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青島科幻月刊
父母愛情:江衛民的躺平生活 作者:特殊的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海東,出版社發內部通知了,你看了沒?”王強一臉神秘,湊到張海東跟前。
“啥通知?”張海東正埋頭整理畫稿,頭也沒抬地問。
“說是為了跟國外那些連環畫競爭,咱國內出版社這次打算主推科技題材的連環畫。
隻要是科幻題材,而且審稿能過,稿費直接升一級,還是雙倍稿費!”
“升一級還雙倍稿費?那我現在是3級畫家,升一級的話,一幅畫稿費就是17元。
一本連環畫算100幅,那就是1700元,雙倍稿費就是3400元呐!
這可比畫普通連環畫掙得多太多了!”
張海東一聽,立馬來了精神,停下手中動作。
“那可不!你知道畫科幻連環畫還有啥好處不?”
“還有啥好處?快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這科技題材的連環畫容易往國外賣,能創外匯。
要是真創匯了,還會再補發一份稿費,這就相當於四倍稿費了!畫一本連環畫就能賺6800元。
而且發行到海外還能拿到版權費,又能拿3400元。
這麽算下來,畫一部科幻連環畫,你就能成萬元戶啦!”
80年代初,1萬塊錢屬於“巨款”,購買力極強。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約30到50元,1萬元相當於普通工人200到300個月的工資。可在大城市裏買一套不錯的房子。
“真的假的?那誰還畫普通連環畫啊,都去畫科幻連環畫得了!”
張海東滿臉激動,聲音都不自覺提高了幾分。
王強看著興奮得不行的張海東,卻沒跟著樂,反而搖了搖頭,不說話。
“你咋這表情?咋啦?”張海東察覺到不對勁,疑惑地問。
“你知道啥是科幻題材嗎?就這麽瞎激動!”王強一臉無奈,白了張海東一眼。
張海東一下愣住了,張了張嘴,半天才憋出一句:“啥是科幻題材啊?”
“哎呀,你連這都不知道,還想著畫科幻題材的連環畫呢!”
“那你倒是說說,到底啥是科幻題材啊?”張海東眼巴巴地望著王強。
“通知上說了,科幻題材是以科學知識、科學原理為基礎,
融合豐富想象,對未來世界、科學技術、宇宙探索、外星生命以及因科技發展而引發的社會變革等進行虛構創作的題材。
它常探討科技與人類、社會、自然的關係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包含科學幻想元素和一定科學邏輯,有較強的前瞻性、探索性和思想性。”
“你講了這麽多,我還是一頭霧水,沒弄明白科幻題材到底是啥樣的。”張海東皺著眉頭,一臉苦惱。
“唉,看來你沒這賺大錢的命,還是老老實實畫你的普通題材連環畫吧。”
王強歎了口氣,臉上帶著幾分調侃。
“真就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張海東心有不甘,眼睛裏還透著一絲期待。
“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咱們畫不出來科幻題材的連環畫,主要是缺好故事。
要是能找到會寫科幻故事的人,不就解決問題了?”王強摸了摸下巴,給出了自己的主意。
“對呀,可上哪兒找能寫科幻故事的人呢?”張海東眼睛一亮,連忙追問。
“當然是找那些接觸最前沿科技的大學生了。大學生腦子活,又了解最新科技,寫科幻故事再合適不過。”
“那哪個學校的大學生能接觸到最前沿科技呢?”張海東緊接著問。
“那肯定得是北京的清華和北大啊!全國最厲害的學生都在這兩所學校,
他們能接觸到頂尖的科研資源,寫科幻故事的素材肯定不缺。”
“這可太好了!正好我的下一部作品還沒想好畫什麽呢,我收拾收拾東西去北京!”
生活中,有些人隻會嘴上說得熱鬧,真到行動的時候就沒了下文,典型的嘴強王者。
可張海東不一樣,他是實幹派,想做就去做。
張海東琢磨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得先去出版社瞅瞅通知原文。
到了出版社,將通知他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心裏愈發覺得這事兒靠譜。
正準備走呢,他又聽工作人員說這通知內容馬上要在報紙上刊登。
張海東等著報紙發售,一早就守在報攤前,一口氣買了好幾張。
迴到家,和家人商量好後,就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趕去火車站,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
這邊張海東剛到北京,另一邊,文化部的一位領導正坐在辦公室裏看報紙。
看到青島出版社刊登的那條關於應對國外連環畫衝擊、主推科技題材連環畫的信息,滿臉不屑。
他剛看完今年所有出版社出版連環畫的數量統計,發行量都達到7億冊了,
這銷量已經是改革新中國成立以來銷量最高的一年了,哪來的什麽危機?
