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村的夜晚顯得格外寧靜,寧靜的氛圍令劉欣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都獲得了放鬆,他全然沉浸在深度的睡眠狀態中。


    第二天,精神飽滿的劉欣,很早就出門了, 他邁著矯健的步伐向著層巒疊嶂的群山裏麵跑去。


    還記得初次前往那個小小的山坡進行鍛煉,那裏的空氣純淨清新,再次來到熟悉的小山坡,劉欣開始操練起武藝,與初次來到這裏時大不相同,曾經那個身形瘦弱的少年已然變得孔武有力、健壯結實了許多。


    練習了大約一個時辰,劉欣決定要去自家的工坊裏麵看看。


    用過早餐之後就趕赴了作坊。


    一個負責作坊安全的護衛,名叫劉奎,看到劉欣大清早地就過來了,趕忙熱情地打招唿道:“伯爺,您怎麽這般早便過來了。”


    “我來瞧瞧這邊存不存在什麽問題,對了,大夥都用過早餐了嗎?”


    “都已經用過了,正準備著手開工呢。”


    “好,你將大夥召集起來,我說上幾句話。”


    沒過多久大家都聚攏在了一起,劉欣站在眾人麵前說道:


    “諸位,你們當中有的是我從奴隸市場贖買迴來的,此次交給你們的任務極為重要,如果你們表現出色的話,我決定將奴契歸還給你們,並且讓你們恢複良好的戶籍”


    “恢複良籍以後,你們倘若願意留下來,我能夠在平安村為你們分配一套房屋,自此你們就能夠在平安村定居下來了,想必你們也知曉平安村村民的生活情形”


    “還有一些人是我招募而來的,你們若是想在平安村安家落戶我同樣歡迎!”


    一群人聽了劉欣的話語甚是激動,尤其是那些身為奴隸的人,這些奴隸由於各種各樣的緣由,淪為了奴隸,本以為這輩子都沒有希望了,忽然聽到劉欣要恢複他們的良籍,他們豈能不開心。


    至於那些被招募的人,生活極為貧困,甚至有一些人顛沛流離、居無定所,來到平安村他們也大致了解到這裏的生活水平,可以說是家家戶戶都能吃得飽飽的,還時常能夠吃到肉食,這差不多達到了地主老爺的生活水準了。


    更何況這裏還是平安縣伯的封地,基本上沒有什麽繁重的稅賦,這裏於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片充滿歡樂與幸福的淨土呀。


    看到眾人的士氣被充分調動起來,劉欣又囑咐了幾句,並以一年作為期限,接著大家就開始熱熱鬧鬧、幹勁十足地開工了。


    劉欣就在一旁靜靜地望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


    太極殿,此刻正值清晨的朝會時分。


    “眾位愛卿可還有奏本要呈上?”


    工部尚書段綸急忙走出隊列說道:“陛下,由工部全力打造的曲轅犁已然大致完工,是否安排人手派發至全國各地。”


    “哈哈哈,段愛卿果然不辜負朕的所托,在春耕之前圓滿完成任務,段愛卿當記上一大功。”


    “臣實在不敢貪功,對了陛下,此耕犁有別於以往的任何耕犁,是否為此耕犁重新擬定一個名稱”


    李二陛下向段綸投去了一個充滿讚許的目光。


    “嗯,此耕犁就稱作貞觀犁吧,還有段愛卿,你們把打造好的貞觀犁交接給戶部,由戶部推廣至全國各地吧”


    工部尚書段綸和戶部尚書唐儉趕忙領旨。


    一說起春耕,房玄齡猛然想起了一樁要事,那便是探尋高產的農作物。


    “陛下,臣有奏本要呈”


    “房愛卿,你所為何事?”


    “陛下,不知您可否還能記起平安縣伯曾經提及的高產作物”


    “經你這般一說,朕倒是迴想起來了,可是那占城稻?”


    “正是,當初平安縣伯說完之後,臣便查閱了諸多資料,然而有關占城稻的資料近乎全無,僅探查到在距離大唐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稱作占城的地方,隻是......”


    “隻是什麽,愛卿但講無妨”


    “陛下,隻是關於占城這個地方的相關資料甚是稀少,老臣實不知該從何處著手,亦不知派遣何人前去探尋”


    此時的大唐剛剛拉開貞觀之治的帷幕,遠未抵達萬國來朝的盛景,如果已然是萬國來朝,想必會有一些藩屬之國知曉這個地方。


    李二陛下聞聽了房玄齡的困擾,向朝堂中的大臣詢問道:“諸位愛卿皆是博學廣聞、才華橫溢之人,可有誰知曉占城這個地方”


    朝中大臣皆麵麵相覷,首次聽聞這個地方,不知其身處哪個偏僻角落,世界這般遼闊,隨意一個小小的地方,未曾聽聞也實屬正常。


    李二陛下見朝中大臣皆無反應,心中甚是失望,朝中眾多的高官大臣,一到關鍵之時就變得不靠譜。


    一個相貌尖瘦、模樣猥瑣的官員挺身而出說道:“陛下,老臣雖不敢妄言知曉天下之事,但是天下大部分的地名老臣都有所耳聞,卻從未聽說有這麽一個地方,莫不是平安縣伯隨口胡編的地名吧。”


    房玄齡道:“這絕無可能,平安縣伯定然不敢拿此等國家大事開玩笑的,未曾聽聞不一定不存在。”


    “朕也深信平安縣伯”


    “陛下,既然是平安縣伯提出的,那麽為何不讓平安縣伯入朝解釋一番呢,也好讓滿朝的文武官員長長見識。”


    “臣附議!”


    李二陛下亦有此想法,關鍵時刻還得靠這小子。


    “來人,宣平安平縣伯進殿。”


    既然眾人皆不知占城在何處,隻能等劉欣到來再作定奪,朝堂上即刻又開始研討其他事宜了,不過皆是一些細微瑣碎之事,引不起李二陛下的興致。


    正當眾人熱烈探討之時,一個小太監匆匆忙忙地跑進了太極殿。


    “啟奏陛下,平安縣伯不在長安城,據平安縣伯府的管家所言,平安縣伯迴其封地處理事務去了,奴才已然派人去請了。”


    “什麽!這小子又不在長安?”


    “啟奏陛下,老臣彈劾平安縣伯,身為朝中官員,不在長安隨時聽候差遣,四處亂跑,不務正業,臣懇請削去其朝散郎的官職。”


    “夠了!些許小事,何至於削職,既然眾人皆無要事,今日早朝便到此為止吧,退朝。”


    “臣,恭送陛下!”


    既然劉欣一時間無法歸來,隻能先行退朝了,不過李二陛下留下了一些心腹之人,等劉欣迴來後再詳細說明。


    劉欣整日在府上無所事事,始終未曾有何要緊之事。這才剛剛離開沒幾日,便有諸多事務找上門來。


    就在此刻,劉欣正在作坊內專注地製鹽呢。


    劉欣百無聊賴,毫無要事可做,本想著親自操刀上手,然而卻被他人堅決地攔住了。


    對方不管怎樣都不讓劉欣親自動手,因為這些工人此刻正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之中,他們怎能忍心讓自家伯爺去做這些又髒又累的活計。


    劉欣萬般無奈,隻好在一旁耐心地指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哥在大唐掛了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麒寶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麒寶貝並收藏哥在大唐掛了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