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 人生苦其短,仁德永流傳
青少年不可不讀的18本國學經典 作者:王豔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章1 人生苦其短,仁德永流傳
《論語》:修身是成人的第一課堂
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在1988年召開的諾貝爾獲得者巴黎會議上提出:“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迴到25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句話一語道破天機,為世紀之交的人們解開許多心頭的疑惑。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多以三言兩語為章,它的行文風格成為我國散文最初的一種形態。其大量文句逐漸演變成為格言和典故,還有許多精彩的語言經過長期的凝練或沿用已成為今天常見的成語,如“三思而行”、“過猶不及”、“見賢思齊”等,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廣為人們所熟知。
帶著千年的煙塵,《論語》重又走進人們的視線,並且煥發出青春的風采。
孔子的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仁愛主張,他相信“仁”是所有品德中最珍貴的一種,因此他一直告誡學生要珍視仁愛。他曾給學生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商朝末年,有兩個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他們是孤竹國國王的兒子。孤竹國國王寵愛小兒子叔齊,想把王位傳給他。但是按照古代的規矩,王位一般是傳給長子的。大兒子伯夷為了既不破壞禮製,又不讓父親為難,就主動離開了孤竹國。叔齊見哥哥為了自己背井離鄉,便也放棄了王位,追隨哥哥一起出走。
當時商紂王十分殘暴,已經失去了民心,周武王決定興兵伐紂。但是遵守禮製的伯夷和叔齊認為,作為臣子的周武王討伐君主是無禮的,發動殺人的戰爭是不義的,於是他們就去勸諫武王,可是武王不聽。伯夷、叔齊覺得政見和武王不合,就慨歎說:“唉,紂王雖然殘暴,可是用殘暴的方式去代替殘暴,又有什麽用呢?”就跑到首陽山隱居了起來。
後來,周武王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齊覺得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不願意在新的朝代生活。他們拒絕一切與社會有關的活動,在山上采薇菜為生。但是後來又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薇菜現在也是周朝的了,就幹脆連薇菜也不吃,最後饑餓而死。
伯夷和叔齊為了成就對方,甘願放棄自己的王侯身份,隱居山林,這是對親人的“仁”;他們雖然反對順應民心的武王伐紂,但他們在後世仍然受到了尊敬,因為他們堅守了自己的立場——反對戰爭和流血,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用最苛刻的方式去實踐了自己的主張,這是對世人的“仁”。後世的人雖然稱頌武王伐紂,但卻因戰爭中死傷太多,民不聊生,最終還是懷念起伯夷和叔齊的仁德來。
與他們相反,身為齊國的君主齊景公,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應有盡有,可是作為一國之君,當他去世的時候,老百姓像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毫無眷戀之情。因為齊景公的一生都沒有仁德。
“仁”並不是先天就有的,隻要有心培養,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仁心的人。有人問孔子,您的弟子都能做到仁嗎?孔子說:“顏迴的心,可以三個月不離開仁,其他的人也就是時不時能達到仁的標準,卻不能持久。”孔子的弟子子路剛正直率,子貢能言善辯,子遊、子夏知識淵博,可是孔子覺得他們都沒有到達“仁”的境界,總是不斷地教育他們,讓他們進步。孔子的弟子顏迴感歎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意思是說,孔子非常善於教導弟子,讓他們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他們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漸漸走上仁德之路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也應該懷有一顆仁慈之心,以善良、寬厚為標準來行為處世,隻有這樣,社會才能越來越文明。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感覺到幸福。
其實,仁德並不是什麽玄妙高深的道理,它蘊含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當四川發生地震的時候,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能夠奔赴災區的就去求助身處險境的災民;不能夠離開崗位的,就捐錢捐物、去醫院獻血;有的人在電視畫麵上看到別人的痛苦,自己的眼中也含滿了淚水……這些我們親身經曆的事情,其實就是伯夷、叔齊倡導的“仁”。
