,我一直在等著你。’——據她說法,那就是上帝的聲音!也就是說,她的所謂“天父”在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裏準確無誤地揀選了她。說到這裏,她緊張地注視著我的反應,好像擔心我會不相信她似的。然而,我臉上表示出了充分的理解和認同,使她覺得非常高興。在後來我們相處的日子裏,她時常重複地向我訴說起在她生命中最具神奇色彩這一天的情景。雖然每次的說法都有所差異,但是那種帶有創作性的敘述過程中,她眼睛裏總是充滿了一種奇異的光芒,仿佛整個人也一下子變得神聖不可侵犯起來。看著她那神秘莫測的美態,縱使她說的事情聽起來有點光怪陸離難以置信,我也寧願相信是真的。對於她的上帝,她常常用一種匪夷所思的邏輯來證明她的命題。她是這樣說的:“你可別不相信,那些話我是親耳聽見上帝這樣對我說的。現在我感覺從前受的那些苦難,既是對我生來罪孽的懲罰,也是讓我尋找救贖福音的起點。他老人家能夠茫茫的人海之中揀選了我,給我這個世界上最沒有用的廢人帶來了新生,就是上帝存在的明證;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畢生都是神的信徒,就是上帝存在的明證;世上沒有一片雪花是一模一樣的,也是上帝存在的明證。你無法想象那一刻我的心裏是多麽的、多麽的快樂和幸福!”然而她說完那些令人感覺詭異的話以後,沒過多久,她似乎敏感地覺得自己說那些話,像我這樣凡俗的世人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她臉上神聖而莊嚴的表情隨即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女孩一般天真燦爛笑容,使人輕而易舉地把她剛才說的話忘得幹幹淨淨。不知為什麽,在這樣的時刻,我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撲進她的笑容旋渦裏,再也爬不出來了。好像一隻舍身撲火的飛蛾。
其實,在我的內心的深處裏,對這樣奇異的宗教幻象一直深表懷疑。因為我母親同樣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跟我也敘述過一些類似的宗教體驗。——難道說,在物質之上那個沒有人知曉的靈冥的領域之中,同時並存著“上帝”和“如來佛祖”兩位大千世界的主宰嗎?我知道沒有人可以迴答我這個問題。——然而,這樣的問題對她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的上帝。她說,正是上帝用他那種無以倫比的愛的力量挽救了我那顆脆弱而敏感的心,就好像有一雙巨大而溫暖的神聖之手,在我生命中最危險的時刻,把我從一個黑暗無底的黑洞裏拉了出來。她的話並不能讓我信服。然而,我沒有想到後來我們之間的愛情,正是在她的深信和我的懷疑之間,早已悄悄地劃上了一道深深的裂痕。有時候,我們難免會爭吵,那時候她便會說:“你是個騙子,你根本就不愛我!愛我的人隻有我的上帝,他對我的愛勝過世上所有的人,你永遠也不會明白他對我有多好。”於是我帶著大不敬的語氣反擊道:“你的上帝——他老人家和你說話的時候,用的到底是中文還是英語?”她聽了以後,總是惡狠狠地白了我一眼,把頭別到一邊去。好像我就是那十惡不赦的撒旦,再也不想看見我似的。我不得不為此陪了許多的不是,才得到她的諒解。
自從她邂逅了“她的上帝”以後,她覺得靈魂得到了徹底的拯救。她聲稱得到了上帝的庇護,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自由自在的生活。從此,她在“她的上帝”持續的指引下,過上了一種聽起來完全不可思議的城市漂泊生活,從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她用了兩年的時間從北到南走了四個大都市。在這個女人出行艱難的社會裏,她用了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方式,居然無比輕鬆地完成一站又一站的漂泊流浪生活,最後一站到達了南方的大都會廣州——我們就是在廣州一間不算起眼的古舊書畫廊裏相遇的。那時她恰好在那間畫廊裏找到一份推銷古書畫的工作,而我同樣是經過一段四處漂泊的日子以後,剛剛在廣州暫時穩定下來。——她每到一個大城市,首先帶著一堆說不清是什麽人的引見信,匆匆跑到當地的教會求助。我無法知道是不是她真的受了上帝的庇護,還是別的什麽原因。