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次冒著細雨站在大理寺的精兵前頭,身上那一顆顆正形的鱗甲已然濕透,泛著凜人的寒光,他那道嚴正的目光透過眼前如毛的細雨,直直的落在馬車裏的林珞身上,依稀間,又屏氣懾息,甚至不由的握緊了手中的長劍。
此時天空雷鳴閃過,驚聲迴繞,雨夜下的十四大道上被這些整而有序的精兵占據,氣氛一度陷入驚魄之局,仿佛一觸即發。
眼下情形,林珞已有預感。
他神態冷靜,轉頭叮囑兒子:“魚兒,你在馬車裏好生坐著,爹爹有要事去辦。你且記住,無論如何,都不可往外伸腦袋。”
林魚光禿禿的小腦袋點了下,期待的問:“爹爹,你會陪我一塊過重陽節嗎?”
“自然。”
林魚歡喜一笑,小屁股不由的挪了挪幾下。
林珞便伸手撩開簾子,撐開放在旁邊的雨傘下了馬車,灰色長袍著地,頃刻間就被雨水浸透,冷風灌注而來,使他常年虛寒的身子顫了下。
他走到溫次麵前,冷靜的眼神裏仍舊毫無波瀾,一張白淨的俊臉在周圍火把的映照下顯得更為菱角分明,溫潤許多。
溫次夾著蹙起的眉心,眼神一凜,說:“淺山寺的主持死了!”
雷鳴再
次響起,將這番話尾蓋去。
“就死在你靜坐的那間禪房裏,屍體被藏在床底,死相……與太子一模一樣!”
林珞眼神微微一顫,片刻又恢複平靜,淡淡開口:“何時?”
“醜時末,正是你從虔堂離開後。”
所以,林珞現在是疑兇。
他沉默半晌,沒有為自己辯解分毫,隻是轉身吩咐馬夫:“你先帶魚兒迴府。”
“老爺……”馬夫擔憂。
“迴去!”
“是。”
下刻,溫次抬手,命令大理寺的精兵讓行。
待馬車行遠,林珞便與溫次說:“放心,我不會讓你為難。”
這倒讓溫次心底鬆了口氣。
他在得知此案與林珞有關的那一刻,腦子當時就懵了,要知道,林珞乃是前大理寺卿,即便已經辭官,可如今大理寺卿的官職一直空懸著,明眼人都知道其中深意,隻要林珞點頭,就可隨時官複原職。何況,林珞還是他以前的頂頭上司,如此抓人,實在讓他心裏左右不是。
好在,林珞願意配合!
一名精兵突然拿出了鐵鏈,準備上前拷人。
溫次怒目嗬斥一聲:“放肆!”
那人後背一緊,當即垂頭定在原地。
“不識眼的東西,還不滾到後麵去。”溫次臉
色極黑。
他都不敢伸手拷人,這不識眼的東西也是膽肥了。
那人生怯,立刻退下。
林珞身板挺直,眼底坦蕩,開口:“既是規矩,又何必動怒。”
“規矩是死的,那鐵鏈要是往你身上一拷,我溫次成什麽人了?”
“你倒是念舊情!”林珞忽然一笑。
這笑意的背後倒是讓人琢磨不透了。
溫次顧不上琢磨,手一抬,語氣極好:“請吧!”
於是,林珞撐著傘走在大理寺精兵中間,溫次走在他旁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理寺上街巡查,哪裏能想到這是抓人?
細雨驟然傾大,整個長安城裏也頓時籠罩在了一片雨海之間,顯得格**沉。
梁府。
因為敦煌壁畫的事,加上太子駕薨,梁啟之也落了不少麻煩,現如今,朝臣們在忙著處理喪事之際也不忘在他背後議論幾番,無非就是將塔樓的命案和太子的死往他身上扣屎盆子。他脾氣向來暴躁,聽到時就忍不住與司部裏的人懟了幾句,甚至砸了幾張桌子。
都說處在風頭浪尖處的人必要懂得安分守己,偏偏梁啟之要迎風而行,帶來的後來,自然就是被工部尚書以不守規法為由將他打發迴府,並讓其恪守幾日
。
所以眼下,吃了一肚子火氣的他正在府中的涼亭裏滿腹鬱悶的喝著酒。
突有小廝來報:“大人,不好了!”
他眉頭染著不悅:“嚷嚷什麽?”
