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依然木木的,由著別人拉了自己出去。
有小丫鬟在外麵傳話進來,“太太,老爺讓人從書房傳了話來。請太太快些給大小姐收拾,說要快去快迴,這幾日周家三爺可能來金陵探親,若是路過六合縣,恐怕要過府拜訪,咱們提早安排下去,免得失了禮數!”
周家三爺?房巽仔細的迴想著,難道是周老侯爺的嫡孫周鎮山?母親聽了歡喜起來,笑著讓春分賞人,“快賞!周家三爺來了,溫媮也會來,說起來也有兩年多沒見著她了……”
房巽心裏一動,若是她所記不錯,這個周三老爺便是兩朝元老周老侯爺的嫡孫,周大將軍的侄兒。
周家是武勳世家,這位周家三爺名鎮業,是周家二老爺的嫡子。周二老爺在西山大營任都督,據說打北戎時,還曾做過先鋒,可惜死在了西北的一場戰役裏。
這位周家三爺卻不曾入軍中,坊間傳言周鎮山身體不好,是胎裏帶的病,周家太爺心疼孫子,這才沒有習武,而是走了文官一途,是周家唯一的讀書人。
可大伯祖母說,周鎮山並非因身體孱弱而從文,而是因為從小喜歡讀書,他與父親是同科的進士,情同兄弟,母親過世後,自己跟隨大伯祖母進了京城,周家三奶奶還送了貼子過來,但大伯祖母不喜她出門,她就隻是送了迴禮過去,便再無來往,她當年出嫁的時候,周家三奶奶還送了添箱。
可奇怪的是,母親過世後,父親一直在滁州,二人卻再也沒有見過麵,父親再也沒有迴過京城,而周鎮山卻是以身體為由,辭官在家,不但沒有出過京城,甚至幾乎沒有露過麵,似乎大家都忘了,周家還有這麽一個人。
崔嬤嬤說過,自己幼時,這個周叔叔還曾抱過自己,那年他由金陵迴京,路過六合縣,崔嬤嬤說起的時候還十分惋惜,說若是晚一日出門,說不定他能夠住進府裏。
房巽不明白為什麽崔嬤嬤會惋惜周三老爺沒有住進府裏,待她想再問就被崔嬤嬤岔了過去。
房巽一時明白了幾分,她猛的從母親的懷裏掙脫出來,卻不去拉小喜,而是往門外跑去。
“大小姐!”崔嬤嬤驚唿一聲,夏至已是跟著追了出去。
房巽隻顧著往院子外頭跑,顧不上母親因生氣而脹紅了的臉。
她要去找父親,剛才的小丫鬟說父親在外院的書房。
雖然房巽腿短人小,卻勝在靈巧,從花園中穿過,踩過父親親手種的蘭草,再穿過假山石下的山洞,沿著小池溏的右側邊走向了月洞門。
夏至和崔嬤嬤繞著小花園轉了一圈卻也未能抓住她。而母親則站在抄手遊廊下,看著房巽的小腿跑的飛快,心裏覺得可愛的緊,竟是“噗嗤”笑了出來。
暖暖的陽光照在母親的臉上,溫柔的像是一朵盛開的花,房巽扭過小臉,不由呆在了那裏。記憶中的母親,同樣溫柔,卻在眉宇間多了絲愁緒,何曾有這般的盛放,就如同夏天池塘裏睡蓮,清新明媚。
今天,她一定不能讓父親去寺裏!
院子裏雞飛狗跳,眾人慌亂的去抓房巽,一時間喧鬧不已,終於驚動了院外的小丫鬟們,而有那聰明的,已經報給了外院的老爺。
房巽站在小池塘的邊上,衝著對麵的人們咯咯的笑。
夏至和崔嬤嬤一左一右的圍過來,房巽略有些緊張的往前挪了半步。
“出了什麽事?”高大的男子站在月洞門外,穿著寶藍色杭綢直裰,衝著房巽淺淺地笑,豐姿俊朗,如清風明月。
“爹爹!”房巽的眼睛眯了眯,透出無限光彩,她咯咯的笑著,張開雙臂跑向父親。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夏至讓開幾步,想著讓房巽離開池塘邊。
可房巽卻是腳一滑,隻聽到“撲通”一聲,身子一歪跌進了水池裏。
水波輕蕩,房巽小小的雙臂在水裏掙紮著,池塘雖不深,卻足以淹沒了她。何況,這初夏的天氣本就還透著幾絲涼意,讓本就大病初愈的她更覺冰冷。
她的確有意以落水來阻止這一次去廟裏,但在看到父親的那一刻就改變了主意,可鬼使神差的,她還是掉了下去。
眾人都驚呆在了那裏,母親焦急的喊著,“元姐兒!”
