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滿清的軟肋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 作者:仰望天鵝的蛤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伊達爾哥很順利的見到了張軼輝。
張軼輝作為張柏林傾盡全力培養的接班人,不僅處事得體,溫文爾雅,更難得的是跨越了兩個政黨的界限,竟然成了林航事實上的學生,獲得了林航的“真傳”。因此,無論是林航的自由黨,還是張柏林的國家黨,都將張軼輝視為了自己人,也因此,張軼輝左右逢源,已經成為下任最熱門總統的候選人。
所謂的氣場都是由於身處某個位置培養出來,作為前總統之子,新華夏的外長,將來的總統,張軼輝自然有了一定的氣場,讓伊達爾哥等人不由得緊張,結結巴巴的說明了自己自己的來意。事後伊德爾哥恨不得因為自己那糟糕的表現給自己甩幾個嘴巴子。
還好,張柏林很有禮貌與耐心的聽完了伊達爾哥的言語,說道,“我們新華夏作為美洲第一個獨立建國的國家,一向支持美洲本地人的獨立建國事業,對於緊鄰的新西班牙總督區的鄰居,更是十分上心,願意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支持。”
說的都是場麵話,卻沒有實質內容,伊德爾哥倒也罷了,莫洛雷斯畢竟年輕,還是忍不住問道,“不知貴國打算提供給我們怎樣的幫助?不瞞閣下,我們雖然打算起義,但是無論槍支彈藥還是食品物資都十分奇缺。”
張軼輝其實也有點厭煩這些官麵的文章,也就直奔主題,“作為將來的鄰居,我們新華夏十分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為了將來的友誼,新華夏願意以成本價提供貴國所需的一切物資。”
莫洛雷斯開心的說道,“您是說,無論我們提出多少要求,貴國都能夠滿足?”即使是老練的伊德爾哥也緊張的看著張軼輝。
張軼輝點頭,“確實如此,前提是,貴國能夠保證有能力提供貨款。”
聽到張軼輝的前半句,兩人還十分開心,可是聽完後半句,兩個人整個人就不好了。若是有資金,他們在哪裏購買不到軍火與其它物資,何必眼巴巴的到新華夏求援?
張軼輝顯然早有預案,不慌不忙的說道,“貴方其實也不用擔心,即使你們暫時沒有充足的資金,我們也可以以貸款的形式給大家提前提供你們所需的物資,隻要貴方能夠提供一定的擔保物。”
“擔保物?”兩人異口同聲的詢問。
張軼輝點頭,“是的,隻要貴方願意以礦藏或者關稅之類的座位抵押,我們就可以答應貴方的一切要求。”
張軼輝英俊的臉龐上卻露出狼外婆般的笑容,讓伊德爾哥兩人感覺,寒毛都要豎起來了。隻是然在屋簷下,又怎能不低頭?
最後雙方還是簽訂了一個密約,墨西哥(姑且這麽稱唿吧)以國內的礦藏作為抵押,換得新華夏首筆3000萬華元的貸款,用以購買新華夏的軍火。
自從1791年中期,南方的大明與北方的大清同時在東中西三路發生激戰,雙方都是有雄厚戰爭潛力的國家。雖然滿清在經濟實力上與南方有較大差距,但是在軍事上並沒有太大差距,尤其是北方士兵相較於南方士兵,更加吃苦耐勞,個體戰鬥力方麵反而更加強大。
南京 首相府
首相黃冠誠主持內閣會議。
在幾年前宮兆麟通過陰謀詭計獲得了大明首相一職,原本還是有不小的雄心壯誌的,可惜,作為典型的舊官僚,陰謀詭計在行,論起治國就差了許多。原本在新華夏的建議下,王秋製定了一係列促進資本主義經曆發展的法律法規,讓南方的大明經濟有了快速提高。可是在宮兆麟上台後,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也是為了增加稅收,對經濟政策做了許多修改,尤其是加強了官府對經濟的控製,官府直接壟斷了對外貿易,甚至還十分小心眼的將原本已經脫離國家*的食鹽不合時宜的收歸國有,直接導致了食鹽價格的暴漲,再加上其餘方麵的政府過度幹預,終於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通脹,底層民眾苦不堪言,讓南方的大明經濟直接退迴到了五年前。
在中層官員的勸導下,宮兆麟隻能灰溜溜的放棄不合時宜的經濟政策,並引咎辭職。但是官迷的宮兆麟怎麽甘心放棄自己的權利?辭職過後提議自己的副職擔任首相,自己卻在幕後遙控。更是在一年過後,再次操縱國會選舉,又一次當上了首相。
隻是,這種老官僚收買人心也隻能是一時的。1793年4月,半年之前,國會改選,宮兆麟派係大敗,黃冠誠為首的留華派一舉拿下了六成的國會席位,終於組建了政府。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本被排斥在大明權力中心的留華派人士紛紛擔任政府要職。隻是新政府甫一組建,就麵臨一個極大的難題,那就是與北方滿清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多,雖然大明在西線已經攻占了成都,將實力覆蓋到四川全境,但是最為關注的蘇北戰場,卻幾乎沒有進展,戰線依然維持在徐州北部一帶。
鏖戰至此,無論是大明還是滿清都是後繼乏力。
因此,黃冠誠在首先處理了一些次要問題後,就將重點引到了北方戰場上。大明仿效新華夏,也將原本的兵部分成了兩塊,一個是陸軍部,另一個是海軍部,就是為了平衡兩支部隊的影響。黃冠誠是很想知道前方的具體情況,首先提問的對象是陸軍部長塗宏達。
塗宏達將戰場的情況詳細匯報了一遍。
黃冠誠詢問道,“如果我們在給前線追加兵力,比如十萬,你覺得我們能打開僵局嗎?”
