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網
從紅田村來陌生的地方,就好比從天上到了地上,這裏相對而言,處於比較低的位置,跟上麵的相比,靠近一條流動的河水,綿延不絕,就自然顯得豐富。【,ka~河裏沒有魚,稍微有些渾濁,不是真正的泉水,反而像其它地方的地表水,走岔了路,分出了一支,跑到清塘村似的。
盛支書說:“東西先放在這裏吧,到我家去。等吃完飯再來收拾吧。”
德誌說:“好的,你先迴去吧,我知道你家,等一下我自己去。”
“這樣不好,我帶你去,走一路,也好向沿途的村民做個介紹,不然,人家不認識你,反而顯得尷尬。”
德誌想了想,很有道理,就說:“好,我去。”
有些時候,要學會順服,不然,就不和諧了。他想介紹德誌,這是好事,將來他不在村裏,德誌出門也好做工作一些。
德誌就鎖了門,門非常不好鎖,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行,估計是木頭受潮了,結果熱脹冷縮,然後變形,變形之後再想恢複到以前,很難。
德誌提著門扇,用掃帚將地麵打掃幹淨,關上了門,鎖了,跟著盛支小說謙虛,讓德誌走在前麵,一般來說,上級領導來檢查,都是這樣,他總是走在最後,他表現謙虛,博得各級領導的歡心,有項目就給他留著。因此這幾年村裏的變化太大。
村民對支書非常感激,但隻限於心裏頭的表達,實際上他們沒有在行為上表現出來,這是中國人的含蓄使然。
盛支書一路寒暄,順著鄉村公路朝家裏走,然後順著田間小路,踩著青石板,很快就到了他家。盛支書的夫人見了德誌,沒有表示反感,但也不表示特別地熱情,這和她經常見到有人到他家有關。
當德誌一坐下,她就到廚房裏忙去了。盛支書家準備做沼氣池,這是新項目,他去看師傅挖的土方怎樣了。德誌坐不住,想了解一下到底是個什麽東東,下去一看,有一個師傅在裏麵,一個師傅在外頭,一筐土一筐土朝外不停地搬運,裏麵的大坑已經成型,下一步就是在裏麵加工,做一些支架,或者磚石。
德誌心想,這個沼氣池應該比水池要求好高,要求不漏氣,比不漏水,要嚴格得多。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沼氣池能夠發揮作用。要不然,就是一個糞池,一點用都沒有。
德誌和師傅聊了一會天,盛夫人喊德誌他們迴去喝茶,德誌就離開了,盛支書擔心德誌沒人說話,就迴去陪他,另外也幫幫他妻子的忙。
師傅不用管,隻要給工錢就成,然後中午管一頓飯,晚上也管,煙酒不斷,這是工價以外的福利。
以前來過盛支書家,德誌有些熟悉,這次一個人來,更是有些傷感。看來是必定要麵臨的東西,世事的變幻非常詭異,難以捉摸,四個人,變成一個人,雖說餘哥沒死,但不在一起工作,德誌還是覺得有些空落落的。
盛支書說他喜歡隨地隨時辦公,他的電腦包是流動的辦公室,他斜挎著電腦包,裏麵裝了合作醫療、保險、通知等宣傳單張,還有公章、筆記本啥的,應有盡有。小小的個子,背了個大包,還真有點意思,反差很大,顯得不協調,但是又顯得他很敬業。
德誌覺得盛支小說記當成一個職業,是好事,證明他一心為村民,如果三心二意,恐怕就不是為人民服務了。他長得不咋樣,可對人還熱情,加上從省裏到縣裏,各級領導對機構工作的支持,村裏當然也不例外,加上村裏有傳奇知縣</a>
飯做好了,德誌心裏不安,覺得沒有遵守辦公室的決定,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不能占便宜,要做好見證,不能讓別人小看了自己,但剛到村裏,就到了書記家吃飯。
盛支書看出來,說:“姚先生,你一個人不好做飯,加上沒有幹淨的水,為了你的健康,在我家吃點飯不算啥。如果你嫌我老婆做的不好吃,實在難以下咽,就去你的住點自己做飯吃怎樣?”
