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諸眾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 人身難得。見佛受化。非天之著樂餘之多苦。故樂修也。有形有色蘊。如下休咎精明等。無形無色蘊。如下空散消沉等。有想有四蘊。如下鬼神精靈等。無想無四蘊。即下精神化為土木金石等。此上皆非人也。斯則形想雜類蠢物皆沾。必一其身。乘機即化 三結成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以如幻力。熏聞思修成金剛三昧。證真起用自在如是
二十四無畏。有難必濟。有危必救。恐怖獲安總號無畏。大悲為體 文三。一標舉
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由前觀行。證真具德。從體起用。令眾生得一十四種無畏功德 二列釋四。一聞聲離苦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由我不觀所聽音聲但觀聞性。音聲自寂。聞相無生。塵境不拘。自然解脫。自既如是。故令十方一切眾生聞我音聲即得度苦 二遭難消厄三。一三災惡國難
二者知見旋複。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覺知。今複本聞知見歸湛。湛性圓遍無塵可得。塵火既歇何物能燒。故令眾生大火不壞
三者觀聽旋複。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聲能漂蕩。如水騰波。觀聽旋真塵相不起。虛明寂湛何物能漂。故令念者大水不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妄想生滅。能殺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斷絕。真性無傷。故入鬼國鬼不能害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複。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熏修妄聞。成真聞性。一根亡對諸根亦融。心水虛明智光無動。誰為自他而當被害。故能觸物無滯遊刃有餘 二鬼獄惡賊難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刹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聞熏觀門成就精明。智照既融。法界圓遍。而無明邪暗永不能生。藥叉等類鹹受幽氣。明能破暗。故令惡鬼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係枷鎖所不能著 塵累相縈如禁係。六根質礙如枷鎖。既而入流亡所係礙不成。是故念者枷鎖解脫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聲能劫心。害善為賊。聲銷意淨慈力遍熏。平等在懷。善惡同貫。故令涉險賊不能劫 三三毒惡心難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 聲塵既亡色境銷歇。貪欲念慮擬從何生。故令眾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嗔恚 音聲差別。三昧能純。塵既不生。根無所偶。順違之境不得。嗔恚之心自亡。故令念者離諸嗔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疑暗 消除塵暗。旋複真明。世界身心洞然無礙。一切唯覺。誰為癡暗。故令闡提鹹生實信 三隨欲應求
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通形礙。旋複真聞。所以不動道場涉入世界。身無限量遍至十方。紹繼法王種姓不斷。由三昧力福慧具故。應求男者皆無虛願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敵有相之女 六根圓遍。融通照明。含現十方無二無別唯一寶覺。名大圓鏡。複能承順微塵諸佛。受領含容無量法門不失不壞。名為空藏。以女德坤儀。資生承順。柔明貞正。相好圓備。由此念求故能生也 四稱名獲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所比多眾。方便權也。智慧實也。下能比一名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所以。觀音所修從三慧入。是眾行之根本也。佛佛演教皆以音聲。機機領悟盡由聞慧。誰人出不由屍。何莫由斯道也。況能於聲塵而亡所得。複根結而歸真際。元明心妙。一多之境融通。本湛覺圓。彼此之名平等。以一切身即一身故。雲微妙。含容一身即一切身。故雲周遍法界。此即福等之所以也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正比福等。謂由自證平等理故。遂令他得平等福也。由我下結所以也 三結成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如文 三四不思議。德用殊絕。非言智之所能及也。即顯大圓鏡體功德之相。然功德力用其體一也。以內蘊曰德。外施曰用。前雖隨機現應適時禦物拔苦與樂。數仍有限。而未備陳自在現化無方之德妙妙無比難可思議。故今述也。文二。一標舉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內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剛三昧熏本四無量心。由斯果證。實德現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議無作而現 二列釋四。一現形說法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此敘德本也。聞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絕待故。故雲妙妙。非粗曰精離相曰遺。一根既返六根鹹脫。故不分隔成一寶覺。下列所現雲
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標也。妙容多現。不可以形量拘。秘咒無邊。不可以言說取。此則由三昧力熏本慈無量心。現種種形。說種種咒。令諸見聞獲其妙樂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首出眾聖。法身也。臂能提接。化身也。目以導明。智身也。物無虛見。見必利益。故能救護 二無畏眾生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現無量身。無量身現一身。十方微塵無刹不現。說一一咒。拔眾苦惱。無畏眾生得大自在 三舍寶求哀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舍身珍寶求我哀湣 由三昧力熏本喜心。故能所遊世界眾生見者鹹生歡喜。不惜身財以求哀湣 四所求隨欲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圓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證。得以珍寶上施諸佛下及眾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無不隨願。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複次總上諸文對三觀者。