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不知就裏,孫悟空人工唿吸。

    烏雞王因言罪天,青毛獅三年傍犁。

    且說悟空聽師父要救水鬼皇帝,隻道人已死三年,早已過了七七忌日,不能救得。八戒在旁煽風點火,說得唐僧又拾起《緊箍兒咒》,像小學生背課文似的,隻勒得悟空眼漲頭疼,唐僧還是不止,直到悟空答應,他才顧得喘上口氣兒。唐僧向來除了悟空是誰都肯相信的:怎麽醫?悟空道:隻除過陰司,查勘那個閻王家有他魂靈,請將來救他。八戒知道閻王在悟空的手下,跟個家奴似的,斷無不成之理,既然要治一治悟空,就不能讓他太容易了,道:師父莫信他。他原說不用過陰司,陽世間就能醫活,方見手段哩。老和尚果然相信了八戒的話,看來魚找魚蝦找蝦,王八無奈找蛤蟆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唐僧專信邪風,才喘口氣的他又念起那話兒,慌得悟空滿口招承:陽世間醫罷,陽世間醫罷!可唐僧依舊像愚公似的挖山不止地念著,沒辦法的悟空隻好真心實意:師父,莫念,莫念!待老孫陽世間醫罷。唐僧害怕悟空欺騙自己,道:陽世間怎麽醫?悟空把如何救皇帝的是說了個仔細。唐僧才不管悟空休息不休息:就去快來。悟空道:如今有三更時候罷了,投到迴來,好天明了。有些不太樂意,扯了個幌子:隻是這個人睡在這裏,冷淡冷淡,不像個模樣。須得舉哀人看著他哭,便才好哩。悟空想沒有一個人能從三更哭到天明的,八戒一下猜到了悟空的心思:不消講,這猴子一定是要我哭哩。於是道:哥哥,你自去,我自哭罷了。並對悟空的百般刁難滿口應承:你去你去!我這一哭動頭,有兩日哭哩。

    沒有辦法的悟空隻能是縱筋鬥雲入南天門裏,找那個和自己有些過節的太上老君商議。悟空知道老君對自己成見極深,果然才入門裏,就見老君跟他的童兒竊竊私語的: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悟空有求於人,隻好訕笑:老官兒,這等沒搭撒,防備我怎的?我如今不幹那樣事了。太上老君無理也爭三分:你那猴子,五百年前大鬧天宮,把我靈丹偷吃無數,著小聖二郎捉拿上界,送在我丹爐煉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費了多少。他忘了這事原本他自己要求的,他本想置悟空於死地,非但沒成,還給了悟空一雙火眼金睛,應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老君又喋喋不休:你如今幸得脫身,皈依佛果,保唐僧往西天取經,前者在平頂山上降魔,弄刁難,不與我寶貝,今日又來做甚?你不走路,潛入吾宮怎的?悟空事事在理,一個皇帝救不救的不礙大事,但不能任由老頭胡說八道:前日事,老孫更沒稽遲,將你那五件寶貝當時交還,你反疑心怪我?一番交涉的悟空從摳門的老頭那裏還是得了一粒九轉還魂丹,心疼的老頭道:去罷,去罷!再休來此纏繞!

    悟空迴到敕建寶林寺,見八戒還哭,有些過意不去:兄弟,你過去罷,用不著你了。你揩揩眼淚,別處哭去。隨後讓沙僧取些水來,將金丹衝進皇帝肚裏。唐僧見屍體隻是肚裏作響知道需做人工唿吸,度他一口氣。八戒仗著嘴大要上前去做,被唐僧一把扯住:使不得!還教悟空來。他道八戒是一口濁氣,唯悟空一生隻吃水果是一口清氣,因此悟空最是合適。而一向標榜胎裏素的的他連口果酒都不喝的,自己的心該是最純潔的才是,唐僧不去做這救人一命的事,無非有兩種解釋:一是嫌髒,不敢去碰屍體;二是他知道自己的心地並不那麽純潔,自己度氣不但救不了皇帝,還失了自己的假清高。畢竟心裏的東西自己不說,別人也隻是猜測而已,可一旦就不活,不等於把自己的心亮給了三個徒弟,在這方麵唐僧是很有經驗的。

    悟空雖說作弄了八戒,卻十分清楚此次醫治烏雞國皇帝,八戒還是出了大力,對皇帝隻是答謝唐僧和自己,悟空覺得不太合適,因此在西行的路上悟空有意讓皇帝做了腳力,替八戒擔些東西,也算是對八戒的一種謝意。悟空的這一舉措,把八戒喜得連連不止:造化,造化!當時馱他來,不知費了多少力,如今醫活了,原來是個替身。悟空他們行至烏雞國城門之前,隻見:

