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伊坐在自己的專位上,將九卿依次叫出來吩咐,等到她把西涼戰事相關的後續部署一一布置妥當,又問了問才心滿意足停歇下來,看了一眼後邊的珠簾,然後眼神望向馬日磾。
自楊伊進京之後,一般朝會的慣例,一般是楊伊首先安排一下她認為重要的工作,等她安排之後才是其他人的表演時間。
雖然多有人不滿此時朝中的狀況,但是他們攻擊和不滿的對象卻也隻是楊伊的私德,的確,發明各種娛樂,喜愛美食美酒美人的楊伊的確不是一個好的表率,但是這是攝政,離皇位也就隻有一步之遙的最頂層人物。
這般人物,私德也已經限製不了,看的是所作所為,隻要把這個四麵漏風的帝國維持下去,那麽就是一代明君,反之,做的再怎麽好,最後的評價也不會怎麽樣。
依照順序,應該是由此時僅存的三公之一,太尉馬日磾發言了。
他緩步走出朝列,拿著笏板匆匆瞥了一眼,準備開始發言。
“微臣有本啟奏。”一個身穿緋紅官服的人從文官隊列裏走出來,馬日磾此時忽然心跳加快,抓著笏板的手也有些不穩。
出來的人叫王芬,青州東平人,為名士“八廚”之一,是之前何進陣營中的中堅人物。
延熹九年,牢修誣告李膺等大臣結黨營私,於是桓帝震怒下發動了著名的“黨錮之禍”,王芬有大名於天下,亦在廢錮之列。
自此他們這些“正直”之人被廢除、流放,朝中“奸邪”之人更加肆無忌憚的糾結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於是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而王芬位列“八廚”之一,廚者,稱讚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財救濟世人的名士。
三君,是三個受人敬仰的人,為:竇武、劉淑、陳蕃;劉表與名士七人為友,時號“江夏八俊”,那七人為:汝南陳翔,字仲麟;同郡範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渤海範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同郡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晊,字公孝。
八顧,,士大夫互相標榜,稱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等八人為八顧;顧,謂能以德行引導他人之意。
建寧元年,清流領袖三君之二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殺害;第二年,劉宏掀起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大肆殺害天下豪傑和儒學行義之人,王芬不得不再度流亡藏匿。前後禁錮長達十九年。
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爆發,表麵上是在中郎將皇甫嵩、中常侍呂強的建議下,漢靈帝廢除了對黨人的禁錮,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王芬也在此列,此時為郎官。
“王大人所奏何事?”
太後與王芬完全沒有顧忌已經走出隊列準備議事的馬日磾,太後心滿意足得摩挲著扶手上的雕飾,她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
讓過去的一切成為雲煙,太後閉上眼睛,一滴淚珠滾落下來,那個負心人的所有遺產,她會一一抹去。
“微臣參太尉馬日磾貪贓故意縱放欽犯。”王芬左手捏著笏板,右手從袖中拿出一紙文書。“這是欽犯皇甫堅壽的供狀。”
“皇甫堅壽招認,太尉馬日磾向其索要金幣五萬,,拿了錢就保他安然出獄。”王芬彎下腰將手中的供詞交給太監,由那太監將這供詞送進珠簾之後。
“荒唐,這分明就是構陷,王芬,太尉尚未說話,焉有你說話的餘地?太後,攝政殿下,微臣參王芬擾亂朝儀。”此時禦史韓馥趕緊站出來為馬日磾講話,他一向與馬日磾交好,雖然某種程度上也是當初何進提拔的官員,不過何進已經沒了,他自然換了隊站,此時站出來對王芬嗬斥一番。
“太尉尚未說話,韓文節又何必這麽快出來做狗,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情弊?”王芬的嗓門也不比韓馥小,兩人很快就進入了彼此人身攻擊的語言交流中。
珠簾之後的女人早已把爛熟於胸的供詞假模假式的看過一遍,然後命宦官將供詞拿給楊伊看過。
楊伊坐在椅子上接過供詞抬起眼皮掃了一眼,然後才遞給此時正有些慌神的馬日磾。
“太尉仔細看。”
“是,攝政殿下。”
馬日磾身為太尉,自身也是才思敏捷,這份供詞匆匆掃過兩眼就將其中的經過諳熟於胸,皇甫堅壽在供詞上說,馬日磾在其入獄後不久便派家仆上門向他索賄,表示隻要他願意掏錢,馬日磾就肯放縱他逃走,並表示馬日磾對其父皇甫嵩多有同情。
供詞之中詳細記錄了馬日磾索賄的時間地點和過程,並且還記錄了馬日磾派來索賄的仆人與掮客的姓名。
乍看之下,馬日磾也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過?或者是自己家人做下了?