父親同樣嚇了一跳,他一邊往池塘跑一邊喊道,“快!快把元姐兒救起來!”父親的小廝福全連忙飛快的跑到池塘邊,隻是還沒來得及跳下水,眼前已是閃過一個影子。
卻是小喜。
小喜早已從兩個驚呆了的小丫鬟手中掙脫出來,隨著剛剛房巽踩過的蘭草,翻過的假山石,眨眼就到了小池溏的邊上。
她不顧一切的跳下去,將房巽抱了上來。
崔嬤嬤和夏至這才反應過來,一個叫著下人去拿被子,一個接過小喜懷裏的房巽。
父親看著房巽雖渾身濕透卻睜著大大的眼睛衝自己笑,不由搖頭歎氣,他衝著福全交待著,“今兒哪兒也不去了,快去請大夫!”說完便出了月洞門。
——
一番忙亂之後,房巽再一次躺到了床上,她不哭不鬧,由著眾人給自己換下濕漉漉的衣衫,又乖乖的喝了薑湯,滿意的閉上了眼睛。
她聽到崔嬤嬤輕輕對著母親道,“姐兒睡了。”
母親走到梅花迎春的屏風外,坐到錦墩之上。而小喜也換了幹淨的衣衫,跪在了母親的腳下,可她依然沒有低下頭,看著極不恭敬。
母親仔細的打量著這個小丫鬟,除了那木然的神色,實在沒有什麽特別。她輕聲問道,“你會鳧水?”
小喜輕輕抬頭,看著主母的眼睛,“會一些,那個池溏也不算深。”
不隻是鳧水,小喜還會幾分武藝。
小喜的父親是江湖中人,因仇殺死在外頭,小喜練過幾年,算是半個練家子,比起一般的武師鏢師差了不少,但與家丁護衛相比,還有幾分成算。隻是賣身為奴,若顯出武藝,一般的主家哪裏敢留,唯恐哪一日惡奴欺主,再丟了錢財性命。因此小喜從不曾顯露半分,房巽也是後來嫁到齊家後才得知一二。
母親眉頭微皺,小喜進府有幾日了,不但跪坐都沒學好,也沒學會自稱奴婢。母親還是道,“既然元元喜歡你,從今兒起你就留在屋子裏侍候吧,切記不要亂說話!”
母親讓小喜在屋子裏侍候,那就是說以後自己可以時時跟她在一處,房巽閉著眼睛,輕輕的笑了。
小喜也輕輕應了,磕頭起身退了出去,門外的小丫鬟們圍著上前,有的說著恭喜的話,有的則親熱的拉了小喜的手,小喜有些不知所措,好在春分進了院門,見此情景便道,“廚房送了薑湯,你也去喝一碗去!”這才給她解了圍。
夏至遠遠的站著,直到崔嬤嬤拿了銅盆出來叫她去打水才不情不願的接過了銅盆,別別扭扭的出了院子。
屋裏,母親叫了崔嬤嬤到跟前,“元姐兒一向乖巧聽話,這一迴病的蹊蹺,迴頭我再打發人去寺裏捐些銀子,隻願她平平安安的。”
崔嬤嬤愧疚的搓著帕子,“都是我不好,我看著姐兒睡的沉,便去了趟廚房,想著囑咐一聲姐兒的米粥要用胭脂米,不能用碧梗,誰想……”心裏卻是把小喜罵了個通透。
母親溫柔的拍了拍崔嬤嬤的手背,“嬤嬤不必自責,咱們府裏人手少。去年我帶了元元來這六合縣找老爺,哥哥就交待了,不過是個七品官,不能太過張揚,我這才隻帶了你們幾個來這六合縣,偏蘭草家裏給訂了親,清明前就迴了金陵,前幾日去莊子裏,初冬又落水驚著了,如今還起不來床,看來是要迴家將養了。夏至雖做事靈巧,卻是剛提上來的,小喜更不中用。這屋子裏也就你我放心些,你這幾日就辛苦些,多看顧著。哥哥說等嫂嫂生了,便來瞧我,再帶些老仆過來安置,這外頭買的,必定是不妥當的!”
