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就著武帝諡號的問題,你一言我一句,整了半天。


    “景”、“桓”三個唿聲最高。


    然後就是兵部尚書這個武帝的小迷弟,給他上的“文”。


    新帝也想“文”,要是能爭取到“文皇帝”,估摸著躺下去的武帝,都能開心地自己蹦起來。


    隻是……


    六部尚書中,隻有兵部尚書一個人支持“文皇帝”諡號,就是刑部尚書這個武帝徹徹底底的狗腿子,都實在是沒辦法厚著臉皮上“文皇帝”的諡號。


    沒辦法,武帝是做出許多有功績的事情,但是他喜歡逛青樓這事兒……可是破天荒的頭一個啊!


    六部尚書、左右侍郎就不說了。


    這幾位爺碰見皇帝的次數多了去了。


    就是下邊的那些什麽主事、員外郎們,碰到的次數也都不少……


    所以,“文皇帝”他們是真的上不去。


    最後,商定為“景皇帝”。


    新帝臉上也有點樂開花的樣子。


    他也在心裏默默告誡自己,以後要做個好皇帝,免得臣子和自己的兒子再商量諡號的時候,讓兒子難做……


    “父皇,兒子沒爭取到‘文皇帝’,真不怪我,您要是……罷了,兒子自己扇自己嘴巴!”


    新帝心中默默念叨著。


    丞相輕咳一聲:“諸位臣公,既然先帝的諡號已經確定,那廟號……”


    他環視一圈眾人:“祖有功而宗有德,老夫建議,給先帝上廟號為中宗,諸位可有異議。”


    這一次,出奇地沒有任何異議,群臣一致同意。


    新帝見此,心頭暖暖的,父皇這一生的功績,最大的莫過於鎮壓金國,令強勢崛起的金國攔腰斬斷國運。


    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穩住了風雨飄搖的武國。


    “先帝即位之初,提兵北上,斬滅金國南下的勢頭,將金國徹底堵死在了長城外。”


    “南下出兵,滅掉越國,擴充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個郡。”


    “往西邊,和吐蕃大戰一場,令吐蕃五萬大軍折戟沉沙大渡河畔,至此吐蕃多年不敢窺視我大武國的繁華富饒。”


    新帝感歎道:“先帝可謂南征北戰,東征西討,皆有功績,足可謂中興之主……”


    說到這裏,新帝忽然停頓了一下,父皇要不是你去勾欄叫人看到的次數太多,怎麽也能上個至高的文皇帝啊!


    李文軒不太懂廟號和諡號,但是“景皇帝”“中宗”這看起來都是不錯的。


    眼下見太子忽然停頓下來,他立刻拱手道:“臣等願庶竭駑鈍,輔佐吾皇,再創輝煌!”


    群臣聽了李文軒這話,也紛紛俯身下拜,齊聲山唿:“臣等願庶竭駑鈍,輔佐吾皇,再創輝煌!”


    新帝嘴巴動了動,看了一眼身邊的妹夫,又看了一眼群臣。


    “諸位卿家,免禮,重新商量一下唐王的封地這個問題。”


    李文軒立刻道:“陛下,臣不覺得去蜀地沒有什麽不好的。”


    這確實是最優解。


    唐無雙抗住金國,李文軒抗住吐蕃、南詔。


    當然,朝臣們任何人會懷疑李文軒帶兵打仗的能力。


    否則的話,武帝怎麽可能在彌留之際,忽然冊封他為唐王?


    甚至大多數人覺得李文軒在蜀地待不了幾年,就可能會創造出令世人都震驚的戰果。


    滅了吐蕃?這難度比滅掉金國還大。


    因為吐蕃盤踞在羌藏高原上,中原地區的士兵到了那邊後,會有高原反應。


    在這個基礎之上,士兵還要披甲作戰,就會顯得非常吃力。


    所以,武國現在對於吐蕃的政策是除非他們下來,不然不主動出擊去打……


    這也就導致吐蕃對於武國,有一種戰與和的主動權。


    但是,唐王滅了南詔,還是可以期待的啊!


    新帝看著麵前的李文軒,輕歎一聲:“文軒,不如真把你該封蜀王算了?”


