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是道,本分事接人!


    1.敢於承擔者事必成


    趙州和尚


    還是讓我先從一個心理測試的故事說起吧:


    漂亮的娑尼亞是位遠近聞名的大美女。她愛上了鄰村的一個小夥子。每月裏的某一天,她都要穿過一條河去看望她的心上人。可是,不久前,一個名叫瑪若的惡霸占據了河流的渡口。當娑尼亞再次來到渡口準備去看她的心上人時,早就垂涎娑尼亞美貌的瑪若,竟然提出要娑尼亞陪他一晚,然後才讓她渡河。否則就再也別想渡河了。


    現在,第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是娑尼亞,當你別無選擇的時候,你會怎麽辦?你會不會為了去見心上人,從而滿足惡霸瑪若無理的要求?還是哪怕無法見到心上人,也絕不屈從?為什麽?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是娑尼亞的心上人,你會接受娑尼亞的任何一個選擇,而一如既往地去愛她嗎?為什麽?


    其實,這個測試是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的。很顯然,每個人都會作出不同的判斷,從而作出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答案隻能顯示出每個人的個性和麵貌來。


    但是,諸如此類的心理測試,其實都暗藏著一個陷阱。因為,事實上,生活中存在著無數的可能性,並沒有一個絕對的前提可以限製。在上麵的這個故事裏,這個陷阱就是渡口。事實上一定可以找到別的渡河辦法,並非真的就別無選擇。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出類拔萃的人們,他們所信奉的唯一真理,就是沒有絕對的真理,當然也就沒有絕對的什麽權威。凡事皆有可能,這就是真相。


    舉一個我在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前些天,好友肖衛出差到杭州,順便過來上海看我。臨迴北京時才發現,原來很容易打到的火車票突然緊張起來。因為是星期天,還有上海這天正好有f1車賽。一下子,就連飛機票也沒有了。可是第二天,也就是周一的早上,作為公司的老總,肖衛必須出現在辦公室裏。怎麽辦?肖衛說,隻要想迴去,就總歸有辦法。


    先到上海火車站,因為肖衛說可以先上車再補票。可是,非常地不走運,可以補票的特快列車要第二天中午才能到北京。而能夠第二天早上到北京的直達列車,卻絕無補票的可能。列車員說,給你上火車我的飯碗就沒了。


    蒼天不負有心人。旁邊一位列車員介紹說,你可以先坐飛機到天津,然後從天津坐火車連夜迴到北京。


    我們再來到機票預售處,沒想到去天津的飛機票也賣完了。那位售票員還說,你想到的辦法,別人當然也會想到。


    “那,到石家莊的機票有沒有?”肖衛說,那我就先到石家莊後再轉火車,沒火車就打個出租車迴北京。


    終於,到了夜裏十一點左右的時候,肖衛發來消息:“我到北京了,你們放心吧”。


    2.人生無常,貴在持之以恆


    俗話說,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所以,我的人生宗旨,一向遵循的就是“大處著眼,細節入手”,看問題要高瞻遠矚,做事情要腳踏實地。


    首先要學習曆史,汲取前人的經驗教訓,避免古人所走的彎路,“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然後,要留心觀察時事動態,看清世界當前的局勢和潮流走向,從而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發揮自己特有的專長。


    最後,不要忘記最重要的是生活本身,而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幸福快樂,不是其他。度己及人,去找出人們共同的需要,再挑出自己能夠滿足要求的部分,最後從中選擇別人無可替代的核心專長,將這個特有的擅長作為自己的本分事,一心一意地去做到極致,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順大勢所趨”,是縱向順應曆史潮流。


    “應民眾所需”,是橫向順應世界潮流。


    “奉職責本分”,就是要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力求做到最好最佳最棒。


    “行當務之急”,就是不要忘記“生存第一,生活至上”,始終著眼於當下的問題和任務,力求“務實、有效和及時”,避開完美的陷阱,避免拖拉和找借口,以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為首要。


    《清越座右銘》


    順大勢所趨,應民眾所需,奉職責本分,行當務之急。


    “巧詐不如誠拙”,是我這些年來最為深刻的人生體會。誠信是立身的根本。恩威則是處世的手段。凡事要兼顧情理。宇宙間萬事萬物的道理實質雖然相同,然而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卻大相徑庭。


    清代的鄭板橋曾經說過“難得糊塗”:“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在我的理解,就是做事要認真而聰明,不如此就做不好事情,就是說,術業有專攻,要能一心一意而不可分心,這樣才可能精益求精。做人呢,就要經常裝糊塗了,不能太過較真了,就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或者“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否則“水至清則無魚”。


    平時要注意學習新的內容,也不忘溫習以前的功課。多看,多聽,多想,多做,多寫,多交流,眼界要廣,心胸要開闊,手腳要勤快利索。隻要專心致誌地不停用功,文章也好,藝術也好,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換句話,才華其實是把雙刃劍,如果做人做不好,才華其實是能夠害人害己的。


    真正的高人,其實是不動聲色的。真正的大將軍,是不會聲名顯赫的。因為他們早在問題出現之前,就已經杜絕了問題的發生。


    爭吵、暴力和戰爭,其實是人類苦難的根源所在。自古以來,隻要爭鬥一起,就沒有最後的贏家,總是會兩敗俱傷。“兵者,不祥之器也!”古人說的真是大實話。所謂“君子藏器於身,備而不用”。兵法謀略固然要學,但是也時刻不要忘記,這已經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了。能夠做到“防患於未然”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