不過,我認為她那看起來楚楚可憐的美貌會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她總博得到人們同情與幫助,住進了既廉價又舒適的教會寄宿所。那些教會寄宿所大都屬於非營利性質的內部財產,教會寧願空著,也不會輕易讓外來人客到裏麵來住的,所以顯得特別的清淨和幽雅。宋青得意洋洋的樣子地對我說:“除了偶然有一些香港或外國的教友團來住上三兩天,偌大的一棟寄宿所除了看門人以外,常常隻有我一個人是外來的長住客。住在裏麵的感覺啊,就好像自己是童話故事裏那些住在巨大城堡裏的公主,真是太有意思了!你覺得不是嗎?”當宋青把自己安頓下來以後,就會到外麵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然後悄無聲息地開始她神聖而毫無目的新生活。就是這樣,在一個城市裏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以後,她感到厭倦,便會悄悄地離開到另一個大城市去,重新開始同樣的新生活。
我深信她說的這些經曆大部分都是真實的。然而以我對她的了解,我不相信她的生活會平靜。無論躲在城市裏的那個角落,她那看起來超凡脫俗的驚人美貌是絕不會讓她日子平淡下來的。可是,她始終不願意細說過去兩年的漂泊生活的細節。她那種小心奕奕的隱瞞,使我感覺過去的那段日子裏麵,好像藏著一條劇毒的響尾蛇,碰一下都會死人;又像隱藏著某些凡俗人不應知曉的秘事,使她難以啟齒,惟有放在一個隻有上帝才能觸摸得到的地方,才會感到安全。然而,我們相處時間長了以後,她還是難免泄露了一星半點,大概是她跟別的男人一些說不清解不明的瓜葛。每每遇到這樣的時候,她隻是看著天空微微地搖了搖頭,好像無可奈何的樣子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輕描淡寫地說:“唉,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過去的還是讓它過去吧,不想提了。”我有一種預感,這兩年來的生活過得並不像她說那麽舒心如意,許多不足向外人說起的苦難正是在那聲看似平淡的歎息中默然消逝了。我幾乎可以肯定,麵對現實的殘酷無情,她並不是輕鬆地走來廣州,而是在瘋狂的內心掙紮與搏鬥之中一路逃匿而來。
那時候,我同樣是到許多地方流浪以後來到了廣州,在一所著名大學後麵的城中村裏租的一間小房子裏,過著一種沒日沒夜天昏地暗的日子。我很容易就混進了了廣告圈,找到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除了工作以外,我的生活過得簡直糟透了,一些奇怪的煩惱和念頭時刻折磨著我,好像我的思維還停留在都市以後的匆匆旅程;好像有什麽東西叫我在世上無法安身立命。所以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這種深深的疑惑從我的小時候起,已經在我的腦海裏印下深深的烙印,我在有意與無意間,跟周圍的人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我不想太靠近他們,也不希望他們走進我的內心。我享受著我的孤獨。不過,跟小時候不同的是,我已經不再與自己為敵,不再也世界有仇——雖然我依然是那麽的孤獨。我開始學會愛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那是長期漂泊以後給我帶來的最深感愛——如果你離人群越遙遠,就越覺得人類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樣的,都值得珍惜和愛護;隻有跟人群靠得太近,才會覺得人心險惡。然而,當我停下旅行的腳步,想重新融入人的世界裏,我感覺到的卻是痛苦,極度的痛苦。特別是不需要上班的日子裏,我總是顯得格外的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好像非要找些事情幹不可,否則就不知如何將日子過下去。為了打發時間,我不是泡在網吧裏上網,就是無所事事地在城市裏遊來蕩去,在繁華而擁擠的街道上悄悄地做一些連自己也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打個比方說,有一天清晨,我在第一班地鐵開出時,買了一張全程的車票靜靜坐上車廂的角落裏——不知為什麽,我對列車有一種莫明其妙的偏愛——看著這個巨大城市那些還沒有來得及戴上假麵具的人們匆匆忙忙地擁了進來。