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兒洗漱完,換了一身衣服出來,感覺全身都清爽。
“奶,早飯吃什麽。”進到堂屋,看到楊老太在等著她一起吃早飯。
“紅薯渣餅子,白粥,還有你最喜歡的小青菜。”一邊說一邊幫她舀了一碗粥。
真奇怪,大家都喜歡吃肉,我乖孫女卻喜歡吃青菜。說什麽要葷素搭配吃起來才健康,不能隻吃肉,每頓都要有青菜。
“嗯,謝謝奶,還是奶最懂我。”小草兒撲到楊老太懷裏,在她臉上啵唧地親了一口。
楊老太看著孫女一口青菜一口粥,再吃一口餅子,吃得那是一個香。
“奶,您怎麽不吃,難道看著我吃您就能飽啦?”小草兒打趣楊老太道。
“那可不是,看你吃得這麽香,奶就是不吃也飽了。奶還在想今天的早飯是不是加了什麽進去。”
“那您想出來了嗎?”小草兒又夾了一筷子青菜往嘴裏送。
“沒有。”楊老太搖搖頭。
“但我想到了。”小草兒繼續咬了一口餅子。
“哈,你怎麽想到的。”
“看到奶就想到了呀!”
“是什麽?”
“肯定是我奶的愛心啦,加了我奶的愛心,早飯才會比以前更香。”嗬嗬嗬!
楊老太愣了一下,哈哈哈,“別說,還真是。”
一老一小都被自己逗笑了。
她們倆吃過早飯後,楊大山李氏夫妻從地裏忙完迴來了。
“小草兒,早上娘已經把泡好的粉條撈起來了,到時你帶過去直接煮就行了,也裝了一些,你看下夠不夠,我現在去菜園子裏給你拔些青菜和蔥,辣椒也摘幾個一起帶上。”李氏一進院門就說。
楊大山夫妻每天一早一晚,都去地田走一圈,把地的活做了再迴來的紅薯粉。
兩個作坊都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不每天過去,現在就專門在家做粉條。
主要現在粉條還沒想好怎麽賣,每天都是楊大山夫妻和蓮花小蘭幾個人做就可以了,曬幹就收起來放好,已經存了有五六十斤了。
今天去縣城主要是看哥哥們,另外就是看看華明哥哥在不在鄭府,在的話可以談談粉條的事,定下來後再加大力度生產。
小草兒連忙拉住李氏說:“娘,不用忙了,菜這些我和奶剛才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先吃早飯吧。”
“那好,準備好就行,等下讓你爹趕馬車送你們去。”李氏一邊洗手一邊說。
“娘,爹送我們去,那您這裏能忙得過來嗎?”小草兒現在才想起他爹現在每天都有任務。
“沒事,我慢慢做,又不趕時間,能做多少就多少。”李氏摸了摸閨女頭上的小揪揪說。
閨女為家裏操持,一開始李氏為閨女感到自豪的,慢慢地變得既是自豪又心疼,都怪自己夫妻倆沒本事,要家裏最小的閨女為一大家子操心生計,沒辦法,自己隻能把閨女交待的所有事情都做好,不給他們拖後腿。
楊大山一口粥一口餅,還抽空跟李氏說了句:“對,對,你們慢慢來,我們看過大毛他們就迴來。你們先把粉條做出來,舂紅薯就等我迴來再做。”
“對,娘,我們看過哥哥們就迴來了。”小草兒也說道。
“行,娘知道了,你們路上別著急,慢慢趕馬車,知道嗎?”前麵是跟閨女說的,後麵是跟楊大山說的。
楊大山吃完最後一口餅子,用手擦了擦嘴上的油,“我先去套馬車,你們把要帶的東西整理出來。”說著就想往馬廄走。
被李氏一手扯住,掏出一條帕子遞給他說:“你滿嘴油,等下擦到衣服上,去到縣城多失禮。”
楊老太也對他這個動作撇撇嘴,說:“都說了多少次了,你身上沒帶帕子嗎?衣服沾到油多難洗你不知道?你這身衣服才新做的,特意等外出的時候穿的,你這樣故意弄髒是不是不想送我們去。”
“沒有,娘,沒有,我沒有不想送你們去,隻是習慣了,一下子改不過來。”楊大山連忙認錯。
“什麽叫一時改不過來?都多久了還改不過來,是不想改吧,你看我們個個人都改過來了,就你改不了?”
