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行者難辨身,難道天地諸鬼神。

    莫道諦聽不言語,識破真形隻一人。

    且說悟空和沙僧依了菩薩之言,一同去往花果山。沙僧見悟空的筋鬥雲快,一把扯住悟空:大哥不必這等藏頭露尾,先去安根,待小弟與你一同走。似沙僧對同門師弟的大哥這樣多疑,我們雖然理解,畢竟在水簾洞他吃了悟空的苦頭,但對他的人格是不敢恭維的。因為在此之前,觀音是有交代說的,這些日子悟空跟觀音寸步不離,根本不需要懷疑,若說沙僧以君子之心度聖人之腹也不太合適,說到底,這沙僧和唐僧的性格都是同出一源:見物不見人。看他脖子之上的佛珠都是骷髏頭變的,很難不讓人相信他不是假慈悲。

    一路之上的沙僧話不多,卻時不時地冒出了看似有理實際上卻笨的出奇的主意,就知道這位和尚是善於琢磨的。悟空是不用說的,就是八戒還時不時地對唐僧牢騷甚至嗬斥幾句的,可沙僧對唐僧卻是從無半句怨言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多麽忠實的執行唐僧這位上司的指示。隻是因為唐僧的話句句都說到了他的心坎,和他對唐僧此人琢磨的透透的,這麽一個無用之人能做了他們幾個尤其是悟空的領導,那後台絕非是一般人的。其實有些時候沙僧很為自己的出路擔心的,他必須依靠唐僧這棵大樹,否則沒有其他的辦法。不過對沙僧此人我們還是要實事求是的,就是他對女性好像沒有什麽意識,因為到現在為止我們也沒見他對哪一個女子發表過隻言片語的。而唐僧就不同了,雖然長的道貌岸然的,但隻要有一個女性出現,就會春意蕩漾。從外人給他晦氣臉的評價,應該算得上是一位性冷淡的家夥,當然這和心定是兩迴事,一種是境界,一種則是病態,不過這都是我們後人的猜測,我們總不好把沙僧拖過來問問的。

    按說西遊之行已經過了大半,我們也大體摸清了妖怪出現的規律:妖怪的出生之地定是那山高水險烏煙瘴氣之地,當然現今社會上是沒有什麽妖魔鬼怪了,因為都讓悟空替我們處理了:一是到天庭做了神仙,當然這絕大多數都是從天庭上下來做妖精的,隻有極少數例外,如黑熊羆之類的;一是多被八戒徹底打死的,悟空一般不會做這事的,他總以壞了自己的名頭為由不做,其實他清楚自己和這些小妖有同樣的出身,因此不願傷及同類;還有那一半個既為做神仙有沒被打死的殘疾,隻好做了爬蟲,例如九頭蟲,在某些地方還偶爾見到,當然現在隻有一個頭了。山高必有妖水深必有怪的話我們現在也是聽不到了,實際上現在剩下的一句話就是窮山惡水出刁民了,這也反映了環境改造人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稍加主意就會發現,悟空的出生地就絕非什麽風險之地,而是如詩如畫的花果山水簾洞: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威寧瑤海,波翻雪浪蜃離淵。木火方隅高積上,東海之處聳崇巔。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峰頭時聽錦雞鳴,石窟每觀龍出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瑤草奇花不謝,青鬆翠柏長春。仙桃常結果,修竹每留雲。一條澗壑藤蘿密,四麵原堤草色新。可如今偏偏在此地也出了個妖精,不免讓人生疑,同時也讓人匪夷所思。難怪變化了的妖精竟然無人能識,落伽山上眾天神與菩薩對著悟空與行者看了許久,莫想能認。菩薩怕傷了悟空,不敢施法,喝住道:且放了手,兩邊站下,等我再看。看實在不能分辨,又不忍傷了真的悟空,道:你當年官拜弼馬溫,大鬧天宮時,神將皆認得你,你且上界去分辨迴話。天庭之上的玉帝哪有觀世音的本事,隻能借助李天王的儀器同眾神一起分辨也是兩個孫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發不差,於是隻好將悟空與行者趕出殿外。悟空滿以為師父是最了解自己的,道:我和你見師父去!我和你見師父去!哪知唐僧簡直像個白癡,倒是沙僧有了個陰損的主意:施主休講,師父可坐在這裏,等我和二哥去,一家扯一個來到你麵前,你就念念那話兒,看那個害疼的就是真的,不疼的就是假的。此刻的他連師哥都不認了,竟然稱唿起施主。不過這一提議立即得到了唐僧的同意,同時他又可以借機多念幾遍咒兒,禁不住歡喜,道:言之極當。恨不得把他倆念死。可惜這位師父最終還是害怕將假悟空念惱了,在折磨夠了悟空與行者之後,最終選擇了放棄,開心的看著兩個離開。唐僧見悟空離開,立即有了小人的主意,對沙僧道:你既知此門,你可趁他都不在家,可先到他洞裏取出包袱,我們往西天去罷。