在他看來,青島出版社發的這消息,純屬危言聳聽,誇大其詞。
當然他知道現在青島出版社每年賺取著大量的外匯,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與青島出版社較真,所以就當不知道。
再說張海東,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直奔清華大學。站在清華校門口,看著進進出出的學生,他一下子懵了。
他心裏直犯愁:這麽多學生,我該咋問,才能找到能寫科幻故事的人呢?
王海東根據與同學們詢問搜集來的信息,對於機械,化學,生物方麵的的佼佼者進行了溝通,
張海東願意將稿費的一半分給創作者,很多人雖然很感興趣!但是聽說要寫劇本,都紛紛的搖頭,一方麵是學業太忙了。
另一方麵是以未來技術寫劇本自己能力有限,
張海東問了好多人都沒結果,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這時有人給張海東提出建議,在公告了上發布信息,
同時將國外連環畫在外入侵中國的事情講清楚,讓大家激起愛國欲望!這樣可能會有有能力的人站出來。
張海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謝過這位同學後,來到學校公告欄前。以最大號字體、最醒目的方式寫下一則啟事。
“同學們,當下國內連環畫市場正遭受國外同行的強烈衝擊!
國外的連環畫,憑借新奇的設定和精美的畫麵,正一步步侵蝕我們的文化陣地。
而青島出版社為了扭轉局勢,決定大力推廣科技題材的連環畫。
現在,我急需各位擁有才華的同學伸出援手,共同創作科幻故事劇本。
我願將一半稿費拱手相送,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扞衛我們本土文化的戰鬥!”
公告一經發布很多人都過來了解情況,張海東很快就和一位有文學素養和專業能力的人達成了合作。
自從與這位名叫蘇然的同學達成合作意向後,張海東和蘇同便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創作中。
蘇同是清華中文係的高材生,對文學創作有著極高的熱情與天賦,課餘時間還輔修了其他學科,這讓他在科幻題材的知識儲備上有著獨特的優勢。
幾個月後,這本凝聚著張海東和蘇然心血的科技題材連環畫正式出版發行。
一上市,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追捧,尤其是青少年讀者,被故事中神奇的科技和動人的情節深深吸引。
首印的50萬冊很快銷售一空,出版社緊急加印。
同時該連環畫發行到了海外,反響也很是不錯,這讓張海東和蘇同賺的是盆滿缽滿。
王強望著張海東名利雙收,心裏滿是羨慕與懊悔。
當初,他順口跟張海東提了出版社內部通知,又出了去高校找編劇的主意,沒想到張海東真把這事兒做成了。
那本科技題材連環畫在國內掀起熱潮,還成功出海,賺了大錢。
張海東從普通畫家變成業界名人,成了萬元戶。
很多時候王強忍不住想:“我當時咋沒膽量試試呢?白白錯過好機會。”
張海東的成功引得業內人士競相追隨。大家聽聞他的經曆,覺得這方法可行,便紛紛效仿,背著行囊奔赴高校。
一時間,校園裏掀起一場尋找科幻人才的熱潮。
與此同時江衛民滿心困惑。江衛民留意到,很長一段時間青島出版社接連推出多部優秀科幻作品,市場反響熱烈。
然後江衛民叫來了秘書去調查,
很快,秘書帶著調查結果向江衛民匯報。
江衛民聽完,承認自己眼光和格局小了。
青島出版社經過開會討論決定創辦青島科幻月刊,麵向全國征集稿件,每月出版一本科幻短篇或者長篇連載的科幻文學作品。
當然這些作品能不能改編成連環畫這要靠連環畫創作者們自己溝通了。
青島出版社財大氣粗,給出的稿費比普通文學領域高。
青島出版社還設立獎勵機製,每半年評審投稿作品,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一等獎獎金5000元,二等獎3000元,三等獎2000元,優秀獎也有500元。
如此豐厚獎勵,對科幻創作者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消息傳開,文學圈引發震動。投稿者從全國各地湧來。
“啥通知?”張海東正埋頭整理畫稿,頭也沒抬地問。
“說是為了跟國外那些連環畫競爭,咱國內出版社這次打算主推科技題材的連環畫。
隻要是科幻題材,而且審稿能過,稿費直接升一級,還是雙倍稿費!”
