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夫人這輩子最恨的人實在是非沙姨娘莫屬。
沙姨娘原是周家買進來學戲的小戲子,五歲賣身進周家,學戲十年,吹、拉、彈、唱、跳無一不精。戲本兒背得多了,說話舉止也跟那戲裏的大家閨秀一般,尋常人家的小姐都不如她。她與愛唱戲聽戲的周家二少爺周盛業,也就是周侍郎(周尚書)早就情投意合。
周夫人進了門,沙姨娘一味地做小伏低,周夫人知道他們這樣的人家一個戲子出身的姨娘是翻不出大浪來的,待有了嫡長子,為了體現自己的賢德大度,也為了討夫君的歡心,便點頭答應納了她做姨娘,誰知道,她卻自此獨寵專房。
若不是周家正妻有半月定例,周盛業也是野心勃勃,在仕途上要仰仗嶽家,她隻怕都生不出後麵的二女一子。
周夫人無奈扶了一個自己的貼身丫頭,也就是周三郎的娘做了通房,誰知道這是個沒福氣的,美貌不輸沙姨娘,卻不會討周盛業的歡心,生了周三郎沒多久就一病沒了。自己平白多了個礙眼的庶子,卻對沙姨娘的地位半分撼動都沒有。
後麵雖然又扶了幾位妾室,姨娘,周夫人下了狠手,沒有一個能生出一兒半女,也沒有一個能真正動搖已經生了一子一女的沙姨娘的地位的。
周四郎這幾句話可真是太戳她的心窩子了,她捂住胸口一口氣差點兒沒上來。嚇得杜嬤嬤一個勁地又拍又勸:「太太,別跟個不懂事的孩子置氣,不行就多給塞幾個通房妾室,還怕生不出孩子來!」
周夫人怒不可遏,一想到這個家最終要落到周二郎的孩子手中,她就覺得比被千刀萬剮還要痛苦:「你說得對!初春,初春那孩子一心為了四郎打算!去,你就給我去說,今兒就給了初春名分!我就不信,還真生不出個孩子來!」
英姐兒第二日還是跟四郎迴了趟娘家,她這兩年可沒少往娘家捎錢捎東西,黃家如今一水兒的青磚大瓦房就有十來間,也買了幾個丫頭婆子小子伺候著。
英姐兒一進門,黃大嬸就飛快地迎了過來,一打眼看見英姐兒,喊了個「大」字,後麵的「妞妞」卻怎麽也叫不出口來,這個高貴美麗的少婦,真的是自己的女兒嗎?她囁嚅著站在院子當中。
英姐兒卻一下撲過去抱住了黃大嬸:「娘怎麽不叫我妞妞了!我不依!」
周四郎在英姐兒身邊,恭恭敬敬地對著黃老爹和黃大嬸,喊了聲:「爹!」「娘!」
把黃大嬸老兩口驚得直搓衣角,隨即便喜得合不攏嘴。
待得見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英姐兒羨慕地看著大嫂尖尖的肚皮:「大嫂,這是幾個月了?」黃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黃大嫂章氏也隻得低了頭,不敢再成天怨東怨西的,跟黃大哥也漸漸和好了。前年就已經生了個丫頭,這一個也有五個月了。
章氏如今可再也不敢瞧不起這個小姑子了,一家子還有將來的幾個孩子都指著她拉拔呢:「五個月,會動了。」一手拖著已經八九歲的小棍子,英姐兒忍不住摸了摸小棍子的頭,三年不見,已經是個小小少年模樣了。
黃二嫂安氏也抱了一個小子出來:「給姑姑瞧瞧,給姑姑問安,要個見麵禮!」
那孩子瞧上去兩歲左右,生得眉清目秀地,也不認生,口齒不清地叫道:「穀穀……」還流出一條亮晶晶的小口水來。
英姐兒心裏酸澀,強笑道:「有,見麵禮都有!叫什麽名字?」
安氏笑盈盈地道:「請了個算命先生給取的名,說他命裏缺木,所以叫了黃森林。」
安氏便把黃森林往英姐兒懷裏塞:「別急,當初我不是也是三年沒有麽?後來日日帶著小棍子,倒是把林兒給招來了!」
待一通相見完畢,黃大嬸忍不住拉了英姐兒進屋說私房話。
英姐兒眼淚汪汪地抱著黃大嬸,黃大嬸如她小時候一樣,拍著她的背:「莫急,你像娘,能生。」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個小符袋來塞到英姐兒手中:「這是我請雲台寺老和尚給寫的,特地在觀音菩薩跟前開過光!」
