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把這裏麵各種亂七八糟的破事兒都捋順之後,朱皇帝就毫不客氣的讓人把常遇春、李善長、劉伯溫以及胡惟庸、楊憲、單安仁、楊思義等一眾大大小小的官員召進了乾清宮。
“咱這次把你們找來,一個是需要中書省和工部、戶部牽頭,重新厘定並定下標準斛鬥秤度,並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製出標準的斛鬥秤度,將之發放到天下各州縣,以後像征收賦稅之類的事情,一概以朝廷重新厘定的斛鬥秤度為準,不許再私用什麽大鬥小鬥之類的量器。”
“再一個,就是需要戶部和工部派出人手,去統計咱們整個大明所有州縣都有哪些工坊,都擅長做哪些東西。”
“工部和匠營需要再召集一批工匠,按照重新厘定之後的斛鬥秤度再製作幾輛收割機,要求是收割機上所有的零件都要能互換。”
“等摸清楚了各地的工坊都能做些什麽,工部和匠營就要再做出一批標準的零件,並且統計出所有零件一共有多少,並將之編號後下放到天下各個工坊,讓地方上的工坊或者匠人的去做。”
“……”
“中書省帶著戶部和工部,在咱們大明挑選幾個可以用來組裝收割機的州縣,具體的要求就是組裝後的收割機能快速分發到其他州縣。”
林林總總的說了一大堆之後,朱重八朱皇帝又殺氣騰騰的望著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吩咐道:“這一次的事兒,關係到天下百姓的生計問題,也關係到咱大明是不是能萬世永昌。”
“善長兄和青田先生迴去之後,不妨直接告訴那些向你們打聽消息的官老爺們,他們往常怎麽樣,咱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這一次誰要是敢給咱使喚絆子……”
朱皇帝直接把目光投向常遇春:“伯仁,你那五千鐵騎,暫時先抽調出幾百個人來,讓他們護送戶部、工部和匠營的人去統計各地工坊的情況。”
“至於剩下的,暫且留守京師,一旦有什麽需要,咱需要你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趕到需要你們的州縣去解決問題。”
“記得跟將士們說明白,這事兒關係到天下所有百姓的生計問題,同樣也關係到他們自己以及他們家人的生計。”
常遇春當即就站起身來,向著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放心!”
朱皇帝又把目光“楊憲,你們檢校那邊也同樣要派出人手。”
楊憲當即便拱手應道:“微臣遵旨!”
朱皇帝輕輕嗯了一聲,目光在胡惟庸和楊思義等人身上掃了一周,又沉聲吩咐道:“咱朱重八不是那咱光知道使喚人而不給好處的人,這一次的事情辦好了,朝堂上有一個算一個,從善長兄到未入流的小官,咱都給他們千畝良田,且免其五十年賦稅。”
“可要是這事兒給咱辦砸了,讓咱在天下百姓麵前鬧個灰頭土臉,那也別怪咱不講往日的情麵,誰搞砸咱的事情,咱就搞砸誰的九族,絕不食言,更不可能姑息。”
隨著朱皇帝殺氣騰騰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也徹底淩亂了。
檢校,這是朱皇帝明麵上的耳目,職責就是“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奉聞。”
但是,楊憲明麵上的官職卻不是檢校,哪怕人人都知道他是檢校,他明麵上的官職也是中書參知政事,其他官老爺們見到楊憲也隻會稱唿一聲楊參政而不是楊檢校。
現在可倒好,朱皇帝竟然直接挑明了楊憲的檢校身份,而且直接明著給檢校安排了任務。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就代表著朱皇帝在釋放一個信號:咱知道你們都是些什麽玩意兒,但是咱不在乎,隻要你們好好幹活,好處就少不了你們的,可你們誰要是敢給咱使絆子,那咱也不會跟你們客氣,有不服的可以試試。
然後,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就越想越氣。
不是,那姓楊的是神經病吧?