馬日磾雖然也有些懷疑是有人蓄意放縱了皇甫堅壽,以此來威脅自己,這是逼迫自己戰隊,或者引罪自退,然而現在的形勢,斷然不能輕易舍棄,不然就要在朝堂之上落了下風,失去這段時間營造的良好局麵。
“啟稟太後,攝政殿下,微臣敢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臣為漢臣,兢兢業業,還望……”
“證據確鑿,太尉大人就如此想要輕易的撇開幹係?”
說話的是議郎賈琮,他為官清廉,像是沒有派係,一向很得朝官們推崇,這句話一出來下麵的文武群僚立刻喧嘩起來。
馬日磾捏著的笏板瞬時被汗水弄得有些滑手,他忽然意識到太後那邊的目的並不是針對長公主那邊,而是先清場,也就是自己這等人了。
如此以來,隻要勝了,那麽就萬可無憂了。
低估了,馬日磾偷眼望了一眼珠簾,他的目光無法穿透上好霞浦南珠製成的厚厚簾子,卻依舊能感覺到簾子後主人誌得意滿的笑容。
“啟稟太後,臣這裏有一份前雍州刺史劉陶的密奏。”賈琮從袖口裏摸出一份奏折:“劉子奇冒死彈劾馬太尉。”
賈琮聲若洪鍾將明堂宮大殿之內喧嘩之聲全部壓下。
“前雍州刺史劉陶奏報,茂陵令奉皇命嚴查土地兼並一事,發現有一大戶兼並民田千頃,尚未查明便被人暗殺,滿門被人滅口。
時任雍州此時劉陶冒死與別駕嚴查,發現兼並民田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太尉的公子,殺害茂陵令滿門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太尉家的門客!”
“劉刺史移文廷尉請捉拿馬氏子歸案,卻石沉大海,後前任太尉楊賜接手此案,並遣人到雍州湮滅證據,馬太尉更是修書劉刺史,說他行事荒謬讓他再仔細查驗。”賈琮此時卻是一臉激憤,眾目睽睽之下也不顧什麽體麵:“馬日磾,你兒子貪贓枉法,妄殺朝廷命官,此事你知道不知道?你身為太尉,為三公之尊,如此之舉,今日當著大漢勳卿之麵,有何麵目立於朝堂,是不是該羞憤撞死在此?”
此時,馬日磾長吸一口氣,他胸腹之中似有炭火在燃燒。太後這邊多方構陷反而激起了他的鬥誌,看著情勢,這不是讓他丟官棄職就能完結的,這是要他馬氏一族滿門性命。
他這一門,可是馬氏一族的門麵,也就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馬騰一脈,隻是偏支。
“太後,攝政殿下容稟,微臣之子,或卻有不端之舉,然而劉刺史為何一口咬定茂陵令一家是吾家將所殺呢?”馬日磾大大方方承認其子行為不好,這麽一說,已經是將兒子的前途毀於一旦了,察舉製,道德占比很重的。
“太後,攝政殿下,清查天下田土兼並,壓抑豪強,本來就是微臣提議先帝推行的政策,我馬氏一族,自當年先祖幸為漢勳,至今若有千頃良田,這算多?”