崔嬤嬤心裏暗笑,太太不喜歡小喜,太太最喜歡用家生子,小喜不是家生子,太太自然不放心。
有小丫鬟在外麵傳話進來,“太太,老爺讓人從書房傳了話來。請太太快些給大小姐收拾,說要快去快迴,這幾日周家三爺可能來金陵探親,若是路過六合縣,恐怕要過府拜訪,咱們提早安排下去,免得失了禮數!”
周家三爺?房巽仔細的迴想著,難道是周老侯爺的嫡孫周鎮山?母親聽了歡喜起來,笑著讓春分賞人,“快賞!周家三爺來了,溫媮也會來,說起來也有兩年多沒見著她了……”
房巽心裏一動,若是她所記不錯,這個周三老爺便是兩朝元老周老侯爺的嫡孫,周大將軍的侄兒。
周家是武勳世家,這位周家三爺名鎮業,是周家二老爺的嫡子。周二老爺在西山大營任都督,據說打北戎時,還曾做過先鋒,可惜死在了西北的一場戰役裏。
這位周家三爺卻不曾入軍中,坊間傳言周鎮山身體不好,是胎裏帶的病,周家太爺心疼孫子,這才沒有習武,而是走了文官一途,是周家唯一的讀書人。
可大伯祖母說,周鎮山並非因身體孱弱而從文,而是因為從小喜歡讀書,他與父親是同科的進士,情同兄弟,母親過世後,自己跟隨大伯祖母進了京城,周家三奶奶還送了貼子過來,但大伯祖母不喜她出門,她就隻是送了迴禮過去,便再無來往,她當年出嫁的時候,周家三奶奶還送了添箱。
可奇怪的是,母親過世後,父親一直在滁州,二人卻再也沒有見過麵,父親再也沒有迴過京城,而周鎮山卻是以身體為由,辭官在家,不但沒有出過京城,甚至幾乎沒有露過麵,似乎大家都忘了,周家還有這麽一個人。
崔嬤嬤說過,自己幼時,這個周叔叔還曾抱過自己,那年他由金陵迴京,路過六合縣,崔嬤嬤說起的時候還十分惋惜,說若是晚一日出門,說不定他能夠住進府裏。
房巽不明白為什麽崔嬤嬤會惋惜周三老爺沒有住進府裏,待她想再問就被崔嬤嬤岔了過去。
房巽一時明白了幾分,她猛的從母親的懷裏掙脫出來,卻不去拉小喜,而是往門外跑去。
“大小姐!”崔嬤嬤驚唿一聲,夏至已是跟著追了出去。
房巽隻顧著往院子外頭跑,顧不上母親因生氣而脹紅了的臉。
她要去找父親,剛才的小丫鬟說父親在外院的書房。
雖然房巽腿短人小,卻勝在靈巧,從花園中穿過,踩過父親親手種的蘭草,再穿過假山石下的山洞,沿著小池溏的右側邊走向了月洞門。
夏至和崔嬤嬤繞著小花園轉了一圈卻也未能抓住她。而母親則站在抄手遊廊下,看著房巽的小腿跑的飛快,心裏覺得可愛的緊,竟是“噗嗤”笑了出來。
暖暖的陽光照在母親的臉上,溫柔的像是一朵盛開的花,房巽扭過小臉,不由呆在了那裏。記憶中的母親,同樣溫柔,卻在眉宇間多了絲愁緒,何曾有這般的盛放,就如同夏天池塘裏睡蓮,清新明媚。
今天,她一定不能讓父親去寺裏!
院子裏雞飛狗跳,眾人慌亂的去抓房巽,一時間喧鬧不已,終於驚動了院外的小丫鬟們,而有那聰明的,已經報給了外院的老爺。
房巽站在小池塘的邊上,衝著對麵的人們咯咯的笑。
夏至和崔嬤嬤一左一右的圍過來,房巽略有些緊張的往前挪了半步。
“出了什麽事?”高大的男子站在月洞門外,穿著寶藍色杭綢直裰,衝著房巽淺淺地笑,豐姿俊朗,如清風明月。
“爹爹!”房巽的眼睛眯了眯,透出無限光彩,她咯咯的笑著,張開雙臂跑向父親。
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夏至讓開幾步,想著讓房巽離開池塘邊。
可房巽卻是腳一滑,隻聽到“撲通”一聲,身子一歪跌進了水池裏。
水波輕蕩,房巽小小的雙臂在水裏掙紮著,池塘雖不深,卻足以淹沒了她。何況,這初夏的天氣本就還透著幾絲涼意,讓本就大病初愈的她更覺冰冷。
她的確有意以落水來阻止這一次去廟裏,但在看到父親的那一刻就改變了主意,可鬼使神差的,她還是掉了下去。
眾人都驚呆在了那裏,母親焦急的喊著,“元姐兒!”
