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決篇十一:根據實情,速作決定
六韜·鬼穀子謀略全本 作者:薑尚 鬼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決斷是事情成功的關鍵,所以作決斷的時候要順應人之常情,趨利避害。本篇討論的就是關於決斷方法的問題。古人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所以作決斷的時候要看準時機,快刀斬亂麻,不受其他因素的幹擾。
為他人決斷,一定要為他人解決疑難,盡量讓多數人滿意。因為決斷對一方有利,肯定會對另一方有害,所以就要考慮利益的平衡問題。本篇有六個“可決策”,可謂是概括了所有可以決策的情況。另外,文中又說了五種決策方案。這五種決策方案分別是:以正大光明的德行感化人、以深藏不露的機關懲罰人、以信義道德教導人、讓人民蒙蔽無知、讓人們樸素無欲。這五種方案都可以達到利益的平衡,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為人凡決1物,必托2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害,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離害者3,此事之失。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4之者。陽5勵於一言,陰6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是度以往事,驗之來事7,參之平素,可則決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亂治8、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9者,以自決也。
1決:決斷。
2托:依托。
3使離害者:作出決斷卻使人遭致損害。
4平素:往昔,平常。
5陽:陽道,指公開的道德。
6陰:陰道,指謀略。
7驗之來事:運用講來的事情進行判斷。
8亂治:世間的動蕩。
9蓍(shi)龜:意為卜筮(shi),占卜的意思。
凡是為他人判斷決定一件事情,都是接受了有疑難人的委托。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碰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希望碰到禍患或者讓人憂患的事情。對於那些有害的事情就算有什麽條件加以引誘,也不要陷入迷惑。作決斷的時候,如果隻對一方有利,那麽沒有利益的一方就不會接受,這就需要依托謀略去平衡利益。如果有的人的決策表麵是在做善事,但暗地裏做的卻是壞事,我們就可以選擇不接受他的言行,這樣,我們和他的關係就會疏遠。如果容忍那些人損害他人的利益,容忍他們去製造災禍,就是決斷上的失誤。
聖人之所以能成就事業,主要有五個原因:教化百姓是用公開的道德,懲罰壞人是用隱蔽的謀略,取信於人民是用信義,庇護大眾是用愛心,以平常待人來淨化社會。實施公開的道德,要堅持守常如一;運用隱蔽的謀略來控製百姓,就要掌握事物的對立麵,掌握矛盾的法則,還要注意巧妙地應用平常和關鍵這兩個時刻,這四個方麵要小心謹慎地運用。對以往的事情加以推斷,對未來的事情加以驗證,再參考一些日常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就能夠作出決定和判斷了。王公大臣們的事,能提高名聲,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不用費力輕易就可獲得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費力氣並且又辛苦,但是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能夠消除憂患的話,如果可以也作出決定;能實現幸福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所以說,決斷事情、解決疑難是各種事物的關鍵,澄清動亂,預知成敗,這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所以古代先王在決定一些大事時,就會借助蓍草和龜甲,來幫助自己作出決定。
古人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意思是,猶豫不決地辦事,反會遭受禍害而受牽累,這八個字就說明了決斷的重要性。鬼穀子在這章中講述了決斷事物的方式方法。一切事物的決策都離不開存在的事物的兇吉背景和各種事物錯綜複雜的聯係,所以,考究事物依存的背景以及各種事物的聯係是進行決策的前提,要同時防止認識的偏見與迷惑性,來確保決斷沒有錯。本章開篇即說,凡是為他人決斷事情,都是受托於有疑難的人,所以作出的決斷要順應人之常情。人人都希望做有利的事情,避免不利的事情,所以決斷也要趨利避害。