馬日磾說道這裏,心裏發覺有些不對勁,朝堂之上似乎哪裏說不出的怪異,不過他還是接著講下去,唯有奪迴話語權才能反擊太後的陰謀。
“再說皇甫堅壽,臣奉命審理前左中郎將皇甫嵩謀反之事,判處極刑,此子自然對主理此案的吾含恨在心,臣認為,正是臣秉公斷案,所以才被此子攀咬汙蔑以報複,請太後,攝政殿下明察。
微臣入朝以來,為先帝出策,打擊名族豪強,自然為人所銜恨,設局報複微臣那是自然,臣請禦史台派遣監察禦史查明此二事。”
禦史台的長官禦史大夫為翰林學士陳曦兼任,這是長公主一脈,把案子的主導權轉移到禦史台手上,那便是馬太尉反戈一擊的開始。
禦史大夫自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
前漢沿置,品秩二千石,負責監察百官,輔佐丞相,為丞相的助手,相當於副丞相。
成帝綏和元年,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光武帝漢興後又改為司空,司空不在禦史台,“侍禦史之率”的名義改屬中丞,如今司空之名改為禦史大夫,禦史台仍歸禦史大夫處置。
先秦的禦史本為殿中執法官及文書,秦始置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位次左、右丞相,禦史大夫地位遠低於丞相和太尉,秦時丞相和太尉品秩均為一萬石,禦史大夫品秩為兩千石,丞相和太尉為金印紫綬,禦史大夫則是銀印青綬。
漢沿置,秩中二千石,禦史大夫為副丞相,凡軍國大計,皇帝常和丞相共同議決,丞相位缺,也可由禦史大夫升任,由於禦史和皇帝親近,故群臣奏事須由他向上轉達,皇帝下詔書,則先下禦史,再達丞相、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可利用禦史大夫督察和牽製丞相。
不過此為漢初之情況,漢初,諸王國也設此職,景帝中元三年時省去。
西漢時,禦史大夫屬官有禦史中丞、侍禦史、繡衣禦史等;禦史中丞之秩為千石,其職掌是外督部刺史或守、令,在朝可舉劾百官,又主管朝中或地方上某些有關刑獄之事,如武帝時禦史中丞鹹宣治主父偃及淮南王獄。
侍禦史員十五人,秩為六百石,其職掌是舉奏百官的非法和違失,也可奉詔逮捕和拷問有罪的官吏;繡衣禦史不常置,其職務其實和後世某朝的錦衣衛相仿。
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複為禦史大夫,元壽二年,又改名大司空;光武帝於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司空的“大”字,改稱司空,楊伊進京之後,複改司空為禦史大夫,並成為執法和監察機構的首腦人物。
“太尉才思敏捷,果然是文過可以飾非。”賈琮斥責道:“證據確鑿,太尉到了這個時候還不認罪麽?”
這個直腸子,馬日磾看著賈琮,知道此人清廉自守,如今怕是被人利用給當了刀。
馬日磾思考著,眼下這個局麵如果是太後操縱,那麽應該不會有什麽後手了,等此事平歇,讓禦史台把此事抹平之後就要把賈琮弄到偏遠州郡,這個人實在是個定時炸彈,留在朝裏禍患太多。
不過如今這局麵,還需要撐過去,隻要撐過去,那麽這賈琮之流,算不上什麽。
“微臣崔烈認罪。”此時,忽然廷尉崔烈走出朝班跪在前麵:“微臣收受皇甫氏金幣萬枚,為皇甫堅壽減輕刑罰;此前為太尉子之事,曾受長安莊園一處。”
背叛!馬日磾轉過頭,這個馬日磾一直認為鐵杆的老朋友居然背叛了自己。
“皇甫堅壽之事因為牽扯甚大,所以馬太尉曾經修書與我,讓我為他遮掩。”崔烈此時叩首道:“關於如何遮掩,怎樣籌謀,我有馬太尉的手書在我處作為證據。”
好個二五仔,我子虛烏有的手書你倒也能弄來,馬日磾此時雙目注視著這位一直唯唯諾諾的廷尉,如今才知此人之歹毒;眼看事情一步步按照籌劃落入自己的布局之中,珠簾後的太後再也按捺不住大告成功的欣喜。
她已經掩飾不住自己的得意了,如今是在朝廷勳卿麵前,讓那些士族們瞧瞧自己的力量,這大漢皇位該是誰的還是誰的。
“陳學士,事涉太尉,此事你們禦史台意欲如何查?”