無論我們是對待身邊的人,還是對待素不相識的人,隻要懷有一顆寬厚仁慈的人,學著為別人分擔憂愁、替別人擔心生死,我們就走進了“仁”的世界中。
《論語》:修身是成人的第一課堂
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漢內斯阿爾文在1988年召開的諾貝爾獲得者巴黎會議上提出:“人類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迴到25個世紀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這句話一語道破天機,為世紀之交的人們解開許多心頭的疑惑。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多以三言兩語為章,它的行文風格成為我國散文最初的一種形態。其大量文句逐漸演變成為格言和典故,還有許多精彩的語言經過長期的凝練或沿用已成為今天常見的成語,如“三思而行”、“過猶不及”、“見賢思齊”等,至今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廣為人們所熟知。
帶著千年的煙塵,《論語》重又走進人們的視線,並且煥發出青春的風采。
孔子的一生都在踐行自己的仁愛主張,他相信“仁”是所有品德中最珍貴的一種,因此他一直告誡學生要珍視仁愛。他曾給學生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商朝末年,有兩個人,一個叫伯夷,一個叫叔齊,他們是孤竹國國王的兒子。孤竹國國王寵愛小兒子叔齊,想把王位傳給他。但是按照古代的規矩,王位一般是傳給長子的。大兒子伯夷為了既不破壞禮製,又不讓父親為難,就主動離開了孤竹國。叔齊見哥哥為了自己背井離鄉,便也放棄了王位,追隨哥哥一起出走。
當時商紂王十分殘暴,已經失去了民心,周武王決定興兵伐紂。但是遵守禮製的伯夷和叔齊認為,作為臣子的周武王討伐君主是無禮的,發動殺人的戰爭是不義的,於是他們就去勸諫武王,可是武王不聽。伯夷、叔齊覺得政見和武王不合,就慨歎說:“唉,紂王雖然殘暴,可是用殘暴的方式去代替殘暴,又有什麽用呢?”就跑到首陽山隱居了起來。
後來,周武王滅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和叔齊覺得自己是商朝的臣子,不願意在新的朝代生活。他們拒絕一切與社會有關的活動,在山上采薇菜為生。但是後來又一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薇菜現在也是周朝的了,就幹脆連薇菜也不吃,最後饑餓而死。
伯夷和叔齊為了成就對方,甘願放棄自己的王侯身份,隱居山林,這是對親人的“仁”;他們雖然反對順應民心的武王伐紂,但他們在後世仍然受到了尊敬,因為他們堅守了自己的立場——反對戰爭和流血,並且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用最苛刻的方式去實踐了自己的主張,這是對世人的“仁”。後世的人雖然稱頌武王伐紂,但卻因戰爭中死傷太多,民不聊生,最終還是懷念起伯夷和叔齊的仁德來。
與他們相反,身為齊國的君主齊景公,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應有盡有,可是作為一國之君,當他去世的時候,老百姓像沒發生過這件事一樣,毫無眷戀之情。因為齊景公的一生都沒有仁德。
“仁”並不是先天就有的,隻要有心培養,我們都可以成為一個有仁心的人。有人問孔子,您的弟子都能做到仁嗎?孔子說:“顏迴的心,可以三個月不離開仁,其他的人也就是時不時能達到仁的標準,卻不能持久。”孔子的弟子子路剛正直率,子貢能言善辯,子遊、子夏知識淵博,可是孔子覺得他們都沒有到達“仁”的境界,總是不斷地教育他們,讓他們進步。孔子的弟子顏迴感歎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意思是說,孔子非常善於教導弟子,讓他們廣泛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他們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漸漸走上仁德之路了。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也應該懷有一顆仁慈之心,以善良、寬厚為標準來行為處世,隻有這樣,社會才能越來越文明。生活在其中的人,才能感覺到幸福。
其實,仁德並不是什麽玄妙高深的道理,它蘊含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當四川發生地震的時候,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能夠奔赴災區的就去求助身處險境的災民;不能夠離開崗位的,就捐錢捐物、去醫院獻血;有的人在電視畫麵上看到別人的痛苦,自己的眼中也含滿了淚水……這些我們親身經曆的事情,其實就是伯夷、叔齊倡導的“仁”。
無論我們是對待身邊的人,還是對待素不相識的人,隻要懷有一顆寬厚仁慈的人,學著為別人分擔憂愁、替別人擔心生死,我們就走進了“仁”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