塗宏達很是為難,“首相大人,現在已經不是單純兵力的問題。無論是我們大明,還是滿清,在徐州一帶都建築了大量工事,防禦工事極大的降低了兵力優勢,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輕鬆解決掉對方。”
黃冠誠皺眉,“你的意思是,在徐州一帶已經陷入僵局,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是這個意思嗎?”
塗宏達點頭,“確實如此。”
邊上海軍部長林秀成思考了一會後迴答,“或許我們海軍能夠打破僵局。”
黃冠誠等人看向林秀成。
林秀成說道,“現在,我們海軍已經掌握了沿海的製海權,完全可以在任何一個地點實行登陸作戰,之前,滿清也曾經對我們這樣做過,鄙人覺得,我們完全可以以牙還牙,直接攻打天津,並伺機進入京師。”
黃冠誠有些擔心, “京畿一帶作為滿清的統治中心,兵力恐怕不會少。”
林秀成迴答,“京畿一帶原本確實有不少軍隊,總兵力甚至超過15萬。不過隨著大戰的繼續,滿清為了支援前線,已經將大量京營南調,剩餘的部隊不會超過8萬還大多是老弱殘軍,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冒險一試。”
塗宏達說道,“要想取得一定的勝利,出征的軍隊恐怕不能少於十萬。”
林秀成點頭,“是,我的建議是至少組建12萬的精銳遠征軍,一舉拿下滿清的京畿。”
塗宏達搖頭,“現在前線吃緊,已經集中了我們超過六成的兵力,考慮到還要分兵其餘地方,我們很難抽調出如此多的兵力。”
黃冠誠詢問,“那塗部長最多能抽調多少的兵力?”
“八萬,這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並且都是各地抽調,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塗宏達說道。
林秀成也低下頭,“八萬實在太少了,估計無法決定大局。”
眾人紛紛低下頭。
這時候,黃冠誠突然想到一點,“我們其實還有一支生力軍。”
黃冠誠卻是想到了駐紮在外東北的一萬五千名明軍精銳,以及還有大約一萬的當地民兵。明軍精銳就不說了,這些當地少數民族組成的民團,雖然裝備上有些稍遜色於大明部隊,但是個體戰鬥力並不弱,因為他們身體吃肉的緣故,更加強壯,而嚴寒的氣候也讓他們意誌力極為堅定,是最佳的士兵。也就是黃冠誠之前大多數時間呆在了奴爾幹都司,否則都想不起這支部隊。黃冠誠保守估計, 也能抽調出2萬的士兵。
塗宏達為人比較保守,“即使如此,我們出征的部隊也不過10萬人,相對於滿清在京畿的守軍,並沒有絕對優勢,這……”
黃冠誠的思維卻徹底發散開來,“也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盟友出動了。”
林秀成問道,“首相大人說的是新華夏?”
