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複冷靜後的李二陛下做事果敢,雷厲風行!


    “戶部尚書何在?”


    “微臣在!”


    “國庫之中,可尚有結餘之財?”


    “陛下放心,國庫雖非充盈,但仍有些許餘款,隻是這些款項原是為軍費所備。”


    “且慢!休提什麽軍費不軍費的,統統取出,全數交給朕,用於江南、河南、山東之地收購糧食,務必多多益善,廣積糧草。”


    “遵命!陛下!”


    “再者,若資金不足,大可直接來尋朕!”


    “微臣遵旨!即刻著手安排人手前去購糧!”


    “眾卿家各安其職,當前首要之事,乃防範關中旱災,退朝!”


    須臾之間,太極殿內已空無一人,李二陛下麵帶憂色,緩緩步出太極殿,漫步於宮中小徑。此時,宮中花草已漸次複蘇,春意盎然,然李二陛下卻無心觀賞。


    “唉!朕竟將此等重要之事給忘了,原還欲商討如何賞賜那群年輕才俊,如今卻……”


    “唉!莫非朕這皇位得來不正,以致天怒人怨……”


    “不,朕不信命,朕隻信自己,朕堅信人定勝天。”


    若真信命,朕又何必坐這皇位,又何談成為千古一帝?


    迴想起先前的承諾,李二陛下不禁有些赧然。他曾許諾要賞賜那些年輕才俊,且已打算在朝會上宣布,不料這旱災卻突然降臨,實在不合時宜。


    隻能待日後再補償他們了。


    但一想到劉欣,李二陛下心中忽生一念。劉欣這小子聰明過人,常有奇思妙想,或許他能想出辦法。


    “來人,速來!”


    “陛下,有何吩咐?”


    “速去將平安侯請來,朕有要事相商。”


    “遵命!”


    內侍匆匆離去,李二陛下則在甘露殿內滿懷期待地等待。不知為何,他總覺得劉欣定有良策。


    內侍來到安平侯府,卻得知劉欣不在,聽聞他在大唐皇家玻璃廠,又急忙趕往玻璃廠。


    劉欣見內侍神色匆匆,初時還道是賞賜之事有了著落,但一聽說是李二陛下急召,也不禁有些茫然。昨日不是已見過陛下了嗎?怎又急召?


    “小欣子,愣著作甚,陛下召見,還不快去!”


    “那我先去了,你們自行安排,不必等我。”


    “快去吧!”


    劉欣隨內侍離去,心中卻好奇李二陛下找自己究竟所為何事。


    “小公公,能否透露一二,陛下找我何事?”


    “奴才也不知情!但見陛下神色不佳,劉侯爺還需小心應對。”


    “多謝小公公提醒!”


    李二陛下心情不佳,劉欣反複思量,試圖從各種角度尋找可能的原因,但無論怎麽琢磨,都覺得此事跟自己沒有關係。


    劉欣一路心不在焉,甚至到了皇宮門口,都未曾察覺。


    “劉侯爺,到了,陛下已經在等您了,請趕快進去吧!”


    “嗯!”劉欣應了一聲,整理了一下思緒,邁步走進了甘露殿。


    他抬頭望向正在處理政務的李二陛下,隻見陛下神色如常,絲毫看不出臉色不好的跡象,這讓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陛下!您急召微臣前來,所為何事?”劉欣見甘露殿內並無他人,便也不再拘泥於禮節,他知道李二陛下向來反感那些繁文縟節。


    “來了,坐吧!”


    然而,劉欣並未立即坐下,而是保持著晚輩聆聽長輩教誨的姿態,恭敬地站著。


    “朕本想在朝堂上討論你們的賞賜事宜,但因一件事被耽擱了,不知何時才能兌現。”


    “陛下,賞賜之事微臣並不在意,況且我們並未立下什麽大功,陛下不久前已經賞賜過我們了。”


    見劉欣並無絲毫不悅之色,也不在乎賞賜,李二陛下心中的憂慮這才稍減。


    “朕近日遇到了一件棘手之事,不知該如何處理,想聽聽你的意見。”李二陛下話鋒一轉,道出了召見劉欣的真正原因。


    “陛下,您莫不是在開玩笑吧?朝中人才濟濟,有何事是處理不了的,還需微臣來出謀劃策?”


    “那些大臣一遇到事情就知道……


    罷了,不說也罷,一提起來朕就生氣。今日早朝,朕收到消息,關中地區遭遇大旱,而關中乃是大唐的糧倉,你說朕該如何是好?”李二陛下的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與焦慮。


    劉欣聞言,心中也是一陣犯難。他深知中華民族自古以來以農耕為主,糧食收成的好壞往往取決於老天爺的臉色。


    在古代,遇到旱災導致糧食減產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更何況是在大唐這樣的封建王朝。現代農業減產還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彌補,但在大唐,麵對旱災又能有什麽辦法呢?


    “陛下,微臣想了解一下旱災的嚴重程度。”


    “這是關中官員的奏折,你看看吧。”


    劉欣接過奏折,仔細閱讀起來。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眉頭越皺越緊。奏折中描述的旱災情況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關中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幾乎無法播種,即便種下去也難以成活。


    “陛下,關中旱災已經相當嚴重,要說如何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微臣實在想不出一個萬全之策。”


    李二陛下聽了劉欣的話,臉上不禁露出一絲失望之色。難道真的沒有辦法了嗎?


    “不過陛下,微臣還是有一些建議的。”劉欣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哦?快給朕說說!”


    “陛下,關中出現旱災,那麽南方很可能出現水災;同時,旱災還可能引發蝗災等次生災害。”


    劉欣的話讓李二陛下的心再次沉了下來。這小子是故意來打擊朕的嗎?


    “你小子是給朕出主意呢,還是來打擊朕的?”


    “嘿嘿!陛下息怒,這些隻是旱災可能伴隨的災害。不過陛下忘了水稻了嗎?貞觀稻!”


    “朕怎麽可能忘?不過關中大旱,水稻如何種植?”


    “陛下,本來稻種就不是很多,整個大唐推廣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陛下可以把所有的稻種都種植到南方。”


    “貞觀稻可是不懼怕水的,當然南方的河堤一定要加固,千萬不能決堤了,這樣即使南方遇到大雨也不會一點收成也沒有,再加上一年兩到三季的成熟,南方的水稻成熟以後,可以把糧食調派到關中,這樣大唐應該不會缺糧。”


    “對呀!真有貞觀稻呀,這樣至少可以保證大唐的百姓不會餓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