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絕不會立年氏之子為世子
關於我在王府後院當格格這件事! 作者:不愛喝豆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的這個做法,旁人不知道如何,四爺卻心跳如鼓,種種跡象都證明了,康熙這是打算將皇位傳給自己!
到了現在,能夠有資格競爭皇位的隻有自己與胤禵二人,可如今胤禵卻一直不被允許迴京,這其中的意思還不明顯嗎?
不過四爺還是穩得住的,這段時間為了表示自己的純孝,一直在暢春園與圓明園之間往返,對待康熙也越發恭敬了,半點差錯都挑不出來。
除此之外,就連對待那些日日跳腳的八爺黨,四爺也是很寬容的替他們與康熙說情,大有一種若是選了我當新皇,這些兄弟定會善待的樣子。
不僅如此,四爺還將弘曆找了過去,頭一次與弘曆透露出自己想要爭奪皇位的想法。
實際上有了語鶯三五不時的與弘曆透露,加之四爺也從來沒有對弘曆掩飾過,弘曆對這件事就算不了解全部,但也知道三成,弘曆說道:
“請阿瑪放心,兒子雖然蠢笨,但也絕不會給阿瑪拖後腿的。這段時間兒子會早些完成功課,爭取在皇瑪法身邊多加陪伴。”
四爺欣慰點頭:“你明白便好。我的這些兒子中,隻有你最為聰慧,你也最得你皇瑪法的看中,若是你能夠辦好此事,想來以後得前途必定不會太小。”
誰能想到,向來都是腳踏實地,從來不說大話空話的四爺,也會對著自己的兒子畫大餅,但總的來說,現階段的確是弘曆時四爺最好的繼承人。
至於為什麽是現階段,原因便是年側福晉的孩子已經出生了,而且還是一個阿哥。
這個小阿哥不過滿月便被四爺給賜了名字,喚作福惠,隻聽這個名字,就能想到四爺對年側福晉與她的孩子的偏愛,便是連小名都與眾不同。
但那個孩子現如今才出生不久,四爺爺看不出來這個孩子以後究竟會如何,所以並沒有將這個小阿哥算在其內,而且依著四爺的長遠眼光來看,以後就算是這個小兒子有出息,四爺也很難將皇位傳給他,因為年側福晉是漢軍旗,大清還沒有漢軍旗出身的阿哥成為皇上。
康熙的額娘佟佳氏看似是漢軍旗出身,但人家的祖上佟養性、佟養正乃是女真人出身,實際上也算不得漢人。(百度上麵這樣說的,具體的作者沒有深入了解過,本文便以此設定。)
不過規矩都是死的,四爺現如今的想法是以弘曆為主,但以後誰又能知道呢?
但好在雍親王府不管內裏妻妾們是怎麽爭鬥,但是對外都是一致的,無論是烏拉那拉氏、年家,還是語鶯背後的輝發那拉氏都在一起使勁,幫助四爺穩定朝堂,排除異己。
這一日康熙派人將四爺叫了過去,看著麵前年過三十的胤禛,康熙怔怔的有些出神。
此時的四爺還在行禮,臉上卻沒有半點不耐煩的神情,垂著頭很是恭敬。
良久,康熙這才叫四爺起身坐下。
“朕思來想去,這麽多年最愧對的便是老大和老二了。”
四爺哪裏敢聽這種話,忙是起身又要下跪,康熙擺手製止道:“今日隻是咱們爺倆之間的對話,也不必這樣拘謹,坐著聽便是。”
四爺猶豫著起身坐下,“皇阿瑪是皇上,皇上不會錯。”
“皇上怎麽就不會犯錯呢?康熙十八年時的那場地龍翻身,朕也是下過罪己詔的,雖然隻是口諭,但是身為皇帝也不得不低頭。”
四爺不明白康熙與子說這些話究竟是什麽意思,但他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從前的那些善辯之言在麵對康熙時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你們這些兄弟中,我最疼愛的便是胤礽,其次就是老大了,老大早年又養在宮外,朕多疼了一些也是人之常情,隻是沒有想到事情會到了那個地步。”
四爺明白康熙指的是當年大哥胤褆與太子二哥之間的爭鬥,兩人真的都是恨不得對方死的存在,但說到底還不是都失敗了。
