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三日無拘無束、沒羞沒臊的生活後,劉欣的心境終於歸於寧靜。


    他深知,作為一位有擔當的男子,自我約束是不可或缺的品質。於是,他的生活迅速迴歸到了往日的規律當中。


    偶爾的放鬆,是生活的一種智慧,這便是所謂的“張弛有度”。


    今日,恰逢如煙需迴娘家省親的日子,劉欣夫婦二人早早地便整裝待發,準備前往翼國公秦瓊的家裏。


    不同於往常騎馬出行,這次劉欣選擇與夫人同乘一輛馬車,而另一輛緊隨其後,滿載禮物,則象征著他們對這次省親的重視與誠意。


    馬車緩緩行進在繁華的街道上,還未至秦府,劉欣便遠遠望見秦府大門敞開,秦懷道帶領著仆人丫鬟恭候多時了。


    見狀,劉欣連忙催促車夫加快速度。未及門口,他便迫不及待地跳下馬車,笑道:“懷道,你小子等了多久了?咱倆何須如此客氣,我又不是外人,哪用得著你親自迎接?”


    秦懷道聞言,苦笑迴應:“姐夫,你以為我想啊?一大早就被老爹趕了出來,我要是不出來迎接,他那金鐧可不是鬧著玩的,我都懷疑我是不是親生的了!”


    劉欣聞言大笑:“哈哈,那我待會兒幫你問問。”秦懷道連忙擺手:“別,親姐夫喲,你可別害我被打死啊!”


    劉欣笑而不語:“那得看你以後的表現咯。”言罷,二人攜手步入秦府,秦懷道邊走邊道:“走,我們進去吧,我老爹估計都等急了。”


    進入府中,秦懷道高聲通報:“爹、娘,姐姐和姐夫來了!”


    隨後,劉欣與如煙恭敬地向秦瓊夫婦行禮:“拜見伯父、伯母!”“拜見父親、母親!”劉欣依舊習慣性地稱唿秦瓊為伯父,這份親切感早已融入日常。


    秦夫人與劉欣簡短寒暄幾句後,便拉著如煙離去。


    而秦瓊則招唿劉欣坐下:“來,劉小子,坐下來和伯父好好聊聊,你這小子平時也不來坐坐。”


    劉欣憨笑道:“嘿嘿,這不是怕伯父您忙嘛,不好意思打攪。”秦瓊聞言,不禁長歎一聲,這聲歎息讓劉欣心中一驚,從中他感受到了無盡的無奈、孤獨與憂慮。


    “自古美人歎遲暮,不許英雄見白頭。”劉欣心中暗自思量,眼前的翼國公秦瓊,雖正值壯年,卻已顯露出英雄遲暮的哀愁。


    他突然想起一句流傳甚廣的傳言:秦瓊因常年征戰,身負重傷無數,每逢病時便感慨:“我戎馬一生,曆經二百餘戰,流血數斛,怎能不病?”


    秦瓊一生戰功赫赫,為大唐的建立與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些輝煌主要集中於武德年間。然而,到了貞觀年間,他的身體每況愈下,逐漸淡出了朝堂的視線。


    據劉欣所知,秦家後嗣並不繁茂,尤其是長子秦懷道尚且年幼,若非最近跟隨劉欣立下些許功勞,恐怕仕途之路遙遙無期。


    若此時秦瓊徹底退出朝堂,秦懷道及其弟們的仕途無疑將更加坎坷。這便是世態炎涼,人走茶涼的現實寫照。


    在曆史的長河中,英雄人物的興衰起伏總是令人感慨萬千,尤其是提及秦瓊一脈,其後代雖承繼了先祖的血脈,卻未能如同前輩般在朝堂與戰場上大放異彩。


    多數僅能在地方擔任縣令,即便投身軍旅,最高也不過達到一州司馬之職,這份落差不禁讓人唏噓不已。


    “伯父緣何唉聲歎氣,心中是否有難以排解的憂慮?不妨傾訴一二,或許能稍減負擔。”


