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巽睡在碧紗櫥的臥榻上,迷糊中聽到母親輕輕淺淺的抽泣聲,“怎麽會掉到河裏,明知道滁河漲水,福全怎地也不攔著……都怪我,我若是不跟他發脾氣,他就不會出門,若是不出門……”
“太太,您別這樣,那人隻是說河堤上的人都掉到了河裏,可老爺不見得就在那河堤之上!何況,就算掉到水裏,也可能活著,他自己不是遊迴來了報的信?您不是說老爺頗通水性……”春分在一旁相勸,聲音卻是有氣無力,顯然,連她自己也不相信。
父親,真的失蹤了!
房巽猛然驚醒過來,怎麽會?她救下了母親,可父親卻失蹤了!
難道父親、母親,她隻能救一個麽?
不!
既然救不了人,讓她迴來做什麽?
她還不如死在前世,就這樣灰飛煙滅算了!
對,前世,前世父親是否也巡視河堤?也曾掉入河裏?或者被人所救?
她仔細的迴想,卻沒有一點印象!
外頭傳來慌亂的腳步聲,有小丫頭著急的進來迴稟,“不好了,吳主簿和王先生又吵起來了,讓太太您過去定奪!”
房巽坐起來,透過青紗看向外頭,所有的人都在盯著小丫頭,沒有人注意到她。
春分上前一步,“怎地吵起來的?剛剛兒不是說商量著振災之事?”
小丫頭卻是說不清楚,“王先生說什麽開倉放糧,可吳主簿說沒有牲畜沒有紙,不能放糧……”
“是沒有聖上旨意,不能隨意開倉放糧……”母親喃喃的接口,她沒有抬頭,眼睛紅腫,滿臉淚水。
官府的囤糧都是記錄在冊,用於軍需或其它緊急之事,若沒有上麵的旨意,是不可能隨便動用的!否則那是殺頭的大罪。
“吳先生說的對,雖說老爺已經上疏朝廷,可旨意還沒下來,若是此時開倉放糧,老爺定然背負一個失職查辦之罪!”
“太太說的是,吳主簿也是這樣說,可王先生說,如今已是災民遍地,官府不放糧,下麵的人也不會盡心盡力,如今米價已是翻了三翻,若是等那紙下來,又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就這般,倆人吵的不可開交,您快去看看……”
母親滿身疲憊,卻還是站起身來。
看著母親憔悴的臉,房巽心疼不已,不過一日的功夫,母親似乎老了十歲。
春分卻是上前攔住了母親,“太太,還是想好了對策再去書房為好……”
母親卻是抬起了步子,平靜的緩緩走出了門,輕聲道,“若是老爺在,必定以百姓為重……”
沒有旨意下來,隨意開倉放糧,父親可是大罪,除非,除非金陵府首先放糧,房巽看著母親出了門,連忙叫了梅香進來,低聲吩咐,“去,告訴周公子……”
———
書房裏,王之煥與吳主簿爭的麵紅耳赤。
“你、你這是讓老爺往死路上走!”
王之煥也不示粥,大聲嚷道,“你看看城內城外的災民,再不開倉放糧,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吳主簿據理力爭,“六合縣準備周全,此次水患幾乎沒有損傷,如今縣衙存糧足夠過冬之用,且夫人帶了鄉坤們在城內施粥,已然將部分外來的災民安撫了!城外災民皆是外縣之人,沒有聖上旨意,我們小小的六合縣如何管的了那許多人?”
王之煥氣的雙手直抖,“你隻看眼前,要知道,如今滁河決堤不過兩日,待過些日子,災民隻會越來越多,你、你可知道聖正二十五年的黃河水患死了多少人?”
吳主簿是個黑臉端方的胖子,今年四十有五,聽了這話卻是熄了爭吵的心思,他凝重了臉色看著眼前打扮老成卻不過而立之年的王之煥,輕撚胡須,似誇獎一般的微微點頭,“不錯,你還知道聖正二十五年的黃河水患!”
王之煥本想繼續說下去,聽了這話卻也住了口,眼前之人雖不過是個小小的主簿,卻年長他許多,他初來乍到,本就不應與之相爭,隻是他一向自視甚高,這兩日又忙的連口水都喝不上,自然壓不住脾氣。
可無論如何,此事事關重大,他不能讓步。
於是,他同樣凝重了臉色,衝著吳主簿長揖一禮,“才良初來乍到,資曆也淺,本應尊主簿為上,可此事關係甚大,請主簿聽我一言!”
