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迴憶道:“我當時有這樣的感受:我覺得我看到一些人,他們自身即是他們傳授的事物的映像……他們看起來那麽引人注目。我當時還不能明確地把握為什麽,但是最使我震動的,是他們符合我們理想的聖者、完人、哲人;而這樣一類人,人們在西方顯然已幾乎再找不到了。”
說得直白一些,僧伽就是以佛陀為師的弟子們,就是實踐佛法的活榜樣,“他們自身即是他們傳授的事物的映像”。佛陀是因為覺悟到這個“法”,實踐了這個“法”,圓滿地成就了這個“法”而終成佛陀。而“僧伽”存在的意義,首先就是起到了“護持佛法”不使佛法失傳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僧伽的存在,我們又從何得知佛法和佛陀的存在呢?所以,三寶是“佛、法、僧”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
那麽,“五戒”又是些什麽內容呢?為什麽要製定戒律呢?持戒又有哪些好處呢?
戒律是佛陀生前針對不同的人分別製定的各種日常行為規範。所以,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種。總體上說,分為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有五戒、十戒和具足戒之分。菩薩戒又稱為“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意思就是“諸惡莫作”;二是攝善法戒,意思就是“眾善奉行”;三是饒益有情戒,意思就是“以善用方便來利益一切眾生”。
這裏說的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凡是佛弟子都應該努力來受持和遵守的。它包括五項內容: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一不殺生,意思就是要慈心於仁,就是不因自己的私心而去殺害生命來謀取私利。
二不偷盜,意思就是要義利節用,就是不與不取,不以不正當手段來獲取他人的財物。
三不邪淫,意思就是要貞良守禮,就是不作非分的欲樂享受。如果嚴格起來深究的話,不光是男女間的情欲和性欲,就連過分的食欲和睡欲等等欲樂享受,也都在禁戒範圍之內。
四不妄語,意思就是要誠實無欺,就是要實事求是而不撒謊。也就是孔夫子所強調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五不飲酒,意思就是要避免貪嗔癡,就是為了防止亂性破戒,免生各種惡習壞毛病,因此而不飲酒。
持戒有哪些好處呢?犯戒又有什麽不好呢?
佛陀曾經說過,如果有人犯戒,就會有五種衰敗。哪五種衰敗呢?第一是求財而不得,所願難成。第二是如果有所得的話,也會一天天地衰敗下去。第三是破戒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被人看不起,遭人輕視。第四是壞名聲遠揚,天下盡知。第五是命終之後,就會下到地獄裏。
佛陀又說,如果人持戒而終不違犯的話,就會有五種功德。哪五種功德呢?第一,是能夠心想事成,隨心所欲。第二,是所有的財產會越來越多,而且無有損少。第三,是所到之處,眾人敬愛。第四,是好名聲遍布四方,天下盡知。第五,是命終後必生天上。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大智度論的故事》裏摘引佛陀的話說道:“許多人倘若不滅除五項恐怖、五項罪、五種怨,那麽,在有生之年,身心都會嚐到無量苦惱;而且到了後世,就會墜入惡道裏。人如果沒有過五項恐怖、五項罪、五種怨,那麽,在有生之年,身心都會洋溢著快樂;到了後世,也會出生天上的樂土。由此可知,大家一定要遠離五項恐怖才好:第一是殺生,第二是偷盜,第三是淫欲,第四是妄語,第五是飲酒。”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隻有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才可以受持五戒。也就是說,受持五戒的人必須首先要皈依三寶才可以。沒有皈依三寶而受持五戒,就好比不打地基而建高樓大廈一樣,遲早會功虧一簣的。
另外,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寶一樣,是要人自己來作抉擇的。按照佛教慣例,如果不是出於本人自覺和自願,皈依和受戒都是無效的。
如果覺得自己一時還達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可以選擇暫時不受戒。或者,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單獨來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飲酒,他就可以先受不飲酒戒;有的人天生就不曾偷盜過,他就完全可以先受不偷盜戒。能做到哪條戒,就可以先受哪條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可以選擇暫時不受。
就拿我自己來說,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就像當初我喜歡接近佛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佛陀主張讓人們自己選擇,自己做主。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你可以出家,也可以還俗。一切都由你自己來做決定,一切來去自由。所以,到今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與別人無關,隻是出於對自己負責而已。
另外,五戒的內容延伸開來,就是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欺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無益綺語、不貪、不嗔、不愚癡”。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惡。十善其實和五戒實質上是一體的,隻不過更加詳細地規範了人們的言行意識。所以通常是把五戒和十善連起來說成“五戒十善”。按照趙樸初先生的介紹,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我從寺廟中出來,迴到上海和北京的時候,卻讓朋友們都大吃一驚。為什麽呢?因為他們收到我的信後,竟然都以為我已經出家了。這真讓人哭笑不得。原來,他們把我參加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儀式,誤以為就是剃度出家的儀式了。