自楊伊進京之後,一般朝會的慣例,一般是楊伊首先安排一下她認為重要的工作,等她安排之後才是其他人的表演時間。
雖然多有人不滿此時朝中的狀況,但是他們攻擊和不滿的對象卻也隻是楊伊的私德,的確,發明各種娛樂,喜愛美食美酒美人的楊伊的確不是一個好的表率,但是這是攝政,離皇位也就隻有一步之遙的最頂層人物。
這般人物,私德也已經限製不了,看的是所作所為,隻要把這個四麵漏風的帝國維持下去,那麽就是一代明君,反之,做的再怎麽好,最後的評價也不會怎麽樣。
依照順序,應該是由此時僅存的三公之一,太尉馬日磾發言了。
他緩步走出朝列,拿著笏板匆匆瞥了一眼,準備開始發言。
“微臣有本啟奏。”一個身穿緋紅官服的人從文官隊列裏走出來,馬日磾此時忽然心跳加快,抓著笏板的手也有些不穩。
出來的人叫王芬,青州東平人,為名士“八廚”之一,是之前何進陣營中的中堅人物。
延熹九年,牢修誣告李膺等大臣結黨營私,於是桓帝震怒下發動了著名的“黨錮之禍”,王芬有大名於天下,亦在廢錮之列。
自此他們這些“正直”之人被廢除、流放,朝中“奸邪”之人更加肆無忌憚的糾結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於是共相標榜,指天下名士,為之稱號。
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顧”,次曰“八及”,次曰“八廚”,而王芬位列“八廚”之一,廚者,稱讚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財救濟世人的名士。
三君,是三個受人敬仰的人,為:竇武、劉淑、陳蕃;劉表與名士七人為友,時號“江夏八俊”,那七人為:汝南陳翔,字仲麟;同郡範滂,字孟博;魯國孔昱,字世元;渤海範康,字仲真,山陽檀敷,字文友;同郡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晊,字公孝。
八顧,,士大夫互相標榜,稱郭林宗、宗慈、巴肅、夏馥、範滂、尹勳、蔡衍、羊陟等八人為八顧;顧,謂能以德行引導他人之意。
建寧元年,清流領袖三君之二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殺害;第二年,劉宏掀起了“第二次黨錮之禍”,大肆殺害天下豪傑和儒學行義之人,王芬不得不再度流亡藏匿。前後禁錮長達十九年。
中平元年,黃巾之亂爆發,表麵上是在中郎將皇甫嵩、中常侍呂強的建議下,漢靈帝廢除了對黨人的禁錮,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王芬也在此列,此時為郎官。
“王大人所奏何事?”
太後與王芬完全沒有顧忌已經走出隊列準備議事的馬日磾,太後心滿意足得摩挲著扶手上的雕飾,她苦苦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
讓過去的一切成為雲煙,太後閉上眼睛,一滴淚珠滾落下來,那個負心人的所有遺產,她會一一抹去。
“微臣參太尉馬日磾貪贓故意縱放欽犯。”王芬左手捏著笏板,右手從袖中拿出一紙文書。“這是欽犯皇甫堅壽的供狀。”
“皇甫堅壽招認,太尉馬日磾向其索要金幣五萬,,拿了錢就保他安然出獄。”王芬彎下腰將手中的供詞交給太監,由那太監將這供詞送進珠簾之後。
“荒唐,這分明就是構陷,王芬,太尉尚未說話,焉有你說話的餘地?太後,攝政殿下,微臣參王芬擾亂朝儀。”此時禦史韓馥趕緊站出來為馬日磾講話,他一向與馬日磾交好,雖然某種程度上也是當初何進提拔的官員,不過何進已經沒了,他自然換了隊站,此時站出來對王芬嗬斥一番。
“太尉尚未說話,韓文節又何必這麽快出來做狗,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情弊?”王芬的嗓門也不比韓馥小,兩人很快就進入了彼此人身攻擊的語言交流中。
珠簾之後的女人早已把爛熟於胸的供詞假模假式的看過一遍,然後命宦官將供詞拿給楊伊看過。
楊伊坐在椅子上接過供詞抬起眼皮掃了一眼,然後才遞給此時正有些慌神的馬日磾。
“太尉仔細看。”
“是,攝政殿下。”
馬日磾身為太尉,自身也是才思敏捷,這份供詞匆匆掃過兩眼就將其中的經過諳熟於胸,皇甫堅壽在供詞上說,馬日磾在其入獄後不久便派家仆上門向他索賄,表示隻要他願意掏錢,馬日磾就肯放縱他逃走,並表示馬日磾對其父皇甫嵩多有同情。
供詞之中詳細記錄了馬日磾索賄的時間地點和過程,並且還記錄了馬日磾派來索賄的仆人與掮客的姓名。
乍看之下,馬日磾也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過?或者是自己家人做下了?