另外,作決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時間是事物成敗的重要因素。鬼穀子在文章最後提出,在一定條件下,要速下決斷,以免貽誤了良好的時機。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因為決策做得及時,才增調來了軍隊,大敗王莽大軍。
王莽執政四年五月,派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率百萬人馬,進兵潁川,直逼昆陽。昆陽位於昆水北岸,故而得名,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劉秀隻帶領幾千兵馬守在昆陽,而且也沒有多少糧食。王莽的大軍兵臨城下,劉秀果斷地提出守住城池,聚集援兵的戰略方案,讓大將王鳳、王常留在昆陽防守,自己同大將宗佻、李鐵等十三人從昆陽南方趁夜突圍,到郾城、定陵一帶調集人馬增援昆陽,準備對敵人進行前後夾擊。
劉秀等人等成功突圍後,便順著昆水向東疾奔而去。他們行至保和境內的一家小客店時,已經是人困馬乏,有些跑不動了。可是後麵隨時可能出現王莽的大軍,如果大軍追到的話,一切就完了。正當他們愁眉苦臉地沒有計策的時候,一個路過的老翁過來跟他們說話:“將軍等人英姿勃發,威風凜凜,怎麽一副束手無策的樣子?莫不是遇到什麽事情了?”劉秀下馬施禮,然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問道:“您老人家如果有好的辦法能救我們,我們會感激您的。”話音剛落,老人就轉身離去了。眾人不解,以為老頭就是沒事來添亂的,不由得有些氣憤。沒過多久,前麵來了一個背著糞筐的老翁。劉秀等人對老翁視而不見,老翁冷笑道:“我換身衣服你們就不認識了,真是無禮。”劉秀立刻醒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下令,讓眾人將身上的重武器和盔甲脫下來投到店裏的井裏,輕裝前進。
少了重武器和盔甲的拖累,馬兒撒開蹄子跑得飛快,路上遇到的人也沒能猜出他們的身份。他們日夜兼程趕到郾城、定陵搬來救兵,大敗了王莽軍隊。後來,劉秀的軍隊越來越強大,而王莽建立的政權土崩瓦解,最終劉秀登基做了皇帝。
一個小小的決策不光救了劉秀等人的性命,解除了昆陽的危機,也算是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一塊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當時的情況下,正是因為劉秀明智而及時地作出決策,才迅速搬來了救兵。所以,作出決策要及時,抓住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鬼穀子在此篇中重點向我們論述了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作出判斷。要決定一件事情,必須準確地判斷其基礎。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用正義戰勝邪惡,要想準確地判斷成敗得失,是非常困難的,或許百裏奚的這個故事能讓你有所啟發。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縶到晉國代自己去求婚。晉獻公把大女兒許配給秦穆公,還送了一些奴仆作為陪嫁,其中有一個奴仆叫百裏奚。
原來,百裏奚是虞國的亡國大夫,很有才能。晉獻公本想重用他,但百裏奚寧死不從。這次晉獻公嫁女,有個大臣就對晉獻公說:“百裏奚不願做官,就讓他做個陪嫁的奴仆吧。”結果,公子縶帶著百裏奚等人迴國時,百裏奚半路上偷偷逃走了。
秦穆公和晉獻公的大女兒結婚後,發現陪嫁奴仆中少了百裏奚,就追問公子縶。公子縶說:“不過是一個奴仆逃走了,沒什麽了不起。”
其實公子縶不知道,朝中有個從晉國投奔過來的武士叫公孫枝,他曾對秦穆公介紹過百裏奚,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賢才。於是,秦穆公一心想找到百裏奚。
百裏奚在慌亂中逃到了楚國的邊境線上,被楚兵當做奸細抓了起來。
百裏奚說:“我是虞國人,給有錢人家看牛的,國家滅亡了,隻好出來逃難。”
楚兵見這個老頭子一副老實相,不像個奸細,就把他留下來看牛。
別看百裏奚曾是虞國的大夫,他還有一套牧牛的本領,他把牛養得都很肥壯,大家給他送了個雅號——“放牛大王”。楚國的君主楚成王知道後,就叫他到南海去放馬。
後來,秦穆公總算打聽到百裏奚的下落,就備了一份厚禮,想派人去請求楚成王把百裏奚送到秦國來。
公孫枝說:“這可萬萬使不得。楚國讓百裏奚放馬,是因為不知道他是個賢能之士。如果您用這麽貴重的禮物去換他迴來,不就等於告訴楚王,您想重用百裏奚嗎?那楚王還肯放他走嗎?”
