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癌
[病案]馬某,女性,45歲,於1977年5月初診。患者自1976年5月發現右側大陰唇出現一疣狀硬結,6月時該硬結開始潰破。隨後,她前往甘肅省醫院接受檢查,結果顯示:右側大陰唇下1\/3部位有潰爛現象,會陰部潰瘍尺寸為5x4x1厘米,同時兩側腹股溝淋巴結呈陽性反應。11月4日病理報告顯示:“外陰潰瘍,潰瘍邊緣為複層鱗狀上皮早期癌”。經過臨床診斷,確定患者為“外陰癌晚期”。
在西醫治療方麵,患者接受了5000倫琴的放射治療,潰瘍開始收斂至2x1厘米。然而,1977年2月潰瘍再次擴展,疼痛加劇,因此患者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此時的患者,右側外陰處出現一個約10x12厘米的硬性腫塊,質地如同石頭一般。腫塊中央有一個約3x2x0.5厘米的潰瘍,邊緣隆起,質地堅硬,凹陷,底部平整,疼痛程度難以忍受。患者的舌頭呈現出淡紅色,無苔、皺裂,脈象表現為虛大浮數。
[治則]祛濕解毒,活血和營,扶正祛邪。
[方藥]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苡仁30克,僵蠶30克,生牡蠣30克,重樓15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白術15克,沒藥9克,乳香3克, 蜈蚣10條,香附12克。每日1劑。服藥五個月後,大便失禁,肛門流膿血,原有癌腫已部分變軟和消退。但已浸潤擴展至肛周,距肛門3厘米之右側發生第二處潰瘍,約為4x3x2厘米,距肛門5厘米處之左側發生第三處潰瘍,約2x2x1厘米。麵色枯黯,不能起床,納食不進,脈虛浮,舌淡無苔,且有皺裂。治以大補氣血,解毒消瘀之劑:黃芪120克,當歸30克,白術30克,生山藥30克,生地30克,重樓30克,乳香9克,投藥9克,香附12克,僵蠶15克,蜈蚣3條。每日1劑。服藥後,潰瘍逐漸收斂乃至愈合,納食漸增,麵色紅潤,閉經兩年有餘,今已複潮。檢查:瘡口愈合平整,陽性體征完全消失。1981年隨訪,病愈四年無複發,己於1979年5月恢複工作。
[評析]本案患者病症表現為邪氣盛行,正氣虛弱,氣血不足,肝脾功能受損,痰濕內蘊,毒邪泛濫。針對患者的病症,采用扶正解毒的中醫治療方法,並運用中藥進行治療,共持續六個多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未使用任何西醫藥物和其他療法。
在中藥治療方案中,白花蛇舌草和黃芪的用量分別達到了120克。白花蛇舌草的主要作用是益氣扶正,幫助患者增強自身正氣,提高免疫力;黃芪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消除體內的毒素,改善患者的體質。此外,治療方案還加入了和營活血化瘀的中草藥,如蜈蚣,其作用是走竄破瘀,解毒散結。蜈蚣的每劑最大用量達到了10條,但整個治療過程中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在中醫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嚴格遵循醫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調養,加強鍛煉,以提高療效。經過六個多月的持續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顯改善,邪氣逐漸消退,正氣逐漸恢複,氣血虧虛、肝脾兩傷等病症得到了有效緩解。最終,患者恢複健康,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本案例表明,在治療邪盛正衰、氣血虧虛、肝脾兩傷等病症時,采用扶正解毒的中藥療法具有顯著效果。同時,中藥治療過程中,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表明中藥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病案]馬某,女性,45歲,於1977年5月初診。患者自1976年5月發現右側大陰唇出現一疣狀硬結,6月時該硬結開始潰破。隨後,她前往甘肅省醫院接受檢查,結果顯示:右側大陰唇下1\/3部位有潰爛現象,會陰部潰瘍尺寸為5x4x1厘米,同時兩側腹股溝淋巴結呈陽性反應。11月4日病理報告顯示:“外陰潰瘍,潰瘍邊緣為複層鱗狀上皮早期癌”。經過臨床診斷,確定患者為“外陰癌晚期”。
在西醫治療方麵,患者接受了5000倫琴的放射治療,潰瘍開始收斂至2x1厘米。然而,1977年2月潰瘍再次擴展,疼痛加劇,因此患者轉而尋求中醫治療。此時的患者,右側外陰處出現一個約10x12厘米的硬性腫塊,質地如同石頭一般。腫塊中央有一個約3x2x0.5厘米的潰瘍,邊緣隆起,質地堅硬,凹陷,底部平整,疼痛程度難以忍受。患者的舌頭呈現出淡紅色,無苔、皺裂,脈象表現為虛大浮數。
[治則]祛濕解毒,活血和營,扶正祛邪。
[方藥]白花蛇舌草120克,生苡仁30克,僵蠶30克,生牡蠣30克,重樓15克,當歸15克,黃芪15克,白術15克,沒藥9克,乳香3克, 蜈蚣10條,香附12克。每日1劑。服藥五個月後,大便失禁,肛門流膿血,原有癌腫已部分變軟和消退。但已浸潤擴展至肛周,距肛門3厘米之右側發生第二處潰瘍,約為4x3x2厘米,距肛門5厘米處之左側發生第三處潰瘍,約2x2x1厘米。麵色枯黯,不能起床,納食不進,脈虛浮,舌淡無苔,且有皺裂。治以大補氣血,解毒消瘀之劑:黃芪120克,當歸30克,白術30克,生山藥30克,生地30克,重樓30克,乳香9克,投藥9克,香附12克,僵蠶15克,蜈蚣3條。每日1劑。服藥後,潰瘍逐漸收斂乃至愈合,納食漸增,麵色紅潤,閉經兩年有餘,今已複潮。檢查:瘡口愈合平整,陽性體征完全消失。1981年隨訪,病愈四年無複發,己於1979年5月恢複工作。
[評析]本案患者病症表現為邪氣盛行,正氣虛弱,氣血不足,肝脾功能受損,痰濕內蘊,毒邪泛濫。針對患者的病症,采用扶正解毒的中醫治療方法,並運用中藥進行治療,共持續六個多月。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未使用任何西醫藥物和其他療法。
在中藥治療方案中,白花蛇舌草和黃芪的用量分別達到了120克。白花蛇舌草的主要作用是益氣扶正,幫助患者增強自身正氣,提高免疫力;黃芪則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可以有效消除體內的毒素,改善患者的體質。此外,治療方案還加入了和營活血化瘀的中草藥,如蜈蚣,其作用是走竄破瘀,解毒散結。蜈蚣的每劑最大用量達到了10條,但整個治療過程中未出現任何不良反應。
在中醫治療過程中,患者需要嚴格遵循醫囑,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調養,加強鍛煉,以提高療效。經過六個多月的持續治療,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顯改善,邪氣逐漸消退,正氣逐漸恢複,氣血虧虛、肝脾兩傷等病症得到了有效緩解。最終,患者恢複健康,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本案例表明,在治療邪盛正衰、氣血虧虛、肝脾兩傷等病症時,采用扶正解毒的中藥療法具有顯著效果。同時,中藥治療過程中,患者未出現不良反應,表明中藥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