說完又囑咐道:「娘倒有個偏方,原是你舅母家的老太太傳下來的,你看你舅母多能生!一溜四個兒子,誰不羨慕!你聽著,就是當歸紅棗黑豆紅糖各一兩,放兩個雞蛋,煮一個時辰,月信頭一日開始吃,吃到完。養上一年,再沒有不好的。」
英姐兒強忍心中的苦楚,一一應了。她來前連香草都特意囑咐了,這事兒誰也不能說。
英姐兒跟周四郎坐著馬車迴城的時候眼睛紅腫,閉目養神,周四郎伸手將她緊緊摟在懷裏:「我們周家對不起你,讓我用一輩子來還。」
英姐兒輕輕地伏在周四郎的懷裏,想起黃大嬸當初說的話「周四郎愣了點兒,可是瞧著心不歪。隻要心不歪,你隻管往熱裏去捂他,早晚冷熱乎起來。」眼淚一點點地滑下來,這一輩子,沒有孩子就沒有孩子吧,到了最後,最不濟也能領養一個。
迴到周家,到了第二日英姐兒起床,也不去給周夫人請安。周四郎也不問她,夫妻倆吃過飯,周四郎就出了門。
英姐兒卻派人去請周三郎。他們之間的生意往來如今也該變個樣子了。
周三郎顛顛兒地來了。英姐兒道:「如今三哥是怎麽個打算?」
周三郎卻沒有接口,反而道:「聽說你們昨夜請了阿奇給大哥大嫂看症候,又請了梅太醫來,出什麽事了?」
英姐兒沉了臉:「看來周家還是老樣子,一房的事,不到半日全家都知道了。」
周三郎有些尷尬地解釋道:「畢竟住在一個院子裏。」
英姐兒想了想到底沒有跟他提周夫人下藥的事情,隻是跟他討論了以後如何經營綢緞莊的事。
周三郎倒是爽快:「弟妹如果出一半本錢,考慮到南邊章明是弟妹的人,咱們三七開,我三,你七。」
英姐兒終於展開了進入周家以來第一個真誠的笑容:「要沒有三哥當年雪中送炭,我這生意也起不來,本錢我出一半,四六開吧。你四,我六。」
周三郎才要抬腳,就見杜嬤嬤領著初春進了屋,初春手上挽著一個小包袱。英姐兒臉一沉,這兩個人,她可是誰也不想見。
杜嬤嬤恭恭敬敬地給周三郎和英姐兒行了禮,便不再說話。周三郎知道這是不想當著他的麵說呢,便打了個「嗬嗬」告辭走了。不過看著情形也猜到了幾分,心裏不禁暗暗歎氣,一個出身高貴的正頭夫人被個戲子出身的妾室壓了一輩子,不是沒有原因的。兒媳婦千裏迢迢迴家來,被窩還沒熱,就要往裏塞人。
英姐兒聽了杜嬤嬤的來意,心裏的怒火就跟火山一樣往上湧:「我要是不答應呢?」
沙姨娘原是周家買進來學戲的小戲子,五歲賣身進周家,學戲十年,吹、拉、彈、唱、跳無一不精。戲本兒背得多了,說話舉止也跟那戲裏的大家閨秀一般,尋常人家的小姐都不如她。她與愛唱戲聽戲的周家二少爺周盛業,也就是周侍郎(周尚書)早就情投意合。
周夫人進了門,沙姨娘一味地做小伏低,周夫人知道他們這樣的人家一個戲子出身的姨娘是翻不出大浪來的,待有了嫡長子,為了體現自己的賢德大度,也為了討夫君的歡心,便點頭答應納了她做姨娘,誰知道,她卻自此獨寵專房。
若不是周家正妻有半月定例,周盛業也是野心勃勃,在仕途上要仰仗嶽家,她隻怕都生不出後麵的二女一子。
周夫人無奈扶了一個自己的貼身丫頭,也就是周三郎的娘做了通房,誰知道這是個沒福氣的,美貌不輸沙姨娘,卻不會討周盛業的歡心,生了周三郎沒多久就一病沒了。自己平白多了個礙眼的庶子,卻對沙姨娘的地位半分撼動都沒有。
後麵雖然又扶了幾位妾室,姨娘,周夫人下了狠手,沒有一個能生出一兒半女,也沒有一個能真正動搖已經生了一子一女的沙姨娘的地位的。
周四郎這幾句話可真是太戳她的心窩子了,她捂住胸口一口氣差點兒沒上來。嚇得杜嬤嬤一個勁地又拍又勸:「太太,別跟個不懂事的孩子置氣,不行就多給塞幾個通房妾室,還怕生不出孩子來!」
周夫人怒不可遏,一想到這個家最終要落到周二郎的孩子手中,她就覺得比被千刀萬剮還要痛苦:「你說得對!初春,初春那孩子一心為了四郎打算!去,你就給我去說,今兒就給了初春名分!我就不信,還真生不出個孩子來!」
英姐兒第二日還是跟四郎迴了趟娘家,她這兩年可沒少往娘家捎錢捎東西,黃家如今一水兒的青磚大瓦房就有十來間,也買了幾個丫頭婆子小子伺候著。
英姐兒一進門,黃大嬸就飛快地迎了過來,一打眼看見英姐兒,喊了個「大」字,後麵的「妞妞」卻怎麽也叫不出口來,這個高貴美麗的少婦,真的是自己的女兒嗎?她囁嚅著站在院子當中。
英姐兒卻一下撲過去抱住了黃大嬸:「娘怎麽不叫我妞妞了!我不依!」
