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內科老偏方,小病一掃光 (4)


    黃芪是有名的補氣中藥,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像王小姐這種患心肌炎後出現的心律失常,按中醫看來就是病毒外邪感染,損傷了心氣,用黃芪來補益心氣正好合適。黃芪裏含有的黃芪總黃酮成分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它還能增加心肌營養,起到強心效果。因此不論從中醫還是西醫理論來說,這個簡單易行的小偏方都是很適宜的。


    王小姐按我的方法每日泡黃芪水喝,一個月後迴來複診,告訴我確實覺得有效果。以前她正常上班的話,每個月平均有2~3次心慌、心悸的症狀發作,但近一個月卻隻發作了一次,發作時症狀也比之前明顯減輕,稍微休息就消失了。她繼續用這個偏方,連喝了3個月,心慌、心悸的症狀就完全好了,再也沒有複發。


    黃芪確實是個好東西,除了能治心律失常外,還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此外,黃芪的抗衰老和強壯功能也得到了科學研究的證實。有個試驗用來研究人體細胞的生長壽命,結果發現,如果不使用黃芪,細胞在分裂繁殖到第61代時就會自然死亡,但使用黃芪後,卻延長至88~89代才死亡。所以,普通的健康人也可以用黃芪泡水當茶喝,用來補氣、提高免疫力和強體延壽。


    倘若整天喝黃芪水喝膩了,還可以做黃芪粥來吃。每次煮粥時一般用黃芪30克左右,配上一斤米,小火燉熟即可。黃芪粥有著悠久的曆史,宋代蘇東坡在他的《立春日病中邀安國仍請率禹功同來仆雖不能飲》一詩中,有“黃芪煮粥薦春盤”這麽一句,講的就是黃芪粥,可見這是一個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在宋代就已經流行了。


    快快樂樂巧治消化道潰瘍


    症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


    偏方:新鮮大蒜一隻,新鮮生辣椒(綠色,尖頭)一個,一起搗成泥狀,可以適量加點鹽、醬油、香油調味,午飯和晚飯時進食。


    我的表弟因為跑業務,生活很不規律,工作壓力也很大。大概半年前開始覺得胃部隱痛,一直不放在心上,以為忍一忍就過去了,但這兩周卻痛得厲害,隻好去醫院看病,做了胃鏡檢查才知道是得了胃潰瘍。但這小子沒有拿醫生給他開的藥,而是把醫生開的處方拿來找我,因為藥價太高,他懷疑是黑心處方。


    我將處方細看,上麵開了三種藥,前兩種藥是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這是兩種抗菌素,用來殺細菌的。因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與幽門螺旋杆菌這種細菌密切相關,把這個細菌殺死的話,這個潰瘍病就很容易好了。最後一種是奧美拉唑,這是降低胃酸的藥物,用它的原因一方麵是胃酸增多是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原因之一,二來是因為抗菌素是怕酸性環境的,所以胃酸一多,抗菌素的效力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減少胃酸,同時也是為了讓上麵兩種抗菌素發揮最大的作用。綜上所述,其實這個處方並不是黑心處方,而是消化性潰瘍常用的“三聯療法”。


    不過我理解表弟的心情,他剛出來工作沒多久,公司規模小,也沒有給員工買醫保,奧美拉唑進口的話,要十幾塊一粒,對他確實是個負擔。我告訴表弟這個藥方沒有問題,而且效果是肯定的,不過如果嫌貴的話,可以嚐試一個很便宜的土方子。


    具體是拿新鮮大蒜一隻,新鮮生辣椒(綠色,尖頭)一個,一起搗成泥狀,可以適量加點鹽、醬油、香油調味,午飯和晚飯時各吃一次。如果不樂意花時間搗成泥,那一口大蒜一口辣椒吃下去也可,或者切成絲吃也行,看自己的飲食習慣而定。


    表弟半信半疑,我告訴他這方子看上去平淡無奇,但卻是有科學依據的。首先說這個辣椒,普通人認為狂吃辣椒會傷胃,但科學研究卻發現,適量的辣椒是養胃的。因為辣椒裏麵含有一個叫做“辣椒素”的成分,現代研究發現它能夠製止胃酸的分泌,使胃酸的量減少,也就是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麵講的那個“奧美拉唑”藥物的作用,能夠使胃酸分泌量下降25%。不過研究也發現,辣椒素量不宜過大,一旦過量就會“過猶不及”,反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所以民間說“辣椒吃多了傷胃”,這話也沒有錯。