你姓朱的是不是多少也有點兒毛病?
你們翁婿倆還能不能幹點兒人事?
他娘的,重新厘定斛鬥秤度這種事兒你說起來容易,可是真正做起來呢?
因為重新厘定斛鬥秤度所涉及到的並不僅僅隻是這一次搞什麽收割機,而是會涉及到以後大明怎麽收取賦稅,民間交易怎麽定價,甚至就連對藩國設置開放的榷場也會受到影響,完全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還有所謂的讓戶部、工部和匠營派人去統計各州縣的工坊情況——這踏馬是戶部工部和匠營能統計出來的?
或者說,這事兒如果沒有各個行中書省以及地方上的那些府、州、縣等各級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單憑著戶部工部和匠營又能摸出個球兒來?
就算是地方官府願意全力配合,那士紳和商賈們也願意全力配合嗎?
還什麽先弄標準件,再統計零件,還有什麽設置組裝工坊再分發到各個州縣,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有哪一個是好解決的?
就算咱大明朝廷不缺少馬匹,傳遞信息的速度足夠快,這裏麵涉及到的東西也不是你朱皇帝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吧?
隻是腹誹歸腹誹,當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想到朱皇帝許諾的千畝良田以及免除五十年賦稅的待遇,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又覺得似乎也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那可是千畝良田!
誰又會嫌自己手裏的良田太多?
……
等離開乾清宮之後,李善長就先對戶部尚書楊思義和工部尚書單安仁說道:“二位迴去之後,先商定好重新厘定斛鬥秤度的事兒,最多兩天的時間,就要拿出第一份厘定後的斛鬥秤度。”
楊思義和單安仁微微點頭,應道:“李相放心,我等曉得。”
李善長嗯了一聲,又望著劉伯溫和胡惟庸、楊憲說道:“咱們幾個,不如分頭去拜訪朝堂上的諸位相公?”
劉伯溫捋著胡須笑了笑,隻是笑容中滿是苦澀:“聽憑李相吩咐。”
“咱這次把你們找來,一個是需要中書省和工部、戶部牽頭,重新厘定並定下標準斛鬥秤度,並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製出標準的斛鬥秤度,將之發放到天下各州縣,以後像征收賦稅之類的事情,一概以朝廷重新厘定的斛鬥秤度為準,不許再私用什麽大鬥小鬥之類的量器。”
“再一個,就是需要戶部和工部派出人手,去統計咱們整個大明所有州縣都有哪些工坊,都擅長做哪些東西。”
“工部和匠營需要再召集一批工匠,按照重新厘定之後的斛鬥秤度再製作幾輛收割機,要求是收割機上所有的零件都要能互換。”
“等摸清楚了各地的工坊都能做些什麽,工部和匠營就要再做出一批標準的零件,並且統計出所有零件一共有多少,並將之編號後下放到天下各個工坊,讓地方上的工坊或者匠人的去做。”
“……”
“中書省帶著戶部和工部,在咱們大明挑選幾個可以用來組裝收割機的州縣,具體的要求就是組裝後的收割機能快速分發到其他州縣。”
林林總總的說了一大堆之後,朱重八朱皇帝又殺氣騰騰的望著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吩咐道:“這一次的事兒,關係到天下百姓的生計問題,也關係到咱大明是不是能萬世永昌。”
“善長兄和青田先生迴去之後,不妨直接告訴那些向你們打聽消息的官老爺們,他們往常怎麽樣,咱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這一次誰要是敢給咱使喚絆子……”
朱皇帝直接把目光投向常遇春:“伯仁,你那五千鐵騎,暫時先抽調出幾百個人來,讓他們護送戶部、工部和匠營的人去統計各地工坊的情況。”
“至於剩下的,暫且留守京師,一旦有什麽需要,咱需要你們能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趕到需要你們的州縣去解決問題。”
“記得跟將士們說明白,這事兒關係到天下所有百姓的生計問題,同樣也關係到他們自己以及他們家人的生計。”
常遇春當即就站起身來,向著朱皇帝拱手拜道:“上位放心!”