父親同樣嚇了一跳,他一邊往池塘跑一邊喊道,“快!快把元姐兒救起來!”父親的小廝福全連忙飛快的跑到池塘邊,隻是還沒來得及跳下水,眼前已是閃過一個影子。
卻是小喜。
小喜早已從兩個驚呆了的小丫鬟手中掙脫出來,隨著剛剛房巽踩過的蘭草,翻過的假山石,眨眼就到了小池溏的邊上。
她不顧一切的跳下去,將房巽抱了上來。
崔嬤嬤和夏至這才反應過來,一個叫著下人去拿被子,一個接過小喜懷裏的房巽。
父親看著房巽雖渾身濕透卻睜著大大的眼睛衝自己笑,不由搖頭歎氣,他衝著福全交待著,“今兒哪兒也不去了,快去請大夫!”說完便出了月洞門。
——
一番忙亂之後,房巽再一次躺到了床上,她不哭不鬧,由著眾人給自己換下濕漉漉的衣衫,又乖乖的喝了薑湯,滿意的閉上了眼睛。
她聽到崔嬤嬤輕輕對著母親道,“姐兒睡了。”
母親走到梅花迎春的屏風外,坐到錦墩之上。而小喜也換了幹淨的衣衫,跪在了母親的腳下,可她依然沒有低下頭,看著極不恭敬。
母親仔細的打量著這個小丫鬟,除了那木然的神色,實在沒有什麽特別。她輕聲問道,“你會鳧水?”
小喜輕輕抬頭,看著主母的眼睛,“會一些,那個池溏也不算深。”
不隻是鳧水,小喜還會幾分武藝。
小喜的父親是江湖中人,因仇殺死在外頭,小喜練過幾年,算是半個練家子,比起一般的武師鏢師差了不少,但與家丁護衛相比,還有幾分成算。隻是賣身為奴,若顯出武藝,一般的主家哪裏敢留,唯恐哪一日惡奴欺主,再丟了錢財性命。因此小喜從不曾顯露半分,房巽也是後來嫁到齊家後才得知一二。
母親眉頭微皺,小喜進府有幾日了,不但跪坐都沒學好,也沒學會自稱奴婢。母親還是道,“既然元元喜歡你,從今兒起你就留在屋子裏侍候吧,切記不要亂說話!”
母親讓小喜在屋子裏侍候,那就是說以後自己可以時時跟她在一處,房巽閉著眼睛,輕輕的笑了。
小喜也輕輕應了,磕頭起身退了出去,門外的小丫鬟們圍著上前,有的說著恭喜的話,有的則親熱的拉了小喜的手,小喜有些不知所措,好在春分進了院門,見此情景便道,“廚房送了薑湯,你也去喝一碗去!”這才給她解了圍。
夏至遠遠的站著,直到崔嬤嬤拿了銅盆出來叫她去打水才不情不願的接過了銅盆,別別扭扭的出了院子。
屋裏,母親叫了崔嬤嬤到跟前,“元姐兒一向乖巧聽話,這一迴病的蹊蹺,迴頭我再打發人去寺裏捐些銀子,隻願她平平安安的。”
崔嬤嬤愧疚的搓著帕子,“都是我不好,我看著姐兒睡的沉,便去了趟廚房,想著囑咐一聲姐兒的米粥要用胭脂米,不能用碧梗,誰想……”心裏卻是把小喜罵了個通透。
母親溫柔的拍了拍崔嬤嬤的手背,“嬤嬤不必自責,咱們府裏人手少。去年我帶了元元來這六合縣找老爺,哥哥就交待了,不過是個七品官,不能太過張揚,我這才隻帶了你們幾個來這六合縣,偏蘭草家裏給訂了親,清明前就迴了金陵,前幾日去莊子裏,初冬又落水驚著了,如今還起不來床,看來是要迴家將養了。夏至雖做事靈巧,卻是剛提上來的,小喜更不中用。這屋子裏也就你我放心些,你這幾日就辛苦些,多看顧著。哥哥說等嫂嫂生了,便來瞧我,再帶些老仆過來安置,這外頭買的,必定是不妥當的!”
崔嬤嬤心裏暗笑,太太不喜歡小喜,太太最喜歡用家生子,小喜不是家生子,太太自然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