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如此大功,我們勇衛營為什麽不取下賊人頭顱請功?畢竟,人頭才是實實在在的功績,誰也抹殺不了。”


    周遇吉目光閃動,不解地問張世澤。


    張世澤長歎息一聲,滿麵都是雨水,一臉的淒然:“這些人被鼓惑,或者被裹脅,這才從了賊酋。


    可在此以前,他們可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取他們的頭顱請功,並不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


    他喃喃道:“夠了,真的夠了,等打完這一仗,殲滅賊寇,本督當奏報皇上,請去九邊為國殺敵。


    內戰,剿匪,實在沒意思。”


    正說著話,突然聽到一聲清脆的聲響。


    眾人同時看去,卻是黃得功因為用力過猛,不小心將屍體的一根手指板斷了。


    屍體經過多天的浸泡,裏麵早已經沒有血。指頭斷處的肌肉、骨骼和筋腱都蒼白得看不到一絲紅色。


    張世澤隻感覺心口一陣氣血翻湧,低頭“哇”一聲將黃膽水吐了出來。


    這一吐,直吐得滿麵淚光。


    周遇吉走上前去,用手輕拍他的背心:“都督您不要緊吧!”


    張世澤抬起頭,抹了一把淚眼,神情突然堅定下來:“習慣就好。”


    “對對對……習慣就好。”周遇吉咧嘴一笑,沒心沒肺。


    “都督剛才說討厭內戰,末將不敢苟同!


    須知菩薩心腸卻需霹靂手段,亂臣賊子,殺之又有何妨。不流幹賊子的血,又如何換得來太平盛世?


    殺,為的是將來不殺。”黃得功義正言辭說道。


    “是啊,殺是為了不殺!本督也明白此理!”


    寒風中,張世澤挺起胸膛,目光銳利如刀,說話擲地有聲,一改平日裏笑眯眯人畜無害的模樣。


    “黃將軍,本督想讓掌值軍法,督促軍紀,你意如何?”


    黃得功一愣,不明白小公爺是何意,軍中有軍法官?


    不過,他還是俯身答道:“末將遵令!”


    見他們不明白自己的用意,張世澤肅然道:“你們知道嗎,盧督率領的大明勁旅天雄軍,作戰的時候,雖然個個奮勇爭先,但一遇戰事不順,卻能輕易地就崩潰了,你們知道其中原因嗎?”


    “請都督賜教。”眾人微微俯身答道。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天雄軍之所以能戰敢戰,那是因為軍中的將官上下皆是本地人,彼此都沾親帶故。


    一人陣亡,人人拚命。


    可裙帶關係固然能極大地維係軍中的團結,可另外一個問題也出來了。


    一旦仗打得不順,有人撤退,別人卻不好阻攔,也跟著一潰如注,天雄軍中的軍法形同虛設。


    說到底,軍隊缺少紀律,就如同一個魯莽的孩子般——任性。”


    踏著泥濘的道路,張世澤慷然而談。


    “任何一支軍隊和一個人一樣,都有他本身的稟性。練兵,其實就是將軍隊練出本身的氣質來。


    如此,才能算成功。其他,都是假話。


    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天雄軍上下將人情關係看得太重,這樣是成不了鐵軍的。


    故而,強軍當如戚少保般,首重軍紀,方能成軍成魂。而本督的勇衛營,將要趕超戚將軍,方能獨領風騷!”


    雨水中,張世澤高大的身軀邁步向前,睿智的眼神掠過天際,堅定的腳步濺起片片泥濘,卻難阻擋他前進的決心。


    一個人,能單獨帶出一支軍隊,本身已具備將帥之才的資質。


    若能再進一步,加上無敵戰績,就是曠世名將。


    這些,張世澤都懂。


    過去,沒機會。現在,機會來了。


    寒風撲在臉上,猶如刀鋒掠過,陣陣發冷,曾經那個公子哥已然不在,銳變成真正的軍漢,一個帶兵的將領。


    身後眾將恍然大悟,熱血流淌在每個人心中。


    ……


    “清點傷兵,妥善安置。”


    前路取得大捷的五省總督盧象升迴到帥帳,他一麵擦拭水漬,一麵下達命令。


    不久之後,一名親兵遞過密奏過來稟報:“盧督,後軍大敗,湯九州戰死,左良玉畏敵,賀人龍獨木難支,流寇兵圍南陽府,洪督求援。”


    銅盆咣當一聲砸在地上。


    “爾等無用之輩,朝廷養你們何用?”盧閻王匆匆閱畢告急信件,一胸頓時漲紅,他憤然將信件揉成一團,狠狠摜在地上。


    “左良玉你這個敗軍失地之輩,本督一定要奏請陛下,將你軍法從事!”盧象升極其憤怒,在房中來迴踱步。


    後路的明軍,雖然兵力眾多,但因為互相拆台,一盤散沙,結果竟被老迴迴與蠍子塊兩部流寇分兵擊破,一路潰敗。


    現在豫西北的重鎮內鄉、鎮平兩縣已失,周圍縣鎮亦皆被流寇占領,敵軍正全力攻打南陽府城,情況甚是危急。


    後路領軍洪承疇,急急來了求援信件,他在信中哀求道,若盧象升不趕緊派來援軍,隻恐南陽府城亦是難於堅守。


    若南陽府城一失,則整個豫西北的局勢,恐怕又要一片糜爛了。


    如果這樣,負責中軍的勇衛營軍,將有麵臨背腹受敵的危險。


    戰場形勢,真是瞬息萬變啊!


    “盧大人,後路諸將,敗軍失地,自當嚴懲。隻是現在情況危急,卻需緊急想辦法救援,方是要緊。”


    盧象升的親兵將領楊陸凱在一旁提醒道。


    盧象升沉默良久,終咬牙道:“罷罷罷,局勢已是如此,唯一可行之計,便是抽調祖寬的關寧鐵騎先馳援了。


    待本督親書一封,帶給祖寬,令其見信後,立刻徑直南下,爭取早日打敗流寇收複失地。”


    盧象升說完,隨即鋪紙研墨,便欲揮毫而寫。


    “陸凱,你和千五健銳營同祖寬一同南下,本督擔心他馳援不力。


    你告訴他,本督帶大部隊隨後趕到。”


    盧象升把信件交給楊陸凱,朝他吩咐道。


    祖寬這個人和他的三千關寧鐵騎,用是好用,戰鬥力杠杠的,真沒什麽可說的。


    隻是,這個人有毛病,非常不自覺,需要監督。


    對於盧象升的命令,祖寬還是聽的。


    其他人嘛,那就要看情況了。


    現在情況緊急,盧象升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讓自己一千五百人的健銳營,其實就是親兵隊伍,用來看管他。


    這個由親兵組成的健銳營,是非常牛逼的。相當於這個時代的特種部隊,專門用來劫營和奇襲。


    過去鄖陽的成功,靠的是長途奔襲,洛陽以騎兵數千擊潰闖王百裏聯營,山西以三千關寧鐵騎蹂躪闖王數十萬大軍,靠的還是長途奔襲。


    野戰和奇襲,是盧象升最喜愛的戰術。


    楊陸凱領命離去。


    老盧獨自一人思索片刻,眼中迸發出殺機,終於下定決心,左良玉這個人不能留了。


    因為,此人有驕橫不法之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搶救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驕傳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驕傳奇並收藏搶救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