吳主簿上前將王之煥虛扶一把,“賢弟不必如此,有話請講,剛剛我也是太過著急了……”
二人迴到桌案前,王之煥指著六合縣的繪圖道,“主簿請看,滁河發源安徽肥東,經全椒縣與含山縣,經流來安縣城,才到咱們六合縣內,於大合口入長江。如今決堤的,除了來安縣與咱們六合,還有含山縣,其餘各縣都無水流匯入,反而安全。從含山縣到咱們這,至少三縣受災,可聽說來安縣受災極重,死傷無數,含山縣雖說是經流最短之地,卻是最窮的一處所在……”
“我知你的意思,這兩個縣的人必定要往金陵城去,金陵城不放糧,便會湧到咱們來安縣。可如今金陵府尚未開倉放糧,我看這樣罷,若是金陵知府王大人願意開倉放糧……”金陵知府王大人,娶的是陳家庶女,就算是出了事,自有陳閣老出麵。
吳主簿跟了房延敬不過一年,可他卻很清楚,王大人能娶陳家庶女,自是入了陳閣老的眼,而房大人,不過是房家一個可有可無隨時能夠舍棄的棋子。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周振踏著雨水而來。
“師傅,我剛剛讓人去打聽了,金陵府不曾開倉放糧,且關了金陵城門,隻出不進!”周振本就盯著金陵的消息,房巽吩咐了梅香一傳話過來,周振便直接來了書房。
王之煥和吳主簿都愣住了,身為金陵知府,不予救災,且關了城門驅趕災民?
“他怎麽能這樣?!”明知這是官場之道,可王之煥仍然沒有憋住脾氣。
吳主簿卻是淡定許多,“他有陳家撐腰,無論如何都應是有驚無險……”
“吳先生!”王之煥再一次衝著吳主簿長揖一禮,他眼神炯炯,言辭懇切,“若是連金陵府都不管,這些災民可還有活路?”
“快快起身,老生當不起!”吳主簿上前將王之煥扶住,“不是老生心狠,可此事一個不慎,往小了說關乎房大人的仕途,往大了說就是殺頭之罪!老生不能啊!這是把房大人往絕路上逼……”
“太太,您別這樣,那人隻是說河堤上的人都掉到了河裏,可老爺不見得就在那河堤之上!何況,就算掉到水裏,也可能活著,他自己不是遊迴來了報的信?您不是說老爺頗通水性……”春分在一旁相勸,聲音卻是有氣無力,顯然,連她自己也不相信。
父親,真的失蹤了!
房巽猛然驚醒過來,怎麽會?她救下了母親,可父親卻失蹤了!
難道父親、母親,她隻能救一個麽?
不!
既然救不了人,讓她迴來做什麽?
她還不如死在前世,就這樣灰飛煙滅算了!
對,前世,前世父親是否也巡視河堤?也曾掉入河裏?或者被人所救?
她仔細的迴想,卻沒有一點印象!
外頭傳來慌亂的腳步聲,有小丫頭著急的進來迴稟,“不好了,吳主簿和王先生又吵起來了,讓太太您過去定奪!”
房巽坐起來,透過青紗看向外頭,所有的人都在盯著小丫頭,沒有人注意到她。
春分上前一步,“怎地吵起來的?剛剛兒不是說商量著振災之事?”
小丫頭卻是說不清楚,“王先生說什麽開倉放糧,可吳主簿說沒有牲畜沒有紙,不能放糧……”
“是沒有聖上旨意,不能隨意開倉放糧……”母親喃喃的接口,她沒有抬頭,眼睛紅腫,滿臉淚水。
官府的囤糧都是記錄在冊,用於軍需或其它緊急之事,若沒有上麵的旨意,是不可能隨便動用的!否則那是殺頭的大罪。
“吳先生說的對,雖說老爺已經上疏朝廷,可旨意還沒下來,若是此時開倉放糧,老爺定然背負一個失職查辦之罪!”