馬日磾雖然也有些懷疑是有人蓄意放縱了皇甫堅壽,以此來威脅自己,這是逼迫自己戰隊,或者引罪自退,然而現在的形勢,斷然不能輕易舍棄,不然就要在朝堂之上落了下風,失去這段時間營造的良好局麵。
“啟稟太後,攝政殿下,微臣敢以性命擔保絕無此事,臣為漢臣,兢兢業業,還望……”
“證據確鑿,太尉大人就如此想要輕易的撇開幹係?”
說話的是議郎賈琮,他為官清廉,像是沒有派係,一向很得朝官們推崇,這句話一出來下麵的文武群僚立刻喧嘩起來。
馬日磾捏著的笏板瞬時被汗水弄得有些滑手,他忽然意識到太後那邊的目的並不是針對長公主那邊,而是先清場,也就是自己這等人了。
如此以來,隻要勝了,那麽就萬可無憂了。
低估了,馬日磾偷眼望了一眼珠簾,他的目光無法穿透上好霞浦南珠製成的厚厚簾子,卻依舊能感覺到簾子後主人誌得意滿的笑容。
“啟稟太後,臣這裏有一份前雍州刺史劉陶的密奏。”賈琮從袖口裏摸出一份奏折:“劉子奇冒死彈劾馬太尉。”
賈琮聲若洪鍾將明堂宮大殿之內喧嘩之聲全部壓下。
“前雍州刺史劉陶奏報,茂陵令奉皇命嚴查土地兼並一事,發現有一大戶兼並民田千頃,尚未查明便被人暗殺,滿門被人滅口。
時任雍州此時劉陶冒死與別駕嚴查,發現兼並民田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太尉的公子,殺害茂陵令滿門的不是別人,正是馬太尉家的門客!”
“劉刺史移文廷尉請捉拿馬氏子歸案,卻石沉大海,後前任太尉楊賜接手此案,並遣人到雍州湮滅證據,馬太尉更是修書劉刺史,說他行事荒謬讓他再仔細查驗。”賈琮此時卻是一臉激憤,眾目睽睽之下也不顧什麽體麵:“馬日磾,你兒子貪贓枉法,妄殺朝廷命官,此事你知道不知道?你身為太尉,為三公之尊,如此之舉,今日當著大漢勳卿之麵,有何麵目立於朝堂,是不是該羞憤撞死在此?”
此時,馬日磾長吸一口氣,他胸腹之中似有炭火在燃燒。太後這邊多方構陷反而激起了他的鬥誌,看著情勢,這不是讓他丟官棄職就能完結的,這是要他馬氏一族滿門性命。
他這一門,可是馬氏一族的門麵,也就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馬騰一脈,隻是偏支。
“太後,攝政殿下容稟,微臣之子,或卻有不端之舉,然而劉刺史為何一口咬定茂陵令一家是吾家將所殺呢?”馬日磾大大方方承認其子行為不好,這麽一說,已經是將兒子的前途毀於一旦了,察舉製,道德占比很重的。
“太後,攝政殿下,清查天下田土兼並,壓抑豪強,本來就是微臣提議先帝推行的政策,我馬氏一族,自當年先祖幸為漢勳,至今若有千頃良田,這算多?”