或許是出於深藏地下安全感,每個人的臉上都顯得很輕鬆,沒有什麽警覺心,特別是那些善於掩飾的女人——要知道這是一個適合女性生存的城市,街道上處處要可以看見恍然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漂亮女人;而男人則好像活得非常壓抑似的,一個個都是灰頭灰臉的樣子。燈火通明的車廂裏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平靜與秩序。我在車廂裏充滿了閑情逸致地扮演起一個旁觀者、局外人的角色,悄悄地研究起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背後的故事: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肯定是昨晚在酒吧裏混到了深夜,所以正對麵鏡子反複而小心地察看著自己的眼圈,生怕把一些原本屬於黑夜裏的東西帶到明媚的陽光之下;一個中年的婦女低著頭用一種隱秘的滿足感細細地迴味著什麽,連日漸老去的皮膚也露出了微笑;幾個濃妝豔抹的年輕女子走進車廂,她們顯得非常疲憊,好像連思索的力氣也沒有了,表情遲鈍地坐在座位上,相互間一句話也沒有說。她們看起來好像黑夜裏的精靈,可是這個黑夜正在消失,而另一個黑夜還需要等待。然而,當列車到達目的地時,這些臉上寫滿了故事的女人在跨出車廂那一刻起,好像觸電似的立刻精神起來,戴上了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假麵具,岸然地消然在我的視線之外。很快,我厭倦了我觀察者的角色,我的思緒隨著飛奔的地鐵飛向遙遠的遠方。我知道我這個人的毛病,我對生活要求向來不高,錢夠用就行了;對於未來,我沒有什麽冀望,也沒有什麽目標。我隻知道,我的內心裏時刻充滿了深深的不安,就好像自己時時刻刻都坐在一列永不會停止不停向前飛奔的火車上似的;我在恍恍惚惚之間,覺得自己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因為那些隻是臨時車站,不是終點,我這列無法安分守己的火車終歸是要上路的。然而,使我感到無法痛苦的是,我並不知道那裏是我的終點站。就這樣,這些年來我始終帶著一種充滿速度感的、充滿某種難以言傳的與充滿悲情色彩的漂泊心態四處漂泊和流浪。有時候,我也弄不明白我為什麽會變成這樣,而不是好像平常人那樣在一個地方安安定定的生活著。或許這是童年時期我父親莫明其妙失蹤帶給我無法自拔的永久性悲哀;或許這是我們趙家這個奇異家族世世代代無法擺脫的永恆宿命吧。毫無疑問,這種難以用言語表白的奇異感覺將會伴隨我終生。我對此深信不疑。當地鐵列到達終點站的時候,我並沒有離開月台,迴到熙熙攘攘地麵上;而是走過對麵,又坐上新開出的地鐵迴到了起點站。幸虧地鐵有一個好處:無論我坐多久,隻要我還在地底下,我就可以一直那樣坐下去。時常,我一整天都這樣無聊地躲在地鐵車廂裏,來來迴迴的換乘,直到黑夜再次降臨,我才邁著困倦的步伐走出幾十米深的地下迷宮,重新迴到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盛世。我抬頭望去,隻見滿天的星鬥閃爍,月亮卻被高高的大廈擋在了後麵。我深
我已經記不清楚曾經多少次這樣孤獨地一人坐在火車上。自從大學畢業以後,我追隨我的祖輩父輩那樣宿命般逃離生我養我的故土廣州灣,好像一個沒有終點的流浪漢,在外麵的世界裏四處漂泊流浪;我的確已經記不清多少次這樣孤獨一人坐在長途火車上了。然而,這一次和以往很不同。這是一趟從蕪湖出發,直達廣州的火車;可是我去蕪湖的時候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那時候我的身邊還有宋青。我和她大約是在前一年秋夏季節一個充滿溫暖的日子裏認識的。第一次看見宋青的時候,我便好像觸了電似的,內心裏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奇妙感覺,仿佛我們已經了認識許多年,相互尋找了許多年。我感覺在茫茫的人海中,我們的邂逅竟是如此的不可思議,又是那麽的理所當然;而且我還相信無論如何,將來我們再也不會分開。然而,現實的殘酷總是超越了我的夢想。她仿佛是我愛的起點,也是我愛的終點;我們之間的愛情就如同一本舊了的日曆牌。日子每過去一天,日曆牌上的日曆就少了一張,我們的愛情離死去的終點也近了一天。還沒來得及等到第二年的殘冬結束,我們之間那段恍如夢幻般的戀情便在蕪湖死去了。當我依依不舍又無可奈何地從江南那片充滿浪漫色彩的水鄉離開以後,我伏在車窗前無意識地向外觀望著,整個人一動也不想動,隻感覺身心已經千瘡百孔血淚橫流疲憊不堪,好像要死去一般。瞬息之間,一種山崩海嘯式的巨大惆悵感如同排山倒海似的席卷我的全身;我恍然覺得全身肢體被撕扯得淋漓破碎,被深埋在千萬層岩石下麵成了凝固的化石。我靠在窗邊默默的癡望著,也不知過了多久;我的意識裏早已沒有了東南西北,另一種莫明的感覺悄悄地取代了剛才的巨大痛楚;我感到自己在倏忽間被一種深深的落寞感完全籠罩了。那是一種高山流水般的落寞感,好像被困宥於遙遠無比的、完全不為人所知的某個地方,時間變得悠然、空蕩而漫長。在那種沒有邊界的落寞裏,我的腦子變得一片空白。