“太太說的是,吳主簿也是這樣說,可王先生說,如今已是災民遍地,官府不放糧,下麵的人也不會盡心盡力,如今米價已是翻了三翻,若是等那紙下來,又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就這般,倆人吵的不可開交,您快去看看……”
母親滿身疲憊,卻還是站起身來。
看著母親憔悴的臉,房巽心疼不已,不過一日的功夫,母親似乎老了十歲。
春分卻是上前攔住了母親,“太太,還是想好了對策再去書房為好……”
母親卻是抬起了步子,平靜的緩緩走出了門,輕聲道,“若是老爺在,必定以百姓為重……”
沒有旨意下來,隨意開倉放糧,父親可是大罪,除非,除非金陵府首先放糧,房巽看著母親出了門,連忙叫了梅香進來,低聲吩咐,“去,告訴周公子……”
———
書房裏,王之煥與吳主簿爭的麵紅耳赤。
“你、你這是讓老爺往死路上走!”
王之煥也不示粥,大聲嚷道,“你看看城內城外的災民,再不開倉放糧,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吳主簿據理力爭,“六合縣準備周全,此次水患幾乎沒有損傷,如今縣衙存糧足夠過冬之用,且夫人帶了鄉坤們在城內施粥,已然將部分外來的災民安撫了!城外災民皆是外縣之人,沒有聖上旨意,我們小小的六合縣如何管的了那許多人?”
王之煥氣的雙手直抖,“你隻看眼前,要知道,如今滁河決堤不過兩日,待過些日子,災民隻會越來越多,你、你可知道聖正二十五年的黃河水患死了多少人?”
吳主簿是個黑臉端方的胖子,今年四十有五,聽了這話卻是熄了爭吵的心思,他凝重了臉色看著眼前打扮老成卻不過而立之年的王之煥,輕撚胡須,似誇獎一般的微微點頭,“不錯,你還知道聖正二十五年的黃河水患!”
王之煥本想繼續說下去,聽了這話卻也住了口,眼前之人雖不過是個小小的主簿,卻年長他許多,他初來乍到,本就不應與之相爭,隻是他一向自視甚高,這兩日又忙的連口水都喝不上,自然壓不住脾氣。
可無論如何,此事事關重大,他不能讓步。
於是,他同樣凝重了臉色,衝著吳主簿長揖一禮,“才良初來乍到,資曆也淺,本應尊主簿為上,可此事關係甚大,請主簿聽我一言!”
吳主簿上前將王之煥虛扶一把,“賢弟不必如此,有話請講,剛剛我也是太過著急了……”
二人迴到桌案前,王之煥指著六合縣的繪圖道,“主簿請看,滁河發源安徽肥東,經全椒縣與含山縣,經流來安縣城,才到咱們六合縣內,於大合口入長江。如今決堤的,除了來安縣與咱們六合,還有含山縣,其餘各縣都無水流匯入,反而安全。從含山縣到咱們這,至少三縣受災,可聽說來安縣受災極重,死傷無數,含山縣雖說是經流最短之地,卻是最窮的一處所在……”
“我知你的意思,這兩個縣的人必定要往金陵城去,金陵城不放糧,便會湧到咱們來安縣。可如今金陵府尚未開倉放糧,我看這樣罷,若是金陵知府王大人願意開倉放糧……”金陵知府王大人,娶的是陳家庶女,就算是出了事,自有陳閣老出麵。
吳主簿跟了房延敬不過一年,可他卻很清楚,王大人能娶陳家庶女,自是入了陳閣老的眼,而房大人,不過是房家一個可有可無隨時能夠舍棄的棋子。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周振踏著雨水而來。
“師傅,我剛剛讓人去打聽了,金陵府不曾開倉放糧,且關了金陵城門,隻出不進!”周振本就盯著金陵的消息,房巽吩咐了梅香一傳話過來,周振便直接來了書房。
王之煥和吳主簿都愣住了,身為金陵知府,不予救災,且關了城門驅趕災民?
“他怎麽能這樣?!”明知這是官場之道,可王之煥仍然沒有憋住脾氣。
吳主簿卻是淡定許多,“他有陳家撐腰,無論如何都應是有驚無險……”
“吳先生!”王之煥再一次衝著吳主簿長揖一禮,他眼神炯炯,言辭懇切,“若是連金陵府都不管,這些災民可還有活路?”
“快快起身,老生當不起!”吳主簿上前將王之煥扶住,“不是老生心狠,可此事一個不慎,往小了說關乎房大人的仕途,往大了說就是殺頭之罪!老生不能啊!這是把房大人往絕路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