由泯相澄神觀故寂滅現前。由起幻消塵觀故獲二殊勝。由絕待靈心觀故四不思議。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觀也。詳文可見 三總結釋成二。一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圓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謂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係緣法界。一念法界。故雲緣心自在。此即一經所宗首楞嚴定。文殊所讚。得真圓通。諸佛交光。同慶此說。後學至此幸冀留心。無謂聊爾也 二敘歎得名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眼觀耳聽略舉六根之二也。或觀此聽聞。一根旋複。六用不成。故十方圓明唯一寶覺。由此得名亦遍一切 一慶說難思。正在觀音。旁兼餘聖。文四。一諸佛交光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耳根圓通五根總攝。稱可諸佛。說證皆同。及大菩薩阿羅漢者。即前二十五聖說圓通人。印說皆是無非圓通。故放寶光流灌其頂。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號圓通。彼我同暢。智周萬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網圓張大教也 二大眾蒙益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耳聞圓觀。頂觸智光。觀音三昧一時同獲。此則二十四聖同會觀音一門。皆得名為金剛三昧也 三雨華飾界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今將顯現。如空寶嚴。萬行集成。故華間錯 四合國宣音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根塵銷複法界圓成。故山河不現合成一界也。梵摩雲淨。具雲唄匿。正雲婆師。此翻讚歎 四佛敕文殊料揀三。一佛敕文殊二。一指說顯同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修行之要入實為期。今皆獲證。故無優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後差別。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無前後之差別耳 二應根令揀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專門獨善隨根各入。此皆方便。若於此界。現在未來。設教通方。上中下機鹹得悟入。永為眾生成道方便者。於二十五何門為勝。由先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選通途法門。使其成就 一說偈料揀二。一奉旨伸敬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測。斷割無疑。與奪眾心誰不緘默。故承佛旨敬而說偈 二正說偈辭三。一頌真妄雙源二。一略明真妄。將揀行門。先明真妄者。若無迷悟。豈有修行。蓋迷一真遂成諸妄。物不終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門遂分遲速。悟所極處名大涅槃。故下文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由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菩提涅槃二轉依號。故先明也。文三。一唯一真元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此顯一真性海。離名絕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圓常餘無所得。即下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也。覺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歎。不可思議絕諸對待。故曰妙也 二因迷起妄二。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圓澄覺體本來明照。妄覺不了認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謂從真而生也。暗相既現。明性即隱。隱故曰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世界初起。頑空先現。從妄想生。故雲迷妄有也。如下文雲。乃至虛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體即是四輪。皆依空有。如前文雲。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等。妄想凝結成外國土。妄心知覺成內眾生。依正既彰。總名世界 二貼喻釋成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虛空暗鈍。體是不覺。不覺生覺如海一漚。起信雲。即依覺故而有不覺。下文雲。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法喻可見 二反妄歸真
漚滅空本無。況複諸三有 下文雲。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無本畢竟不生。故虛空如漚不滅而滅。三有如幻不無而無 二修證異同二。一理同行異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同歸一理。理則無殊。行有偏圓。遲速不等。圓覺雲。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二聖同凡異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若聖人根性。或是已證聖性。若順若逆。俱得入覺。更無淺深。初心入道。故須揀選取令速進。如上文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一)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料揀諸聖四。一依塵顯悟門六。一色境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優波尼沙陀。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析色明空。塵色既盡妙色密圓。今此揀雲。色由妄想所結。染汙真性。其體本粗。性是質礙。不能明徹。如何以此不明徹法而取圓通 二聲境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雲何獲圓通 陳如。悟四諦聲妙音密圓。於是得道。今此揀雲。音聲不離諸雜語言。語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詮顯各有分限。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猶是也 三香境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雲何獲圓通 香嚴童子。宴晦清齋。聞香入鼻。觀此無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塵氣既滅。妙香密圓。今此揀雲。香之一法合有離無。既非其常。未為圓觀 四味境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以如幻力。熏聞思修成金剛三昧。證真起用自在如是