火車不知疲倦地繼續奔馳在荒郊野嶺上。然而,我的意誌卻像稀薄的空氣一般向四處彌漫,找不到任何落腳的地方。透過車窗,可以看見野山坡上的樹木葉子大部分已經變得枯黃,頹廢,好像走過無數滄桑歲月的老人的白發。那些可憐的葉子啊,縱然依依難舍,卻不得不嘩啦啦地向下掉。一陣莫明其妙的寒風驟然吹過,卷起幾片葉子飛蛾撲火似的向車窗撲來,猛然貼在冰冷的玻璃上,把癡癡遙望的我嚇了一大跳。轉瞬之間,那葉子帶著一種奇怪的哀鳴聲離開了車窗,飄零到沒有世人知道的某個角落裏去了。偶然間,火車路過在山坡與山坡之間平地時,便會看見片片使人欣喜振奮的村莊和田野。然而,在這個昏暗冰冷的冬日裏,僅有的一點美好也顯得如此的灰蒙蒙,了無生趣。就好像影片裏沒有意義的過場那樣,急匆匆地從我的眼裏一晃而過,什麽印象沒有留下。我不無悲哀地想道:
“這個冬天實在太冷了。”
隨即,我那早已被悲哀的苦水浸泡得麻木的神經開始活動起來,關於過去一年多的、甚至更遙遠的迴憶漸漸在我的腦海裏蘇醒起來,我想起了許多的事情,同時我也對這些事情感到百思不得其解。驀地,我看見車窗上有一個身影——那車窗好像是一麵魔法般的鏡子似的,照出我心裏的影像——我看見一張夢幻般的臉龐奇跡地展現在車窗的玻璃上;她正在默默地注視我。她神情有點像西方宗教油畫上的聖母像,莊重而寧靜;她的嘴角微微勾起,帶著某種神秘的、令人怦然心動的微笑,好像已經看穿我所有的心思似的。啊,眼前的女子分明是宋青!我差點叫出聲來……哦,她竟奇跡般出現在我麵前!我感到無比的迷惑;然而眼前這一切真實地發生著,如同宋青始終堅定不移信奉的上帝所創造出來的神跡一般。我輕輕觸摸著車窗,感覺自己似乎再次親手觸摸到她那張精致勻稱極富表現力的臉,嗅到她溫柔迷人的氣息。——我目瞪口呆地望著,心裏覺得這樣的事情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令人難以置信。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我再也忍不住了,眼睛裏那些充滿感激的淚水嘩啦啦地流淌了出來。
然而,當我抹去淚水稍稍地冷靜了下來的時候,不知為什麽,我突然覺得那張曾經熟悉無比的、俏麗的臉龐倏然變得陌生起來;初看起來很像宋青,可是仔細看清楚,又覺得不像——因為如此凝重、深情而充滿張力的表情我還從沒有在宋青的臉上見過。她是不會這樣看著我的,她隻會這樣看著她的上帝。而我和她的上帝在她的心裏,兩者絕對無法相提並論的。一時之間,我恍若走入夢中,依稀覺得想起了更遙遠的什麽來;我想起了另一個和宋青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的女子王心潔,她曾經是我人生中第一個戀人,或許也是我一生中永恆的戀人。隻有天知道為什麽她們倆長得如此相似,好像同一個人似的,真不可思議!也隻有天知道我為什麽會先後遇上兩個長得如此相像的女子……我已經分不清浮現在車窗上的影像到底是宋青還是王心潔。畢竟,王心潔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過去許多年的事情了,她和宋青之間還有什麽關係呢?她們倆除了長得很像,除了先後在我生命中不同時期出現過以外,好像什麽關係也沒有。不是同一個地方的人,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職業,也又不是什麽孿生姐姐之類,一點瓜葛也沒有。然而,在車窗上的那個女子的麵容裏,我分明清晰地看到了她們兩人共同的影子,好像同一個人似的。我為此感到迷惑不解;當我再次想看得更清楚的時候,車窗上的人影已經消失了。好像雨後天上出現的彩虹似的,倏忽而至,又倏忽消逝,沒有任何的征兆可言。我不由自主的頹然倒在座椅的靠背上,閉上了眼睛,什麽也不敢去想了,就算硬著腦皮去想,也不會想得明白的。我與宋青之間這場撲朔迷離的愛情早已經使我心力交瘁,我的腦子好像被掏空了似的,空白一片;又好像亂成一鍋粥似的,稀裏嘩啦的。無論我看什麽事情、想什麽事情,都覺得糊裏糊塗恍恍惚惚,盡在雲山霧海之中的樣子。
