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參果師徒被擒,鎮元子不怪下人。
遭磨難師父受困,唐三藏隻求脫身。
且說悟空徒弟三人被師父叫到跟前,少不得被清風明月一陣臭罵。把悟空罵得火刺刺的,一氣之下替鎮元子伐了人參果樹,清理了後院空間,以便重新種點時令蔬菜什麽的。不期好心做了傻事,被清風明月發現,結果被清風明月以請飯為由關在殿中,又是惡語惡言,賊前賊後,隻罵到天色將晚。尤其是清風的幾句:若能彀到得西方參佛麵,隻除是轉背搖車再托生!把唐僧說得丟下飯碗,把個石頭放在心上。這唐僧不想取經是自己的事,三個徒弟隻是幫襯,隻知道一味的埋怨:你這個猴頭,番番撞禍!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氣兒,讓他罵幾句便也罷了。怎麽又推倒他的樹!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做師父的連責任也不肯承擔一點。當悟空要跑,八戒害怕把自己丟了時,唐僧一味覺得性命重要,道:他若幹出這個勾當,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起舊話經兒,他卻怎生消受!連八戒對此都又愁又笑道:師父,你說的那裏話?我隻聽得佛教中有卷《楞嚴經》、《法華經》、《孔雀經》、《觀音經》、《金剛經》,不曾聽見個甚那舊話兒經啊!可見這位師父是多麽的可惱,他把《緊箍兒咒》,又叫做《緊箍兒經》,放與經卷同等重要的地位,時刻把懲罰悟空記在心上。
東方月上冰輪明顯之時,開了門的唐僧一路猛跑,直到天色欲曉,才顧得上說話:這個猴頭弄殺我也!你因為嘴,帶累我一夜無眠!人家悟空帶你走了幾年的路程也沒抱怨過一聲,僅僅是一晚沒有睡覺,這唐僧就受不了。不要忘了到西天的路程,悟空一日五十個來迴還不到天黑,對悟空來說是多大的心裏摧殘和折磨,換了別人瘋都不知道瘋掉多少次了。
而同樣為師的鎮元子,迴到萬壽山五莊觀,見觀門大開,地上幹淨,首先是表揚自己的徒兒,道:清風、明月,卻也中用。常時節,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們不在,他倒肯起早,開門掃地。等行至殿上,香火全無,人蹤俱寂,那裏有明月、清風!眾仙道:他兩個想是因我們不在,拐了東西走了。這位老師首先對眾仙的錯誤意識給予駁斥,道:豈有此理!修仙的人,敢有這般壞心的事!把這些不良的想法全給他們在萌芽中掐死。然後才以為是兩個小童貪玩大意:想是昨晚忘卻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哩。直到眾仙到他房門首看處,真個關著房門,鼾鼾沉睡。眾仙在外邊打門亂叫,那裏叫得醒來?隻好撬開門板,著手扯下床來,兩個隻是不醒。老師看到徒兒安然酣睡的樣子,忍不住由衷地歡喜,笑道: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卻怎麽這般困倦?繼而猜想是不是有人開他們的玩笑:莫不是有人做弄了他也?快取水來。
一覺醒來的兩個孩子見了師父,慌得頓首叩頭。鎮元子知道出了大事,也隻是笑著道:莫驚恐,慢慢的說來。待聽到唐僧四個偷吃了自己的人參果,眾仙道:那和尚打你來?明月道:不曾打,隻是把我們人參樹打倒了。大仙一聽自己的徒兒沒受委屈,人參果樹再值錢也是一棵樹,哪如自己兩個可愛的徒兒,更不惱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清風道:都認得。大仙道:既認得,都跟我來。眾徒弟們,都收拾下刑具,等我迴來打他。尤其是最後一句話簡直就是老爺爺哄孫子似的。想想唐僧丟了袈裟時的樣子,即使袈裟找了迴來還要那原封原樣的: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兒傷損,我隻把那話兒念動念動,你就是死了!一件袈裟怎麽能夠和人參果樹相比?這果樹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反過來要是換了唐僧,把悟空碾為粉齏也不解氣,估計化為納米粒子才算可以。
鎮元子將悟空四人捉迴時,不像唐僧那般糊塗,連問都沒問是誰偷的,首先追究取經團體法人代表的責任: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看鎮元仙在對待唐僧時還是充分尊重了他的宗教信仰的: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鐵鉞,且與我取出皮鞭來,打他一頓,與我人參果出氣。人家下屬也是秉公辦事,並沒有挾私報複,從牛皮、羊皮、麂皮、犢皮類的鞭中,找一條龍皮做的七星鞭,像包公一樣給了他相應的級別。悟空任何時候都敢於代人受過,不管應該不應該的,上來就替唐僧挨了三十鞭子。可唐僧是舍不得一個謝字的,不但如此,估計如果悟空因此受了些皮膚的損傷,他連藥費都不出的。鎮元大仙第二次揮鞭依然針對唐僧:還該打三藏訓教不嚴,縱放頑徒撒潑。依然是猴子代為受過。