二十四無畏。有難必濟。有危必救。恐怖獲安總號無畏。大悲為體 文三。一標舉
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由前觀行。證真具德。從體起用。令眾生得一十四種無畏功德 二列釋四。一聞聲離苦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由我不觀所聽音聲但觀聞性。音聲自寂。聞相無生。塵境不拘。自然解脫。自既如是。故令十方一切眾生聞我音聲即得度苦 二遭難消厄三。一三災惡國難
二者知見旋複。令諸眾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本由四大分湛。旋令覺知。今複本聞知見歸湛。湛性圓遍無塵可得。塵火既歇何物能燒。故令眾生大火不壞
三者觀聽旋複。令諸眾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聲能漂蕩。如水騰波。觀聽旋真塵相不起。虛明寂湛何物能漂。故令念者大水不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眾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妄想生滅。能殺法身。能害慧命。苟惑斷絕。真性無傷。故入鬼國鬼不能害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複。同於聲聽。能令眾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熏修妄聞。成真聞性。一根亡對諸根亦融。心水虛明智光無動。誰為自他而當被害。故能觸物無滯遊刃有餘 二鬼獄惡賊難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眾生藥叉羅刹鳩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聞熏觀門成就精明。智照既融。法界圓遍。而無明邪暗永不能生。藥叉等類鹹受幽氣。明能破暗。故令惡鬼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眾生禁係枷鎖所不能著 塵累相縈如禁係。六根質礙如枷鎖。既而入流亡所係礙不成。是故念者枷鎖解脫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眾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聲能劫心。害善為賊。聲銷意淨慈力遍熏。平等在懷。善惡同貫。故令涉險賊不能劫 三三毒惡心難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欲 聲塵既亡色境銷歇。貪欲念慮擬從何生。故令眾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眾生離諸嗔恚 音聲差別。三昧能純。塵既不生。根無所偶。順違之境不得。嗔恚之心自亡。故令念者離諸嗔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疑暗 消除塵暗。旋複真明。世界身心洞然無礙。一切唯覺。誰為癡暗。故令闡提鹹生實信 三隨欲應求
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為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融通形礙。旋複真聞。所以不動道場涉入世界。身無限量遍至十方。紹繼法王種姓不斷。由三昧力福慧具故。應求男者皆無虛願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眾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眾人愛敵有相之女 六根圓遍。融通照明。含現十方無二無別唯一寶覺。名大圓鏡。複能承順微塵諸佛。受領含容無量法門不失不壞。名為空藏。以女德坤儀。資生承順。柔明貞正。相好圓備。由此念求故能生也 四稱名獲福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恆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眾生。隨順眾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 所比多眾。方便權也。智慧實也。下能比一名
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 先出所以。觀音所修從三慧入。是眾行之根本也。佛佛演教皆以音聲。機機領悟盡由聞慧。誰人出不由屍。何莫由斯道也。況能於聲塵而亡所得。複根結而歸真際。元明心妙。一多之境融通。本湛覺圓。彼此之名平等。以一切身即一身故。雲微妙。含容一身即一切身。故雲周遍法界。此即福等之所以也
能令眾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恆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眾多名號無異。由我修習得真圓通 正比福等。謂由自證平等理故。遂令他得平等福也。由我下結所以也 三結成
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眾生 如文 三四不思議。德用殊絕。非言智之所能及也。即顯大圓鏡體功德之相。然功德力用其體一也。以內蘊曰德。外施曰用。前雖隨機現應適時禦物拔苦與樂。數仍有限。而未備陳自在現化無方之德妙妙無比難可思議。故今述也。文二。一標舉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內德不充外用不起。以金剛三昧熏本四無量心。由斯果證。實德現前。故成四事俱不思議無作而現 二列釋四。一現形說法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 此敘德本也。聞性本真非粗非妙。由絕待故。故雲妙妙。非粗曰精離相曰遺。一根既返六根鹹脫。故不分隔成一寶覺。下列所現雲
故我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 標也。妙容多現。不可以形量拘。秘咒無邊。不可以言說取。此則由三昧力熏本慈無量心。現種種形。說種種咒。令諸見聞獲其妙樂