黑夜狂奔的列車到達廣州以後,我帶著悲傷和無奈心情再次迴到從前住過那條環境惡劣的城中村,在那租下了一間小房子。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以後,會使人心情變得灰暗而低落,這一點許多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我感覺那時的心情不能簡單用“無比痛苦”或“無比絕望”來形容。那樣極致的心情在我和王心潔之間的愛情結束時,已經經曆過了。當類似的經曆再次重複的時候,每一次的心情是不會複印的,往往表層受到的傷害會變得越來越輕,而內心無形的痛楚卻是一次次加重。我再也沒有心思出去工作;也沒有心思到別的城市繼續我苦難而迷茫的漂泊之旅。或許是出於懷念,或許是一種無奈的習慣,或許還有某種神秘不可知的原因,我帶著一種近乎絕望的心情拿起筆來,準備把我和宋青之間這段匪夷所思撲朔迷離的戀情寫出來。我覺得惟有這樣做,才能擺脫我深深的困惑和無盡的思念之情。然而,令我感到無比詫異的是,盡管我的心情痛苦不堪惡劣之極,我思想的某一部分卻意外地清醒著,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清醒,好像站在太空之上遙望地球一樣,清醒地看到了整個地球和地球以外的許多東西。我不知道那種奇怪的感覺從何而來,我的心裏暗暗地納悶。
下麵的文字就是我在那幾天裏寫下的;它是一段是最粗糙的、最原始的愛情記錄。我把它轉載如下,文字沒有任何更改和變動。
……我認識她的時候,正好是二十世紀的盡頭,二十一世紀的曙光隱隱在前麵出現,那年她三十歲,我二十九歲。她是一個頗具神秘色彩的江南女子,是一個四歲小女孩的母親,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同時又是一個精神麵臨崩潰神經衰弱者。三年前的某一天,她突然帶上所有的積蓄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離開了一個先後跟她結了三次婚又離了兩次婚的男人,還有叫她日夜思念不已隻有一歲多的寶貝女兒,開始了自我尋找自我解脫的漫長旅途。“我覺得人活著挺沒有意思的,因為我有了對遠方的渴望,才有了無盡的目標;有了目標我才有了活著的勇氣。否則的話,除了死亡我已經別無選擇。”她帶著某種哲學的思辨來解釋出走的原因。事實上,她已經用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嚐試去自殺,次數不下二十次,然而每一次都奇跡般地生存下來。那時她覺得活著對於她說,是一件令她痛苦不堪的事情;然而連死的權利都沒有,更是令她感到無比的絕望,如同被打十八層地獄裏時時刻刻都受著煎熬似的——後來她加入教會以後就不這樣想了,她把活下來的“奇跡”都歸功上帝賜予的恩典。——也就是說,雖然她那宛如幽蘭一般嬌豔動人的肉體一次又一次躲過了自我毀滅的曆程;但是她精神已經完全崩潰了……
後來不知為什麽,她瘋狂地認定得到自我拯救的唯一可能,就是到飄渺不定的遠方去。她出走的第一站是北京。她跑到一個全封閉式的英語學校報了名。她突發奇想,腦子裏產生了一個令人感覺不可思議的願望:她想把英語學好以後,到西方世界給有錢的外國人做情人去。我問她為什麽是給他們做情人,而不是做老婆呢。她說我早已經對愛情絕望了;而婚姻如同暗無天日的墳墓,裏麵空氣稀薄,連唿吸都感到困難。隻有遙遠的外麵世界,最好是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異國土地,才是內心平靜的所在;我不可能再走進婚姻,也不可能束縛在某一個男人的身上,所以隻有不斷地給別人當情人才可以完成了的使命。她的想法使人相信隻有瘋子才想得出來。然而我看得出來,有某個方麵她顯得非常正常,盡管她已經不再年輕,但是她依舊對自己的美貌還是充滿了自信,甚至有點盲目地認為她會永遠那樣美下去。我充滿著同情和傷感地聽著她的內心傾訴,心裏猛然跳了一下,仿佛迴到了我的青年時期,那時候我何曾不是把遠方當作目標呢。正當我沉入一種類似同病相憐的深深悲哀中的時候,突然她莫明其妙地笑了起來,有點神經質的樣子,笑容卻是說不出的嫵媚動人。那甜美的笑容使人忘卻了這樣瘋狂的念頭是從一個美貌的女人嘴裏說出來的。爾後,她的語氣變得出奇的輕鬆,反而變得有點不可信起來。她說其實我出走的真正原因是太喜歡錢,太喜歡高大威猛的外國男人;我覺得能夠給那些有錢的外國男人當情人,肯定是天底下最快樂不過的事情。聽到這裏,我不禁感到驚詫,又感到疑惑。我看著她那張善變的臉,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樣張夢幻般的臉龐,多少年來我一直渴望得到的,當她出現在我的麵前的時候,我卻感到了猶豫不決。然而,內心強大的渴望已經足以使我原諒她一切的瘋狂的語言——唉,這莫非就是我的宿命!後來她說,三年來她遇過無數過男人,我是第一個沒有被她嚇跑的男人。