德誌說:“不,不,嫂子做的飯很香,很好吃,不過,我們辦公室有規定,不能隨便到村民家吃飯。吃飯之後,一定要給錢,一般來說,許多管飯的人,不會要錢,說啥都不要,免得背後被人戳脊梁骨,被一個人罵,一般人都是一笑而過;被一群人罵,一般人都會受不了。”
“對,你說得對。不過,要入鄉隨俗,要不然,就沒辦法工作了。”盛支書說。
德誌聽了盛支書的話,陷入沉思,這是住在村裏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住在村裏,就等於是村民了,大體上過得去才行,如果硬是要和別人不一樣,恐怕就不行,要被眾人唾棄的,久而久之,在一個社區,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的標準,和一定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和別人格格不入,恐怕不行,如果不遵守辦公室的規定,還是不行。
吃了飯,德誌說:“我還是先獨自過一段時間,如果不行,再說。”
盛支書基本上答應了德誌的方案,他說:“是這樣的,我也在外打過工,一般來說,都不願意提及往事,可我不得不說,獨自在外生活,的確不容易,你要有思想準備。不過,我真的希望你能到我家吃飯。”
德誌點頭,盛支書還是不放心。吃完飯,德誌離開,去住點開始收拾房間。
看來看去,沒有好的房間,都是毛坯房,到處都灰蒙蒙的,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有人住了,實際上,真正的房東兩口子都在外打工,房子由盛支書的小爹管理,他偶爾來這裏打掃打掃衛生,很少在這裏住,德誌想,為了大家方便到這裏開會啥的,德誌選擇住在這幢不起眼的地方,雖不起眼,可很方便,說不定以後還能作為倉庫。
德誌找出生活必需品,這些東西,在紅田村基本上一次都沒用,直接進入清塘村,倒是這一年多的第一次使用。當然,煤氣是滿的,水壺還是新的,砧板拿出來清洗清洗,說不定啥時候可以用來切菜。該準備的準備好。
弄完這些,天色不早了,德誌倒有些問題,不知怎樣來解釋,就是說,怎樣才能喝到清潔的水?
自己是搞水利項目的,自己倒先沒有了水,德誌對鄰居又不熟悉,他很想知道在哪裏打水,不好意思問,隻好打電話給盛支小說記在電話裏說:“就是門前溝裏的水。不過,白天的水用來洗可以,不能喝。淩晨四五點的水可以喝,那時候,人們還在夢鄉,沒有人的活動,也就不用擔心汙染水源,這時候,就可以到溝裏提水了。”說完這話,德誌心裏很不是滋味兒。
原來門前的水渠,竟然是下遊群眾的生命之泉。水流到下遊,誰喝誰不喝,和德誌關係不大,目前,關係最大的,還算是德誌的吃水問題。
門前的水渠,修建於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都爭當先進,都想又紅又專,結果,水渠修成了,死了十幾個階級弟兄,大家都同心協力,將水渠修成,現在還在發揮作用,可見當時的人們覺悟多麽高,可惜的是,覺悟很高,人命低賤,死一個人,就像死一隻雞,為了革命,應當以事業為重,犧牲是難免的,難怪那時候到處都穿藍色或灰色的衣服,高度一致,思想也是,沒有分別。就跟各種人等,高個子不聽話,就安排了一把巨大的剪刀,將冒尖之人剪裁,變成高度一致的隊伍。
人死不能複生,沒有多少人來紀念,一般來說,飲水思源,還是有的,德誌看看溝渠的水,提著水桶,彎腰去提,隻有半桶,不過,夠用就行。
青石頭壘成的溝渠,邊上已經磨得錚亮,但石頭上鑿出了坑坑窪窪的窩,看來,石匠師傅很聰明,為了防滑,多了一道工序,目的是為了人們的安全,溝渠雖小,但不能滑入,一旦失足,就會打濕鞋襪。
洗刷完畢,然後又拖地,擦洗桌椅,弄完這一切,德誌感到很累,就打開床鋪,準備睡一睡,但又想喝水,苦於就是不敢喝,有人敲門,德誌開門一看,是盛支書,德誌說:“盛書記,你來得正好,我想找點開水喝,沒有找到。”
“你看你,姚先生,不是我說你,住在我家要啥有啥,住在這裏要啥沒啥。幹脆過去算了。東西還放在這裏,糊弄一下上級領導,實際住在我家,我老婆可以照顧你,要好得多。”盛支書說。
德誌心裏覺得盛支書的說法正確,但不願屈服,還想再看看。於是說道:“這樣吧,盛支書!我住在這裏,先過兩天,如果不行,我就去你家,可以在你家吃飯,我給搭夥費,但不住你家。”
“行,就這樣說定了吧。”盛支書貌似得勝了,他斬釘截鐵地說。把德誌都搞愣住了。
盛支書說:“這樣吧,等一會晚飯還到我家吃,然後你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就可以打水了。可以燒開了喝。山裏人睡得早,十一點以後,一般都在床上休息了,不會再到河裏洗東西,牛也進了牛欄,不會在河裏屙屎拉尿了。”
德誌聽了,原來水裏還有這麽多複雜的東西,敢情下遊的村民都喝這樣的髒水,真是可怕!