“剛才得知,林大人被抓去大理寺監牢了。”
“什麽?”梁啟之聞言,酒意頓時清醒了幾分,一雙迷離的瞳孔赫然放大,起身之際,手中的酒瓶子脫落,重重的砸在石桌上,滾了兩圈,美酒盡灑,他著急問道,“說清楚,什麽叫林大人被抓去大理寺了?”
小廝駝著背迴道:“聽說昨晚淺山寺的主持死了,此案不知怎地,竟然……竟然與林大人有關。大理寺少卿溫大人親自帶兵去抓的。”
“荒唐!”梁啟之一拍桌,臉色焦灼萬分,“阿珞平時連隻雞都不會殺,又怎麽可能去殺人?他們大理寺什麽時候成了一幫不會思考的廢物了!”
“大人,那現在……”
“立刻去備馬車!”
“是!”
梁啟之疾步出了涼亭,立刻迴屋換上官服,以便進入大理寺。
而這會,林珞已經被押送到了大理寺監牢,監牢昏暗,還彌散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刺鼻難聞。
這裏本就是關押重犯之地,嚴刑拷打自然是常有的事,有挨不
住打死了的不在少數,林珞當年上任時便嚴格下令不準逼供,可底下的人總克製不住失了分寸,這讓林珞每每苦惱頭疼。如今他已辭官兩年,想來這大理寺的監牢內又不知添了多少亡魂。
溫次特意命人選了間幹淨點的牢房給他,又讓人準備了一套幹淨的被褥,隨即避退旁人。
“林大人,委屈你了。”
林珞倒是一副冷靜從容的姿態,隔著眼前那一根根堅實的木樁問:“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溫次歎氣:“今早你離開淺山寺,裏麵的小僧就說主持不見了,之後找了一整天,才從你靜坐的那間禪房裏找到,屍體被藏在床底下的暗格裏,死相與太子一樣,四肢盡斷,五髒內服大量出血,臉皮同樣被扒去,也橫著幾道貓爪印。我下令一一盤問,有個小僧說,他親眼看到主持進了你所在的那間禪房。”
“何為親眼所見?”
“他當時經過你那間禪房時,正好是醜時末,看到禪房的窗柩上有兩道影子,一道是你,一道是主持,而醜時末,你已經離開了虔堂。”
聽完此話,林珞眸色黯然一沉,在牢房中行了兩步,說:“可是從虔堂迴到禪房後,我並沒有見過主持!”
(本章完)
此時天空雷鳴閃過,驚聲迴繞,雨夜下的十四大道上被這些整而有序的精兵占據,氣氛一度陷入驚魄之局,仿佛一觸即發。
眼下情形,林珞已有預感。
他神態冷靜,轉頭叮囑兒子:“魚兒,你在馬車裏好生坐著,爹爹有要事去辦。你且記住,無論如何,都不可往外伸腦袋。”
林魚光禿禿的小腦袋點了下,期待的問:“爹爹,你會陪我一塊過重陽節嗎?”
“自然。”
林魚歡喜一笑,小屁股不由的挪了挪幾下。
林珞便伸手撩開簾子,撐開放在旁邊的雨傘下了馬車,灰色長袍著地,頃刻間就被雨水浸透,冷風灌注而來,使他常年虛寒的身子顫了下。
他走到溫次麵前,冷靜的眼神裏仍舊毫無波瀾,一張白淨的俊臉在周圍火把的映照下顯得更為菱角分明,溫潤許多。
溫次夾著蹙起的眉心,眼神一凜,說:“淺山寺的主持死了!”
雷鳴再
次響起,將這番話尾蓋去。
“就死在你靜坐的那間禪房裏,屍體被藏在床底,死相……與太子一模一樣!”
林珞眼神微微一顫,片刻又恢複平靜,淡淡開口:“何時?”
“醜時末,正是你從虔堂離開後。”
所以,林珞現在是疑兇。
他沉默半晌,沒有為自己辯解分毫,隻是轉身吩咐馬夫:“你先帶魚兒迴府。”
“老爺……”馬夫擔憂。
“迴去!”
“是。”
下刻,溫次抬手,命令大理寺的精兵讓行。
待馬車行遠,林珞便與溫次說:“放心,我不會讓你為難。”
這倒讓溫次心底鬆了口氣。
他在得知此案與林珞有關的那一刻,腦子當時就懵了,要知道,林珞乃是前大理寺卿,即便已經辭官,可如今大理寺卿的官職一直空懸著,明眼人都知道其中深意,隻要林珞點頭,就可隨時官複原職。何況,林珞還是他以前的頂頭上司,如此抓人,實在讓他心裏左右不是。
好在,林珞願意配合!