這可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誤會啊!由此可見,現實中的人們對佛教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通常來講,這世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信佛之人,一種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兩種,一種是初信之人,一種是深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說,信佛所教,但還沒有進行皈依三寶儀式的人。深信之人就是自覺自願地皈依三寶並向佛看齊的人。
深信之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種是出家修行的人。
在家人修行,以從事正當的生產業、供養三寶、鼓勵同修和廣行度化為主要生活內容。佛經中說過,“一切治生產業皆與佛法不相違背。”而出家人修行則要求更高更嚴格。
按照佛的製度,出家人應當過著清淨無染而儉樸節約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禪定的修習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為在家修行者樹立模範,作出榜樣,並為他們講說佛法,勸善止惡,安慰病苦,必要時救人於危難之中。
總之,無論在家還是出家,都是為了求得個人的解脫,為了利益眾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說,“佛教徒本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所以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和《優婆塞戒經》,都是稱讚在家學佛的。”
需要特別強調一點的是,無論是從佛教的教義來說,還是從佛陀所製定的製度來說,出家都隻是少數人的事情。事實上,出家是有很多限製的,比如,要經過父母允許,不是逃避刑法,也不是逃避負債的等等。尤其是在佛教昌盛時期,出家人的資格要求更是非常嚴格的。例如,唐朝時著名的玄奘法師出家的時候,就需要經過舉薦和考試等很多手續才行。
另外,出家人的主要目的,並非“看破紅塵”的消極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誨,“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像佛陀那樣博學多聞,要能夠指導人們去走正道,去過清淨安樂的幸福生活,要能夠幫助人們脫離苦海,求得解脫才行。
實際上,出家的本意其實是出離生死和煩惱的枷鎖,目的就是為了求解脫,為了得自在,為了過上清淨喜悅的生活。那麽,如何才能求得解脫?如何才能獲得自在呢?如何才能過上清淨喜悅的生活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廣行布施和勤修智慧。廣行布施就是多為人們做好事,多為社會做貢獻。勤修智慧就是勤奮修習所有的智慧,而所有的智慧當中,又以般若為最。
《般若波羅蜜》這本書正是專講般若學的。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佛經裏的般若學應該是更適合現代社會的人們來修學的。至少在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般若學起到了巨大無比的影響。我希望能與大家一同分享多年來的心得。
當然,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博大精深,我也不敢保證我自己受用的,就一定對其他人管用。就像我對一位朋友說過的,佛法就像藥一樣,最終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看的。一碗藥你看來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而且,不同的病也是要不同的藥來治的。如果你把治療頭痛的藥用來治胃病,當然就不能如願以償。
佛經號稱有十二部,內容浩瀚紛紜,無所不容,就是佛陀針對不同的人們和不同的情況來說的。其中,甚至還有佛陀為牧牛人說的如何牧牛的內容。
更確切地說,一方麵,《般若波羅蜜》這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學佛參禪的體會。另一方麵,這本書也是一種嚐試,一種將文言文的佛經通俗易懂化的一種嚐試。
所以,這本書盡量做到不用佛教術語來闡述佛法中的關鍵:“般若波羅蜜”。因為這本書的起因,是作者多年來學佛參禪的一個總結報告。這本書首先是應家人和朋友們的要求所寫,而這些人大多很少時間精力去弄懂佛教術語。其次,這本書是為那些剛開始接觸佛教的人們所寫,希望他們能夠吸取我的教訓,以盡量避開那些誤區和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早日覺悟原來宇宙的真相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議,早日體驗到生命裏的那種無上美妙。
總之,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了解到佛法的真實麵目。第一,佛法不是迷信。第二,佛法是大智慧。第三,學習佛法可以終生受用無窮。第四,佛法可以讓人們心生歡喜,永離煩惱痛苦。就像《心經》裏所說的:“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歸根結底,隻要能夠讓人們記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並試著努力去做,那麽,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真心地感謝您!是為序!
說得直白一些,僧伽就是以佛陀為師的弟子們,就是實踐佛法的活榜樣,“他們自身即是他們傳授的事物的映像”。佛陀是因為覺悟到這個“法”,實踐了這個“法”,圓滿地成就了這個“法”而終成佛陀。而“僧伽”存在的意義,首先就是起到了“護持佛法”不使佛法失傳的作用。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僧伽的存在,我們又從何得知佛法和佛陀的存在呢?所以,三寶是“佛、法、僧”三位一體不可分割的。
那麽,“五戒”又是些什麽內容呢?為什麽要製定戒律呢?持戒又有哪些好處呢?