到了晚上,唐僧淚眼雙垂,他哪是吃屈的人!怨他三個徒弟道:你等闖出禍來,卻帶累我在此受罪,這是怎的起?悟空生氣,這位師父實在是難伺候,道:且休報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轉嗟呀怎的?唐僧道: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我的天,睡覺還硌得慌呢!典型的一個皇家子弟。第二次逃出的唐僧連抱怨的力氣也沒有了,隻會馬上搖樁打盹,悟空見了氣得叫道:師父不濟!出家人怎的這般辛苦?我老孫千夜不眠,也不曉得困倦。且下馬來,莫教走路的人,看見笑你,權在山坡下藏風聚氣處,歇歇再走。估計此時的悟空再不顧及自己的麵子,隻害怕這位聖僧把大唐的麵子給丟了。
鎮元大仙見悟空用計二度走脫,不由對悟空心生敬意,誇不盡道: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曾聞他大鬧天宮,布地網天羅,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麽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看來這鎮元子原本還真打算放走悟空的,確實是有英雄敬英雄、猩猩愛猩猩的架勢,隻是對悟空用柳樹樁子欺騙自己稍稍有些生氣,複又追了出來。悟空被幾次三番地糾纏也有些生氣:師父,且把善字兒包起,讓我們使些兇惡,一發結果了他,脫身去罷。唐僧聞言,戰戰兢兢,未曾答應,氣也不敢吭一下,更不提殺生二字,估計他的那個善字從出來廟門時就沒有裝在自己的口袋裏。兩位師弟見大哥生氣,惱的沙僧掣寶杖,八戒舉釘鈀,一齊上前,把大仙圍住在空中,亂打亂築。隻是可惜沒了章法,又被鎮元子的袖裏乾坤裝了迴去,要把幾個炸炸吃。想來唐僧唐僧人長得不錯,可惜是張烏鴉嘴的,因為一到觀裏他就說人家吃人的。悟空不擔心自己的兩個師弟,倒是唐僧值得他操心:師父不濟,他若到了油鍋裏,一滾就死,二滾就焦,到三五滾,他就弄做個稀爛的和尚了!我還去救他一救。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搗了鎮元子的灶算了。欲知後事,且看下迴。
遭磨難師父受困,唐三藏隻求脫身。
且說悟空徒弟三人被師父叫到跟前,少不得被清風明月一陣臭罵。把悟空罵得火刺刺的,一氣之下替鎮元子伐了人參果樹,清理了後院空間,以便重新種點時令蔬菜什麽的。不期好心做了傻事,被清風明月發現,結果被清風明月以請飯為由關在殿中,又是惡語惡言,賊前賊後,隻罵到天色將晚。尤其是清風的幾句:若能彀到得西方參佛麵,隻除是轉背搖車再托生!把唐僧說得丟下飯碗,把個石頭放在心上。這唐僧不想取經是自己的事,三個徒弟隻是幫襯,隻知道一味的埋怨:你這個猴頭,番番撞禍!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受他些氣兒,讓他罵幾句便也罷了。怎麽又推倒他的樹!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做師父的連責任也不肯承擔一點。當悟空要跑,八戒害怕把自己丟了時,唐僧一味覺得性命重要,道:他若幹出這個勾當,不同你我出去啊,我就念起舊話經兒,他卻怎生消受!連八戒對此都又愁又笑道:師父,你說的那裏話?我隻聽得佛教中有卷《楞嚴經》、《法華經》、《孔雀經》、《觀音經》、《金剛經》,不曾聽見個甚那舊話兒經啊!可見這位師父是多麽的可惱,他把《緊箍兒咒》,又叫做《緊箍兒經》,放與經卷同等重要的地位,時刻把懲罰悟空記在心上。
東方月上冰輪明顯之時,開了門的唐僧一路猛跑,直到天色欲曉,才顧得上說話:這個猴頭弄殺我也!你因為嘴,帶累我一夜無眠!人家悟空帶你走了幾年的路程也沒抱怨過一聲,僅僅是一晚沒有睡覺,這唐僧就受不了。不要忘了到西天的路程,悟空一日五十個來迴還不到天黑,對悟空來說是多大的心裏摧殘和折磨,換了別人瘋都不知道瘋掉多少次了。