然而,她遠遠沒有想到,她那個準備出國當情人的怪異願望,竟然由於一個小小的意外,很快就破滅了。也許因為她那天使般美麗的容貌,注定了她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也無法找到絕對的平靜與安寧。在女生居多的英語學校裏,她和幾個女生住在一間舒服幹淨的女生宿舍裏;其中一個同性戀的女孩居然也對她癡情不已,常常半夜三更悄悄地爬上她的床,用比男人還要溫暖的臂彎深情地擁抱著她,一次次地撫摸著她妙曼的身體。那是她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她一度被那種從沒有得到過的溫柔所迷惑和感動,不能自拔。然而,當她的頭腦清醒過來的時候,忍不住叫了起來:“這算什麽迴事!”對於突如其來的這種另類的愛意,使她惶恐不安又不知所措,她那原本脆弱不堪的神經,再次陷入了難言的痛苦中,再次墜入了另一個無底的深淵裏。“這個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到底是什麽迴事,難道都瘋了不成。”她不無迷惑地想道。
很快,她堅定地選擇了退學,把自己拋進茫茫人海之中,開始了毫無目的流浪生活。
正當她為前途命運感到徬徨和憂慮的時候,一種所謂來自西方的博大而聖潔的精神之愛——上帝之愛,用一種不可阻擋的方式進入了她心靈的深處,徹底俘虜了她。據她所說,那是一個天空灰蒙蒙的周日早晨,她在大街上漫步,突然看見一間教堂高高的鍾塔上搖響著彌撒布道的鍾聲,她就神差鬼使似的走了進去。在寬敞明亮的教堂裏麵,她看見了高大莊嚴的十字架,和聽見了充滿聖潔之愛的青年唱詩班的歌聲,她感到內心突然無比的安靜起來。雖然她從沒有看過《聖經》,也對這個來自異國鄉的宗教一無所知。然而,在那一瞬間,她卻獲得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宗教體驗。她說,我學著別人那樣,閉上眼睛默默祈禱時,突然感到眼前一片亮光,亮光之中還伴著一陣如麝如蘭的香氣。緊接著,我聽到了一個洪亮而神奇的聲音,穿過千山萬水進入她的心裏,進入我的思想裏,慈祥地對我說:‘你是我的聖女,我一直在等著你。’——據她說法,那就是上帝的聲音!也就是說,她的所謂“天父”在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裏準確無誤地揀選了她。說到這裏,她緊張地注視著我的反應,好像擔心我會不相信她似的。然而,我臉上表示出了充分的理解和認同,使她覺得非常高興。在後來我們相處的日子裏,她時常重複地向我訴說起在她生命中最具神奇色彩這一天的情景。雖然每次的說法都有所差異,但是那種帶有創作性的敘述過程中,她眼睛裏總是充滿了一種奇異的光芒,仿佛整個人也一下子變得神聖不可侵犯起來。看著她那神秘莫測的美態,縱使她說的事情聽起來有點光怪陸離難以置信,我也寧願相信是真的。對於她的上帝,她常常用一種匪夷所思的邏輯來證明她的命題。她是這樣說的:“你可別不相信,那些話我是親耳聽見上帝這樣對我說的。現在我感覺從前受的那些苦難,既是對我生來罪孽的懲罰,也是讓我尋找救贖福音的起點。他老人家能夠茫茫的人海之中揀選了我,給我這個世界上最沒有用的廢人帶來了新生,就是上帝存在的明證;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畢生都是神的信徒,就是上帝存在的明證;世上沒有一片雪花是一模一樣的,也是上帝存在的明證。你無法想象那一刻我的心裏是多麽的、多麽的快樂和幸福!”然而她說完那些令人感覺詭異的話以後,沒過多久,她似乎敏感地覺得自己說那些話,像我這樣凡俗的世人是完全無法接受的,她臉上神聖而莊嚴的表情隨即消失了,取而代之是女孩一般天真燦爛笑容,使人輕而易舉地把她剛才說的話忘得幹幹淨淨。不知為什麽,在這樣的時刻,我總是在不知不覺之間,撲進她的笑容旋渦裏,再也爬不出來了。好像一隻舍身撲火的飛蛾。