    海外宮樓如上邦,人間歌舞若前唐。花迎寶扇紅雲繞,日照鮮袍翠霧光。

    孔雀屏開香靄出,珍珠簾卷彩旗張。太平景象真堪賀,靜列多官沒奏章。

    一個妖怪竟然把烏雞國治理的有聲有色,反比真皇帝更有成績,可見不管是人是妖,隻要做事還是很受老百姓歡迎的。如果沒有唐僧的一夢,老百姓不知還要過多少太平的日子。唐僧入得城門原本打算自己倒換關文的,悟空嚷著一塊進去,唐僧也不好意思,畢竟這次是悟空、八戒最有成績,雖然心裏不樂意,也隻能是:都進去,莫要撒村,先行了君臣禮,然後再講。不懂裝懂的他又道:要行五拜三叩頭的大禮。悟空立即反唇相譏:師父不濟,若是對他行禮,誠為不智。你且讓我先走到裏邊,自有處置。等他若有言語,讓我對答。我若拜,你們也拜;我若蹲,你們也蹲。唐僧的禮節對不對的暫且不提,但作為大唐的欽差(唐僧自言),外出的一言一行均代表國家,最不濟也代表皇帝,一味的奴顏婢膝對當事人來說也許是小事,可對國家來說是有損國格國體。

    唐僧一到階下,就被群臣看了個徹底:這和尚十分愚濁!然後道:怎麽見我王便不下拜,亦不開言唿祝?喏也不唱一個,好大膽無禮!對假國王的問話,悟空倒是不卑不亢、有禮有節的,道:我是南贍部洲東土大唐國奉欽差前往西域天竺國大雷音寺拜活佛求真經者,今到此方,不敢空度,特來倒換通關文牒。看假國王多麽敏感,僅僅是東土二字,就有為大的意思,唐僧是不會體會到的,假國王怒道:你東土便怎麽!我不在你朝進貢,不與你國相通,你怎麽見吾抗禮,不行參拜!既然對方有些瞧不起的意思,悟空對此也予以猛烈地迴擊:我東土古立天朝,久稱上國,汝等乃下土邊邦。自古道,上邦皇帝,為父為君;下邦皇帝,為臣為子。你倒未曾接我,且敢爭我不拜?無言以對的國王隻能靠武力解決問題,誰知一交手,悟空就趕跑了假皇帝。在八戒、沙僧埋怨悟空放跑妖怪之時,悟空卻先幫皇帝恢複了臨時帝製,國不可一日無君的道理兩個師弟和唐僧哪裏懂得,,沒有皇帝的日子國家還在哪裏,將來的曆史也沒法連接的。

    這妖怪大概是悟空在路上遇到的本事最為不濟的一個,僅幾個迴合妖怪就敗下陣來。雖然妖精本事稀鬆平常,卻極善於觀察,很快發現了唐僧心理陰暗的一麵,迅速變成了唐僧的摸樣。一時間悟空差一點將個真唐僧一棒打死。無奈的悟空請了護法諸天、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當坊土地、本境山神幫忙,還是不能辨別,虧了誠實的八戒最有主意:哥啊,說我呆,你比我又呆哩!師父既不認得,何勞費力?你且忍些頭疼,叫我師父念念那話兒,我與沙僧各攙一個聽著。若不會念的,必是妖怪,有何難也?心誠則靈是一點也沒有錯的,雖然八戒有些嘴饞、懶惰,但心地無私,再加上唐僧對悟空的狠心,念緊箍咒的本事那是任何一個人都做不來的。此刻的妖怪隻能是乖乖地被擒的結局。

    就在徒弟幾個商量要結果妖怪的性命之時,文殊菩薩適時地趕到這裏,言說青毛獅子是奉了如來佛的旨意。悟空對此是憤憤不平:這畜類成精,侵奪帝位,還奉佛旨差來。似老孫保唐僧受苦,就該領幾道敕書!害得文殊菩薩連忙解釋,此事絕對不是衝著悟空來的:當初這烏雞國王,好善齋僧,佛差我來度他歸西,早證金身羅漢。因是不可原身相見,變做一種凡僧,問他化些齋供。被吾幾句言語相難,他不識我是個好人,把我一條繩捆了,送在那禦水河中,浸了我三日三夜。多虧六甲金身救我歸西,奏與如來,如來將此怪令到此處推他下井,浸他三年,以報吾三日水災之恨。悟空做夢也想不到文殊菩薩為一己之私,竟報一飲一啄之恨,道:你雖報了甚麽一飲一啄的私仇,但那怪物不知害了多少人也。文殊菩薩道:點汙他不得,他是個騸了的獅子。這文殊讓自己的坐騎擔了個強占人妻的罪名,難怪連八戒都道:這妖精真個是糟鼻子不吃酒──枉擔其名了!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瞎話西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肖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肖寒並收藏瞎話西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