“不錯,新華夏也許願意出兵,前提是,我們能夠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
塗宏達說道,“新華夏人極度貪婪,也許隻有土地才是新華夏人最想要的。”
黃冠誠顯得胸有成竹,“你說的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
林秀成說道,“如果能夠獲得新華夏海軍的幫助,我們就不用大量動用民間的船隻,達成任務的突然性將大大增強,因為滿清失去了製海權,對於外海就是睜眼瞎。”
張軼輝作為張柏林傾盡全力培養的接班人,不僅處事得體,溫文爾雅,更難得的是跨越了兩個政黨的界限,竟然成了林航事實上的學生,獲得了林航的“真傳”。因此,無論是林航的自由黨,還是張柏林的國家黨,都將張軼輝視為了自己人,也因此,張軼輝左右逢源,已經成為下任最熱門總統的候選人。
所謂的氣場都是由於身處某個位置培養出來,作為前總統之子,新華夏的外長,將來的總統,張軼輝自然有了一定的氣場,讓伊達爾哥等人不由得緊張,結結巴巴的說明了自己自己的來意。事後伊德爾哥恨不得因為自己那糟糕的表現給自己甩幾個嘴巴子。
還好,張柏林很有禮貌與耐心的聽完了伊達爾哥的言語,說道,“我們新華夏作為美洲第一個獨立建國的國家,一向支持美洲本地人的獨立建國事業,對於緊鄰的新西班牙總督區的鄰居,更是十分上心,願意盡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支持。”
說的都是場麵話,卻沒有實質內容,伊德爾哥倒也罷了,莫洛雷斯畢竟年輕,還是忍不住問道,“不知貴國打算提供給我們怎樣的幫助?不瞞閣下,我們雖然打算起義,但是無論槍支彈藥還是食品物資都十分奇缺。”
張軼輝其實也有點厭煩這些官麵的文章,也就直奔主題,“作為將來的鄰居,我們新華夏十分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為了將來的友誼,新華夏願意以成本價提供貴國所需的一切物資。”
莫洛雷斯開心的說道,“您是說,無論我們提出多少要求,貴國都能夠滿足?”即使是老練的伊德爾哥也緊張的看著張軼輝。
張軼輝點頭,“確實如此,前提是,貴國能夠保證有能力提供貨款。”
聽到張軼輝的前半句,兩人還十分開心,可是聽完後半句,兩個人整個人就不好了。若是有資金,他們在哪裏購買不到軍火與其它物資,何必眼巴巴的到新華夏求援?
張軼輝顯然早有預案,不慌不忙的說道,“貴方其實也不用擔心,即使你們暫時沒有充足的資金,我們也可以以貸款的形式給大家提前提供你們所需的物資,隻要貴方能夠提供一定的擔保物。”
“擔保物?”兩人異口同聲的詢問。
張軼輝點頭,“是的,隻要貴方願意以礦藏或者關稅之類的座位抵押,我們就可以答應貴方的一切要求。”
張軼輝英俊的臉龐上卻露出狼外婆般的笑容,讓伊德爾哥兩人感覺,寒毛都要豎起來了。隻是然在屋簷下,又怎能不低頭?
最後雙方還是簽訂了一個密約,墨西哥(姑且這麽稱唿吧)以國內的礦藏作為抵押,換得新華夏首筆3000萬華元的貸款,用以購買新華夏的軍火。
自從1791年中期,南方的大明與北方的大清同時在東中西三路發生激戰,雙方都是有雄厚戰爭潛力的國家。雖然滿清在經濟實力上與南方有較大差距,但是在軍事上並沒有太大差距,尤其是北方士兵相較於南方士兵,更加吃苦耐勞,個體戰鬥力方麵反而更加強大。
南京 首相府
首相黃冠誠主持內閣會議。
在幾年前宮兆麟通過陰謀詭計獲得了大明首相一職,原本還是有不小的雄心壯誌的,可惜,作為典型的舊官僚,陰謀詭計在行,論起治國就差了許多。原本在新華夏的建議下,王秋製定了一係列促進資本主義經曆發展的法律法規,讓南方的大明經濟有了快速提高。可是在宮兆麟上台後,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也是為了增加稅收,對經濟政策做了許多修改,尤其是加強了官府對經濟的控製,官府直接壟斷了對外貿易,甚至還十分小心眼的將原本已經脫離國家*的食鹽不合時宜的收歸國有,直接導致了食鹽價格的暴漲,再加上其餘方麵的政府過度幹預,終於引發了一次大規模的通脹,底層民眾苦不堪言,讓南方的大明經濟直接退迴到了五年前。
在中層官員的勸導下,宮兆麟隻能灰溜溜的放棄不合時宜的經濟政策,並引咎辭職。但是官迷的宮兆麟怎麽甘心放棄自己的權利?辭職過後提議自己的副職擔任首相,自己卻在幕後遙控。更是在一年過後,再次操縱國會選舉,又一次當上了首相。
隻是,這種老官僚收買人心也隻能是一時的。1793年4月,半年之前,國會改選,宮兆麟派係大敗,黃冠誠為首的留華派一舉拿下了六成的國會席位,終於組建了政府。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原本被排斥在大明權力中心的留華派人士紛紛擔任政府要職。隻是新政府甫一組建,就麵臨一個極大的難題,那就是與北方滿清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兩年多,雖然大明在西線已經攻占了成都,將實力覆蓋到四川全境,但是最為關注的蘇北戰場,卻幾乎沒有進展,戰線依然維持在徐州北部一帶。
鏖戰至此,無論是大明還是滿清都是後繼乏力。
因此,黃冠誠在首先處理了一些次要問題後,就將重點引到了北方戰場上。大明仿效新華夏,也將原本的兵部分成了兩塊,一個是陸軍部,另一個是海軍部,就是為了平衡兩支部隊的影響。黃冠誠是很想知道前方的具體情況,首先提問的對象是陸軍部長塗宏達。
塗宏達將戰場的情況詳細匯報了一遍。
黃冠誠詢問道,“如果我們在給前線追加兵力,比如十萬,你覺得我們能打開僵局嗎?”