一名精兵突然拿出了鐵鏈,準備上前拷人。
溫次怒目嗬斥一聲:“放肆!”
那人後背一緊,當即垂頭定在原地。
“不識眼的東西,還不滾到後麵去。”溫次臉
色極黑。
他都不敢伸手拷人,這不識眼的東西也是膽肥了。
那人生怯,立刻退下。
林珞身板挺直,眼底坦蕩,開口:“既是規矩,又何必動怒。”
“規矩是死的,那鐵鏈要是往你身上一拷,我溫次成什麽人了?”
“你倒是念舊情!”林珞忽然一笑。
這笑意的背後倒是讓人琢磨不透了。
溫次顧不上琢磨,手一抬,語氣極好:“請吧!”
於是,林珞撐著傘走在大理寺精兵中間,溫次走在他旁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大理寺上街巡查,哪裏能想到這是抓人?
細雨驟然傾大,整個長安城裏也頓時籠罩在了一片雨海之間,顯得格**沉。
梁府。
因為敦煌壁畫的事,加上太子駕薨,梁啟之也落了不少麻煩,現如今,朝臣們在忙著處理喪事之際也不忘在他背後議論幾番,無非就是將塔樓的命案和太子的死往他身上扣屎盆子。他脾氣向來暴躁,聽到時就忍不住與司部裏的人懟了幾句,甚至砸了幾張桌子。
都說處在風頭浪尖處的人必要懂得安分守己,偏偏梁啟之要迎風而行,帶來的後來,自然就是被工部尚書以不守規法為由將他打發迴府,並讓其恪守幾日
。
所以眼下,吃了一肚子火氣的他正在府中的涼亭裏滿腹鬱悶的喝著酒。
突有小廝來報:“大人,不好了!”
他眉頭染著不悅:“嚷嚷什麽?”
“剛才得知,林大人被抓去大理寺監牢了。”
“什麽?”梁啟之聞言,酒意頓時清醒了幾分,一雙迷離的瞳孔赫然放大,起身之際,手中的酒瓶子脫落,重重的砸在石桌上,滾了兩圈,美酒盡灑,他著急問道,“說清楚,什麽叫林大人被抓去大理寺了?”
小廝駝著背迴道:“聽說昨晚淺山寺的主持死了,此案不知怎地,竟然……竟然與林大人有關。大理寺少卿溫大人親自帶兵去抓的。”
“荒唐!”梁啟之一拍桌,臉色焦灼萬分,“阿珞平時連隻雞都不會殺,又怎麽可能去殺人?他們大理寺什麽時候成了一幫不會思考的廢物了!”
“大人,那現在……”
“立刻去備馬車!”
“是!”
梁啟之疾步出了涼亭,立刻迴屋換上官服,以便進入大理寺。
而這會,林珞已經被押送到了大理寺監牢,監牢昏暗,還彌散著一股濃重的血腥味,刺鼻難聞。
這裏本就是關押重犯之地,嚴刑拷打自然是常有的事,有挨不
住打死了的不在少數,林珞當年上任時便嚴格下令不準逼供,可底下的人總克製不住失了分寸,這讓林珞每每苦惱頭疼。如今他已辭官兩年,想來這大理寺的監牢內又不知添了多少亡魂。
溫次特意命人選了間幹淨點的牢房給他,又讓人準備了一套幹淨的被褥,隨即避退旁人。
“林大人,委屈你了。”
林珞倒是一副冷靜從容的姿態,隔著眼前那一根根堅實的木樁問:“這究竟是怎麽迴事?”
溫次歎氣:“今早你離開淺山寺,裏麵的小僧就說主持不見了,之後找了一整天,才從你靜坐的那間禪房裏找到,屍體被藏在床底下的暗格裏,死相與太子一樣,四肢盡斷,五髒內服大量出血,臉皮同樣被扒去,也橫著幾道貓爪印。我下令一一盤問,有個小僧說,他親眼看到主持進了你所在的那間禪房。”
“何為親眼所見?”
“他當時經過你那間禪房時,正好是醜時末,看到禪房的窗柩上有兩道影子,一道是你,一道是主持,而醜時末,你已經離開了虔堂。”
聽完此話,林珞眸色黯然一沉,在牢房中行了兩步,說:“可是從虔堂迴到禪房後,我並沒有見過主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