    秦瓊,這位曾被譽為大唐戰神的傳奇人物,即便已身居左武衛大將軍高位,此刻卻流露出一絲無奈:“我雖位居顯赫,但近來參與軍務的機會卻日漸稀少。”


    “這……怎會如此?伯父乃是大唐的棟梁,陛下倚重的上柱國,怎會遭遇如此變故?莫非是陛下……”


    秦瓊輕輕搖頭,打斷了劉欣的猜測:“不,此事與陛下無關,實則是我個人的問題。歲月不饒人,我的身體已無法支撐我再度披甲上陣。”


    “可伯父正值壯年,怎會……”劉欣驚訝之餘,滿心疑惑。


    “都是些陳年老病了,提起來也是徒增煩惱。作為一個一生征戰沙場的將軍,不能馬革裹屍,反而要在病榻上耗盡餘生,這種無奈與痛苦,你們或許難以理解。”秦瓊的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遺憾。


    “伯父,能否詳述一二,或許還有轉機也未可知。”


    秦瓊歎了口氣,似乎已對世事看淡:“罷了,罷了,我已不再強求。隻是放心不下懷道他們啊。”


    “之前我與尉遲老黑力爭結親之事,也是為了他們未來的考量。”秦瓊的目光轉向了一旁的秦懷道。


    劉欣聞言,連忙起身,神色莊重:“伯父,您這是說的哪裏話?我們本就是一家人,照顧懷道他們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何須言謝?


    秦瓊聽後,心中稍感寬慰:“好,好,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是我過於客氣了。”


    “伯父也不必過於悲觀,我略懂一些養生之道,雖然不能讓您重迴往日的英勇,但延年益壽,保持身體康健還是可行的。隻要您健在,秦家便如磐石般穩固。”劉欣的話語中充滿了信心。


    秦瓊點頭讚同:“嗯,雖不能再馳騁沙場,但軍中仍有不少舊部對我心存敬畏,老朋友也有不少。”


    “伯父能有此心態,便是最好的。”


    “哈哈,你小子倒是挺會安慰人。”秦瓊的笑聲中帶著幾分釋然。


    “對了伯父,作為大唐的戰神,您的武藝定是超凡入聖,我有許多武學上的疑惑,還望伯父不吝賜教。”劉欣趁機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說來聽聽。”


    “此次前往幽州平叛,我雖未經曆生死搏殺,但總覺得力不從心,不知是自己武藝未精,還是另有緣由?”


    秦瓊略一思索,道:“這個問題一時難以給出確切答案,不如我們去演武場,通過切磋來尋找答案吧。”


    秦懷道聞言,急忙勸阻:“爹,禦醫不是叮囑過您不能輕易動武嗎?您忘了?”


    劉欣聞言,心中也不免有些擔憂,難道秦伯父的身體狀況已經如此堪憂?


    秦瓊卻笑道:“你這孩子,別大驚小怪的,我自己的身體自己清楚。和劉小子隻是點到即止的切磋,又不是生死相搏,你擔心什麽?”


    “秦伯父,要不咱們這次就算了吧,我保證迴去後會刻苦練習,相信不久之後就能克服這個問題的。”


    “怎麽,你這是在懷疑伯父的能力嗎?伯父我可還沒老到連兵器都提不動的地步呢!來,咱們去演武場。”


    劉欣無奈地隻能跟隨著秦懷道的腳步,兩人臉上都寫滿了不情願。


    秦家的演武場可真夠氣派的,比劉欣家裏的要大上好幾倍,而且各種兵器應有盡有,琳琅滿目。


    這些兵器可不是擺設,它們可都是實打實的真家夥。


    畢竟,作為大唐的戰神,秦瓊可是精通各種兵器的。


    說到秦瓊,最為人所熟知的可能是他的雙鐧,但其實他在戰場上鬥將和衝鋒陷陣時,更喜歡用虎頭鏨金槍。畢竟,長槍在馬戰中更具優勢,更能發揮出他的戰鬥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