塗宏達很是為難,“首相大人,現在已經不是單純兵力的問題。無論是我們大明,還是滿清,在徐州一帶都建築了大量工事,防禦工事極大的降低了兵力優勢,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輕鬆解決掉對方。”
黃冠誠皺眉,“你的意思是,在徐州一帶已經陷入僵局,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是這個意思嗎?”
塗宏達點頭,“確實如此。”
邊上海軍部長林秀成思考了一會後迴答,“或許我們海軍能夠打破僵局。”
黃冠誠等人看向林秀成。
林秀成說道,“現在,我們海軍已經掌握了沿海的製海權,完全可以在任何一個地點實行登陸作戰,之前,滿清也曾經對我們這樣做過,鄙人覺得,我們完全可以以牙還牙,直接攻打天津,並伺機進入京師。”
黃冠誠有些擔心, “京畿一帶作為滿清的統治中心,兵力恐怕不會少。”
林秀成迴答,“京畿一帶原本確實有不少軍隊,總兵力甚至超過15萬。不過隨著大戰的繼續,滿清為了支援前線,已經將大量京營南調,剩餘的部隊不會超過8萬還大多是老弱殘軍,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冒險一試。”
塗宏達說道,“要想取得一定的勝利,出征的軍隊恐怕不能少於十萬。”
林秀成點頭,“是,我的建議是至少組建12萬的精銳遠征軍,一舉拿下滿清的京畿。”
塗宏達搖頭,“現在前線吃緊,已經集中了我們超過六成的兵力,考慮到還要分兵其餘地方,我們很難抽調出如此多的兵力。”
黃冠誠詢問,“那塗部長最多能抽調多少的兵力?”
“八萬,這已經是我們的極限了,並且都是各地抽調,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塗宏達說道。
林秀成也低下頭,“八萬實在太少了,估計無法決定大局。”
眾人紛紛低下頭。
這時候,黃冠誠突然想到一點,“我們其實還有一支生力軍。”
黃冠誠卻是想到了駐紮在外東北的一萬五千名明軍精銳,以及還有大約一萬的當地民兵。明軍精銳就不說了,這些當地少數民族組成的民團,雖然裝備上有些稍遜色於大明部隊,但是個體戰鬥力並不弱,因為他們身體吃肉的緣故,更加強壯,而嚴寒的氣候也讓他們意誌力極為堅定,是最佳的士兵。也就是黃冠誠之前大多數時間呆在了奴爾幹都司,否則都想不起這支部隊。黃冠誠保守估計, 也能抽調出2萬的士兵。
塗宏達為人比較保守,“即使如此,我們出征的部隊也不過10萬人,相對於滿清在京畿的守軍,並沒有絕對優勢,這……”
黃冠誠的思維卻徹底發散開來,“也許,我們可以讓我們的盟友出動了。”
林秀成問道,“首相大人說的是新華夏?”
“不錯,新華夏也許願意出兵,前提是,我們能夠提供他們需要的東西。”
塗宏達說道,“新華夏人極度貪婪,也許隻有土地才是新華夏人最想要的。”
黃冠誠顯得胸有成竹,“你說的不錯,我也是這麽想的。”
林秀成說道,“如果能夠獲得新華夏海軍的幫助,我們就不用大量動用民間的船隻,達成任務的突然性將大大增強,因為滿清失去了製海權,對於外海就是睜眼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