    兵部尚書程泰瞪大眼睛,看著新帝,又看了看邊上的丞相,還有其他的幾個尚書,眾多左右侍郎……


    眾人隻當作什麽都沒聽到,沒看到。


    再說了,這種建議,你一個外人提什麽啊?


    如果是陛下這樣說,那當然可以改唐王的封號為蜀王。


    “臣不在意,再說了,唐王比蜀王好聽。”李文軒笑道。


    新帝輕歎一聲:“你是不想我做個被人說先帝剛去,我就改弦易轍的忤逆子,不過……你姓李,隴西是曆史的發源地,把這個地方當做你的封地,想來對於你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文軒一臉誠懇地說道:“這件事情對於我而言,真不是那麽重要,你也是知道的,我和李……鎮西將軍的關係不太好的。”


    新帝被李文軒這話逗笑,“丞相,你覺得呢?”


    群臣聽著李文軒這番話,臉上都露出相當精彩的表情來。


    丞相見新帝還是把他當做一迴事兒,心中不免有些慚愧。


    先前太子被人汙蔑的時候,他可是躲在家裏,什麽事兒都不幹的。


    “啟奏陛下,如果唐王對於封號並無大的想法,改封為蜀王,也並非不可。”


    丞相拱手一笑道:“不過,從宗族上來說,唐王的封地在隴西,自然是最好的。”


    “唐王再出任出西川節度使,節製西部大小軍務,也是相當不錯的。”


    “西川節度使的官職太小了,雖然名為節度使,但如何比得上南疆節度使?”


    新帝搖頭道:“父皇對文軒視若親子,朕亦將他當作兄弟一般看待,直接以巴蜀節度使授予,撤銷南疆節度使之名,丞相意下如何?”


    丞相額頭上立刻就見了汗水。


    這巴蜀節度使……


    陛下,您難道忘記了唐王和唐家小子的關係有多少啊?


    萬一唐王生出點別樣的心思來,到時候整個巴蜀之地,可就自成一國了啊!


    隻是……


    唐王要真這麽做了,必定遺臭萬年。


    丞相斟酌片刻:“臣附議。”


    “諸位尚書公意下如何呢?”


    “陛下,南疆那地方,如何和巴蜀這等富饒之地比較?唐王有了隴西作為封地,又出任巴蜀節度使,實在是過於權重,還請陛下三思。”


    一直不怎麽說話的吏部尚書站了出來,拱手拜道。


    “那,卿家有什麽好的建議呢?”


    新帝對於這吏部尚書頗為在意,因為不出意外的話,吏部尚書可能會成為他的老丈人。


    當然,不僅如此,武帝曾與他說過,朝堂上最正直的人,就是吏部尚書。


    先前,丞相對於李文軒的事情上,有些過分了,吏部尚書也立刻仗義執言。


    而現在,新帝對於李文軒的冊封確實過於誇張,他自然也站出來直言。


    “陛下,何不如這樣,任命唐王為西軍大元帥,西部軍事,全部都由唐王負責,這樣兩全其美也!”


    李文軒一聽這話,立刻拱手道:“陛下,臣下也覺得這般不錯!”


    “這樣……”新帝摸了摸下巴,看向群臣道:“父皇臨終之前,雖然冊封了文軒為唐王,但是並未說是否世襲罔替,朕也想問問諸位卿家的意思。”


    聽著新帝這麽說,諸位臣公都有點麵露難色的感覺。


    “陛下,唐王殿下為異姓王,按照規製,是無法世襲罔替的。”丞相第一個拱手說道:“但是,如果唐王殿下能夠滅掉南詔,或者是吐蕃,老臣認為,可以冊封世襲罔替!”


    群臣聞言,立刻用高山仰止的神情看向丞相。


    這個朝堂還是不能沒了丞相啊!


    滅吐蕃和南詔,這事兒容易嗎?


    難於上青天!


    李文軒也露出驚訝之色,他原本以為自己畫的餅子就夠鐵了,沒想到丞相畫的餅子,遠甚於自己那銅澆鐵鑄的餅,簡直就是天外隕鐵的餅啊!


    「日常爆更,求票兒啊,諸位唐王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瘋魔三少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零七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零七度並收藏瘋魔三少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