秦穆公問:“那你說應該怎麽辦。”
公孫枝答道:“應該按照現在一般奴仆的價錢,花五張羊皮把他贖迴來。”
於是,秦穆公派了一個使者去楚國。使者對楚王說:“我們有個奴隸叫百裏奚,他犯了法,躲到貴國來了,請讓我們把他贖迴去治罪。”說著獻上五張黑色的上等羊皮。
楚成王想都沒想,就令人把百裏奚裝上囚車,讓秦國使者帶迴去。
百裏奚拜見秦穆公後,秦穆公想請他當相國。百裏奚推薦了自己的朋友蹇叔。秦穆公拜蹇叔為右相,拜百裏奚為左相。
沒多久,百裏奚的兒子也投奔到秦國來,被秦穆公拜為將軍。
鬼穀子說:“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百裏奚用五張羊皮換來一位賢人的事,成為千古佳話。
時機要等,但是決斷絕對不能等。作出一個決斷要借鑒往事,研究現狀,預測未來,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決策者必須慎重。一個成功的決策中往往包含著上述三者,坦普爾大學的創造者r·康惠爾作出的建校決策便和這三者都有聯係。
一百多年前,美國費城六個高中生向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懇求:“尊敬的先生,您可以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沒有錢,但真的很渴望上大學。我們中學即將畢業,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您肯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看他們很可憐,又誠心求學,就答應了他們。這位牧師就是r·康惠爾。收下這六個高中學生後,他想:“一定還會有很多孩子像他們一樣因為沒錢而上不了大學,我應該為這些年輕的孩子辦一所大學。”
有了這個想法後,他開始付諸實踐,四處籌集建立大學所需要的資金。在那個時候,建立一所大學大約需要150萬美元。
康惠爾四處奔走,籌集錢財,希望人們慷慨解囊,幫助這些需要上學的年輕人。但是五年以後,他非常沮喪,因為這幾年來,他辛苦地到各處演講,籌集到的錢還不到1000美元,隻能算是創辦一所大學所需資金的九牛一毛。
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座教堂準備下周的演講的時候,發現這座教堂周圍的草都枯黃了,而且還東倒西歪的,一看就是很久沒有打理了。他把園丁叫過來,問道:“為什麽這座教堂周圍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的好呢?”園丁笑著迴答:“牧師先生,我猜您覺得這裏的草長得不好,是您拿這裏的草和其他地方的草作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自己的,卻很少去注意自己家的草地。”
這一席話讓康惠爾茅塞頓開。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在等待觀望中讓時間白白流逝,而沒有努力工作讓事情順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他決定靜下心來認真演講,本來他是想放棄這個想法的。他想起曾經那些等待求學的孩子,想起他們現在的等待,想起他們以後的迷茫,他決定堅持下去。
康惠爾深深地意識到: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就能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屬於相信自己創造奇跡的人。於是,在這種信心的激勵下,康惠爾繼續投入自己的募捐事業中去。七年後,他募集到了800萬美元,這早已超過了他當初的估計。
後來,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一所大學拔地而起,這就是當年康惠爾集資建成的著名的坦普爾大學,它的建成是康惠爾分析過去、現在、未來局勢而作出的決斷。這是一個好的決斷,它讓很多有才卻讀不起大學的年輕人完成了深造的願望,為美國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決斷的時候不僅要把握時機,還要順應人情。決斷前要聯係周圍的事物,研究它們之間複雜的關係,明了曆史,預測未來,參考現在,最終結合實情,才能作出一個最正確的決斷。