一切皆憑著帝王喜怒,四爺也是那個時候才想要擺脫康熙為他設定的賢王之路,對那個位置產生了渴望,誰又不想成為萬人之上,掌握旁人生死的存在。
康熙看向四爺道:“就像你如今一樣,弘曆是你這些孩子中最聰慧機敏的,從前你也最喜歡弘曆,但自從你的側福晉年氏之子誕下後,你對弘曆的寵愛也漸漸變少,難保以後你不會產生將年氏之子作為繼承人的打算。”
四爺忙是跪下,額角已經冒出了冷汗:“皇阿瑪,兒臣絕不會這樣做的,年氏到底是漢人,兒臣會偏愛些,但絕不會立年氏之子當做世子。”
“朕相信你此時說的話是心裏話, 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時間長了你自然會偏了心,違背自己的誓言。
想當年,朕在赫舍裏氏臨終前就這樣承諾過,在太皇太後的病床前也保證過,可現如今胤礽還不是隻能住在鹹安宮中動彈不得,你大哥也一直被幽禁在他的府邸中。
不過胤褆倒是想得開,這麽多年倒是沒有少給朕添孫子孫女。”
四爺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畢竟這些都是事實,而且他的確無法保證以後的事情,隻好沉默應對,隻希望康熙能夠將話挑明。
依靠在病床上的康熙看著身子很是虛弱,但那雙眼睛依然明亮有神,直直的盯著四爺一眨不眨:
“老四,朕決定傳位與你,你覺得如何?”
四爺感覺整個人都要顫抖,這是激動與興奮導致的,而且麵對康熙這樣直白的話,四爺連拒絕都不想拒絕,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就再也沒有了。
砰砰砰!
四爺連磕了三個響頭,道:“兒臣必不會辜負皇阿瑪的期待,定會完成皇阿瑪的囑托,守護好大清江山!”
“告訴朕,若是你當了皇帝,你會如何?”
四爺眼神堅定:“若是兒臣成為皇帝,必定會善待兄弟,隻要不是謀逆大罪,兒臣必不會傷及性命!”
“但願你能夠履行你自己的承諾,不要像朕一樣,去吧……”
到了現在,能夠有資格競爭皇位的隻有自己與胤禵二人,可如今胤禵卻一直不被允許迴京,這其中的意思還不明顯嗎?
不過四爺還是穩得住的,這段時間為了表示自己的純孝,一直在暢春園與圓明園之間往返,對待康熙也越發恭敬了,半點差錯都挑不出來。
除此之外,就連對待那些日日跳腳的八爺黨,四爺也是很寬容的替他們與康熙說情,大有一種若是選了我當新皇,這些兄弟定會善待的樣子。
不僅如此,四爺還將弘曆找了過去,頭一次與弘曆透露出自己想要爭奪皇位的想法。
實際上有了語鶯三五不時的與弘曆透露,加之四爺也從來沒有對弘曆掩飾過,弘曆對這件事就算不了解全部,但也知道三成,弘曆說道:
“請阿瑪放心,兒子雖然蠢笨,但也絕不會給阿瑪拖後腿的。這段時間兒子會早些完成功課,爭取在皇瑪法身邊多加陪伴。”
四爺欣慰點頭:“你明白便好。我的這些兒子中,隻有你最為聰慧,你也最得你皇瑪法的看中,若是你能夠辦好此事,想來以後得前途必定不會太小。”
誰能想到,向來都是腳踏實地,從來不說大話空話的四爺,也會對著自己的兒子畫大餅,但總的來說,現階段的確是弘曆時四爺最好的繼承人。
至於為什麽是現階段,原因便是年側福晉的孩子已經出生了,而且還是一個阿哥。
這個小阿哥不過滿月便被四爺給賜了名字,喚作福惠,隻聽這個名字,就能想到四爺對年側福晉與她的孩子的偏愛,便是連小名都與眾不同。
但那個孩子現如今才出生不久,四爺爺看不出來這個孩子以後究竟會如何,所以並沒有將這個小阿哥算在其內,而且依著四爺的長遠眼光來看,以後就算是這個小兒子有出息,四爺也很難將皇位傳給他,因為年側福晉是漢軍旗,大清還沒有漢軍旗出身的阿哥成為皇上。
康熙的額娘佟佳氏看似是漢軍旗出身,但人家的祖上佟養性、佟養正乃是女真人出身,實際上也算不得漢人。(百度上麵這樣說的,具體的作者沒有深入了解過,本文便以此設定。)
不過規矩都是死的,四爺現如今的想法是以弘曆為主,但以後誰又能知道呢?