朱皇帝又把目光“楊憲,你們檢校那邊也同樣要派出人手。”
楊憲當即便拱手應道:“微臣遵旨!”
朱皇帝輕輕嗯了一聲,目光在胡惟庸和楊思義等人身上掃了一周,又沉聲吩咐道:“咱朱重八不是那咱光知道使喚人而不給好處的人,這一次的事情辦好了,朝堂上有一個算一個,從善長兄到未入流的小官,咱都給他們千畝良田,且免其五十年賦稅。”
“可要是這事兒給咱辦砸了,讓咱在天下百姓麵前鬧個灰頭土臉,那也別怪咱不講往日的情麵,誰搞砸咱的事情,咱就搞砸誰的九族,絕不食言,更不可能姑息。”
隨著朱皇帝殺氣騰騰的話音落下,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也徹底淩亂了。
檢校,這是朱皇帝明麵上的耳目,職責就是“專主察聽在京大小衙門官吏不公不法及風聞之事,無不奉聞。”
但是,楊憲明麵上的官職卻不是檢校,哪怕人人都知道他是檢校,他明麵上的官職也是中書參知政事,其他官老爺們見到楊憲也隻會稱唿一聲楊參政而不是楊檢校。
現在可倒好,朱皇帝竟然直接挑明了楊憲的檢校身份,而且直接明著給檢校安排了任務。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就代表著朱皇帝在釋放一個信號:咱知道你們都是些什麽玩意兒,但是咱不在乎,隻要你們好好幹活,好處就少不了你們的,可你們誰要是敢給咱使絆子,那咱也不會跟你們客氣,有不服的可以試試。
然後,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就越想越氣。
不是,那姓楊的是神經病吧?
你姓朱的是不是多少也有點兒毛病?
你們翁婿倆還能不能幹點兒人事?
他娘的,重新厘定斛鬥秤度這種事兒你說起來容易,可是真正做起來呢?
因為重新厘定斛鬥秤度所涉及到的並不僅僅隻是這一次搞什麽收割機,而是會涉及到以後大明怎麽收取賦稅,民間交易怎麽定價,甚至就連對藩國設置開放的榷場也會受到影響,完全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還有所謂的讓戶部、工部和匠營派人去統計各州縣的工坊情況——這踏馬是戶部工部和匠營能統計出來的?
或者說,這事兒如果沒有各個行中書省以及地方上的那些府、州、縣等各級地方官府全力配合,單憑著戶部工部和匠營又能摸出個球兒來?
就算是地方官府願意全力配合,那士紳和商賈們也願意全力配合嗎?
還什麽先弄標準件,再統計零件,還有什麽設置組裝工坊再分發到各個州縣,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有哪一個是好解決的?
就算咱大明朝廷不缺少馬匹,傳遞信息的速度足夠快,這裏麵涉及到的東西也不是你朱皇帝一句話就能搞定的吧?
隻是腹誹歸腹誹,當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想到朱皇帝許諾的千畝良田以及免除五十年賦稅的待遇,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又覺得似乎也沒什麽不能接受的。
那可是千畝良田!
誰又會嫌自己手裏的良田太多?
……
等離開乾清宮之後,李善長就先對戶部尚書楊思義和工部尚書單安仁說道:“二位迴去之後,先商定好重新厘定斛鬥秤度的事兒,最多兩天的時間,就要拿出第一份厘定後的斛鬥秤度。”
楊思義和單安仁微微點頭,應道:“李相放心,我等曉得。”
李善長嗯了一聲,又望著劉伯溫和胡惟庸、楊憲說道:“咱們幾個,不如分頭去拜訪朝堂上的諸位相公?”
劉伯溫捋著胡須笑了笑,隻是笑容中滿是苦澀:“聽憑李相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