    世界上的任何人任何事情,無一不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明白了這一點,就應該知道,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大家共同的努力,離不開眾人的幫助。所以說,本分事是自己的,一定要去做好。而功勞卻是大家的,榮耀歸功於身邊的親人、朋友和同事,還有鄰居,乃至整個社區、國家和社會。做人謙卑一些,低調一些,總是沒有壞處的。


    《清越立身銘》


    人生在世誠信恩威為人誠懇處世信義恩可同心威以聽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萬事同理眾情各異待人糊塗術業精益風土人情博聞廣知文章藝術用心以一為大將者無赫之功兵者詭道利器兇機防患未然弭禍無形不戰而勝功莫歸己3.識時務者為俊傑


    做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這是一個人在社會上的立身之本,是一個人的生存之道。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知道自己應該去做什麽,什麽才是自己的最擅長和最適合的本分事。


    找到自己的本分事後,就要注意縮小自己的工作範圍,始終認定自己的職責,而絕不越雷池一步。換句話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尤其是不要去對別人指手畫腳。首先,是因為每個人總有每個人自己的難言之隱,要多替他人著想才好。再者,人生在世,生活大不易,能管好自己已經很不容易。別人其實也不用你來操心。


    做事要用心,待人要恭敬,而恭敬不如從命。要始終忠於自己的本分事,忠於自己的職責。人笨一點不要緊,重要的是不能偷懶。古人說“勤能補拙”,如果自己是隻笨鳥,就更應該提早先飛起來,這樣才最好。


    與人合作,一定要牢記“團結就是力量”,分裂是失敗的前奏。一定要牢記,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所向無敵。


    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懇,學習也好,工作也好,思考也好,如果不能始終做到實事求是,就很容易走入誤區,最後一敗塗地。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古人的經驗之談,不可等閑視之。


    做事要有條理,沒有條理就容易混亂,混亂就容易出錯。做人要主動,要像春天般的溫暖。沒有會拒絕雪中送炭的真情,多個朋友總是要比多個敵人強百倍。


    一個人在社會上,最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分事。不用去擔心什麽社會地位,或者成功榮耀之類的虛名浮利,把自己的本分事如何做到精妙絕倫,這才是你所要擔心的正經事兒。


    《清越本分銘》


    不謀其政不在其位盡忠職守勤奮恭敬團結互助上敬下悌步調一致齊心協力實事求是苦學善思出奇製勝有條有理謙虛謹慎全心全意戒驕戒躁腳踏實地主動熱情吝言躬行不患無位患無以立總結這些年來的心得經驗,對於如何把事情辦好,我歸納成了十個步驟。


    第一,“千忙不亂”,就是遇事以不慌不忙為首要。


    第二,“萬事莫急”,就是隻有沉著氣,才能看清局勢,著急通常隻會壞事,而於事無補。


    第三,“察清真相”,就是凡事不能事先預設立場,一定要放下自己的主觀,這樣才能得到全麵的認識,才能避免固執己見。


    第四,“溝通會意”,就是多注意和他人交流溝通,一方麵多聽聽他人的建議和意見,一方麵也多去關心一下別人的感受。多替別人著想,其實更多的時候是在為自己著想。


    第五,“排次論序”,就是做事一定要有計劃,要注意有先有後,不能亂了次序,壞了分寸。


    第六,“輕重緩急”,就是做事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後。不是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千萬不要逞強。


    第七,“及時適用”,就是不要追求完美,一定要注重時效,實用至上。


    第八,“簡單唯一”,就是隻有將複雜繁亂歸於簡單明晰,才是達到目的的唯一辦法。


    第九,“兼收並蓄”,就是盡量在事前就做好一切準備,多多益善。第十,“待用無遺”,就是遇事要準備好應急措施,以防萬一。


    《清越處世銘》


    做事機密連環十計千忙不亂萬事莫急察清真相溝通會意排次論序輕重緩急及時適用簡單唯一兼收並蓄待用無遺4.人生難得是從容


    人生在世,最為難得的,是心安無憂,自在從容!


    那麽,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這就要看清宇宙和生命的真相,都是“地、水、火、風”的四大和合,有聚就必有散。要認識到自我其實隻是虛幻不實的妄想,有生就必有滅。不可避免的事情,就對它笑笑,順其自然。你不妨試試,任何煩惱,如果你看淡它,不去在乎它,實際上過不了多久,它就自動地煙消雲散了。想想我們年少時的那些煩惱,現在它們都在哪裏呢?


    所以,不要生氣,因為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出了差錯,也不要怨天尤人,要多想想自己能不能吸取教訓。要給自己立下原則和戒律,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


    感情的事情,都是緣份。緣來則聚,珍惜彼此之間的情誼。緣盡則散,也不必歎惜,互道珍重為宜。痛苦是因為太把自己當迴事,傷感是因為無知,憂愁是因為無識。


    多替別人著想,多為社會做貢獻,多想著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力求好上加好。


    《清越心法》


    第一式:終生不起貪念,終生不蓄私財;第二式:對不可避免之事,愉快地接受;第三式:心不被戀情所奪,愛到極致是忘情;第四式:不發牢騷,不許抱怨,隨緣是福;第五式:待人如禮佛,處事如敬佛;


    第六式:無論如何,絕不可動怒生氣而感情用事;第七式:凡事責己不怨人;第八式:絕不可縱惡成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房弘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房弘毅並收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