    至於大蒜,在這裏扮演的是一個殺菌作用,起到上麵處方裏克拉黴素和阿莫西林的類似效果,大家一般都知道大蒜殺菌的功能。對於幽門螺旋杆菌這種細菌,試驗研究發現大蒜裏含有的大蒜素能夠對之進行殺滅、抑製,而且抑菌率可以達到92.2%。但是大蒜素這個成分是不穩定的,對溫度很敏感,如果把大蒜放鍋裏加熱炒熟,那麽裏麵的大蒜素基本上就全變質、消失,所以要用大蒜來治這個胃病,就應該是生吃效果才最好。


    生辣椒加大蒜這個土方子的效果和正規的藥方比較如何呢?有研究專門作過對比,找了105個潰瘍病患者做試驗,其中42人每天吃一隻大蒜加一個辣椒,同時加點很便宜的雷尼替丁西藥(這藥也是用來減少胃酸分泌);另外63個人則是按正規的治療藥方,即兩個抗菌素加一個奧美拉唑。一個月之後,兩組患者來比較療效,結果發現吃大蒜、辣椒加雷尼替丁這一組病人,治愈率是90.5%,另外一組用正規方法的是95%。排除掉雷尼替丁的作用,可以推理出生大蒜加生辣椒的效果,估計也有80%左右,相對於它低廉的價格,應該說這個效果還是挺令人滿意的。


    表弟聽我說完歡天喜地迴去了,一個半月後他打來電話,告訴我他的胃痛已經完全好了,而且現在他很喜歡吃大蒜和辣椒,覺得口味很好,幾天不吃還會惦記呢!


    生大蒜加辣椒這個方子除了能治潰瘍病,對慢性胃炎也有一定的效果。因為胃潰瘍和慢性胃炎雖然是兩個病,但是在發病機理上卻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所以能治胃潰瘍的方子,一般對慢性胃炎也有效,兩者頗有相通之處。


    治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想坐就坐,想走就走


    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每天喝一杯鮮木瓜榨成的汁,或者吃木瓜,需長期堅持。同時,可以減少藥物用量。


    李女士十多年前就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需長期吃止痛藥、免疫抑製藥,敷各種外用藥膏,病情雖控製得不錯,但腎功能卻出現了異常。醫生告訴她,這是那些治類風濕藥,尤其是免疫抑製劑帶來的副作用,如果再吃的話腎髒就會有危險。醫生的警告讓她不得不停藥。停藥後,李女士的腎功能慢慢好起來了,但關節痛卻又發作了,她隻好忍著,關節實在疼得受不了時,就吃藥控製,可那藥一吃多,腎功能又惡化了。


    她隻好再次來我們醫院就診,進了腎內科住院部。腎內科的同事們很了解她的病情,也不敢用太多藥來控製她的關節痛,就請我去看看。我去的時候,見李女士躺在床上,有一個保姆陪在她身邊。由於關節腫脹疼痛,她連起床都要保姆扶一把才成,扶她的時候,手碰到她身上,她就痛得要命。而且,她很怕冷,明明是夏天,還要開電暖爐才覺得舒服,這倒把她的保姆熱得滿身是汗。


    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基因缺陷有很大的關係,得從基因層麵上著手才有可能根治,但現在治療技術還不夠先進,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說是一種無法徹底根治的疾病。


    據統計,如果不采取治療,或者治療不規範的話,類風濕性關節炎在5~10年內的關節殘疾率達60%。現在醫學界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是以控製關節處的炎症,盡量避免關節炎惡化後出現殘疾為原則,要達到這個目標,患者確實應該長期服藥。如果見症狀稍有好轉就停止治療,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一般情況下,即使你感覺不到關節處疼痛腫脹,其實仍然有炎症,一直在暗處破壞、損傷著你的關節。


