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誠極為重視此次與新華夏的聯係,為此派出了當初在新華夏留學的同期同學外長顧維中前往新華夏,還攜帶了自己的親筆信,是交給林航的。林航當初對這些留學生沒少照顧,與這些留學生很是熟悉。這些年林航雖然早已退休,但是在新華夏的關係根深蒂固,影響力依然巨大。


    這一次大明向新華夏求援,對於新華夏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不僅現在的政府主要官員參與了討論,就連林航、張柏林這些所謂的諮政也參與了討論。


    雖然是國是會議,按照道理,應該是現任政府官員起主導作用。但是很無奈,這些與會的高官基本都是崖山人的後代,都是林航、張柏林等人子侄輩,平時沒有這些老家夥參與也就罷了,隻要這些老一輩參會,基本上就是老家夥們的一言堂,這一次也不例外。


    在清除掉拋磚引玉式的發言過後,矛盾的焦點就發生在林航與張柏林之間。


    張柏林一貫是保守作風,認為自家的子弟兵最金貴,不能為任何人出頭,免得造成無謂的傷亡。


    而林航則認為應該支持明軍作戰,理由就是,大明為了讓新華夏出兵,表示願意放棄貝加爾湖——大興安嶺以北地區,並承認新華夏對這些地區的所有權。


    林航說道,“西伯利亞地區雖然現在看來,一片荒蕪,但是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塊巨大的聚寶盆,煤、鐵、石油資源十分豐富,一旦大明確認我們對這些地區的所有權,我們就能極大解決鐵礦稀缺的難題。”


    張柏林反駁,“可是我們已經擁有了澳洲,又何必占據著冷到極點的西伯利亞,要知道,即使在後世,老毛子對遠東的開發也是少之又少,就是條件太艱苦了。”


    林航說道,“雖然說,現在澳洲是我們的,但誰能保證,澳洲永遠是我們的?距離實在太遠了,當初最強盛的大英帝國,也阻止不了澳洲獨立,我們,恐怕將來也很難保證一直擁有澳洲,遙遠的地域差別最容易催生不同的民族,就比如美利堅、澳大利亞之於大英帝國。”


    張柏林詢問現任的陸軍部總參謀長陳琳剛,“陳部長,我們的陸軍有做好出征的準備了嗎?”


    陳琳剛迴答,“迴稟張資政,我們現在的陸軍已經有12萬人,並且全部裝備的89式針刺後膛槍,戰鬥力大增,已經進行了大量訓練,隻是沒有實戰的磨練,有些欠妥。”


    林航說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支持此次對大明的出征,順便磨練一下部隊。此次出征,我們主要是打下手,不用衝鋒在前,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磨練機會嗎?”


    陳琳剛表示很同意林航的觀點。


    而海軍更是踴躍支持,因為他們的無畏艦已經裝備了五艘,也正打算試試無畏艦的對地攻擊能力呢。


    新華夏總算同意出兵四萬攻擊滿清的京畿地區。


    再說伊達爾哥。


    伊達爾哥等人組建的“文學與社交會”,雖然看著冠冕堂皇,行事也十分低調,但是還是引起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注意。說起來這也怪新華夏,由於插手了海地革命,讓海地革命提前獲得成功,大大震驚了他們,為了能夠繼續霸占美洲,不僅加強了軍備,擴大了殖民地的軍隊,還在但皇帝大肆發展密探,以監視民間。


    於是,低調的“文學與社交會”也就進入了殖民者當局的視線,使得這個秘密組織遭到破壞,許多參加者被捕。


    伊達爾哥為了應付這種緊急情況決定提前起義。1793年6月5日,返迴墨西哥的伊德爾哥敲響教堂的鍾,召集了當地的群眾,號召大家為自由和土地而鬥爭。他向大家唿籲:"你們願意自由嗎?300年前可恨的統治者奪去我們祖先的土地,你們願意全力以赴地奪迴嗎?"群眾高喊"獨立萬歲!打倒壞政府!消滅統治者強盜!"這就是著名的"多洛雷斯唿聲",後來,墨西哥人民把這一天定為墨西哥獨立日。


    伊達爾哥率領起義軍向駐守在附近城市的政府軍隊展開進攻。伊達爾哥為了動員群眾,下令廢除奴隸製度,廢除墨西哥人的貢稅,將一切非法奪取的土地歸還墨西哥人。大批下層勞動群眾紛紛投奔起義隊伍,他們拿起斧頭、砍刀、棍棒到處攻打大地主莊園,燒毀房子,沒收財物並處死不少作惡多端的大莊園主。墨西哥革命一開始就具有鮮明的反殖民主義和反封建的性質。起義部隊取得了很大成功,起義席卷整個墨西哥北部並逼進首府墨西哥城,隊伍迅速擴大到8萬人。但是伊達爾哥缺乏軍事鬥爭的經驗,在軍事進攻問題上猶豫不決,本來可以乘勝一舉攻下墨西哥城,而伊達爾哥卻錯誤地下令撤軍,喪失了戰機。此後起義部隊雖然還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缺乏堅強統一的軍事指揮,內部又發生分裂,戰鬥力逐漸削弱。1794年初起義部隊在轉移中遭到敵人伏擊,伊達爾哥和幾名主要領導人都被俘犧牲。