為他人決斷,一定要為他人解決疑難,盡量讓多數人滿意。因為決斷對一方有利,肯定會對另一方有害,所以就要考慮利益的平衡問題。本篇有六個“可決策”,可謂是概括了所有可以決策的情況。另外,文中又說了五種決策方案。這五種決策方案分別是:以正大光明的德行感化人、以深藏不露的機關懲罰人、以信義道德教導人、讓人民蒙蔽無知、讓人們樸素無欲。這五種方案都可以達到利益的平衡,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為人凡決1物,必托2於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害,至於誘也,終無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於善者,隱托於惡,則不受矣,致疏遠。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離害者3,此事之失。
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4之者。陽5勵於一言,陰6勵於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於是度以往事,驗之來事7,參之平素,可則決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亂治8、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9者,以自決也。
1決:決斷。
2托:依托。
3使離害者:作出決斷卻使人遭致損害。
4平素:往昔,平常。
5陽:陽道,指公開的道德。
6陰:陰道,指謀略。
7驗之來事:運用講來的事情進行判斷。
8亂治:世間的動蕩。
9蓍(shi)龜:意為卜筮(shi),占卜的意思。
凡是為他人判斷決定一件事情,都是接受了有疑難人的委托。一般來說,人們都希望碰到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而不希望碰到禍患或者讓人憂患的事情。對於那些有害的事情就算有什麽條件加以引誘,也不要陷入迷惑。作決斷的時候,如果隻對一方有利,那麽沒有利益的一方就不會接受,這就需要依托謀略去平衡利益。如果有的人的決策表麵是在做善事,但暗地裏做的卻是壞事,我們就可以選擇不接受他的言行,這樣,我們和他的關係就會疏遠。如果容忍那些人損害他人的利益,容忍他們去製造災禍,就是決斷上的失誤。
聖人之所以能成就事業,主要有五個原因:教化百姓是用公開的道德,懲罰壞人是用隱蔽的謀略,取信於人民是用信義,庇護大眾是用愛心,以平常待人來淨化社會。實施公開的道德,要堅持守常如一;運用隱蔽的謀略來控製百姓,就要掌握事物的對立麵,掌握矛盾的法則,還要注意巧妙地應用平常和關鍵這兩個時刻,這四個方麵要小心謹慎地運用。對以往的事情加以推斷,對未來的事情加以驗證,再參考一些日常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話,就能夠作出決定和判斷了。王公大臣們的事,能提高名聲,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不用費力輕易就可獲得成功的事,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費力氣並且又辛苦,但是不得不做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能夠消除憂患的話,如果可以也作出決定;能實現幸福的,如果可以就作出決定。所以說,決斷事情、解決疑難是各種事物的關鍵,澄清動亂,預知成敗,這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所以古代先王在決定一些大事時,就會借助蓍草和龜甲,來幫助自己作出決定。
古人說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意思是,猶豫不決地辦事,反會遭受禍害而受牽累,這八個字就說明了決斷的重要性。鬼穀子在這章中講述了決斷事物的方式方法。一切事物的決策都離不開存在的事物的兇吉背景和各種事物錯綜複雜的聯係,所以,考究事物依存的背景以及各種事物的聯係是進行決策的前提,要同時防止認識的偏見與迷惑性,來確保決斷沒有錯。本章開篇即說,凡是為他人決斷事情,都是受托於有疑難的人,所以作出的決斷要順應人之常情。人人都希望做有利的事情,避免不利的事情,所以決斷也要趨利避害。