但好在雍親王府不管內裏妻妾們是怎麽爭鬥,但是對外都是一致的,無論是烏拉那拉氏、年家,還是語鶯背後的輝發那拉氏都在一起使勁,幫助四爺穩定朝堂,排除異己。
這一日康熙派人將四爺叫了過去,看著麵前年過三十的胤禛,康熙怔怔的有些出神。
此時的四爺還在行禮,臉上卻沒有半點不耐煩的神情,垂著頭很是恭敬。
良久,康熙這才叫四爺起身坐下。
“朕思來想去,這麽多年最愧對的便是老大和老二了。”
四爺哪裏敢聽這種話,忙是起身又要下跪,康熙擺手製止道:“今日隻是咱們爺倆之間的對話,也不必這樣拘謹,坐著聽便是。”
四爺猶豫著起身坐下,“皇阿瑪是皇上,皇上不會錯。”
“皇上怎麽就不會犯錯呢?康熙十八年時的那場地龍翻身,朕也是下過罪己詔的,雖然隻是口諭,但是身為皇帝也不得不低頭。”
四爺不明白康熙與子說這些話究竟是什麽意思,但他也不知道說些什麽,從前的那些善辯之言在麵對康熙時竟是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你們這些兄弟中,我最疼愛的便是胤礽,其次就是老大了,老大早年又養在宮外,朕多疼了一些也是人之常情,隻是沒有想到事情會到了那個地步。”
四爺明白康熙指的是當年大哥胤褆與太子二哥之間的爭鬥,兩人真的都是恨不得對方死的存在,但說到底還不是都失敗了。
一切皆憑著帝王喜怒,四爺也是那個時候才想要擺脫康熙為他設定的賢王之路,對那個位置產生了渴望,誰又不想成為萬人之上,掌握旁人生死的存在。
康熙看向四爺道:“就像你如今一樣,弘曆是你這些孩子中最聰慧機敏的,從前你也最喜歡弘曆,但自從你的側福晉年氏之子誕下後,你對弘曆的寵愛也漸漸變少,難保以後你不會產生將年氏之子作為繼承人的打算。”
四爺忙是跪下,額角已經冒出了冷汗:“皇阿瑪,兒臣絕不會這樣做的,年氏到底是漢人,兒臣會偏愛些,但絕不會立年氏之子當做世子。”
“朕相信你此時說的話是心裏話, 但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時間長了你自然會偏了心,違背自己的誓言。
想當年,朕在赫舍裏氏臨終前就這樣承諾過,在太皇太後的病床前也保證過,可現如今胤礽還不是隻能住在鹹安宮中動彈不得,你大哥也一直被幽禁在他的府邸中。
不過胤褆倒是想得開,這麽多年倒是沒有少給朕添孫子孫女。”
四爺不知道該說些什麽,畢竟這些都是事實,而且他的確無法保證以後的事情,隻好沉默應對,隻希望康熙能夠將話挑明。
依靠在病床上的康熙看著身子很是虛弱,但那雙眼睛依然明亮有神,直直的盯著四爺一眨不眨:
“老四,朕決定傳位與你,你覺得如何?”
四爺感覺整個人都要顫抖,這是激動與興奮導致的,而且麵對康熙這樣直白的話,四爺連拒絕都不想拒絕,生怕錯過了這個機會就再也沒有了。
砰砰砰!
四爺連磕了三個響頭,道:“兒臣必不會辜負皇阿瑪的期待,定會完成皇阿瑪的囑托,守護好大清江山!”
“告訴朕,若是你當了皇帝,你會如何?”
四爺眼神堅定:“若是兒臣成為皇帝,必定會善待兄弟,隻要不是謀逆大罪,兒臣必不會傷及性命!”
“但願你能夠履行你自己的承諾,不要像朕一樣,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