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朱皇帝的汙蔑之舉,楊少峰毫不猶豫的采取了反擊措施。


    楊少峰指著另外一個不遠處的鋪子說道:“那不是寫的棲霞蘋果?”


    “旁邊那個不是寫的萊陽梨?”


    “還有那個,那個不是寫的蓬萊煎魚?”


    朱皇帝直接冷笑一聲道:“還有呢?你給咱指指看,咱想找個既沒寫寧陽,又寫沒你登州府哪個縣的招牌出來。”


    被朱皇帝這麽一問,楊少峰頓時就啞火了。


    隻是轉念一想,楊少峰又開口說道:“不是小婿找不出來,而是江南的那些商戶都跑到了榷場,一般的小商戶也不會跑來登州府做買賣。”


    所以,西關市場裏的鋪麵,之所以會掛這麽多寧陽和登州某縣的招牌,完全是因為江南的商賈們不爭氣。


    絕不是因為本官多吃多占。


    楊少峰越說就越是硬氣:“小婿想過了,迴頭讓常家兄弟在京城找幾家出名的鋪子,讓他們來登州這裏開分店。”


    “像是金陵鹽水鴨、金陵烤鴨、金陵桂花糕什麽的。”


    “這些不都是帶金陵兩個字的麽?”


    “哦對了,還有那個什麽西湖醋魚和宋嫂魚羹,前麵就可以加上杭州二字。”


    “還有那個什麽徐州的迴贈肉,黃州的東坡肉。”


    “不是寧陽縣和登州招牌的可太多了。”


    “他們不來登州府這裏開店,要怪也是怪他們,怎麽能怪到小婿身上?”


    嗯???


    朱皇帝忽然感覺自家女婿說的好像也有道理。


    難道真是咱冤枉他了?


    站在朱皇帝身邊的馬皇後瞥了朱皇帝一眼,低聲道:“你隻管吃他的,喝他的,聽著他的,別跟他辯論。”


    被馬皇後這麽一說,朱皇帝頓時迴過味兒來了。


    自己又被那個狗東西給帶偏了!


    朱皇帝冷哼一聲,幹脆邁步繞過楊少峰,往旁邊一個掛著“酒”字幌子的鋪麵走去。


    興許是瞧著朱皇帝的氣勢不像一般人,鋪麵掌櫃直接迎了上來,點頭哈腰的說道:“客官想要點兒什麽酒?”


    朱皇帝黑著臉,哼了一聲道:“咱心裏不舒坦,想喝點兒好酒,最好是糧食釀的燒酒,你這裏有沒有?”


    掌櫃的直接變了臉色,小心翼翼的答道:“迴客官的話,小的鋪子裏有葡萄酒、梨酒和棗酒,您老要的燒酒……”


    燒酒可不好說有還是沒有。


    尤其是對麵這個客人看著還不像一般人。


    畢竟朝廷禁酒,尤其是禁燒酒,民間也隻能喝點兒果酒什麽的。


    至於蒸餾酒……私釀蒸餾酒可是大罪。


    正當掌櫃的遲疑不定時,楊少峰卻已經走了進來,對掌櫃的說道:“這是本官的嶽父大人,你也用不著藏著掖著的,直接把你藏的那個高梁燒拿出來。”


    掌櫃的瞧了瞧楊少峰,又瞧了瞧朱皇帝,忽然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向著朱皇帝叩頭拜道:“草民張五八,叩見皇帝陛下!”


    朱皇帝嗯了一聲道:“起來吧。”


    等張五八站起身來,朱皇帝又問道:“你認得他?也知曉咱?”


    張五八滿臉緊張的答道:“迴皇帝陛下的話,草民是寧陽縣西河村的,在西河村的時候曾經見過大老爺許多次,也知曉大老爺的嶽父大人是當今皇帝陛下。”


    朱皇帝嗯了一聲,又繼續問道:“你會釀酒?釀的還是燒酒?”


    張五八老老實實的答道:“是,草民自小就跟著家裏人學了一手釀酒的手藝,這兩年家裏存下的高粱太多,小的就私自釀了一些高粱燒。”


    “不過,草民並沒有拿來私自販賣,隻是自己存了些在鋪子裏,自己偶爾喝一點兒。”


    朱皇帝沒有理會張五八的辯解,反而皺眉問道:“存下的高梁太多?有多多?”


    張五八瞧了楊少峰一眼,楊少峰卻直接笑著說道:“如實迴答就好,反正陛下已經下旨蠲免了賦稅。”


    朱皇帝好懸一口氣兒上不來。


    什麽叫咱已經下旨蠲免了賦稅?


    合著你們寧陽縣的百姓占便宜都敢如此明目張膽的是吧?


    太他娘的欺負皇帝了!


    這個狗東西,以後得想辦法治治他,要不然他這狗尾巴都敢翹到天上去!


    正當朱皇帝暗自生氣時,張五八已經老老實實的答道:“小的家裏去年存了得有千餘斤的高粱,要是再加上前年剩下的,估計得有小兩千斤。”


    朱皇帝瞪大了眼睛,問道:“多少?”


    張五八小心翼翼的瞧了朱皇帝一眼,答道:“小……小兩千斤。”


    “主要是忽然就沒人吃高粱了。”


    “而且平時喂雞喂豬什麽的也用不掉這麽多的高粱。”


    “草民一時糊塗,就想著不如釀點兒酒出來。”


    誰他娘的管你釀不釀酒了!


    朱皇帝這會兒滿腦子就隻剩下小兩千斤這四個字。


    小兩千斤是什麽概念?


    按照一個人一天吃掉三斤高粱來算,小兩千斤差不多就夠兩個人吃上一整年。


    如果熬成開花粥去糊弄肚子,這小兩千斤高粱就足夠一家人吃上一年。


    也就是說,有這小兩千斤高粱打底,就是一整年顆粒無收,都足以保證一家人的生計。


    等等。


    朱皇帝忽然迴過神來,望著張五八問道:“什麽叫做忽然就沒人吃高粱了?”


    這迴沒等張五八迴答,楊少峰就直接說道:“這個小婿倒是知道,因為高粱不好吃,不頂餓。”


    “畢竟高粱這玩意兒的吃法也就那麽幾種,遠不如麥子做成的麵食好吃。”


    “再加上寧陽縣的百姓現在並不是很缺油腥,偶爾能吃上頓雞、魚之類的,自然也就沒什麽人願意再去吃高粱。”


    “之所以家家戶戶還種著高粱,主要還是以前被餓怕了,總想著囤點兒高粱救命。”


    “隻是誰也沒想到,家家戶戶都囤了許多高粱,一時半會兒的也吃不完。”


    “不瞞嶽父大人,寧陽縣和登州府全算上,像張五八這樣兒的並不在少數。”


    “繼續囤著吧,早晚都有放壞的時候。”


    “賤賣了吧,他們又感覺心疼。”


    “於是就有人偷偷摸摸的把一部分高粱釀成了燒酒。”


    “嘖嘖。”


    楊少峰咂巴咂巴嘴,說道:“您瞧著吧,這些蠢蛋們明年還會種高粱,種出來高粱還會囤起來,一個個的都死性不改。”


    朱皇帝當即就瞪了楊少峰一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