另外,作決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時間,時間是事物成敗的重要因素。鬼穀子在文章最後提出,在一定條件下,要速下決斷,以免貽誤了良好的時機。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因為決策做得及時,才增調來了軍隊,大敗王莽大軍。
王莽執政四年五月,派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率百萬人馬,進兵潁川,直逼昆陽。昆陽位於昆水北岸,故而得名,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當時,劉秀隻帶領幾千兵馬守在昆陽,而且也沒有多少糧食。王莽的大軍兵臨城下,劉秀果斷地提出守住城池,聚集援兵的戰略方案,讓大將王鳳、王常留在昆陽防守,自己同大將宗佻、李鐵等十三人從昆陽南方趁夜突圍,到郾城、定陵一帶調集人馬增援昆陽,準備對敵人進行前後夾擊。
劉秀等人等成功突圍後,便順著昆水向東疾奔而去。他們行至保和境內的一家小客店時,已經是人困馬乏,有些跑不動了。可是後麵隨時可能出現王莽的大軍,如果大軍追到的話,一切就完了。正當他們愁眉苦臉地沒有計策的時候,一個路過的老翁過來跟他們說話:“將軍等人英姿勃發,威風凜凜,怎麽一副束手無策的樣子?莫不是遇到什麽事情了?”劉秀下馬施禮,然後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說了一遍,問道:“您老人家如果有好的辦法能救我們,我們會感激您的。”話音剛落,老人就轉身離去了。眾人不解,以為老頭就是沒事來添亂的,不由得有些氣憤。沒過多久,前麵來了一個背著糞筐的老翁。劉秀等人對老翁視而不見,老翁冷笑道:“我換身衣服你們就不認識了,真是無禮。”劉秀立刻醒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下令,讓眾人將身上的重武器和盔甲脫下來投到店裏的井裏,輕裝前進。
少了重武器和盔甲的拖累,馬兒撒開蹄子跑得飛快,路上遇到的人也沒能猜出他們的身份。他們日夜兼程趕到郾城、定陵搬來救兵,大敗了王莽軍隊。後來,劉秀的軍隊越來越強大,而王莽建立的政權土崩瓦解,最終劉秀登基做了皇帝。
一個小小的決策不光救了劉秀等人的性命,解除了昆陽的危機,也算是劉秀建立東漢王朝一塊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當時的情況下,正是因為劉秀明智而及時地作出決策,才迅速搬來了救兵。所以,作出決策要及時,抓住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鬼穀子在此篇中重點向我們論述了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作出判斷。要決定一件事情,必須準確地判斷其基礎。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用正義戰勝邪惡,要想準確地判斷成敗得失,是非常困難的,或許百裏奚的這個故事能讓你有所啟發。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派公子縶到晉國代自己去求婚。晉獻公把大女兒許配給秦穆公,還送了一些奴仆作為陪嫁,其中有一個奴仆叫百裏奚。
原來,百裏奚是虞國的亡國大夫,很有才能。晉獻公本想重用他,但百裏奚寧死不從。這次晉獻公嫁女,有個大臣就對晉獻公說:“百裏奚不願做官,就讓他做個陪嫁的奴仆吧。”結果,公子縶帶著百裏奚等人迴國時,百裏奚半路上偷偷逃走了。
秦穆公和晉獻公的大女兒結婚後,發現陪嫁奴仆中少了百裏奚,就追問公子縶。公子縶說:“不過是一個奴仆逃走了,沒什麽了不起。”
其實公子縶不知道,朝中有個從晉國投奔過來的武士叫公孫枝,他曾對秦穆公介紹過百裏奚,認為他是個了不起的賢才。於是,秦穆公一心想找到百裏奚。
百裏奚在慌亂中逃到了楚國的邊境線上,被楚兵當做奸細抓了起來。
百裏奚說:“我是虞國人,給有錢人家看牛的,國家滅亡了,隻好出來逃難。”
楚兵見這個老頭子一副老實相,不像個奸細,就把他留下來看牛。
別看百裏奚曾是虞國的大夫,他還有一套牧牛的本領,他把牛養得都很肥壯,大家給他送了個雅號——“放牛大王”。楚國的君主楚成王知道後,就叫他到南海去放馬。
後來,秦穆公總算打聽到百裏奚的下落,就備了一份厚禮,想派人去請求楚成王把百裏奚送到秦國來。
公孫枝說:“這可萬萬使不得。楚國讓百裏奚放馬,是因為不知道他是個賢能之士。如果您用這麽貴重的禮物去換他迴來,不就等於告訴楚王,您想重用百裏奚嗎?那楚王還肯放他走嗎?”