-,
從紅田村來陌生的地方,就好比從天上到了地上,這裏相對而言,處於比較低的位置,跟上麵的相比,靠近一條流動的河水,綿延不絕,就自然顯得豐富。【,ka~河裏沒有魚,稍微有些渾濁,不是真正的泉水,反而像其它地方的地表水,走岔了路,分出了一支,跑到清塘村似的。
盛支書說:“東西先放在這裏吧,到我家去。等吃完飯再來收拾吧。”
德誌說:“好的,你先迴去吧,我知道你家,等一下我自己去。”
“這樣不好,我帶你去,走一路,也好向沿途的村民做個介紹,不然,人家不認識你,反而顯得尷尬。”
德誌想了想,很有道理,就說:“好,我去。”
有些時候,要學會順服,不然,就不和諧了。他想介紹德誌,這是好事,將來他不在村裏,德誌出門也好做工作一些。
德誌就鎖了門,門非常不好鎖,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行,估計是木頭受潮了,結果熱脹冷縮,然後變形,變形之後再想恢複到以前,很難。
德誌提著門扇,用掃帚將地麵打掃幹淨,關上了門,鎖了,跟著盛支小說謙虛,讓德誌走在前麵,一般來說,上級領導來檢查,都是這樣,他總是走在最後,他表現謙虛,博得各級領導的歡心,有項目就給他留著。因此這幾年村裏的變化太大。
村民對支書非常感激,但隻限於心裏頭的表達,實際上他們沒有在行為上表現出來,這是中國人的含蓄使然。
盛支書一路寒暄,順著鄉村公路朝家裏走,然後順著田間小路,踩著青石板,很快就到了他家。盛支書的夫人見了德誌,沒有表示反感,但也不表示特別地熱情,這和她經常見到有人到他家有關。
當德誌一坐下,她就到廚房裏忙去了。盛支書家準備做沼氣池,這是新項目,他去看師傅挖的土方怎樣了。德誌坐不住,想了解一下到底是個什麽東東,下去一看,有一個師傅在裏麵,一個師傅在外頭,一筐土一筐土朝外不停地搬運,裏麵的大坑已經成型,下一步就是在裏麵加工,做一些支架,或者磚石。
德誌心想,這個沼氣池應該比水池要求好高,要求不漏氣,比不漏水,要嚴格得多。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沼氣池能夠發揮作用。要不然,就是一個糞池,一點用都沒有。
德誌和師傅聊了一會天,盛夫人喊德誌他們迴去喝茶,德誌就離開了,盛支書擔心德誌沒人說話,就迴去陪他,另外也幫幫他妻子的忙。
師傅不用管,隻要給工錢就成,然後中午管一頓飯,晚上也管,煙酒不斷,這是工價以外的福利。
以前來過盛支書家,德誌有些熟悉,這次一個人來,更是有些傷感。看來是必定要麵臨的東西,世事的變幻非常詭異,難以捉摸,四個人,變成一個人,雖說餘哥沒死,但不在一起工作,德誌還是覺得有些空落落的。
盛支書說他喜歡隨地隨時辦公,他的電腦包是流動的辦公室,他斜挎著電腦包,裏麵裝了合作醫療、保險、通知等宣傳單張,還有公章、筆記本啥的,應有盡有。小小的個子,背了個大包,還真有點意思,反差很大,顯得不協調,但是又顯得他很敬業。
德誌覺得盛支小說記當成一個職業,是好事,證明他一心為村民,如果三心二意,恐怕就不是為人民服務了。他長得不咋樣,可對人還熱情,加上從省裏到縣裏,各級領導對機構工作的支持,村裏當然也不例外,加上村裏有傳奇知縣</a>
飯做好了,德誌心裏不安,覺得沒有遵守辦公室的決定,不能拿群眾一針一線,不能占便宜,要做好見證,不能讓別人小看了自己,但剛到村裏,就到了書記家吃飯。
盛支書看出來,說:“姚先生,你一個人不好做飯,加上沒有幹淨的水,為了你的健康,在我家吃點飯不算啥。如果你嫌我老婆做的不好吃,實在難以下咽,就去你的住點自己做飯吃怎樣?”
