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二)


    [病案]患者區某,女,24歲。於1973年7月17日初次就診。患者自述在過去的兩個月裏,她發現自己的雙手前臂上出現了數十個扁平丘疹狀的疙瘩,這些疙瘩既不疼痛也不發癢。在尋求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曾使用次水楊酸鉍油劑、維生素b12和板藍根等藥物進行治療,但效果並不明顯,這些疙瘩仍然存在。


    患者在就診時,觀察到其舌邊尖稍顯紅色,舌苔呈薄黃色,脈象呈現弦象。


    [治則]疏肝行氣,解鬱散結。


    [方藥]當歸9克,赤芍12克,柴胡12克,土茯苓15克,白術9克,甘草3克,丹皮12克,茜根12克,皂角刺15克,白蒺藜12克,薄荷3克。服3劑後自感局部微癢,故原方照服,再配合止癢散外擦(止癢散組成:雄黃9克,青黛9克,薄荷9克,花椒9克,硫黃6克,黃柏15克,枯礬15克,輕粉12克,滑石12克,熟石膏12克,熟硼砂12克,樟腦3克,梅片1.2克,以上諸藥為末,調勻外用)。一共服藥12劑,患者疙瘩全部脫落。隨訪六年無複發。


    [評析]明·薛已的《外科樞要》是一部古代醫學典籍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外科著作,它對於疣狀物病因、治療以及注意事項等方麵的闡述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該書詳盡地闡述了疣狀物發生的病因和病機,認為肝膽少陽經與疣狀物的發生密切相關,主要病因包括風熱血燥、怒動肝火、肝客淫氣等。薛已認為,肝氣鬱滯是導致疣狀物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療的關鍵在於疏肝行氣、散結,以達到治愈扁平疣的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來判斷是否需要使用止癢散。若疣狀物不癢,則無需使用止癢散。然而,若疣狀物發生在麵部,醫生需謹慎考慮是否使用止癢散,因為麵部皮膚較敏感,止癢散可能導致皮膚出現不適反應。因此,醫生需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治療疣狀物時,醫生需全麵考慮患者的體質、病情以及疣狀物所在部位等多方麵因素。同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此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還應注意飲食、作息等方麵的調整,以促進病情的恢複。


    總的來說,明·薛已的《外科樞要》為後世中醫治療疣狀物提供了寶貴的理論依據。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治療疣狀物的方法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為更多患者帶來了福音。如今,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已經在臨床上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現代醫學研究者還在不斷探索新的治療方法。例如,激光治療、冷凍治療、電切術等現代技術在治療疣狀物方麵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些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更加精確、高效,且具有創傷小、恢複快的優點,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同時,現代醫學研究者也在積極開展中醫藥治療疣狀物的研究,旨在挖掘中醫藥治療疣狀物的獨特優勢。通過現代科技手段,研究者發現一些中藥具有很好的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作用,能夠有效地輔助治療疣狀物。此外,中醫藥治療疣狀物的方法往往更加溫和、安全,尤其適合兒童和老年患者。


    綜上所述,明·薛已的《外科樞要》為疣狀物治療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基礎,現代醫學的發展與中醫藥的結合為患者提供了更為安全、有效、個性化的治療選擇。未來,隨著醫學研究的深入,相信會有更多創新的治療方法出現,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每日醫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短耳的兔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短耳的兔子並收藏每日醫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