周四郎在英姐兒身邊,恭恭敬敬地對著黃老爹和黃大嬸,喊了聲:「爹!」「娘!」
把黃大嬸老兩口驚得直搓衣角,隨即便喜得合不攏嘴。
待得見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英姐兒羨慕地看著大嫂尖尖的肚皮:「大嫂,這是幾個月了?」黃家的日子越過越好,黃大嫂章氏也隻得低了頭,不敢再成天怨東怨西的,跟黃大哥也漸漸和好了。前年就已經生了個丫頭,這一個也有五個月了。
章氏如今可再也不敢瞧不起這個小姑子了,一家子還有將來的幾個孩子都指著她拉拔呢:「五個月,會動了。」一手拖著已經八九歲的小棍子,英姐兒忍不住摸了摸小棍子的頭,三年不見,已經是個小小少年模樣了。
黃二嫂安氏也抱了一個小子出來:「給姑姑瞧瞧,給姑姑問安,要個見麵禮!」
那孩子瞧上去兩歲左右,生得眉清目秀地,也不認生,口齒不清地叫道:「穀穀……」還流出一條亮晶晶的小口水來。
英姐兒心裏酸澀,強笑道:「有,見麵禮都有!叫什麽名字?」
安氏笑盈盈地道:「請了個算命先生給取的名,說他命裏缺木,所以叫了黃森林。」
安氏便把黃森林往英姐兒懷裏塞:「別急,當初我不是也是三年沒有麽?後來日日帶著小棍子,倒是把林兒給招來了!」
待一通相見完畢,黃大嬸忍不住拉了英姐兒進屋說私房話。
英姐兒眼淚汪汪地抱著黃大嬸,黃大嬸如她小時候一樣,拍著她的背:「莫急,你像娘,能生。」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個小符袋來塞到英姐兒手中:「這是我請雲台寺老和尚給寫的,特地在觀音菩薩跟前開過光!」
說完又囑咐道:「娘倒有個偏方,原是你舅母家的老太太傳下來的,你看你舅母多能生!一溜四個兒子,誰不羨慕!你聽著,就是當歸紅棗黑豆紅糖各一兩,放兩個雞蛋,煮一個時辰,月信頭一日開始吃,吃到完。養上一年,再沒有不好的。」
英姐兒強忍心中的苦楚,一一應了。她來前連香草都特意囑咐了,這事兒誰也不能說。
英姐兒跟周四郎坐著馬車迴城的時候眼睛紅腫,閉目養神,周四郎伸手將她緊緊摟在懷裏:「我們周家對不起你,讓我用一輩子來還。」
英姐兒輕輕地伏在周四郎的懷裏,想起黃大嬸當初說的話「周四郎愣了點兒,可是瞧著心不歪。隻要心不歪,你隻管往熱裏去捂他,早晚冷熱乎起來。」眼淚一點點地滑下來,這一輩子,沒有孩子就沒有孩子吧,到了最後,最不濟也能領養一個。
迴到周家,到了第二日英姐兒起床,也不去給周夫人請安。周四郎也不問她,夫妻倆吃過飯,周四郎就出了門。
英姐兒卻派人去請周三郎。他們之間的生意往來如今也該變個樣子了。
周三郎顛顛兒地來了。英姐兒道:「如今三哥是怎麽個打算?」
周三郎卻沒有接口,反而道:「聽說你們昨夜請了阿奇給大哥大嫂看症候,又請了梅太醫來,出什麽事了?」
英姐兒沉了臉:「看來周家還是老樣子,一房的事,不到半日全家都知道了。」
周三郎有些尷尬地解釋道:「畢竟住在一個院子裏。」
英姐兒想了想到底沒有跟他提周夫人下藥的事情,隻是跟他討論了以後如何經營綢緞莊的事。
周三郎倒是爽快:「弟妹如果出一半本錢,考慮到南邊章明是弟妹的人,咱們三七開,我三,你七。」
英姐兒終於展開了進入周家以來第一個真誠的笑容:「要沒有三哥當年雪中送炭,我這生意也起不來,本錢我出一半,四六開吧。你四,我六。」
周三郎才要抬腳,就見杜嬤嬤領著初春進了屋,初春手上挽著一個小包袱。英姐兒臉一沉,這兩個人,她可是誰也不想見。
杜嬤嬤恭恭敬敬地給周三郎和英姐兒行了禮,便不再說話。周三郎知道這是不想當著他的麵說呢,便打了個「嗬嗬」告辭走了。不過看著情形也猜到了幾分,心裏不禁暗暗歎氣,一個出身高貴的正頭夫人被個戲子出身的妾室壓了一輩子,不是沒有原因的。兒媳婦千裏迢迢迴家來,被窩還沒熱,就要往裏塞人。
英姐兒聽了杜嬤嬤的來意,心裏的怒火就跟火山一樣往上湧:「我要是不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