“升一級還雙倍稿費?那我現在是3級畫家,升一級的話,一幅畫稿費就是17元。
一本連環畫算100幅,那就是1700元,雙倍稿費就是3400元呐!
這可比畫普通連環畫掙得多太多了!”
張海東一聽,立馬來了精神,停下手中動作。
“那可不!你知道畫科幻連環畫還有啥好處不?”
“還有啥好處?快別賣關子了,趕緊說!”
“這科技題材的連環畫容易往國外賣,能創外匯。
要是真創匯了,還會再補發一份稿費,這就相當於四倍稿費了!畫一本連環畫就能賺6800元。
而且發行到海外還能拿到版權費,又能拿3400元。
這麽算下來,畫一部科幻連環畫,你就能成萬元戶啦!”
80年代初,1萬塊錢屬於“巨款”,購買力極強。當時,普通工人月工資約30到50元,1萬元相當於普通工人200到300個月的工資。可在大城市裏買一套不錯的房子。
“真的假的?那誰還畫普通連環畫啊,都去畫科幻連環畫得了!”
張海東滿臉激動,聲音都不自覺提高了幾分。
王強看著興奮得不行的張海東,卻沒跟著樂,反而搖了搖頭,不說話。
“你咋這表情?咋啦?”張海東察覺到不對勁,疑惑地問。
“你知道啥是科幻題材嗎?就這麽瞎激動!”王強一臉無奈,白了張海東一眼。
張海東一下愣住了,張了張嘴,半天才憋出一句:“啥是科幻題材啊?”
“哎呀,你連這都不知道,還想著畫科幻題材的連環畫呢!”
“那你倒是說說,到底啥是科幻題材啊?”張海東眼巴巴地望著王強。
“通知上說了,科幻題材是以科學知識、科學原理為基礎,
融合豐富想象,對未來世界、科學技術、宇宙探索、外星生命以及因科技發展而引發的社會變革等進行虛構創作的題材。
它常探討科技與人類、社會、自然的關係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包含科學幻想元素和一定科學邏輯,有較強的前瞻性、探索性和思想性。”
“你講了這麽多,我還是一頭霧水,沒弄明白科幻題材到底是啥樣的。”張海東皺著眉頭,一臉苦惱。
“唉,看來你沒這賺大錢的命,還是老老實實畫你的普通題材連環畫吧。”
王強歎了口氣,臉上帶著幾分調侃。
“真就一點兒辦法都沒有了?”張海東心有不甘,眼睛裏還透著一絲期待。
“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咱們畫不出來科幻題材的連環畫,主要是缺好故事。
要是能找到會寫科幻故事的人,不就解決問題了?”王強摸了摸下巴,給出了自己的主意。
“對呀,可上哪兒找能寫科幻故事的人呢?”張海東眼睛一亮,連忙追問。
“當然是找那些接觸最前沿科技的大學生了。大學生腦子活,又了解最新科技,寫科幻故事再合適不過。”
“那哪個學校的大學生能接觸到最前沿科技呢?”張海東緊接著問。
“那肯定得是北京的清華和北大啊!全國最厲害的學生都在這兩所學校,
他們能接觸到頂尖的科研資源,寫科幻故事的素材肯定不缺。”
“這可太好了!正好我的下一部作品還沒想好畫什麽呢,我收拾收拾東西去北京!”
生活中,有些人隻會嘴上說得熱鬧,真到行動的時候就沒了下文,典型的嘴強王者。
可張海東不一樣,他是實幹派,想做就去做。
張海東琢磨著,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得先去出版社瞅瞅通知原文。
到了出版社,將通知他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心裏愈發覺得這事兒靠譜。
正準備走呢,他又聽工作人員說這通知內容馬上要在報紙上刊登。
張海東等著報紙發售,一早就守在報攤前,一口氣買了好幾張。
迴到家,和家人商量好後,就匆匆忙忙收拾行李,趕去火車站,坐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車。
這邊張海東剛到北京,另一邊,文化部的一位領導正坐在辦公室裏看報紙。
看到青島出版社刊登的那條關於應對國外連環畫衝擊、主推科技題材連環畫的信息,滿臉不屑。
他剛看完今年所有出版社出版連環畫的數量統計,發行量都達到7億冊了,
這銷量已經是改革新中國成立以來銷量最高的一年了,哪來的什麽危機?
