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升威沉思良久,說:


    “大元帥、段副帥,我們邊關諸州郡這些年來雖然受蠻夷襲擾不多,此乃聖上天威所至,蠻夷不敢輕動。但是,總體而言,這些州郡仍然百廢待興,需要朝廷繼續輕徭薄賦,田租有度、徭役不繁,百姓才能得到休養生息,男耕女織,各安其業。待過數年,百姓必定富足。


    “可是,此次朝廷因為廣陵、楚州等地的澇災削減邊關軍費,也屬情非得已,甚至聖上也從自己的內帑拿出了50萬兩銀子,這也表明朝廷已經殫財竭力。如此情形,我們地方州郡理所當然應該要替朝廷分憂,隻不過我們這些州郡,正如前邊幾位同僚所說,土地實在太過貧瘠,百姓生活困頓,我等也是一籌莫展。


    “不過,屬下也不是在向大元帥和段副帥推卸責任,如果大元帥和段副帥有何高明主意,我等一定努力照辦,確保大軍糧餉供應充足。屬下所言,皆出肺腑,請大元帥、段副帥明鑒。”


    啊哈,咱聽到現在,就數柳升威的這番話還有點像話,你們向咱哭窮,咱還不知道這邊窮啊?可是,這仗已經打到關鍵的節骨眼上了,如果不趁勢一鼓作氣,徹底消滅蠻夷主力,咱一撤兵,過不了兩年,蠻夷肯定會卷土重來。如果到了那時,再想消滅他們的話,那肯定得付出更大的投入,說不定這邊關十餘個州郡都會成了蠻夷地盤。


    今天,咱召集你們議事,就是要搞壓力倒逼,打不了勝仗,皇帝老兒要找咱秋後算賬,可你們這些郡守老爺們的官還是照當,天底下哪還有這麽便宜的事?


    不過,照現在的情形看來,咱這把火還燒的不夠,必須要把這幫家夥逼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才會乖乖地按照咱的話去做。


    “好,適才諸位大人都已經說了,本帥可是洗耳恭聽。不過,說實話,本帥還是有些失望啊,朝廷耗費巨資,對蠻夷用兵,用意就是為了保護咱們這些州郡百姓的安寧,那麽作為州郡的子民,理應有力出力,有銀出銀。可在坐的諸位大人,作為百姓的父母官,卻是再三對本帥強調各自的困難,那本帥且來問你們,如果本帥向聖上遞上折子,把今日諸位大人的言語,如實稟報聖上,如何?”


    這時,楚中天上前說:


    “啟稟大元帥,今日諸位大人的言語,屬下已讓書辦完整記錄在案,請大元帥示下。”


    “好,那你就把諸位大人的言語記錄整理好,馬上交給他們本人審閱,如果審閱無誤,就請各位大人簽字畫押。然後,本帥今夜就要秉燭而書,向聖上說明一切,請諸位大人自便吧。”


    高笙書此言一出,各位郡守麵麵相覷,麵對書辦遞過來的記錄紙箋,左右為難。


    根據大梁國規製,官員選拔任用主要有這麽幾條途徑,一是軍功,在座的好幾個郡守都曾經在軍中任職。二是通過地方舉薦孝廉,從九品小吏開始,根據德能勤績考核,逐步提升。除此之外,還有皇帝直接拔擢,不過,這樣的例子極少。


    因此,今天能做到郡守這樣四品職銜的高位,在座的郡守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要麽曾經戰功顯赫,要麽精明能幹,而且,他們混跡官場,為了得到提拔,或多或少都要走上邊的路子,每年都要耗費不少銀子。


    他們心中清楚,如果高笙書真的把今天的情況如實稟報給景德帝,那麽景德帝很可能會在盛怒之下,一股腦地把他們這些郡守全部罷免,如此一來,他們便從四品高位上被打落凡塵,以前的一切努力自然都付諸東流,他們心中怎會舍得?


    於是,這些郡守們為了保住自己頭上官帽,開始向高笙書表起了決心:


    “大元帥、段副帥,適才大帥一番話,讓我等醍醐灌頂,朝廷讓我們這些州郡的百姓多出賦稅,是朝廷對百姓的看重,我等一定竭盡全力,把大軍所需的軍費收上來。”


    “對對對,我等一定會盡心竭力,請大師、段帥寬心。”


    “屬下所在的州郡雖然貧窮,但也有幾戶富戶,屬下一定會逼著他們多拿些出來。”


    “……”


    啊哈,都說那些做官的都是變色龍,今天看來還真是不假。本來,咱想方設法讓完成他們完成任務的時候,他們都是推三阻四,強調客觀困難,但咱威脅著要摘了他們的官帽子,他們都變得乖了。


    都說想要觸動靈魂,關鍵要真正觸動他們的利益,任何人,隻要利益觸動了,他們就會立刻行動起來。不過,他們這麽表態還是被咱逼的,他們心中其實還沒有什麽好法子,他們一迴去如果真的按照朝廷要求的去收賦稅,那還不把百姓逼得雞飛狗跳,甚至激起民變都有可能,這個時候,咱可千萬不能後院起火啊。


    “諸位大人,看來你們也是已經下定決心,要動員百姓為大軍征討蠻夷多交賦稅,本帥甚是欣慰。不過,本帥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而今咱們這些州郡土地貧瘠,百姓辛苦勞作一年,也隻能勉強維持生計,本帥豈能忍心讓百姓的日子雪上加霜。本帥的意思,軍費的供應保障,不能全部依賴百姓賦稅,而是要另辟蹊徑。”


    柳升威等人一聽,不禁麵麵相覷,過了一會,柳升威輕聲問道:


    “大元帥,屬下適才聽了大元帥的話,心裏也細細思量了一下,如果大軍軍費不向百姓攤派,這又從哪裏來呢?如果,大元帥有什麽好的法子,我等一定努力去辦。”


    高笙書站起身,緩緩地在帳中踱著步,走到柳升威的身邊,“哈哈”一笑,說:


    “柳大人,本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咱們這邊雖然土地貧瘠,但是,這地底下可藏著許多寶貝。”


    眾位郡守登時眼睛一亮,齊聲問道:


    “大元帥,我等願聞其詳。”


    “好,本帥實不瞞諸位大人,這幾日本帥派了數千人在幾個山頭轉悠,估計過不了幾日,便會有好消息報來。”


    高笙書故意賣著關子,然後看著眾位郡守的神情,看著他們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樣子,他心中頗為得意。


    他正想把自己關於開發礦產思路講出來,卻見虎娃匆匆跑了進來,來到他身邊,對著他一陣耳語。


    趙勇高的七旅指揮使複職後,高笙書便讓指揮副使虎娃帶著一幹人等,跟著曹文君和陳三牛等幾個老礦頭上山找礦。 高笙書聽了虎娃的耳語,頓時臉露喜色,指著虎娃對大家說:


    “諸位大人,適才這位虎娃將軍來報,說在雲州城外的褐石山找到煤炭,而且岩層覆蓋極淺,很容易挖掘開采。本帥所說大軍軍費不能向百姓攤派,就是咱們今後要通過開挖煤炭以及其他一些礦產,來補充軍費的不足,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笙書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裏聽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裏聽雨並收藏笙書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