戒律是佛陀生前針對不同的人分別製定的各種日常行為規範。所以,佛教中的戒律有很多種。總體上說,分為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有五戒、十戒和具足戒之分。菩薩戒又稱為“三聚淨戒”:一是攝律儀戒,意思就是“諸惡莫作”;二是攝善法戒,意思就是“眾善奉行”;三是饒益有情戒,意思就是“以善用方便來利益一切眾生”。
這裏說的五戒是佛教的根本戒,凡是佛弟子都應該努力來受持和遵守的。它包括五項內容: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一不殺生,意思就是要慈心於仁,就是不因自己的私心而去殺害生命來謀取私利。
二不偷盜,意思就是要義利節用,就是不與不取,不以不正當手段來獲取他人的財物。
三不邪淫,意思就是要貞良守禮,就是不作非分的欲樂享受。如果嚴格起來深究的話,不光是男女間的情欲和性欲,就連過分的食欲和睡欲等等欲樂享受,也都在禁戒範圍之內。
四不妄語,意思就是要誠實無欺,就是要實事求是而不撒謊。也就是孔夫子所強調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五不飲酒,意思就是要避免貪嗔癡,就是為了防止亂性破戒,免生各種惡習壞毛病,因此而不飲酒。
持戒有哪些好處呢?犯戒又有什麽不好呢?
佛陀曾經說過,如果有人犯戒,就會有五種衰敗。哪五種衰敗呢?第一是求財而不得,所願難成。第二是如果有所得的話,也會一天天地衰敗下去。第三是破戒的人到了任何地方都會被人看不起,遭人輕視。第四是壞名聲遠揚,天下盡知。第五是命終之後,就會下到地獄裏。
佛陀又說,如果人持戒而終不違犯的話,就會有五種功德。哪五種功德呢?第一,是能夠心想事成,隨心所欲。第二,是所有的財產會越來越多,而且無有損少。第三,是所到之處,眾人敬愛。第四,是好名聲遍布四方,天下盡知。第五,是命終後必生天上。
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大智度論的故事》裏摘引佛陀的話說道:“許多人倘若不滅除五項恐怖、五項罪、五種怨,那麽,在有生之年,身心都會嚐到無量苦惱;而且到了後世,就會墜入惡道裏。人如果沒有過五項恐怖、五項罪、五種怨,那麽,在有生之年,身心都會洋溢著快樂;到了後世,也會出生天上的樂土。由此可知,大家一定要遠離五項恐怖才好:第一是殺生,第二是偷盜,第三是淫欲,第四是妄語,第五是飲酒。”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隻有皈依三寶的佛弟子才可以受持五戒。也就是說,受持五戒的人必須首先要皈依三寶才可以。沒有皈依三寶而受持五戒,就好比不打地基而建高樓大廈一樣,遲早會功虧一簣的。
另外,五戒的受持和皈依三寶一樣,是要人自己來作抉擇的。按照佛教慣例,如果不是出於本人自覺和自願,皈依和受戒都是無效的。
如果覺得自己一時還達不到五戒所要求的,也可以選擇暫時不受戒。或者,可以選擇其中的一條單獨來受戒,量力而行。比如,有的人天生不飲酒,他就可以先受不飲酒戒;有的人天生就不曾偷盜過,他就完全可以先受不偷盜戒。能做到哪條戒,就可以先受哪條戒,其他戒眼下做不到,也可以選擇暫時不受。
就拿我自己來說,皈依也好,受戒也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仿佛水到渠成。就像當初我喜歡接近佛教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佛陀主張讓人們自己選擇,自己做主。你可以信佛,也可以不信。你可以出家,也可以還俗。一切都由你自己來做決定,一切來去自由。所以,到今天,皈依也好,受持五戒也好,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和決定,與別人無關,隻是出於對自己負責而已。
另外,五戒的內容延伸開來,就是十善:“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欺騙、不是非兩舌、不惡口傷人、不說無益綺語、不貪、不嗔、不愚癡”。這就叫十善,反之就叫十惡。十善其實和五戒實質上是一體的,隻不過更加詳細地規範了人們的言行意識。所以通常是把五戒和十善連起來說成“五戒十善”。按照趙樸初先生的介紹,五戒十善是人間佛教的主要內容。
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我從寺廟中出來,迴到上海和北京的時候,卻讓朋友們都大吃一驚。為什麽呢?因為他們收到我的信後,竟然都以為我已經出家了。這真讓人哭笑不得。原來,他們把我參加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儀式,誤以為就是剃度出家的儀式了。
這可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誤會啊!由此可見,現實中的人們對佛教的了解真是太少了。