馬日磾說道這裏,心裏發覺有些不對勁,朝堂之上似乎哪裏說不出的怪異,不過他還是接著講下去,唯有奪迴話語權才能反擊太後的陰謀。
“再說皇甫堅壽,臣奉命審理前左中郎將皇甫嵩謀反之事,判處極刑,此子自然對主理此案的吾含恨在心,臣認為,正是臣秉公斷案,所以才被此子攀咬汙蔑以報複,請太後,攝政殿下明察。
微臣入朝以來,為先帝出策,打擊名族豪強,自然為人所銜恨,設局報複微臣那是自然,臣請禦史台派遣監察禦史查明此二事。”
禦史台的長官禦史大夫為翰林學士陳曦兼任,這是長公主一脈,把案子的主導權轉移到禦史台手上,那便是馬太尉反戈一擊的開始。
禦史大夫自秦代始置,負責監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詔命文書等。
前漢沿置,品秩二千石,負責監察百官,輔佐丞相,為丞相的助手,相當於副丞相。
成帝綏和元年,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光武帝漢興後又改為司空,司空不在禦史台,“侍禦史之率”的名義改屬中丞,如今司空之名改為禦史大夫,禦史台仍歸禦史大夫處置。
先秦的禦史本為殿中執法官及文書,秦始置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位次左、右丞相,禦史大夫地位遠低於丞相和太尉,秦時丞相和太尉品秩均為一萬石,禦史大夫品秩為兩千石,丞相和太尉為金印紫綬,禦史大夫則是銀印青綬。
漢沿置,秩中二千石,禦史大夫為副丞相,凡軍國大計,皇帝常和丞相共同議決,丞相位缺,也可由禦史大夫升任,由於禦史和皇帝親近,故群臣奏事須由他向上轉達,皇帝下詔書,則先下禦史,再達丞相、諸侯王或守相,因而皇帝可利用禦史大夫督察和牽製丞相。
不過此為漢初之情況,漢初,諸王國也設此職,景帝中元三年時省去。
西漢時,禦史大夫屬官有禦史中丞、侍禦史、繡衣禦史等;禦史中丞之秩為千石,其職掌是外督部刺史或守、令,在朝可舉劾百官,又主管朝中或地方上某些有關刑獄之事,如武帝時禦史中丞鹹宣治主父偃及淮南王獄。
侍禦史員十五人,秩為六百石,其職掌是舉奏百官的非法和違失,也可奉詔逮捕和拷問有罪的官吏;繡衣禦史不常置,其職務其實和後世某朝的錦衣衛相仿。
成帝綏和元年,更名禦史大夫為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複為禦史大夫,元壽二年,又改名大司空;光武帝於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司空的“大”字,改稱司空,楊伊進京之後,複改司空為禦史大夫,並成為執法和監察機構的首腦人物。
“太尉才思敏捷,果然是文過可以飾非。”賈琮斥責道:“證據確鑿,太尉到了這個時候還不認罪麽?”
這個直腸子,馬日磾看著賈琮,知道此人清廉自守,如今怕是被人利用給當了刀。
馬日磾思考著,眼下這個局麵如果是太後操縱,那麽應該不會有什麽後手了,等此事平歇,讓禦史台把此事抹平之後就要把賈琮弄到偏遠州郡,這個人實在是個定時炸彈,留在朝裏禍患太多。
不過如今這局麵,還需要撐過去,隻要撐過去,那麽這賈琮之流,算不上什麽。
“微臣崔烈認罪。”此時,忽然廷尉崔烈走出朝班跪在前麵:“微臣收受皇甫氏金幣萬枚,為皇甫堅壽減輕刑罰;此前為太尉子之事,曾受長安莊園一處。”
背叛!馬日磾轉過頭,這個馬日磾一直認為鐵杆的老朋友居然背叛了自己。
“皇甫堅壽之事因為牽扯甚大,所以馬太尉曾經修書與我,讓我為他遮掩。”崔烈此時叩首道:“關於如何遮掩,怎樣籌謀,我有馬太尉的手書在我處作為證據。”
好個二五仔,我子虛烏有的手書你倒也能弄來,馬日磾此時雙目注視著這位一直唯唯諾諾的廷尉,如今才知此人之歹毒;眼看事情一步步按照籌劃落入自己的布局之中,珠簾後的太後再也按捺不住大告成功的欣喜。
她已經掩飾不住自己的得意了,如今是在朝廷勳卿麵前,讓那些士族們瞧瞧自己的力量,這大漢皇位該是誰的還是誰的。
“陳學士,事涉太尉,此事你們禦史台意欲如何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