    悟空見唐僧不識真假,隻好跟行者到了幽冥府,十王一見悟空到此,早慌得沒了主意,一邊應付悟空與行者,一邊匯報給自己的最上級。正當十王告訴他倆不能分辨的時候,地藏王菩薩適時的出現:且住!且住!等我著諦聽與你聽個真假。這諦聽非比尋常,想當年曾是地藏菩薩經案下伏的一個獸名,它霎時就把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蠃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查了個邊,暗暗地對地藏王菩薩說了幾句,地藏王立刻理會,道:你兩個形容如一,神通無二,若要辨明,須到雷音寺釋迦如來那裏,方得明白。原來這諦聽早知他倆的根底,尤其是悟空,那更得罪不得,再到西天,從天界經過,玉帝這過橋過路費是必不可少的,再說如來與觀世音菩薩也不是一般的關係。看來諦聽的見解是十分有道理,不過通過這次辨認也讓天庭對幽冥府不可小視,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這邊都知根知底。

    普天之內,難到隻有一隻寵物知道這事,顯然這不符合常理。如果真的這樣,那不是對周天諸神的極大諷刺?其實事情恐怕沒有那麽簡單的。既然不會如此簡單,我們何不做這樣一種解釋,那就是自始至終這本就是悟空一人所為。他之所以如此,就是要給唐僧一個教訓,因為在西行路上他一直受著唐僧的打擊,既然自己沒有出頭之日,還不如索性幹自己的。這樣想來除了唐僧這個近乎於白癡的以外,對觀音菩薩、玉帝、地藏王等一係列的語言就很好解釋了。觀音為什麽不能分辨,李天王的照妖鏡為什麽成了普通的玻璃,十王翻遍了所有的生死籍簿也沒找到半個文字,地藏王明明知道又把他們推了出去。那就隻有一種解釋,悟空的忍耐已經到了極致,很有可能會撕破臉皮,一旦這樣所有的神仙也就不得不跟如來撕破麵皮。顯然所有的神仙都不願意出現這種結局,也不願承擔這種責任的。

    周天諸神對唐僧西行都是不滿的,他們不插手此事就是一種態度,也等於向如來透露了一個信心,此事必須有一個圓滿的解釋。如來見悟空與行者到來,立即停止了對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等“不有中有,不無中無。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為有,非無為無。非色為色,非空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無定色,色即是空。空無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的講說,本想找一個台階,問觀世音菩薩: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行者,誰是真假?不料菩薩又把問題推了迴來,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宮地府,亦俱難認,特來拜告如來,千萬與他辨明辨明。顯然是告訴如來此事隻有他自己解決。於是如來又想模像樣的說了一通,才道: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此言一出,眾神俱上前要拿,悟空也要上前,如來立即喝道: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很明顯此事隻有他兩人是心知肚明的,妖精在如來和悟空的通力合作下被消滅。見悟空一棒滅了妖精,連如來都高興的喊:善哉!善哉!不過如來知道各位神仙也不是傻子,說了些因心生魔的話,然後道:你自快去保護唐僧來此求經罷。催著悟空離開,以免人多嘴雜,再生是非。悟空卻道:上告如來得知,那師父定是不要我,我此去,若不收留,卻不又勞一番神思!望如來方便,把鬆箍兒咒念一念,褪下這個金箍,交還如來,放我還俗去罷。如來道: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菩薩聞聽忙稱謝不止,複又對唐僧道: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須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師徒幾個這才和在一處。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瞎話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寒並收藏瞎話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