其實,在我的內心的深處裏,對這樣奇異的宗教幻象一直深表懷疑。因為我母親同樣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跟我也敘述過一些類似的宗教體驗。——難道說,在物質之上那個沒有人知曉的靈冥的領域之中,同時並存著“上帝”和“如來佛祖”兩位大千世界的主宰嗎?我知道沒有人可以迴答我這個問題。——然而,這樣的問題對她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她的上帝。她說,正是上帝用他那種無以倫比的愛的力量挽救了我那顆脆弱而敏感的心,就好像有一雙巨大而溫暖的神聖之手,在我生命中最危險的時刻,把我從一個黑暗無底的黑洞裏拉了出來。她的話並不能讓我信服。然而,我沒有想到後來我們之間的愛情,正是在她的深信和我的懷疑之間,早已悄悄地劃上了一道深深的裂痕。有時候,我們難免會爭吵,那時候她便會說:“你是個騙子,你根本就不愛我!愛我的人隻有我的上帝,他對我的愛勝過世上所有的人,你永遠也不會明白他對我有多好。”於是我帶著大不敬的語氣反擊道:“你的上帝——他老人家和你說話的時候,用的到底是中文還是英語?”她聽了以後,總是惡狠狠地白了我一眼,把頭別到一邊去。好像我就是那十惡不赦的撒旦,再也不想看見我似的。我不得不為此陪了許多的不是,才得到她的諒解。
自從她邂逅了“她的上帝”以後,她覺得靈魂得到了徹底的拯救。她聲稱得到了上帝的庇護,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自由自在的生活。從此,她在“她的上帝”持續的指引下,過上了一種聽起來完全不可思議的城市漂泊生活,從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她用了兩年的時間從北到南走了四個大都市。在這個女人出行艱難的社會裏,她用了一種常人無法想象的方式,居然無比輕鬆地完成一站又一站的漂泊流浪生活,最後一站到達了南方的大都會廣州——我們就是在廣州一間不算起眼的古舊書畫廊裏相遇的。那時她恰好在那間畫廊裏找到一份推銷古書畫的工作,而我同樣是經過一段四處漂泊的日子以後,剛剛在廣州暫時穩定下來。——她每到一個大城市,首先帶著一堆說不清是什麽人的引見信,匆匆跑到當地的教會求助。我無法知道是不是她真的受了上帝的庇護,還是別的什麽原因。不過,我認為她那看起來楚楚可憐的美貌會給她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她總博得到人們同情與幫助,住進了既廉價又舒適的教會寄宿所。那些教會寄宿所大都屬於非營利性質的內部財產,教會寧願空著,也不會輕易讓外來人客到裏麵來住的,所以顯得特別的清淨和幽雅。宋青得意洋洋的樣子地對我說:“除了偶然有一些香港或外國的教友團來住上三兩天,偌大的一棟寄宿所除了看門人以外,常常隻有我一個人是外來的長住客。住在裏麵的感覺啊,就好像自己是童話故事裏那些住在巨大城堡裏的公主,真是太有意思了!你覺得不是嗎?”當宋青把自己安頓下來以後,就會到外麵找一份相對輕鬆的工作,然後悄無聲息地開始她神聖而毫無目的新生活。就是這樣,在一個城市裏度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以後,她感到厭倦,便會悄悄地離開到另一個大城市去,重新開始同樣的新生活。
我深信她說的這些經曆大部分都是真實的。然而以我對她的了解,我不相信她的生活會平靜。無論躲在城市裏的那個角落,她那看起來超凡脫俗的驚人美貌是絕不會讓她日子平淡下來的。可是,她始終不願意細說過去兩年的漂泊生活的細節。她那種小心奕奕的隱瞞,使我感覺過去的那段日子裏麵,好像藏著一條劇毒的響尾蛇,碰一下都會死人;又像隱藏著某些凡俗人不應知曉的秘事,使她難以啟齒,惟有放在一個隻有上帝才能觸摸得到的地方,才會感到安全。然而,我們相處時間長了以後,她還是難免泄露了一星半點,大概是她跟別的男人一些說不清解不明的瓜葛。每每遇到這樣的時候,她隻是看著天空微微地搖了搖頭,好像無可奈何的樣子深深地歎了一口氣,輕描淡寫地說:“唉,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過去的還是讓它過去吧,不想提了。”我有一種預感,這兩年來的生活過得並不像她說那麽舒心如意,許多不足向外人說起的苦難正是在那聲看似平淡的歎息中默然消逝了。我幾乎可以肯定,麵對現實的殘酷無情,她並不是輕鬆地走來廣州,而是在瘋狂的內心掙紮與搏鬥之中一路逃匿而來。
