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山防禦戰殲滅4000餘日軍,姚子青營和溫暖獨立行動大隊被國軍作為作戰堅毅果敢的典型宣傳,戴春風和特務處又跟著漲了一迴臉。


    戴春風發電報給溫暖:“獲悉老弟率部在寶山殲滅敵寇數千,吾與特務處與有榮焉,待老弟勝利歸來,當親自設宴為老弟慶功。“


    隨著寶山阻擊戰的影片在上海及全國放映,眾人驚訝寶山阻擊戰的激烈程度和取得的戰果,沒有人覺得能比姚子青、溫暖兩人做得更好,紛紛稱讚兩人為抗日虎將、民族英雄。


    溫暖多機位多角度的拍攝手法將戰鬥場麵拍得精彩紛呈,有局部的酷烈,又有全局的宏大,有電影導演認為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是了不起的創新。


    溫暖知道日軍11月份在杭州灣的登陸作戰會令上海70萬大軍的大撤退變成大潰敗,就以現下的三四千人為基礎,將獨立行動大隊擴充至4萬人。


    此時溫暖的抗日名聲和按時足額給錢的信用已經在上海流傳,底層在生存線掙紮的青壯都想加入敢死隊,人死卵朝天、不死就發財,這是那些爭相加入敢死隊底層民眾的想法。


    考慮到接下來可能需要獨立阻擋杭州灣登陸的日軍,溫暖此時和敢死隊員約定的是一年的合同,每月20大洋,必須絕對服從命令,抗命者殺無赦,戰死撫恤金200大洋。


    每月20大洋的高薪和200大洋的撫恤金,這些底層漢子都覺得死了也值,畢竟200大洋可以買好幾畝上好的水田了。


    日軍進攻上海運來了不少作戰物資,溫暖趁機偷偷迴收不少,為了掩蓋突然消失的物資,最後免不了放一把火或引爆留存的炸藥炮彈。


    戰爭期間的上海亂哄哄的,溫暖在租界也偷偷迴收了不少錢財,這些帝國主義者來華夏作威作福,先小小教訓一下,然後栽贓給日本浪人這是必要的操作。


    所以在上海作戰期間,雖然花錢如流水,山寨係統的財富值不減反增,盈利不少,功勳值收入也不錯,通過兩次大規模行動和夜間連續狙殺,已經幹掉了一萬多日本鬼子。


    日軍運送到上海的物資,有三分之一損毀,其中四分之一落到了溫暖手中,日軍對於物資經常被焚燒和彈藥庫被炮擊引爆非常頭疼,造成有時候炮兵沒有炮彈可用,甚至士兵的子彈補充不及時。


    盡管上海華國守軍的傷亡較大,但抗擊日軍侵略者的士氣仍然十分高昂,日軍進攻進展緩慢。


    這一形勢,使日軍大本營焦慮不安。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鬆井石根早在8月31日即向日軍參謀部緊急唿籲,請求再派遣5個師團火速增援上海戰場。


    9月6日,日本海軍軍令部總長伏見宮博恭王向天皇上奏:“上海的作戰遲遲未有進展,需要增加陸軍兵力。”為此日軍大本營決定再次向上海戰場增兵。


    9月7日,以台灣守備隊為基礎擴編而成的重藤支隊,由海軍急運趕赴上海,同時日軍大本營又將華北方麵軍後備步兵、工兵、炮兵部分調往上海戰場。


    寶山阻擊戰打得出彩,指揮阻攔日軍援軍的姚子青的上司路景榮也因功榮升為第98師少將參謀長,因為接替的新團長是從別處調來的,路景榮就主動留下來協助新團長熟悉部隊,共同冒著敵機轟炸掃射和密集的炮火巡視各處陣地。


    9月10日中午,指揮所被日軍炮彈擊中,路景榮不幸壯烈犧牲,時年35歲,這是淞滬會戰犧牲的第3位國軍少將。


    9月11日,日軍大本營又下令調集華北方麵第13、第10、第9師團及直屬部隊、兵站部隊增援上海作戰,正式編入日軍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


    日軍在上海戰場投入的兵力已經接近20萬人,至此,日軍已將侵華戰爭的主戰場由華北轉移到了上海。


    麵對日軍重兵增援上海戰場,國民政府也迅速增派各省及中央軍部隊參加淞滬會戰。


    除了原有的第15、第9、第8集團軍外,又派遣了廖磊的第21集團軍、薛嶽的第19集團軍、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參戰。