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眾生得大自在 首出眾聖。法身也。臂能提接。化身也。目以導明。智身也。物無虛見。見必利益。故能救護 二無畏眾生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為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 由如幻力熏本等悲。故能一身現無量身。無量身現一身。十方微塵無刹不現。說一一咒。拔眾苦惱。無畏眾生得大自在 三舍寶求哀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眾生舍身珍寶求我哀湣 由三昧力熏本喜心。故能所遊世界眾生見者鹹生歡喜。不惜身財以求哀湣 四所求隨欲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眾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由圓照力熏本舍心。既而果證。得以珍寶上施諸佛下及眾生。亦令所求世出世法無不隨願。此上喜舍二段。互言皆得。複次總上諸文對三觀者。由泯相澄神觀故寂滅現前。由起幻消塵觀故獲二殊勝。由絕待靈心觀故四不思議。亦是即空即假即中觀也。詳文可見 三總結釋成二。一結答所問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圓照三昧者即一行三昧也。謂初緣實相。造境即中。無不真實。係緣法界。一念法界。故雲緣心自在。此即一經所宗首楞嚴定。文殊所讚。得真圓通。諸佛交光。同慶此說。後學至此幸冀留心。無謂聊爾也 二敘歎得名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眼觀耳聽略舉六根之二也。或觀此聽聞。一根旋複。六用不成。故十方圓明唯一寶覺。由此得名亦遍一切 一慶說難思。正在觀音。旁兼餘聖。文四。一諸佛交光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 耳根圓通五根總攝。稱可諸佛。說證皆同。及大菩薩阿羅漢者。即前二十五聖說圓通人。印說皆是無非圓通。故放寶光流灌其頂。林木池沼演法音者。既號圓通。彼我同暢。智周萬物。何法不宣。交光如網圓張大教也 二大眾蒙益
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 耳聞圓觀。頂觸智光。觀音三昧一時同獲。此則二十四聖同會觀音一門。皆得名為金剛三昧也 三雨華飾界
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 法身體素。天龍之所忽劣。今將顯現。如空寶嚴。萬行集成。故華間錯 四合國宣音
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 根塵銷複法界圓成。故山河不現合成一界也。梵摩雲淨。具雲唄匿。正雲婆師。此翻讚歎 四佛敕文殊料揀三。一佛敕文殊二。一指說顯同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 修行之要入實為期。今皆獲證。故無優劣。然有日劫相倍。故成前後差別。或可就彼各各得所。亦無前後之差別耳 二應根令揀
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眾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若以三科七大專門獨善隨根各入。此皆方便。若於此界。現在未來。設教通方。上中下機鹹得悟入。永為眾生成道方便者。於二十五何門為勝。由先所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三摩提最初方便。故今令選通途法門。使其成就 一說偈料揀二。一奉旨伸敬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文殊智德之主。言用莫測。斷割無疑。與奪眾心誰不緘默。故承佛旨敬而說偈 二正說偈辭三。一頌真妄雙源二。一略明真妄。將揀行門。先明真妄者。若無迷悟。豈有修行。蓋迷一真遂成諸妄。物不終否。故有悟期。悟逐根門遂分遲速。悟所極處名大涅槃。故下文雲。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由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菩提涅槃二轉依號。故先明也。文三。一唯一真元
覺海性澄圓。圓澄覺元妙 此顯一真性海。離名絕相。非真非妄。不悟不迷。唯一圓常餘無所得。即下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眾生也。覺性周遍。甚深湛然。故如海也。下句重歎。不可思議絕諸對待。故曰妙也 二因迷起妄二。一正明起妄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圓澄覺體本來明照。妄覺不了認為所相。所既妄立而生妄能。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故名生所。非謂從真而生也。暗相既現。明性即隱。隱故曰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世界初起。頑空先現。從妄想生。故雲迷妄有也。如下文雲。乃至虛空皆是妄想之所生起。依空立世界者。世界之體即是四輪。皆依空有。如前文雲。覺明空昧。相待成搖。故有風輪執持世界等。妄想凝結成外國土。妄心知覺成內眾生。依正既彰。總名世界 二貼喻釋成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虛空暗鈍。體是不覺。不覺生覺如海一漚。起信雲。即依覺故而有不覺。下文雲。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法喻可見 二反妄歸真
漚滅空本無。況複諸三有 下文雲。汝等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銷殞。雲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震裂。良以妄元無本畢竟不生。故虛空如漚不滅而滅。三有如幻不無而無 二修證異同二。一理同行異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同歸一理。理則無殊。行有偏圓。遲速不等。圓覺雲。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 二聖同凡異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遲速不同倫 若聖人根性。或是已證聖性。若順若逆。俱得入覺。更無淺深。初心入道。故須揀選取令速進。如上文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
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一)首楞嚴義疏注經卷第六(之二)
長水沙門子璿集
二料揀諸聖四。一依塵顯悟門六。一色境
色想結成塵。精了不能徹。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優波尼沙陀。因觀不淨白骨微塵。析色明空。塵色既盡妙色密圓。今此揀雲。色由妄想所結。染汙真性。其體本粗。性是質礙。不能明徹。如何以此不明徹法而取圓通 二聲境
音聲雜語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雲何獲圓通 陳如。悟四諦聲妙音密圓。於是得道。今此揀雲。音聲不離諸雜語言。語言即是名句文耳。名句詮顯各有分限。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文即是字。為二所依。故非一能含一切也。伊猶是也 三香境
香以合中知。離則元無有。不恆其所覺。雲何獲圓通 香嚴童子。宴晦清齋。聞香入鼻。觀此無生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塵氣既滅。妙香密圓。今此揀雲。香之一法合有離無。既非其常。未為圓觀 四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