那時候,我同樣是到許多地方流浪以後來到了廣州,在一所著名大學後麵的城中村裏租的一間小房子裏,過著一種沒日沒夜天昏地暗的日子。我很容易就混進了了廣告圈,找到了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除了工作以外,我的生活過得簡直糟透了,一些奇怪的煩惱和念頭時刻折磨著我,好像我的思維還停留在都市以後的匆匆旅程;好像有什麽東西叫我在世上無法安身立命。所以我對一切都充滿了懷疑。這種深深的疑惑從我的小時候起,已經在我的腦海裏印下深深的烙印,我在有意與無意間,跟周圍的人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我不想太靠近他們,也不希望他們走進我的內心。我享受著我的孤獨。不過,跟小時候不同的是,我已經不再與自己為敵,不再也世界有仇——雖然我依然是那麽的孤獨。我開始學會愛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那是長期漂泊以後給我帶來的最深感愛——如果你離人群越遙遠,就越覺得人類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一樣的,都值得珍惜和愛護;隻有跟人群靠得太近,才會覺得人心險惡。然而,當我停下旅行的腳步,想重新融入人的世界裏,我感覺到的卻是痛苦,極度的痛苦。特別是不需要上班的日子裏,我總是顯得格外的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好像非要找些事情幹不可,否則就不知如何將日子過下去。為了打發時間,我不是泡在網吧裏上網,就是無所事事地在城市裏遊來蕩去,在繁華而擁擠的街道上悄悄地做一些連自己也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打個比方說,有一天清晨,我在第一班地鐵開出時,買了一張全程的車票靜靜坐上車廂的角落裏——不知為什麽,我對列車有一種莫明其妙的偏愛——看著這個巨大城市那些還沒有來得及戴上假麵具的人們匆匆忙忙地擁了進來。或許是出於深藏地下安全感,每個人的臉上都顯得很輕鬆,沒有什麽警覺心,特別是那些善於掩飾的女人——要知道這是一個適合女性生存的城市,街道上處處要可以看見恍然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的漂亮女人;而男人則好像活得非常壓抑似的,一個個都是灰頭灰臉的樣子。燈火通明的車廂裏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平靜與秩序。我在車廂裏充滿了閑情逸致地扮演起一個旁觀者、局外人的角色,悄悄地研究起他們的臉部表情和背後的故事:一個長相清秀的女孩肯定是昨晚在酒吧裏混到了深夜,所以正對麵鏡子反複而小心地察看著自己的眼圈,生怕把一些原本屬於黑夜裏的東西帶到明媚的陽光之下;一個中年的婦女低著頭用一種隱秘的滿足感細細地迴味著什麽,連日漸老去的皮膚也露出了微笑;幾個濃妝豔抹的年輕女子走進車廂,她們顯得非常疲憊,好像連思索的力氣也沒有了,表情遲鈍地坐在座位上,相互間一句話也沒有說。她們看起來好像黑夜裏的精靈,可是這個黑夜正在消失,而另一個黑夜還需要等待。然而,當列車到達目的地時,這些臉上寫滿了故事的女人在跨出車廂那一刻起,好像觸電似的立刻精神起來,戴上了一副神聖不可侵犯的假麵具,岸然地消然在我的視線之外。很快,我厭倦了我觀察者的角色,我的思緒隨著飛奔的地鐵飛向遙遠的遠方。我知道我這個人的毛病,我對生活要求向來不高,錢夠用就行了;對於未來,我沒有什麽冀望,也沒有什麽目標。我隻知道,我的內心裏時刻充滿了深深的不安,就好像自己時時刻刻都坐在一列永不會停止不停向前飛奔的火車上似的;我在恍恍惚惚之間,覺得自己不可能在一個地方停留太久,因為那些隻是臨時車站,不是終點,我這列無法安分守己的火車終歸是要上路的。然而,使我感到無法痛苦的是,我並不知道那裏是我的終點站。就這樣,這些年來我始終帶著一種充滿速度感的、充滿某種難以言傳的與充滿悲情色彩的漂泊心態四處漂泊和流浪。有時候,我也弄不明白我為什麽會變成這樣,而不是好像平常人那樣在一個地方安安定定的生活著。或許這是童年時期我父親莫明其妙失蹤帶給我無法自拔的永久性悲哀;或許這是我們趙家這個奇異家族世世代代無法擺脫的永恆宿命吧。毫無疑問,這種難以用言語表白的奇異感覺將會伴隨我終生。我對此深信不疑。當地鐵列到達終點站的時候,我並沒有離開月台,迴到熙熙攘攘地麵上;而是走過對麵,又坐上新開出的地鐵迴到了起點站。幸虧地鐵有一個好處:無論我坐多久,隻要我還在地底下,我就可以一直那樣坐下去。時常,我一整天都這樣無聊地躲在地鐵車廂裏,來來迴迴的換乘,直到黑夜再次降臨,我才邁著困倦的步伐走出幾十米深的地下迷宮,重新迴到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盛世。我抬頭望去,隻見滿天的星鬥閃爍,月亮卻被高高的大廈擋在了後麵。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