秦穆公問:“那你說應該怎麽辦。”
公孫枝答道:“應該按照現在一般奴仆的價錢,花五張羊皮把他贖迴來。”
於是,秦穆公派了一個使者去楚國。使者對楚王說:“我們有個奴隸叫百裏奚,他犯了法,躲到貴國來了,請讓我們把他贖迴去治罪。”說著獻上五張黑色的上等羊皮。
楚成王想都沒想,就令人把百裏奚裝上囚車,讓秦國使者帶迴去。
百裏奚拜見秦穆公後,秦穆公想請他當相國。百裏奚推薦了自己的朋友蹇叔。秦穆公拜蹇叔為右相,拜百裏奚為左相。
沒多久,百裏奚的兒子也投奔到秦國來,被秦穆公拜為將軍。
鬼穀子說:“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而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者,可則決之。” 百裏奚用五張羊皮換來一位賢人的事,成為千古佳話。
時機要等,但是決斷絕對不能等。作出一個決斷要借鑒往事,研究現狀,預測未來,此三者缺一不可。所以,決策者必須慎重。一個成功的決策中往往包含著上述三者,坦普爾大學的創造者r·康惠爾作出的建校決策便和這三者都有聯係。
一百多年前,美國費城六個高中生向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懇求:“尊敬的先生,您可以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沒有錢,但真的很渴望上大學。我們中學即將畢業,有一定的基礎知識,您肯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看他們很可憐,又誠心求學,就答應了他們。這位牧師就是r·康惠爾。收下這六個高中學生後,他想:“一定還會有很多孩子像他們一樣因為沒錢而上不了大學,我應該為這些年輕的孩子辦一所大學。”
有了這個想法後,他開始付諸實踐,四處籌集建立大學所需要的資金。在那個時候,建立一所大學大約需要150萬美元。
康惠爾四處奔走,籌集錢財,希望人們慷慨解囊,幫助這些需要上學的年輕人。但是五年以後,他非常沮喪,因為這幾年來,他辛苦地到各處演講,籌集到的錢還不到1000美元,隻能算是創辦一所大學所需資金的九牛一毛。
有一天,當他走進一座教堂準備下周的演講的時候,發現這座教堂周圍的草都枯黃了,而且還東倒西歪的,一看就是很久沒有打理了。他把園丁叫過來,問道:“為什麽這座教堂周圍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的好呢?”園丁笑著迴答:“牧師先生,我猜您覺得這裏的草長得不好,是您拿這裏的草和其他地方的草作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自己的,卻很少去注意自己家的草地。”
這一席話讓康惠爾茅塞頓開。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中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在等待觀望中讓時間白白流逝,而沒有努力工作讓事情順著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他決定靜下心來認真演講,本來他是想放棄這個想法的。他想起曾經那些等待求學的孩子,想起他們現在的等待,想起他們以後的迷茫,他決定堅持下去。
康惠爾深深地意識到: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就能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屬於相信自己創造奇跡的人。於是,在這種信心的激勵下,康惠爾繼續投入自己的募捐事業中去。七年後,他募集到了800萬美元,這早已超過了他當初的估計。
後來,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一所大學拔地而起,這就是當年康惠爾集資建成的著名的坦普爾大學,它的建成是康惠爾分析過去、現在、未來局勢而作出的決斷。這是一個好的決斷,它讓很多有才卻讀不起大學的年輕人完成了深造的願望,為美國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作決斷的時候不僅要把握時機,還要順應人情。決斷前要聯係周圍的事物,研究它們之間複雜的關係,明了曆史,預測未來,參考現在,最終結合實情,才能作出一個最正確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