    9月21日,前線部隊的部署也做了調整,以應對作戰需要。


    第19、第15集團軍編為左翼兵團,陳石叟為總司令,下轄3個軍團、總預備隊及江防軍總司令部,共約16個師、4個獨立團、1個江蘇保安隊、2個要塞司令部,作戰地域為蕰藻浜以北的廣福、羅店、萬橋地區。


    第10、第8集團軍為右翼兵團,張逸斌為總司令,下轄10個師、3個新編旅、3個獨立旅、1個岸防部隊、1個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作戰地域為杭州灣北岸至蘇州河以南地區。


    第9集團軍為中央兵團,朱一民為總司令,下轄7個軍18個師、1個炮兵旅、1個淞滬警備司令部、1個獨立旅、1個上海保安總隊,作戰地域為廟行、江灣、北站一線及其以西地區。


    加上趕赴上海參戰的第21集團軍及川軍劉湘部5個師,國軍總兵力已達73個師一共70多萬人。


    華國軍隊轉入防禦後,日軍開始發動大規模進攻。9月22日,日軍集中主力猛攻固守羅店的左翼兵團陣地,日軍晝夜不停,輪番以兩個師團的兵力持續衝鋒攻擊,至24日夜,國軍守衛部隊第160師、第159師全體陣亡,可見戰鬥之酷烈悲壯。


    第3戰區司令長官部認為日軍有以主力在寶瀏公路兩側地區殲滅左翼兵團的意圖,為了保存有生力量,持續消耗日寇,於是命令左翼兵團所屬各部交替掩護退入第二道防線固守。


    鬆井石根見從側翼突破包圍華國軍隊的戰略意圖無法實現,於是決定改分割包圍策略為中央突破,重點進攻蕰藻浜一線國軍陣地。


    10月1日開始,日寇海軍、空軍配合地麵部隊發起新的攻擊。


    南路集中第101、第13、第9、第3師團強渡蕰藻浜,猛攻南翔、大場,想要切斷大場及江灣地區國軍與友軍的聯係,以達到孤立殲滅之目的。


    北路則以山室宗武第11師團直撲陳家行、廣福。


    10月5日至9日,國軍第90師、第77師、第67師、第61師、第59師、第8師及稅警總團等作戰部隊相繼被迫退出陣地。


    9日起,日寇再度集中海軍、空軍火力,配合步兵強攻蕰藻浜南岸,華國守軍拚命阻擊,最終攻勢被遏止。


    10月11日,國軍第1軍第1師第1旅少將副旅長楊傑奉命率部扼守西塘,戰況異常慘烈,敵我雙方多次刺刀見紅肉搏,戰場稱為絞肉機,陣地數度易手,國軍守衛部隊損失慘重。


    日寇以猛烈炮火覆蓋,陣地陷於敵手,楊傑親自率預備隊反攻,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時年僅42歲,這是淞滬會戰犧牲的第4位少將。


    10月15日,日軍突破蕰藻浜,整體戰局再度惡化。


    10月19日,華國守衛蕰藻浜南岸的國軍,配合廖磊第21集團軍發動全線反攻。


    當日,日軍伊東政喜的第101師團、吉住良輔的第9師團以及第3師團一部,亦向蕰藻浜南岸發起對攻。


    10月23日,第7軍170師510旅旅長龐漢楨接替517旅守衛陳家行北端至談家頭一線,陣地被火力占優的日寇占領後,率部在夜間反擊,國軍付出慘重的代價成功奪迴陣地。


    日軍用猛烈的炮火覆蓋國軍陣地,再次發動猛攻,龐漢楨少將不幸中彈,壯烈殉國,時年僅36歲,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


    第7軍171師511旅少將旅長秦霖奉令駐守毛宅至灣宅一線陣地,不顧日軍猛烈的炮火,親臨前線奮勇作戰,打退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進攻,10月23日,友軍陣地被日軍突破,511旅兩麵受敵,秦霖奮不顧身,率部衝入敵群展開殘酷的肉搏戰,不幸被子彈擊中頭部,壯烈殉國,時年38歲,國民政府追授其為陸軍中將。


    激戰至25日,國軍被迫撤退,左翼兵團4個團在廣福南側向北路日寇發動反擊,被日寇擊退,日寇乘機反攻,兵鋒直指大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軍少將收割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溫暖WN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溫暖WN並收藏日軍少將收割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