在他看來,青島出版社發的這消息,純屬危言聳聽,誇大其詞。
當然他知道現在青島出版社每年賺取著大量的外匯,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與青島出版社較真,所以就當不知道。
再說張海東,好不容易到了北京,直奔清華大學。站在清華校門口,看著進進出出的學生,他一下子懵了。
他心裏直犯愁:這麽多學生,我該咋問,才能找到能寫科幻故事的人呢?
王海東根據與同學們詢問搜集來的信息,對於機械,化學,生物方麵的的佼佼者進行了溝通,
張海東願意將稿費的一半分給創作者,很多人雖然很感興趣!但是聽說要寫劇本,都紛紛的搖頭,一方麵是學業太忙了。
另一方麵是以未來技術寫劇本自己能力有限,
張海東問了好多人都沒結果,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這時有人給張海東提出建議,在公告了上發布信息,
同時將國外連環畫在外入侵中國的事情講清楚,讓大家激起愛國欲望!這樣可能會有有能力的人站出來。
張海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謝過這位同學後,來到學校公告欄前。以最大號字體、最醒目的方式寫下一則啟事。
“同學們,當下國內連環畫市場正遭受國外同行的強烈衝擊!
國外的連環畫,憑借新奇的設定和精美的畫麵,正一步步侵蝕我們的文化陣地。
而青島出版社為了扭轉局勢,決定大力推廣科技題材的連環畫。
現在,我急需各位擁有才華的同學伸出援手,共同創作科幻故事劇本。
我願將一半稿費拱手相送,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場扞衛我們本土文化的戰鬥!”
公告一經發布很多人都過來了解情況,張海東很快就和一位有文學素養和專業能力的人達成了合作。
自從與這位名叫蘇然的同學達成合作意向後,張海東和蘇同便迅速投入到了緊張的創作中。
蘇同是清華中文係的高材生,對文學創作有著極高的熱情與天賦,課餘時間還輔修了其他學科,這讓他在科幻題材的知識儲備上有著獨特的優勢。
幾個月後,這本凝聚著張海東和蘇然心血的科技題材連環畫正式出版發行。
一上市,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追捧,尤其是青少年讀者,被故事中神奇的科技和動人的情節深深吸引。
首印的50萬冊很快銷售一空,出版社緊急加印。
同時該連環畫發行到了海外,反響也很是不錯,這讓張海東和蘇同賺的是盆滿缽滿。
王強望著張海東名利雙收,心裏滿是羨慕與懊悔。
當初,他順口跟張海東提了出版社內部通知,又出了去高校找編劇的主意,沒想到張海東真把這事兒做成了。
那本科技題材連環畫在國內掀起熱潮,還成功出海,賺了大錢。
張海東從普通畫家變成業界名人,成了萬元戶。
很多時候王強忍不住想:“我當時咋沒膽量試試呢?白白錯過好機會。”
張海東的成功引得業內人士競相追隨。大家聽聞他的經曆,覺得這方法可行,便紛紛效仿,背著行囊奔赴高校。
一時間,校園裏掀起一場尋找科幻人才的熱潮。
與此同時江衛民滿心困惑。江衛民留意到,很長一段時間青島出版社接連推出多部優秀科幻作品,市場反響熱烈。
然後江衛民叫來了秘書去調查,
很快,秘書帶著調查結果向江衛民匯報。
江衛民聽完,承認自己眼光和格局小了。
青島出版社經過開會討論決定創辦青島科幻月刊,麵向全國征集稿件,每月出版一本科幻短篇或者長篇連載的科幻文學作品。
當然這些作品能不能改編成連環畫這要靠連環畫創作者們自己溝通了。
青島出版社財大氣粗,給出的稿費比普通文學領域高。
青島出版社還設立獎勵機製,每半年評審投稿作品,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
一等獎獎金5000元,二等獎3000元,三等獎2000元,優秀獎也有500元。
如此豐厚獎勵,對科幻創作者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消息傳開,文學圈引發震動。投稿者從全國各地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