而同樣為師的鎮元子,迴到萬壽山五莊觀,見觀門大開,地上幹淨,首先是表揚自己的徒兒,道:清風、明月,卻也中用。常時節,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們不在,他倒肯起早,開門掃地。等行至殿上,香火全無,人蹤俱寂,那裏有明月、清風!眾仙道:他兩個想是因我們不在,拐了東西走了。這位老師首先對眾仙的錯誤意識給予駁斥,道:豈有此理!修仙的人,敢有這般壞心的事!把這些不良的想法全給他們在萌芽中掐死。然後才以為是兩個小童貪玩大意:想是昨晚忘卻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哩。直到眾仙到他房門首看處,真個關著房門,鼾鼾沉睡。眾仙在外邊打門亂叫,那裏叫得醒來?隻好撬開門板,著手扯下床來,兩個隻是不醒。老師看到徒兒安然酣睡的樣子,忍不住由衷地歡喜,笑道:好仙童啊!成仙的人,神滿再不思睡,卻怎麽這般困倦?繼而猜想是不是有人開他們的玩笑:莫不是有人做弄了他也?快取水來。
一覺醒來的兩個孩子見了師父,慌得頓首叩頭。鎮元子知道出了大事,也隻是笑著道:莫驚恐,慢慢的說來。待聽到唐僧四個偷吃了自己的人參果,眾仙道:那和尚打你來?明月道:不曾打,隻是把我們人參樹打倒了。大仙一聽自己的徒兒沒受委屈,人參果樹再值錢也是一棵樹,哪如自己兩個可愛的徒兒,更不惱怒,道:莫哭,莫哭!你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也曾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打倒了寶樹,你可認得那些和尚?清風道:都認得。大仙道:既認得,都跟我來。眾徒弟們,都收拾下刑具,等我迴來打他。尤其是最後一句話簡直就是老爺爺哄孫子似的。想想唐僧丟了袈裟時的樣子,即使袈裟找了迴來還要那原封原樣的:我不管你!但是有些兒傷損,我隻把那話兒念動念動,你就是死了!一件袈裟怎麽能夠和人參果樹相比?這果樹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果子。反過來要是換了唐僧,把悟空碾為粉齏也不解氣,估計化為納米粒子才算可以。
鎮元子將悟空四人捉迴時,不像唐僧那般糊塗,連問都沒問是誰偷的,首先追究取經團體法人代表的責任: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看鎮元仙在對待唐僧時還是充分尊重了他的宗教信仰的: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不可加鐵鉞,且與我取出皮鞭來,打他一頓,與我人參果出氣。人家下屬也是秉公辦事,並沒有挾私報複,從牛皮、羊皮、麂皮、犢皮類的鞭中,找一條龍皮做的七星鞭,像包公一樣給了他相應的級別。悟空任何時候都敢於代人受過,不管應該不應該的,上來就替唐僧挨了三十鞭子。可唐僧是舍不得一個謝字的,不但如此,估計如果悟空因此受了些皮膚的損傷,他連藥費都不出的。鎮元大仙第二次揮鞭依然針對唐僧:還該打三藏訓教不嚴,縱放頑徒撒潑。依然是猴子代為受過。
到了晚上,唐僧淚眼雙垂,他哪是吃屈的人!怨他三個徒弟道:你等闖出禍來,卻帶累我在此受罪,這是怎的起?悟空生氣,這位師父實在是難伺候,道:且休報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轉嗟呀怎的?唐僧道:雖然不曾打,卻也綁得身上疼哩。我的天,睡覺還硌得慌呢!典型的一個皇家子弟。第二次逃出的唐僧連抱怨的力氣也沒有了,隻會馬上搖樁打盹,悟空見了氣得叫道:師父不濟!出家人怎的這般辛苦?我老孫千夜不眠,也不曉得困倦。且下馬來,莫教走路的人,看見笑你,權在山坡下藏風聚氣處,歇歇再走。估計此時的悟空再不顧及自己的麵子,隻害怕這位聖僧把大唐的麵子給丟了。
鎮元大仙見悟空用計二度走脫,不由對悟空心生敬意,誇不盡道:孫行者,真是一個好猴王!曾聞他大鬧天宮,布地網天羅,拿他不住,果有此理。你走了便也罷,卻怎麽綁些柳樹在此,冒名頂替?看來這鎮元子原本還真打算放走悟空的,確實是有英雄敬英雄、猩猩愛猩猩的架勢,隻是對悟空用柳樹樁子欺騙自己稍稍有些生氣,複又追了出來。悟空被幾次三番地糾纏也有些生氣:師父,且把善字兒包起,讓我們使些兇惡,一發結果了他,脫身去罷。唐僧聞言,戰戰兢兢,未曾答應,氣也不敢吭一下,更不提殺生二字,估計他的那個善字從出來廟門時就沒有裝在自己的口袋裏。兩位師弟見大哥生氣,惱的沙僧掣寶杖,八戒舉釘鈀,一齊上前,把大仙圍住在空中,亂打亂築。隻是可惜沒了章法,又被鎮元子的袖裏乾坤裝了迴去,要把幾個炸炸吃。想來唐僧唐僧人長得不錯,可惜是張烏鴉嘴的,因為一到觀裏他就說人家吃人的。悟空不擔心自己的兩個師弟,倒是唐僧值得他操心:師父不濟,他若到了油鍋裏,一滾就死,二滾就焦,到三五滾,他就弄做個稀爛的和尚了!我還去救他一救。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搗了鎮元子的灶算了。欲知後事,且看下迴。