德誌說:“不,不,嫂子做的飯很香,很好吃,不過,我們辦公室有規定,不能隨便到村民家吃飯。吃飯之後,一定要給錢,一般來說,許多管飯的人,不會要錢,說啥都不要,免得背後被人戳脊梁骨,被一個人罵,一般人都是一笑而過;被一群人罵,一般人都會受不了。”
“對,你說得對。不過,要入鄉隨俗,要不然,就沒辦法工作了。”盛支書說。
德誌聽了盛支書的話,陷入沉思,這是住在村裏所帶來的必然結果。住在村裏,就等於是村民了,大體上過得去才行,如果硬是要和別人不一樣,恐怕就不行,要被眾人唾棄的,久而久之,在一個社區,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的標準,和一定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和別人格格不入,恐怕不行,如果不遵守辦公室的規定,還是不行。
吃了飯,德誌說:“我還是先獨自過一段時間,如果不行,再說。”
盛支書基本上答應了德誌的方案,他說:“是這樣的,我也在外打過工,一般來說,都不願意提及往事,可我不得不說,獨自在外生活,的確不容易,你要有思想準備。不過,我真的希望你能到我家吃飯。”
德誌點頭,盛支書還是不放心。吃完飯,德誌離開,去住點開始收拾房間。
看來看去,沒有好的房間,都是毛坯房,到處都灰蒙蒙的,看起來像是很久沒有人住了,實際上,真正的房東兩口子都在外打工,房子由盛支書的小爹管理,他偶爾來這裏打掃打掃衛生,很少在這裏住,德誌想,為了大家方便到這裏開會啥的,德誌選擇住在這幢不起眼的地方,雖不起眼,可很方便,說不定以後還能作為倉庫。
德誌找出生活必需品,這些東西,在紅田村基本上一次都沒用,直接進入清塘村,倒是這一年多的第一次使用。當然,煤氣是滿的,水壺還是新的,砧板拿出來清洗清洗,說不定啥時候可以用來切菜。該準備的準備好。
弄完這些,天色不早了,德誌倒有些問題,不知怎樣來解釋,就是說,怎樣才能喝到清潔的水?
自己是搞水利項目的,自己倒先沒有了水,德誌對鄰居又不熟悉,他很想知道在哪裏打水,不好意思問,隻好打電話給盛支小說記在電話裏說:“就是門前溝裏的水。不過,白天的水用來洗可以,不能喝。淩晨四五點的水可以喝,那時候,人們還在夢鄉,沒有人的活動,也就不用擔心汙染水源,這時候,就可以到溝裏提水了。”說完這話,德誌心裏很不是滋味兒。
原來門前的水渠,竟然是下遊群眾的生命之泉。水流到下遊,誰喝誰不喝,和德誌關係不大,目前,關係最大的,還算是德誌的吃水問題。
門前的水渠,修建於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都爭當先進,都想又紅又專,結果,水渠修成了,死了十幾個階級弟兄,大家都同心協力,將水渠修成,現在還在發揮作用,可見當時的人們覺悟多麽高,可惜的是,覺悟很高,人命低賤,死一個人,就像死一隻雞,為了革命,應當以事業為重,犧牲是難免的,難怪那時候到處都穿藍色或灰色的衣服,高度一致,思想也是,沒有分別。就跟各種人等,高個子不聽話,就安排了一把巨大的剪刀,將冒尖之人剪裁,變成高度一致的隊伍。
人死不能複生,沒有多少人來紀念,一般來說,飲水思源,還是有的,德誌看看溝渠的水,提著水桶,彎腰去提,隻有半桶,不過,夠用就行。
青石頭壘成的溝渠,邊上已經磨得錚亮,但石頭上鑿出了坑坑窪窪的窩,看來,石匠師傅很聰明,為了防滑,多了一道工序,目的是為了人們的安全,溝渠雖小,但不能滑入,一旦失足,就會打濕鞋襪。
洗刷完畢,然後又拖地,擦洗桌椅,弄完這一切,德誌感到很累,就打開床鋪,準備睡一睡,但又想喝水,苦於就是不敢喝,有人敲門,德誌開門一看,是盛支書,德誌說:“盛書記,你來得正好,我想找點開水喝,沒有找到。”
“你看你,姚先生,不是我說你,住在我家要啥有啥,住在這裏要啥沒啥。幹脆過去算了。東西還放在這裏,糊弄一下上級領導,實際住在我家,我老婆可以照顧你,要好得多。”盛支書說。
德誌心裏覺得盛支書的說法正確,但不願屈服,還想再看看。於是說道:“這樣吧,盛支書!我住在這裏,先過兩天,如果不行,我就去你家,可以在你家吃飯,我給搭夥費,但不住你家。”
“行,就這樣說定了吧。”盛支書貌似得勝了,他斬釘截鐵地說。把德誌都搞愣住了。
盛支書說:“這樣吧,等一會晚飯還到我家吃,然後你在晚上十一點以後,就可以打水了。可以燒開了喝。山裏人睡得早,十一點以後,一般都在床上休息了,不會再到河裏洗東西,牛也進了牛欄,不會在河裏屙屎拉尿了。”
德誌聽了,原來水裏還有這麽多複雜的東西,敢情下遊的村民都喝這樣的髒水,真是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