楊老太走向楊大山,想把手伸向他的耳朵,但想了想又放下手,說:“趕緊把車趕出來,別耽誤我們的正事。”
“是,是,是,我馬上去。”楊大山急忙跑向後院把馬車趕了出來,再把放在院子裏的東西全部裝上馬車,然後扶著楊老太上車,又把閨女抱上車。
一係列動作行如流水。
農村人都有很多不好習慣,這兩年小草兒有意地引導著奶奶、爹娘把不好的習慣、毛病改過來。
幾個哥哥在學堂裏,小草兒可不會為他們擔心,況且還有鄭先生呢。
現在大哥對幾個弟弟都很嚴格,他們不怕奶奶、爹娘,反而怕大哥。
小草兒對幾位長輩犯老毛病可是有懲罰的,這個懲罰就是:寫字。
沒錯,罰寫字。
楊大山今天從縣城迴來還要做粉條,然後還要被閨女罰寫字。
而且這一條懲罰規定還得到四個兒子的支持。
現在楊老太、李氏也認識幾個字了,起碼全家人的名字都認識還會寫,平江縣、青山村這些也會寫,就像四毛以前教小護衛隊們說的一樣:起碼交稅糧時會簽名不用畫圈圈。
楊大山比之前多認識了幾個字,起碼日常用到的大部分都認識,隻是不太會寫,經常都是寫成缺胳膊少腿的。
幾個哥哥都上學後,小草兒就計劃晚上教幾個長識字,算數,學了一段時間算數進步很快,字呢一言難盡,隻能慢慢學。
楊大山趕馬車,楊老太和小草兒在車裏小聲嘀咕著說話,時不時聽到她們的笑聲,楊大山也不自覺地揚起嘴角。
“奶,早飯吃什麽。”進到堂屋,看到楊老太在等著她一起吃早飯。
“紅薯渣餅子,白粥,還有你最喜歡的小青菜。”一邊說一邊幫她舀了一碗粥。
真奇怪,大家都喜歡吃肉,我乖孫女卻喜歡吃青菜。說什麽要葷素搭配吃起來才健康,不能隻吃肉,每頓都要有青菜。
“嗯,謝謝奶,還是奶最懂我。”小草兒撲到楊老太懷裏,在她臉上啵唧地親了一口。
楊老太看著孫女一口青菜一口粥,再吃一口餅子,吃得那是一個香。
“奶,您怎麽不吃,難道看著我吃您就能飽啦?”小草兒打趣楊老太道。
“那可不是,看你吃得這麽香,奶就是不吃也飽了。奶還在想今天的早飯是不是加了什麽進去。”
“那您想出來了嗎?”小草兒又夾了一筷子青菜往嘴裏送。
“沒有。”楊老太搖搖頭。
“但我想到了。”小草兒繼續咬了一口餅子。
“哈,你怎麽想到的。”
“看到奶就想到了呀!”
“是什麽?”
“肯定是我奶的愛心啦,加了我奶的愛心,早飯才會比以前更香。”嗬嗬嗬!