通常來講,這世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信佛之人,一種是不信佛的人。信佛的人又有兩種,一種是初信之人,一種是深信之人。初信是指信佛所說,信佛所教,但還沒有進行皈依三寶儀式的人。深信之人就是自覺自願地皈依三寶並向佛看齊的人。
深信之人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家修行的人,一種是出家修行的人。
在家人修行,以從事正當的生產業、供養三寶、鼓勵同修和廣行度化為主要生活內容。佛經中說過,“一切治生產業皆與佛法不相違背。”而出家人修行則要求更高更嚴格。
按照佛的製度,出家人應當過著清淨無染而儉樸節約的生活,以注重佛教教理的研究和禪定的修習為主。除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等等。在德行上要為在家修行者樹立模範,作出榜樣,並為他們講說佛法,勸善止惡,安慰病苦,必要時救人於危難之中。
總之,無論在家還是出家,都是為了求得個人的解脫,為了利益眾生的目的。按照前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說,“佛教徒本有四眾,有出家男女二眾,有在家男女二眾。出家二眾負住持佛法的責任,在家二眾負護持佛法的責任,合成為雙重的教團,所以佛教並不是要求人人都出家。很多佛教經典,特別是大乘經典如《維摩詰經》和《優婆塞戒經》,都是稱讚在家學佛的。”
需要特別強調一點的是,無論是從佛教的教義來說,還是從佛陀所製定的製度來說,出家都隻是少數人的事情。事實上,出家是有很多限製的,比如,要經過父母允許,不是逃避刑法,也不是逃避負債的等等。尤其是在佛教昌盛時期,出家人的資格要求更是非常嚴格的。例如,唐朝時著名的玄奘法師出家的時候,就需要經過舉薦和考試等很多手續才行。
另外,出家人的主要目的,並非“看破紅塵”的消極避世,而是要信奉佛陀的教誨,“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要像佛陀那樣博學多聞,要能夠指導人們去走正道,去過清淨安樂的幸福生活,要能夠幫助人們脫離苦海,求得解脫才行。
實際上,出家的本意其實是出離生死和煩惱的枷鎖,目的就是為了求解脫,為了得自在,為了過上清淨喜悅的生活。那麽,如何才能求得解脫?如何才能獲得自在呢?如何才能過上清淨喜悅的生活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廣行布施和勤修智慧。廣行布施就是多為人們做好事,多為社會做貢獻。勤修智慧就是勤奮修習所有的智慧,而所有的智慧當中,又以般若為最。
《般若波羅蜜》這本書正是專講般若學的。根據我的個人經驗,佛經裏的般若學應該是更適合現代社會的人們來修學的。至少在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般若學起到了巨大無比的影響。我希望能與大家一同分享多年來的心得。
當然,個人的能力始終有限。再加上佛法本身博大精深,我也不敢保證我自己受用的,就一定對其他人管用。就像我對一位朋友說過的,佛法就像藥一樣,最終是用來吃的,不是用來看的。一碗藥你看來看去,看上一年也看不好病的。而且,不同的病也是要不同的藥來治的。如果你把治療頭痛的藥用來治胃病,當然就不能如願以償。
佛經號稱有十二部,內容浩瀚紛紜,無所不容,就是佛陀針對不同的人們和不同的情況來說的。其中,甚至還有佛陀為牧牛人說的如何牧牛的內容。
更確切地說,一方麵,《般若波羅蜜》這本書是作者十多年來學佛參禪的體會。另一方麵,這本書也是一種嚐試,一種將文言文的佛經通俗易懂化的一種嚐試。
所以,這本書盡量做到不用佛教術語來闡述佛法中的關鍵:“般若波羅蜜”。因為這本書的起因,是作者多年來學佛參禪的一個總結報告。這本書首先是應家人和朋友們的要求所寫,而這些人大多很少時間精力去弄懂佛教術語。其次,這本書是為那些剛開始接觸佛教的人們所寫,希望他們能夠吸取我的教訓,以盡量避開那些誤區和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早日覺悟原來宇宙的真相竟是如此地不可思議,早日體驗到生命裏的那種無上美妙。
總之,寫作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們了解到佛法的真實麵目。第一,佛法不是迷信。第二,佛法是大智慧。第三,學習佛法可以終生受用無窮。第四,佛法可以讓人們心生歡喜,永離煩惱痛苦。就像《心經》裏所說的:“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歸根結底,隻要能夠讓人們記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並試著努力去做,那麽,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真心地感謝您!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