    新華夏也沒想到,在得到自己的幫助的伊達爾哥還是反抗不了西班牙的殖民統治,隻能說,他們低估了西班牙殖民當局的實力,還以為他們與海地的殖民者一樣脆弱呢。但是,現在說什麽也晚了,因為,新華夏已經出兵東亞,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開辟第二戰場了。


    1793年8月,秋風颯爽,新華夏按照與大明的約定,組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這一支艦隊陣容十分豪華,涵蓋了駐守本土的太平洋第一艦隊幾乎全部的主力艦船,其中就有3艘無畏級戰列艦:無畏號、無懼號、無憂號,另外還有6艘巡洋艦,12艘驅逐艦,18艘護衛艦,另外還有2艘排水量達3萬噸的綜合補給船,運輸與補給都能夠滿足要求。


    不僅有海軍,還有4萬名陸軍,這一次,雖然海軍使用的彈藥依然是黑-火-藥,自然是為了藏拙,而憑借超大口徑的火炮已經足以滿足此這次戰爭要求。而陸軍所用的槍支已經全部裝備了後膛針發槍,所用的*為雷-汞,*依然是優化後的黑-火-藥。步槍最大的要求就是射速,射程雖然重要,但是並不是決定性的, 因為在現有條件下,所有作戰還是在視距以內的。


    新華夏海軍在13天後抵達海參崴,匯合了大明的2萬士兵後,繼續南下,在6天後與南方趕來的大明艦隊在朝鮮的平壤匯合,並獲得補給,在休整兩天過後,出發趕往渤海灣。


    此次新華夏的最高指揮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陳小虎,至於大明軍隊的最高指揮則是陸軍部部長塗宏達。因為滿清海軍已經被打殘,基本無法對聯合艦隊構成威脅,所以此次作戰最主要的戰鬥發生在陸地上。


    按照新華夏與大明的約定,海軍最高指揮權歸屬新華夏,海軍最高指揮權則屬於大明。


    聯合艦隊很快進入渤海灣,並抵達海河河口,邊上就是曆史上最有名的大沽炮台。在滿清喪失製海權過後,大古炮台就是拱衛京畿的最後一道抵抗海上攻擊的防線。因此,滿清對於大沽炮台的建設不遺餘力,新建了口徑在300毫米以上的巨炮大型炮台6做,中小型炮台更是超過三十門,已經超過曆史最高水平近一半。這些中小型火炮的大部分,以及全部的巨炮都購自英國,巨炮最大射程甚至超過6公裏,有效射程則達到2公裏左右。


    而新華夏的巨型艦炮有效射程則達到3公裏左右。但是,陳小虎為了攻擊威力最大化,下令三艘戰列艦前進到距離大沽炮台1500米處。


    1500米處雖然是大沽炮台絕大部分火炮的有效射程,但是由於缺乏火控係統,準確度不高,少量炮彈落到皮糙肉厚的戰列艦上,也不過是撓癢癢。


    來而不往非禮也,三艘戰列艦上的巨炮終於開火。在試射了三輪炮彈後,終於命中了最前沿的一個炮台。緊接著,海軍艦炮對著這個炮台來了個全覆蓋。隨著炮火向遠處延伸,大沽炮台如同被點了炮仗一般,紛紛爆炸,卻越來是炮台外的防禦工事還是耐不住巨炮的轟擊,紛紛告破,接著後續的炮彈點燃了炮台內部的炮彈,引起連環爆炸。


    陳小虎與塗宏達乘坐在補給艦“共和國”號上,用望遠鏡觀察戰況。


    塗宏達看著被火光濃霧籠罩的大沽炮台,久久不語。按照塗宏達的預估,滿清的大沽炮台被建設的簡直成了銅牆鐵壁,尤其是巨炮更是連大明都沒有,這也是大明軍艦不敢進入大沽炮台的緣故。新華夏海軍雖強,戰列艦雖猛,要想啃掉這個硬骨頭,不算是個個十幾艘軍艦,都不可能。


    然而,新華夏的無畏級讓他知道了,什麽叫天外有天。塗宏達一邊擦著汗一遍偷看陳小虎,卻見陳小虎已然雲淡風輕的微笑著看著無畏艦前麵的目標。新華夏人所說的“無畏一出,再無敵手”果然是真的,“大明萬萬不能招惹這樣的對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仰望天鵝的蛤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仰望天鵝的蛤蟆並收藏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