楊老太愣了一下,哈哈哈,“別說,還真是。”
一老一小都被自己逗笑了。
她們倆吃過早飯後,楊大山李氏夫妻從地裏忙完迴來了。
“小草兒,早上娘已經把泡好的粉條撈起來了,到時你帶過去直接煮就行了,也裝了一些,你看下夠不夠,我現在去菜園子裏給你拔些青菜和蔥,辣椒也摘幾個一起帶上。”李氏一進院門就說。
楊大山夫妻每天一早一晚,都去地田走一圈,把地的活做了再迴來的紅薯粉。
兩個作坊都有專門的人負責,他們不每天過去,現在就專門在家做粉條。
主要現在粉條還沒想好怎麽賣,每天都是楊大山夫妻和蓮花小蘭幾個人做就可以了,曬幹就收起來放好,已經存了有五六十斤了。
今天去縣城主要是看哥哥們,另外就是看看華明哥哥在不在鄭府,在的話可以談談粉條的事,定下來後再加大力度生產。
小草兒連忙拉住李氏說:“娘,不用忙了,菜這些我和奶剛才都已經準備好了,您先吃早飯吧。”
“那好,準備好就行,等下讓你爹趕馬車送你們去。”李氏一邊洗手一邊說。
“娘,爹送我們去,那您這裏能忙得過來嗎?”小草兒現在才想起他爹現在每天都有任務。
“沒事,我慢慢做,又不趕時間,能做多少就多少。”李氏摸了摸閨女頭上的小揪揪說。
閨女為家裏操持,一開始李氏為閨女感到自豪的,慢慢地變得既是自豪又心疼,都怪自己夫妻倆沒本事,要家裏最小的閨女為一大家子操心生計,沒辦法,自己隻能把閨女交待的所有事情都做好,不給他們拖後腿。
楊大山一口粥一口餅,還抽空跟李氏說了句:“對,對,你們慢慢來,我們看過大毛他們就迴來。你們先把粉條做出來,舂紅薯就等我迴來再做。”
“對,娘,我們看過哥哥們就迴來了。”小草兒也說道。
“行,娘知道了,你們路上別著急,慢慢趕馬車,知道嗎?”前麵是跟閨女說的,後麵是跟楊大山說的。
楊大山吃完最後一口餅子,用手擦了擦嘴上的油,“我先去套馬車,你們把要帶的東西整理出來。”說著就想往馬廄走。
被李氏一手扯住,掏出一條帕子遞給他說:“你滿嘴油,等下擦到衣服上,去到縣城多失禮。”
楊老太也對他這個動作撇撇嘴,說:“都說了多少次了,你身上沒帶帕子嗎?衣服沾到油多難洗你不知道?你這身衣服才新做的,特意等外出的時候穿的,你這樣故意弄髒是不是不想送我們去。”
“沒有,娘,沒有,我沒有不想送你們去,隻是習慣了,一下子改不過來。”楊大山連忙認錯。
“什麽叫一時改不過來?都多久了還改不過來,是不想改吧,你看我們個個人都改過來了,就你改不了?”
楊老太走向楊大山,想把手伸向他的耳朵,但想了想又放下手,說:“趕緊把車趕出來,別耽誤我們的正事。”
“是,是,是,我馬上去。”楊大山急忙跑向後院把馬車趕了出來,再把放在院子裏的東西全部裝上馬車,然後扶著楊老太上車,又把閨女抱上車。
一係列動作行如流水。
農村人都有很多不好習慣,這兩年小草兒有意地引導著奶奶、爹娘把不好的習慣、毛病改過來。
幾個哥哥在學堂裏,小草兒可不會為他們擔心,況且還有鄭先生呢。
現在大哥對幾個弟弟都很嚴格,他們不怕奶奶、爹娘,反而怕大哥。
小草兒對幾位長輩犯老毛病可是有懲罰的,這個懲罰就是:寫字。
沒錯,罰寫字。
楊大山今天從縣城迴來還要做粉條,然後還要被閨女罰寫字。
而且這一條懲罰規定還得到四個兒子的支持。
現在楊老太、李氏也認識幾個字了,起碼全家人的名字都認識還會寫,平江縣、青山村這些也會寫,就像四毛以前教小護衛隊們說的一樣:起碼交稅糧時會簽名不用畫圈圈。
楊大山比之前多認識了幾個字,起碼日常用到的大部分都認識,隻是不太會寫,經常都是寫成缺胳膊少腿的。
幾個哥哥都上學後,小草兒就計劃晚上教幾個長識字,算數,學了一段時間算數進步很快,字呢一言難盡,隻能慢慢學。
楊大山趕馬車,楊老太和小草兒在車裏小聲嘀咕著說話,時不時聽到她們的笑聲,楊大山也不自覺地揚起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