    針對李女士不能吃藥的狀況,我告訴她一個可以輔助治療的食療方法,就是吃木瓜。每天喝一杯鮮木瓜汁,或者直接吃木瓜,但這也需要長期堅持,才能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產生療效。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規範化治療主要使用兩類藥物:消炎止痛藥和免疫調節藥,木瓜裏恰恰含有這兩種藥效成分。宋代名醫許叔微在《本事方》中記載了一則有趣的故事:安徽廣德人顧安中外出,突然腿腳腫痛,不能行走,隻好乘船迴家。在船上,他將兩腳放在一包裝貨的袋子上,下船時發現自己腿腳腫脹疼痛竟然好了許多,感到十分驚奇,就問船家,袋中裝的是何物?船家迴答是木瓜。顧安中迴家後,就買了一些木瓜切片,裝於袋中,每日將腳放在上麵,不久,他患的腿腳病就痊愈了。這個故事說的就是木瓜有消炎鎮痛的作用,而現代研究發現,木瓜的消炎止痛功效主要是靠木瓜中的木瓜苷來實現的。


    除了消炎止痛,木瓜具有一定的免疫調節作用,類風濕性關節炎實際上是一種免疫係統的疾病,免疫細胞敵我不分,將自己的關節當成了敵人反複攻擊,這才使得關節反複出現炎症、疼痛、腫脹。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上,消炎止痛藥隻是一種輔助,隻有免疫調節藥才能真正地治本,避免關節炎惡化導致關節殘廢。木瓜裏的免疫調節成分,加上消炎鎮痛成分,兩者搭配,長期食用,便能收到非常理想的治療效果。


    針對不想或不能吃藥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還可以自行艾灸治療。這個方子的效果很好,就是操作起來比較麻煩,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具體方法是:拿一根藥艾條,點燃後懸空在穴位(腹部的關元、氣海,腰部的腎俞,腿部的足三裏)上方,以溫熱、不燙的感覺為宜。每個穴位艾灸10~20分鍾,每日艾灸1~2次。


    在中醫看來,類風濕是正氣、陽氣不足,複感風、寒、濕邪所致。艾有溫經、去濕、散寒、消炎的作用,而腎俞、氣海、關元、足三裏都是補益的穴位,用艾灸那幾個穴位,能直接給人體補充陽氣,提高人體正氣,驅邪外出,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一個多星期後,李女士打電話來說,她現在每天喝一杯鮮榨的木瓜汁,再加上艾灸,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減輕不少了,再也不用吃藥了!


    最後要提一句,用青木瓜要比成熟的木瓜效果好,原因是前者所含有效成分更多。但美中不足的是,青木瓜汁喝起來口感上會差一些。


    蒲公英泡水可治缺鐵性貧血


    症狀:難治性缺鐵性貧血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


    1蒲公英30克泡水飲用,每日3次。2三紅湯:紅棗7枚、紅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三味共熬湯,每日1次。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鐵元素不足,致使用於合成血紅蛋白的鐵缺乏而所引起的。該病是全球性疾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現在全球約有4~5億人患有此病。


    廖女士30多歲,是市圖書館的管理員,她的老家在有名的茶都福建安溪,有喝功夫茶的習俗。我去圖書館時,總會見到她在泡茶喝,我提醒她,茶葉含有鞣酸,會與腸胃道裏的鐵元素結合,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鐵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


    廖女士從小就有喝茶的習慣,對我的提醒也沒太往心裏去。後來,單位組織員工體檢,廖女士被查出貧血,並且真的就是缺鐵性貧血。體檢中心的醫生給她開了補鐵的藥吃,但連續吃了補鐵劑一個月,再複查血常規,貧血狀況基本上沒有任何改善。她這才慌了,連忙找到我來問診。


    我詳細問了相關情況,仔細做了檢查,給她開了一個偏方:用蒲公英泡水喝,每日3次。廖女士問我:“蒲公英不是清熱解毒的嗎?能治缺鐵性貧血嗎?”我讓她先喝兩個星期試試看,那個補鐵藥也不能停,一起吃。


    紅棗、花生、紅豆熬三紅湯補血氣。紅棗、花生、紅豆熬三紅湯補血氣。廖女士見我很有信心的樣子,就沒有再細問。她依言行事,兩個星期後複查血常規,果然有了效果,廖女士的血色素往上升了8克!她很高興,要我解釋一下用蒲公英治缺鐵性貧血的原理,她說她平時也翻翻醫書,卻從來沒有看到過這個偏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掃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曉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曉平並收藏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掃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